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战略方针是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平时与战时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基本依据。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积极防御,决不先发制人"的战略方针;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军事战略方针;1985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重点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在1993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江泽民主持制定了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即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2004年6月,中央军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战略方针初步调整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中央军委领导集体从战略全局出发,先后做出设立军委战略委员会、制定作战预案,统一全军作战思想、更新战略方针表述,组织实兵演习、推动战略方针细化落实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体现了应势而变、顺势而为的勇气和智慧。这些重大决策既坚持了军事战略自卫防御的根本点,又增强了战略布局的平衡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推进,也为军事战略方针继续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战略方针初步调整并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中央军委领导集体从战略全局出发,先后做出设立军委战略委员会、制定作战预案,统一全军作战思想、更新战略方针表述,组织实兵演习、推动战略方针细化落实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体现了应势而变、顺势而为的勇气和智慧。这些重大决策既坚持了军事战略自卫防御的根本点,又增强了战略布局的平衡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推进,也为军事战略方针继续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率先提出了反映时代特征、本质和发展趋势的军事战略构想,他解放思想、突破禁区,开展党和军队高层的军事战略讨论,使军事战略理论重新回到了实事求是的轨道;他准确提出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实现了军事战略理论上"制战"和"作战样式"以及"现代持久胜敌"三个根本问题的结构性转变。邓小平的军事战略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泽民军事战略理论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新发展和新超越;胡锦涛军事战略统揽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思想的丰富和完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制定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是积极防御军事战略和新时期军事战略的新起点和新标准,是中国军事战略的最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军事战略归根到底是治国之道,是指导军事斗争实施和军事力量建设的根本方针,主要内容就是解决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的问题,从而正确解决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主要战略方向等重大战略问题,以增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现实针对性。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军队的两位重量级人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若干军事战略方针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50年代中至 60年代末是新中国面临严峻考验的时期 ,我国诸多军事战略方针在这个时期凸显、定型、变化 ,其中有的战略方针一直影响至今。本文简要分析了在这时期制定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积极防御”方针、“北顶南放”方针、“诱敌深入”方针、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方针和“对付四面八方”战略  相似文献   

7.
全国解放以后,毛泽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及民族区域自治等根本政治制度;开辟用和平的、渐进的方法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提出社会主义不发达与发达的两个阶段论,在规划中国长远发展中提出“两步走”的设想;提出“百花齐放,百花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制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和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政策;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规律;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制定正确的军事战略,作出国防现代化和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进行重要探索,提出了党在取得政权后如何保持先进性、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防止和平演变的问题;在领导革命与建设的前期实践中形成一系列正确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宋任远 《百年潮》2009,(11):56-57
20世纪80年代初期,根据时任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的建议,中央军委决定将我国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执行的“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军事战略方针,仍改为50年代中期实行的“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此事后来曾载入当代中国丛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史册,至今仍在许多老同志中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美国为主要战略对手,保卫国家安全和防御帝国主义侵略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二是60年代中期到  相似文献   

10.
反映时代特征是军事志的主要特征之一。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志书,就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我们正在编修的第二轮军事志,也必须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指引下军事活动的主要特征,使其更好地反映段限内军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为军队和国防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阿拉善盟长城遗址的地理分布和军事战略进行了深入的考察。首先,从历史背景角度介绍了阿拉善盟长城的建设缘由和军事战略的关联。其次,深入探讨了长城的地理分布、各段的地理特征和分布,以及地理环境对其建设的影响。再次,对长城的军事战略功能进行了分析,尤其从地理环境对其军事策略的影响角度,对历史上长城的不同军事战略作用进行了讨论。最后,阐述了阿拉善盟长城遗址的保护与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保护和研究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文章旨在对阿拉善盟长城遗址进行更全面的认识,并为未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所谓建设“西南大后方”,是指国民党把川、康、滇、黔、桂等省作为抗战的政治、经济后方基地的战略行动。国民党到底何时确定西南为对日抗战的战略大后方,涉及到对抗战前后国民党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方针的评价问题。台湾方面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蒋介石早在1935年初就制定了“建设西南大后方”,“向国内退军”,进行持久消耗战的秘密计划”。这一观点,也为大陆某些学者所接受。我认为,考察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高举民族解放、团结抗日的旗帜,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向敌后发展,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人民战争,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地的创建、巩固与扩大的过程,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群众工作等方面诸位一体的斗争、建设过程。本文仅就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我军在建立根据地过程中的军事战略方针和部署,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严峻的周边态势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中央制定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通过全民动员,大办民兵;布局纵深,建设三线;防范突袭,加强防空;备战备荒,深化训练等举措加强战备工作。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打造国防建设的杀手锏,提高军队技术装备水平。在条件极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在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时,创造性地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极大地丰富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的内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不仅是过去搞武装斗争和今天从事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和处理所有问题应持的唯一正确态度。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才能完…  相似文献   

16.
孙丽 《黑龙江史志》2013,(17):79-80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军事战略方针方面来说,离不开毛泽东战略决战思想的指导。辽沈战役的胜利,是我党我军制定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重视党的领导班子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此都有过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始终是我们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深刻指出:“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为忠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领导集体,是保证党的路线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①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到1980年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总方针、总政策.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具体方针、政策、要求、办法,为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1941年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进入最困难时期,中共调整军事战略方针与部队建设方向,实施“精兵简政”政策,将部分主力部队编入地方武装。此举既增强了地方部队的实力,同时与当地民众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共同肩负起坚守根据地的任务,从而使主力部队得以灵活机动地执行战略任务。在战略反攻阶段来临之际,新四军主力部队地方化又为其提供了大批训练有素的干部与兵源。实践证明,新四军的主力地方化在巩固和坚持华中抗日根据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云的一生,是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生。他认为,加强理论学习,是党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责任,是体现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对于共产党人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学习哲学,是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具体的革命工作和防止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的基础条件。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发展马列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其他理论和文化知识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