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奕訢是晚清时期重要的当权人物之一,他为晚清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关于奕訢的学术研究成果有很多,相关史料更是多不胜数。在这里,我主要介绍几种比较重要的史料学情况。  相似文献   

2.
论文对晚清时期(1872—1911)《申报》中的华侨史料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申报》中蕴藏着丰富的华侨史料信息,这些史料信息可以归纳为晚清华侨移民的历史与现状、中国近代史中与华侨有关的重要事件两大方面。与同时期的报刊相比,《申报》无疑是研究晚清华侨问题的最好文献。但因为各种原因,目前这些史料信息绝大部分还沉睡在故纸堆里,没有引起华侨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和利用。因此,对《申报》中的华侨史料进行有序的整理和开发,方便研究人员利用,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雷玲 《收藏家》2022,(9):87-90
曶鼎,西周懿王元年重器,清中期被毁,其铭文是研究西周社会奴隶交换、土地制度及贵族之间讼事的重要史料。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曶鼎铭文》未剔本,对研究铭文拓本,以及清中晚期金石学家之间的学术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雷玲 《收藏家》2022,(9):87-90
曶鼎,西周懿王元年重器,清中期被毁,其铭文是研究西周社会奴隶交换、土地制度及贵族之间讼事的重要史料。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曶鼎铭文》未剔本,对研究铭文拓本,以及清中晚期金石学家之间的学术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雷玲 《收藏家》2022,(9):87-90
曶鼎,西周懿王元年重器,清中期被毁,其铭文是研究西周社会奴隶交换、土地制度及贵族之间讼事的重要史料。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曶鼎铭文》未剔本,对研究铭文拓本,以及清中晚期金石学家之间的学术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雷玲 《收藏家》2022,(9):87-90
曶鼎,西周懿王元年重器,清中期被毁,其铭文是研究西周社会奴隶交换、土地制度及贵族之间讼事的重要史料。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曶鼎铭文》未剔本,对研究铭文拓本,以及清中晚期金石学家之间的学术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雷玲 《收藏家》2022,(9):87-90
曶鼎,西周懿王元年重器,清中期被毁,其铭文是研究西周社会奴隶交换、土地制度及贵族之间讼事的重要史料。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曶鼎铭文》未剔本,对研究铭文拓本,以及清中晚期金石学家之间的学术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雷玲 《收藏家》2022,(9):87-90
曶鼎,西周懿王元年重器,清中期被毁,其铭文是研究西周社会奴隶交换、土地制度及贵族之间讼事的重要史料。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曶鼎铭文》未剔本,对研究铭文拓本,以及清中晚期金石学家之间的学术活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最近,广东省地方史志编委会办公室和广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联合编纂的《清实录广东史料》,由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这为史学界研究清朝广东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对热心于广东历史的读者来说,也是一大喜讯! 《清实录广东史料》是从中华书局80年代出版的《清实录》影印本辑录而成。“实录”是中国史书体裁之一,为历代每个皇帝在位时的大事记。最早见于记  相似文献   

10.
黎俊祥 《沧桑》2015,(2):92-96,103
史料笔记对民俗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晚清史料笔记对民俗的记载而言,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民俗的记载,二是保留了近代以来民俗变迁的资料。笔记史料对民俗的记载虽有零散、芜杂等固有的缺陷,但其记载更为丰富多彩、细致生动,同时也更为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1.
《清季外交史料》由王彦威、王亮父子辑编,该书出版,使晚清外交的官方档案文献得以合成完璧。其成书,耗时近半个世纪,王氏父子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其内容主要为光绪、宣统两朝各种外交事件,另涉及相关的重要内政。其中尤为重视约章,扣住晚清外交最重要环节,反映了中外条约关系的变化和时代需要。所辑文件为官方档籍,不仅对当时外交起了资鉴作用,且对研究晚清中外关系史具有极高的文献史料价值。编纂体例上,既承袭了传统体裁,又有新创,增加了新的表述形式。作为一部史料汇编,该书亦有时代的局限,存在种种不足和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2.
王振忠 《民俗研究》2001,1(1):114-126
近年来,各种近现代人物的日记陆续出版,为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新的史料。《朱峙三日记》的第一部分,刊载于《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0辑,该书对于研究晚清民国时期湖北武昌县(今鄂州市)的风土人情、礼俗习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沈兼士是近代著名文字学家与档案学家,不以史学闻世,但作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主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先后领导了这两个学术机构的清代内阁大库档案抢救、发掘与整理,并在大量整理档案的实践基础上提出“史皆档案”,扩充史料以及档案的完全公开,并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研究档案,用档案整理训练史学人才等。在上述史料观的指导下,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与公布不仅为创建时期的清史学奠定了扎实的史料基础,培养了清史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同时倡导了清史学建立在档案基础上的研究理路。沈兼士的史料观体现出中国近代史学转型时期史料观念的变化,有力促动了史学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纪传体国史纂修是清代官修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卷帙浩繁的纪传体清国史记录了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沧桑,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纪传体清国史是清代人物传记之渊薮、典章制度之总结、民国初年所修《清史稿》的重要史源,并可校补《清史稿》舛误。虽然纂修者为维护统治者的形象和利益,不惜曲笔隐瞒历史真相是纪传体清国史之不足,但从整体上看,尊重历史,秉笔直书,仍然是清国史纂修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五世达赖喇嘛法名阿旺罗桑嘉措,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宗教领袖。清顺治九年,五世达赖喇嘛进京朝觐,为清初加强西藏地方和清朝中央政权的关系,为促进祖国统一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达赖喇嘛的宗教地位也得到了清政府的确认,从而为藏传佛教的广为传播创造了条件。由于史料所限,目前对五世达赖喇嘛入觐问题的研究尚不系统深入。本文根据新近发现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满、蒙、汉文档案史料,论达了五世达赖喇嘛入觐这一清初重要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峪河又名清河、清谷河,是渭河的二级支流.战国以降,引清、引泾(河)灌溉渠系或合或分,灌溉并改造了渭河以北关中中部的大量田地.[1]长期以来,由于引泾灌溉异乎寻常的地位与影响,引清灌溉始终笼罩在前者的阴影之下.近二十多年来,随着新修地方志特别是水利志的相继编纂及学术研究中对新史料的大力搜集与利用,一些民间水利资料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乾隆四十五年(1780)岳翰屏所撰<清峪河各渠始末记>就是其中之一.该篇文献比较详细记载了引清渠系及其变迁,突出反映了当地的灌溉环境、用水秩序与渠系分布等内容,实为研究引清灌溉十分难得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7.
当代考证学的高峰——追怀罗尔纲先生祁龙威考证,或言考据,是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历史研究者必先占有史料,而考证乃是占有史料的方法,它包括搜集史料、比较史料、归纳史料等过程。考史之学盛于宋,若司马光撰《通鉴考异》;大盛于清,若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  相似文献   

18.
晚清重臣陆宝忠的日记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马忠文先生曾经撰文推介,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期待。笔者在整理全部现存未刊八种十四册陆宝忠日记之后,着重揭示其对晚清政局的观感、对晚清人物的臧否以及晚清变局中的个体角色定位与生命感悟三个面相,对马文做些补充说明,以便于学界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部宝贵的日记史料,并有助于推进晚清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治清史,其困难之一就在于史料极其繁多、分散和复杂,不了解清史史料的底数和各类史料文献的特点、价值和使用方法,就会如堕烟海,迷茫而无所适从。因此,在清史学界,十分需要一部全面介绍和评析清史史料的著述,冯尔康同志《清史史料学初稿》(以下简称《初稿》,就是顺应这种迫切需要而编著的。  相似文献   

20.
1985年,在参加辽宁大学历史系组织的满族社会历史调查中,我们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集居区采访中有幸收集到图氏家族存藏的《永陵喜塔拉氏谱书》及《喜塔拉氏谱单》两份满族民间史料。这两份喜塔拉氏后裔存藏的满族家族史料,翔实地记注了该氏在历史长河中的坎坷社会生活及迁徙经过,佐证了多处清史学界存有争议的问题,从而使之成为一份珍贵的满族民间史料,并被收录在《满族家谱选编》之中。1在对清永陵喜塔拉氏家族史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清永陵喜塔拉氏家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值得史学界纵深研究的问题,为此,综合现今掌握的史料,对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