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静 《史学月刊》2022,(1):91-102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形成了以哈兰、麦考莱和屈维廉等人为代表的辉格派历史观念,认为当代社会是从过去某个时代直线进步到今天的结果,将历史分为进步的和反动的两个阵营,尤其赞扬宗教改革和"光荣革命",强调近代以来的辉格党、新教是当代英国政治自由与宗教宽容的动力渊源和主导力量。该历史观念长期在英国占据主流地位。20世纪30年代,巴特菲尔德将辉格派历史观念与特定的历史编纂方式相连,辉格式历史解释指向所有历史学家都可能身陷其中的心智习惯和历史写作的一般困境。巴特菲尔德、波考克和斯金纳等"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批判了辉格式历史解释的谬误,力求用语境主义方法实现对过去历史的客观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马歇尔·霍奇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的世界历史学家和伊斯兰学专家,美国世界历史学科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指出,历史学家要努力摆脱各种已有思想观念导致的"预设"束缚,而让新的世界历史学科在史学学术中处于应有的核心地位。其尝试发展与世界历史学科相适应的方法论,从"跨区域图景"的视野出发看待世界历史和伊斯兰文明,得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历史分期,也重新解释了欧美的现代性。如何评介他的世界历史思想,并据此说明其在美国世界历史学科发展中所做贡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3.
张倩  谢佾梦  曹宇 《神州》2011,(9X):24-25
读完这本书后,深深体会到作者的责任之心,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治学严谨,对史学的性质以及未来发展道路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中肯的建议。本文简介了本书六章的主要内容,从历史事实本身、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两方面集中论述了历史事实两面性的问题。历史事实的两面性即是历史事实主客观性,它的提出主要目的在于使人们在倡导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注重历史学家的事实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一下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与人文精神。在追求真理的同时,始.终记住追求真理的最初目的,不要走入极端,为满足虚荣而导致扭曲事实、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4.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1900-1979)被公认为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巴氏一介布衣,凭借学术成就而受封爵士。他职业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剑桥大学度过的,先后担任了现代史教授(1944-1963)、钦定讲座教授(1963-1968)。巴特菲尔德是一位有着独创性、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版,44.7万字,89元《历史三调》既是一部史学论著,也是一部史学理论、历史哲学著作。作者以义和团运动为载体,阐发自己对于历史事实、历史的亲历者、历史书写和历史的神话化等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理论概括。作者通过"义和团"这一典型案例,探讨了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研究、叙述的义和团运动的史实,以叙事为主;  相似文献   

6.
乔治三世在历史上颇受争议,历来受到史学家特别是辉格派史学家的批评指责。在很长时间里,人们怀疑他患有精神病,并且认为他意欲恢复其祖父失去的王权,实行专制统治,甚至许多历史学家一度把英属美洲殖民地的丧失归咎于乔治三世的政策和性格。通过历史学家百年来持续不断的争论与不懈地探索,历史真相才慢慢雾散云现。而加在乔治三世身上的批评指责,则大多是在特定的历史年代里做出的,很多都与历史真相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7.
历史事实:史学家建构过去的图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汉全 《史学月刊》2005,4(2):88-95
中外历史哲学界对“历史事实”存在严重的争论,主要问题是关于历史事实的应用范围与含义上的分歧。其实,“历史事实”只能限制在历史认识论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而历史事实与史料中的事实也不能等同。从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的关系来看,历史事实依历史学家的存在而存在,“历史事实”是史学家建立的关于过去的图景,是一个关于过去历史实际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
试论马考莱的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十九世纪中叶英国享有盛誉的辉格派史学家马考莱的史学作了细致的分析和评价。全文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和分析了马考莱的史学观点,指出他的历史观点与政治思想是契合无间的。他以资产阶级政治家的立场研究历史,带着辉格派政党偏见撰述,因而不可能作出接近客观实际的历史解释和判断。第二部分分析了马考莱在历史编纂学上的特点及其成败得失和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马考莱史学著作可资参考与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关于"时代精神与历史研究"这一主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什么是时代精神?二、为什么说历史学家的历史研究和认识不可能脱离时代精神的制约?三、既然历史学家的历史研究和认识不可能脱离时代精神的制约,他还能不能认识历史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应当指出过去和现在的真正社会发展过程。把处理现代现象的标准不加批判地搬到过去历史时代的现象上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所谓波克罗夫斯基「学派」的特徵。一九三八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要求历史学家坚决根除波克罗夫斯基「学派」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庸俗观点时指出:波克罗夫斯基「学派」曲解历史事实,反对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在的观点阐明历史事实,而不是从历史事件当时所处的情况的观点阐明历史事实,因而歪曲了真正的历史(党关于报章的决议,论文集,一九四一,第173—174页》。马列主义科学要求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具体地研究历史现象。马列主义是与把现成的公式机械地应用到社会历史发展各种现象上去的事实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坚决地反对企图把马克思主义描写成可以马上回答任何问题的某种「万能钥匙」。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法则并不是停止进一步研究历史,相反地却为研究历史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因为马列主义是教条主义的敌人,所以马列主义要求历史学家在研究社会发展时要有创造性的见解。呆读死书、学究习气和引经举典都与马列主义没  相似文献   

11.
马克斯·韦伯是现代西方著名的思想家,其学说以社会学著称,一般很少就其历史哲学进行探讨,甚至怀疑他能否算为一位历史学家。但是,就历史哲学所包含的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两方面来看,韦伯对历史的哲学思考无疑形成了十分独特的理论体  相似文献   

12.
由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历史学家们聚集在一起,写下了《生动的往事》这本集子。很明显,他们已经认识到,仅凭“历史教导我们……”的百宝箱和一大堆精确得无可挑剔的历史事实,历史学是无法获得拯救的。要正当地为历史辩护,必须深刻地揭示历史与人类基本生存的密切联系,揭示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历史与人,历史与人的现  相似文献   

13.
伏尔泰是欧洲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写了那么多历史名人传记,所以也可算是个历史学家。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通才”、“杂家”。他的传记作者安德烈·莫鲁阿说:“17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他的心保存在国家图书馆里,直到今日。” 伏尔泰关于历史方面的书大多是传记,  相似文献   

14.
1985—1987年在德国历史学家马丁·布罗扎特与以色列历史学家索尔·弗里德兰德之间展开了关于民族社会主义历史化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运用历史化概念对纳粹罪行重新解读的合法性及其触发的问题,其根本分歧在于二人对第三帝国进行历史解释时使用的理论框架不同。布罗扎特试图对第三帝国历史进行结构主义解释,并利用历史化将第三帝国放入长时段的社会发展图景中重新解读;而弗里德兰德则坚持意识形态在纳粹罪行认定中的核心作用和道德维度在大屠杀历史书写中的核心地位。"历史化"概念也启示了大屠杀记忆演变中时间维度的复杂性,其中涉及到时间距离、历史性等概念在构成层面、功能发展层面的不同涵义,及其在与道德因素碰撞时会遭遇的问题。争论一方面提醒了大屠杀历史解释在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及其带来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方法论层面大屠杀历史研究新视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实证主义历史学家曾经非常自负地宣称要把“历史学从历史学家那里独立出来”,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他们相信历史学家观察他的研究对象也能做到就像生物学家“观察昆虫蜕变那样”。的确,生物学家可以站在昆虫之外研究昆虫,植物学家可以站在花草之外研究花草,甚至,同样研究人体的解剖学家也可以站在“生命”之外研究五脏六腑……总之,站在对象之外研究对象,是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家的共同特征。然而,历史学家可以站在“历史”之外研究历史吗?答案当然是完全否定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荒诞     
沃特·罗利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1603年,他受人诬告,被判处死刑,在伦敦塔中关了13年,是历史上在伦敦塔滞留时间最长的一名囚犯。  相似文献   

17.
12世纪是拉丁西方走向全面复兴的时代,当时杰出的历史学家圣维克多的休,在《圣经》的框架内对历史进行了重新思考。一方面他将历史定义为"史实"、"神迹"和"词义",并在世俗与神圣学问领域,对中世纪初期"历史从属于文法"和"历史沦为神学的附庸"之观念分别进行了更动和更新;另一方面他通过将历史演进路径中所蕴含的时间连续性取代辩证法与象征作为神学推进的线索,探索出了阐释神学发展的新模式。而休对历史分析和阐释的获得既源于他的"依经附圣"、理性分析、沉思冥想的认知方法,同时也是12世纪思想文化复兴的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18.
柯林武德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其思想体现出唯心主义、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的特点。"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因应于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的到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的范式转型,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命题体现了其历史解释视角从思辨历史哲学强调的整体转变为认识论历史哲学突出的个体。柯林武德阐释的历史解释的社会语境与个体视角,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由此及彼的关系。柯林武德在历史认识过程中,既注意到个人,也没有忽略个人所处的社会语境。在西方历史哲学发生后现代转型背景下,后现代主义者割裂历史解释中个体与整体因素的关联,这突显柯林武德强调历史理解中社会语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西藏研究中有一些人无视历史事实,在西藏主权归属、活佛转世制度等问题上提出各种"学说",其本质是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利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为"西藏独立"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分析了这些谬说的内容、本质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的著名口号"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由实证主义转向相对主义的标识性宣言,代表的是绝对的相对主义历史观。贝克尔错误地处理事件与事实、记忆与事实的关系,通过分割客观历史与主体对客观历史的认识而抛弃客观性,认定历史是想象的历史,形成绝对的相对主义理论恶果。历史是事实,不是想象;历史是关于国家、民族以至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及一般规律的事实与确证,而非碎片化的个人经历和记忆。历史大势由三个方向构成:决定或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人类及民族社会的生存状态;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历史的实证研究必不可少,但历史研究的根本意义是把握历史大势、发现历史规律,为当下人的行动指明未来。历史的伸张是事实的伸张、规律的伸张。历史的强制阐释背离历史事实,颠覆事实基准,以前置立场和模式,对历史作符合论者前置结论的阐释。汤因比的历史文明体系模式、以既定的场外理论强制粗暴地对历史本体的研究、以文学话语强制历史真实,是强制阐释历史的主要表现。对任何场外理论的应用,都要有限度规约。必须清醒辨析文学性的历史文本和历史性的文学文本。强制阐释的历史不是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