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光版式谈     
东汉以后,货币经济衰退,实物货币抬头。考古资料表明,东汉中晚期剪凿钱、埏环钱等劣质钱盛行,铜钱的实际质量只有五铢钱的一半或更低。虽然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铸行四铢钱,规范铜钱流通,但由于民间盗铸,四铢钱终不能行。孝建元年(454年)正月“壬戌,更铸四铢  相似文献   

2.
四铢杂谈     
四铢钱是南朝刘宋政权的钱币。据史记记载:宋文帝元嘉七年十月,设立钱署,铸行四铢钱。四铢钱重如其文,轮廓形制与五铢相同。到孝建元年改铸孝建四铢,面文为孝建,背文为四铢,后来就干脆去掉四铢二字,面背文皆为孝建。四铢钱在初铸时因为盗铸无利可图,因此  相似文献   

3.
<正>《汉书·食货志》曰:"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鋊"就是铜屑。看来当时社会上存有奸盗不法之人,挫磨半两钱盗取铜屑牟利的现象;因为半两钱系平背且多数无内外廓,銼磨后不容易看出痕迹,给不法之徒提供了作弊的条件和机会。汉武帝更铸有周廓的五铢钱,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奸盗磨钱取铜。认为钱铸上面廓,钱背铸上内外廓,  相似文献   

4.
杨君 《中国钱币》2023,(6):26-39
<正>“半两”钱是中国古代铸行的著名货币,人们对其中的“秦半两”“四铢半两”等有相对清晰的认识,实物指认歧义不多。也有些半两钱,虽在典籍中有明确记载,但在存世钱币中难以指认,如“八铢钱”“五分钱”等,迄今仍没有公认的钱币实物与典籍对应。“荚钱”本质上是“五分钱”的过度减重钱,后世多以“榆荚半两”相称,但其铸行时代也因典籍讹误,造成淆乱,在此一并讨论。  相似文献   

5.
四铢半两始铸于汉帝前元五年。因法定钱重四铢。故称四铢半两。这种铸钱因顺应国势民情。从而成为汉初较稳定的货币,铸行达40年之久。当时已普遍采用石范及铜范铸钱,不同地方的铸钱往往带有各自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6.
<正>《汉书·食货志》日:"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鋊"就是铜屑。看来当时社会上存有奸盗不法之人,挫磨半两钱盗取铜屑牟利的现象;因为半两钱系平背且多数无内外廓,銼磨后不容易看出痕迹,给不法之徒提供了作弊的条件和机会。汉武帝更铸有周廓的五铢钱,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奸盗磨钱取铜。认为钱铸上面廓,钱背铸上内外廓,  相似文献   

7.
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在1955年出土了半两铜质钱范一块。对此,有三篇相关文章发表。一篇是1959年《文物》第二期上刊载朱活先生的《汉四铢半两阴文钱范》。此文对这块钱范进行了断代考证,认定是西汉文帝时郡国铸钱遗留之器物,为四铢半两钱范。第二篇是1988年《文物》第二期上发表的《徐州北洞山西汉墓发掘简报》,记述了1986年徐州博物馆和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北洞山进行汉墓发掘清理情况,介绍了地理环境,发掘经过,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等。  相似文献   

8.
“邓氏钱”布天下辨析余永恒邓氏者,乃西汉文帝时幸臣邓通也。《史记·幸列傅》记有文帝的一段话:。“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於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①。《史记·平准书》也记有:“至孝文帝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  相似文献   

9.
现今收集到任何一种半两钱,无论大小与轻重,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物。因为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已停铸半两,改行五铢钱。但四铢半两在市场仍流通相当长一段时间。1958年在广东南海县松岗废品收购店内,笔者花了一整天时间,蹲在店内拣选古钱。从几罗筐古钱中,发现多枚四铢半两,其钱身已磨薄,文字模糊不清。说明它不是出土品,而是与通宝钱混杂一起,长时间流通所造成。大跃进年代,乡民拿出贮藏多年的古钱当废铜出售,从四乡收购来的古钱,却未发现秦半两。自清.乾嘉朝以来,半两钱一直吸引着各方家的注视。史学家看“半两”,要追溯它两千多年前的…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四年春,山西省绛县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了一批古代的钱币,钱币出土时被装在一个小陶罐内,自属性上分析,是属于窖藏的钱币。这些古代的铜质货币内涵较为单纯,从币文上看,只有两个种类,它们是西汉前期长时间流通过的四株半两钱,数量有63枚,另一种为汉武帝在位时一度铸行的三株钱,数量为6枚。以上钱币保存的情况较好,锈蚀程度不高,币面暗黑,呈所谓的“黑漆古”色,包浆完好。四株半两钱是半两钱体系中最成熟、也是时代特征最为明显的一种,它始铸于汉文帝刘恒前元五年(前175年),罢废于汉武帝刘彻元狩五年(前118年),历…  相似文献   

11.
李鹏 《安徽钱币》2001,(3):44-45
笔近几年来对汉钱收集,可谓不遗余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无论品种上还是版别上都已形成一定规模。汉钱之中,四铢半两又是笔最钟爱的一种。在四铢半两版别钱征集过程中,笔发现了一类无郭美制版的半两钱,它的标记、品种之丰富,是其它版四铢半两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2.
半两钱币始于战国,盛于秦,终于汉。徐州地区乃汉高祖刘邦发源之地,汉代属楚国管辖,目前已发掘汉代墓葬数千座,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半两钱币是重要品类之一,因半两钱停铸于武帝元狩五年,一直是分期断代的重要凭证。本文在系统梳理徐州地区出土半两钱币的基础上,肯定其在考古断代中发挥的作用,同时列举在使用钱币进行断代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应加深对半两钱币研究,尤其是分期研究,厘清战国秦半两、秦半两、刘邦半两、吕后八铢半两、五分钱及文景四铢半两,更精准地解决相关遗迹的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山东郯城古缚国旧址马陵古道附近,出土约30kg汉半两钱。笔者从中发现一枚背有阴纹内外郭的四铢半两钱,其径23mm,穿8mm,重2.4g。此钱面无外郭,穿右上方有自左向右六道凸起斜纹。背平,有犬齿状阴圈所形成的完整的“外郭”。穿口处左、右及下方三面也有阴纹形成的“内郭”。这一现象应属首见。目前来说,只能算是个例。其铸造规整,决非私铸。  相似文献   

14.
先秦半两钱始铸时间由于缺乏有关文献记载与实物资料,至今悬而未决,成为古代货币史研究中的著名难题。本文对此试作专考。一、“初行钱”考——先秦半两钱始铸于“初行钱”前《史记·秦始皇纪》记: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史记·六国年表》亦记:是年,天子“贺行钱”。《六国年表》又记:赢政死,胡亥“复行钱”。  相似文献   

15.
正战国秦半两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主要流通货币,学界较认可的始铸年代自惠文王二年(前336)至始皇赢政灭六国完成统一事业(前221)为止,流通行用了115年。由于其以单范与手工刻写钱文为主要铸钱工艺,即使在同一方钱范上所产生的钱文结字仍不尽相同,因此造就了半两钱"干钱千面"的现状。194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关中、关东、西南与西北流通区战国秦墓葬与窖藏的发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1月27日,连云港市花果山乡新村农民李成花在大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南部挖出一罐窖藏“半两”铜钱。这批铜钱包括锈蚀和遗损部分,约有88市斤,14,660多枚,都是四铢“半两”。据统计,这是到目前为止,四铢“半两”出土最多的一次。据分析,这批钱应为汉文帝“夏四月”除盗铸钱令以后的民间泥范所铸。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何谓横向茬口型半两钱秦半两钱的铸造时期可分为战国时期与秦王朝时期,前者自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至秦灭六国统一为秦王朝(前221年),历时115年,后期随秦王朝的兴衰历时15年,其铸量浩如烟海。在出土与传世的秦半两钱中有两种较为独特:一种直径31至33mm(图一1-4),横向直径一般都大于纵向直径,重3-5g,厚0.6-1mm,钱文方正而  相似文献   

18.
<正> 1988年10月,海兴县民工在大口河盐场开发工程中发现一艘西汉早期的载钱沉船。据发现的民工介绍:1987年秋天,沉船发现在大口河西岸漳卫新河北岸3公里处,用绳穿着的古钱,用麻袋盛装,排列整齐地放在船舱里,船木已腐朽,船上还发现有陶瓷罐等。 1988年春天调查时,古钱大部散失,发现者还存有20多公斤,从存有这部分看,都是“半两”钱。钱径在2-2.5厘米之间;穿大小不一,厚薄不均,有的薄如纸。尤其钱文“半两”两字的写法多种多样,很难找出铸字形状完全相同的。由上可见,这些钱币出自许多不同的钱范和铸场。 从整理的300多枚来辨析:这些钱币大部分是文景时的四铢半两钱。没有吕后时铸行的八铢半两和武帝时铸行的五铢钱,说明铸币时间是在文景期间。此船载钱币的发现,对研究渤海西岸的历史变迁与西汉前期的货币制度和贸易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元嘉四铢钱范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刘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年)冬十月戊午,京师建康设钱署铸四铢钱(元嘉四铢),是中国货币史上极不寻常的重要举措。其特殊意义在于:一方面,这次开铸铜钱,正式结束了自西晋以来一个半世纪政府未尝铸钱的非常情形,使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得到必要调剂,  相似文献   

20.
赵晓明 《南方文物》2009,(3):168-169
西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进行了第一次币制改革,废四铢半两钱,造“白金三品”和“文如其重”的三铢钱。这次币制改革的目的和过程在《汉书。食货志》、《史记·平准书》都有相同的记载,而且对白金三品的形制、币值、材质也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