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县级专志的编纂应有必要的沟通冯小玲从理论上讲,同一事物于同一时代记入省县两级专志中,其内容要点、具体数据应大致相同,不应有差异甚至出现抵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例如省级交通志(修改稿)和钟山县县志(送审稿)对柳州至贺县鹰阳关公路的记述就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方志编纂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委会主任邵文杰1988年10月在检查驻马店地区修志工作时讲话指出:在新志中最重要的是写好共产党志。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后,党领导一切。现在虽然党政分开,但总的讲仍然是共产党领导的。在政治编中,不能因为突出别的内容,就把别的内容摆在共产党前头。现在编纂的有些县志和志稿,对共产党写得不很成功,多是开始写县委会,接着写党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新编志书出版后,方志评议已引起方志界的广泛重视,这对扩大志书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推动方志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搞好方志评议,是方志事业纵深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参与首轮《宝应县志》编修,时隔十余年,“重操旧业”。被聘为二轮修志责任编辑,负责民政等六篇的分纂。不久前,收到县民政局编志小组报来的十余万字的资料长篇,经过半年的阅读、研析、加工、订正,初已成型。编志之余,引发了较多思索。试对前志《民政篇》和续志《民政篇》(初稿)在编排、内容、语汇上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横排竖写是地方志书的基本体例。 横排竖写,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横分纵述,这种科学的编纂方法,合乎事物发展运动的基本规律。 有的同志提出,地方志书中的大事记为什么不遵循横排竖写的原则?大事记虽然多以编年体纵述本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纵的里面也有横,横中有纵。如若分类设题,横排竖写也是可以的。如《乌鲁木齐县志·大事记》(初稿),其内容就是“以事归类,分类编排,试用编年体和记事本末两种形式表述”。这份大事记先横分为政治、农  相似文献   

6.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地方志,简称方志。方志一词,最早见于《周礼》:“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地方志发端于春秋战国,至两宋体例渐备,明清两代最为风行。现在编修地方志又成为一项新的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7.
<正>沙元炳(1864—1927),字健庵,江苏如皋人,清末民初如皋地方贤达,有“江宁才子”之称。沙元炳中年投身于创办实业和发展教育,以谋求救国之路,在教育、实业、文学等多个方面卓有成就,是近代文化转型中的典型人物。晚年致力于[民国]《如皋县志》(以下简称民国志)的编纂,在方志学上颇有建树。[民国]《如皋县志》体例清晰,资料翔实,乃是历代《如皋县志》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普遍编修地方志的活动正在全国兴起。地方志是一种综合性、资料性的著述,要记载一个地区自然、社会、人文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它本身就是一个包罗万象、错综复杂而又相互联系的庞大系统。学习系统论的基础理论,运用系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80年代新编地方志工作开始后,方志编纂和方志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方志性质的研究,从方志是姓"史"还是姓"地"这  相似文献   

10.
宇宙间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它的规律性。方志也是一样,它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律。规律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关于方志规律问题的研究,我国古、近代方志界的仁人志士,尤其是当代史志界的同仁,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今后方志理论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第一届大规模社会主义修志活动是空前的,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总结,概括升华为理性认识,无疑这对于探索方志规律,指导今后志书的编修,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试就修志主体与客观、宏观与微观及…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方志理论研究的一个不足是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方志编纂技法的研究.韩文对方志编纂本质的研究有独到见解,本刊欢迎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力作.  相似文献   

12.
<正>鸦片战争后,从闭关锁国到国门被强制打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也随之被拉开。为了真实记录、反映近代社会巨变的地方现状,一些文人志士担起了编写地方志的使命。张謇是清末状元,清末民初优秀的实业家,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与文学素养,富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他深受传统“六经皆史”“史学经世”学术主张熏染,形成“经世致用”的理想抱负,在创办实业之前就注重对地方历史、文化、物产等方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研究有关方志编纂理论,都是从方志学科本身出发的。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采取换位思考的办法,从另外相关的角度研究方志,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方志编纂,使方志编纂更趋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科学化,推动方志学科理论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笔者据此从社会角度,看方志编纂,略抒愚拙之见。  相似文献   

14.
地、县级年鉴编纂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史志》2001,(6):2-4
第六届全国地县(市)年鉴研讨会成立了地县(市)年鉴课题研究组。该组提出的《地、县级年鉴编纂规则》从调研到整理成文,历经两年,并经过第七届、第八届两次地县(市)年鉴研讨会议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现将该《规则》全文照登,供地县(市)级年鉴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方志属性与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安徽省怀宁县地方志办公室马乐围绕提高方志质量与方志学的科学地位的问题,方志界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大力推动了方志事业和方志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在这种热情和积极性中,确也存在某些不冷静的尚欠成熟的思考:急于要求方志现代科...  相似文献   

16.
17.
一、地方志是记述和反映一地发展变化的资料性文献。方志结构随着区域社会发展而逐渐演变,我国方志结构导源于先秦图籍,孕育于两汉地志,成型于《越绝书》和《华阳国志》,隋唐方志直追先秦两汉,宋元方志体例结构趋于完备,明清是旧志高峰期,民国方志可视为从旧志到当代新志的过渡。二、当代方志结构的基本走向是,方志主题受到重视,方志框架内网络化发展,定量记述加强,动态记述手法逐渐推广。三、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区域主体性、资料真实性、编纂科学性、记述动态性语言表达的美学要求以及书写规范性原则,认真研究区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益多师,因创并举。 我们在《方志学与区域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出力志学的新概念,即方志学应以区域经济和杜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对象;在这种研究中;要以占有一地区全面资料为前提,因而必须依托地方志,以编侈地方志为已任;地方志是记速和反映区域发展的资料性文献,方志学是研究区域发展的基础科学.根掘这种新概念的方志学观点,进而阐明方志功能决定结构,结构产生功能的原理①.这就是,社会需要(即反映与研究区域发展的需要),规定方志功能,方志功能影响方志结构;方志不断完善自身结构,提高其功能,以满足社会需  相似文献   

18.
章学诚作为清代著名方志学家,在方志学理论方面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在方志学编纂理论上,他提出编志须遵“循史家法度”,指明了编志的原则;在方志的撰述范围和门类分别、方志的义理、方志的体例、方志的论断等方面都提出了比较详尽的要求;主张“文人不可与修志”对编志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些理论直到今天仍有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简要阐述了口碑或口述史资料在方志编纂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具体事例分析了口述史资料在方志编纂中应用不足的原因和问题,认为方志编纂借鉴口述史资料及其成果,重视口述资料的入志,对于拓展志书的资料来源,弥补资料缺憾,深化志书记述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应成为方志机构和编纂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