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彩礼是聘娶婚嫁出现后中国传统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男方在婚约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彩礼在商周时期属于贵族婚姻制度"六礼"之一,秦汉时期,这种习俗在普通民众中流行起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最初,狩猎是生活的重心,婚姻也与此紧密相关,聘礼须用全鹿,后转变为鹿皮。逐渐地,鸟兽成为了聘礼的主要内容。后来,布帛成了聘礼的主角。据《诗经·卫风·氓》记载:  相似文献   

2.
襄阳在旧时婚嫁要行“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项礼仪。六礼中的“纳彩”,就是男方备了花红彩礼到女方请求联姻;“问名”,就是女方同意联姻,男方再请媒人把女方的生辰八字(星命术士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配合干支,合为八字──编者注)拿回来;“纳吉”,就是双方家长同意后择定吉日正式订下婚姻;“纳征”,男方准备聘礼,女方预备妆查;一请期”,男女双方协商择定良辰吉日以便成亲;“亲迎”,男方亲自到女方把新娘接回家正式结婚。那时的城乡有一点钱的人家,穷苦一些的小户人家的婚事大都是按这些礼俗…  相似文献   

3.
杨军 《史学集刊》2000,(1):24-26
周代婚姻礼俗出自对前此各族婚姻礼俗的继承与融合。其中的世婚习惯与六礼才是周人建国前的旧俗。六礼在传播过程中,曾一度在某些地区变为“聘内送逆”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六礼是西周所规定的婚姻成立的条件,婚姻解除的条件则是七出三不去。其中,“七出”是解除婚姻的具体条件,“三不去”则是对“七出”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粤人旧时婚俗中的“验贞”,本来是六礼之外的一道程序。由于这个“编制外”的程序彰显了中国人的处女膜情结,它竟然成了决定婚姻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六礼"的内容及其沿革;其次分析了"六礼"中最重要的"纳征"礼与中国传统婚约的关系,认为"纳征"就是订婚(1),是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最后,通过考察中国历代婚律对婚约的规定,得出婚律源于"六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清代岭南地区的婚姻聘礼在婚姻缔结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种类及功能,本文根据地方志的记载重点论述清代岭南地区聘礼的类型及功能。纳采阶段的象征性聘物、纳征阶段的偿付性聘物、亲迎阶段的仪式性聘物以及用于沟通两姓之好的礼节性聘物,在婚礼程式的各个环节均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受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清代岭南地区的聘礼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志红  宋颖惠 《文博》2005,(6):90-93
我国夏代开始就形成了婚姻礼俗形式,《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夏商因袭, 周因于商,婚姻礼俗,大致固定。《通典》云: “人皇氏始有夫妇之道,伏羲氏制嫁取,以俪皮为礼; 五帝时,娶妻必告父母;夏时亲迎于庭;殷时亲迎于堂;周制,限男女之年,定婚姻之时,六礼之仪始  相似文献   

9.
陈勤建 《民俗研究》2001,(4):178-180
学生时代的我,初读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头脑一下“嗡”了起来。怎么回事?是小说家出于革命使命的煽情?还是本于典型创作的艺术虚构?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小时候传统的科班教育,我对旧时婚姻的感受是封建桎梏式的“三媒六礼”,循规蹈矩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料,旧时婚姻还有典当东西似的,临时典租或典出一个老婆!这不仅是惨无人道,而且,对传统的封建婚姻礼仪也是一种背离,可两者怎么竟然能并行不悖呢?我百思不得其解。那时,文革的余波尚未终结,老师的讲评赏析,似乎更多侧重革命性、思想性的阐释,对典妻本身没作进一步的深究。  相似文献   

10.
李博昊 《丝绸之路》2009,(12):85-87
“燕”与“雁”很早就进入了文学创作之中,经长久反复运用后获得了固定性的情感指向,作为稳定的所指形成了诗语的意象结构。本文分析了“燕”与“雁”这两个诗语意象的形成、固定及丰富。  相似文献   

11.
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民俗研究》2008,(3):253-262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彩礼”专指“订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制的产物,在中国古代“男女无媒不交,无帛不相见。”(《礼记·坊记》)“非受币,不交不亲。”(《礼记·曲礼》)。彩礼作为正式的婚姻礼仪的最早规定是西周的“六礼”。由“纳征”演化而来。如果我们把礼看做是国家法律渊源之一的话,那么彩礼从西周开始即以国家法的制度而存在,并一直沿袭至清末,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民法》还规定订婚或结婚须有媒妁之婚书或收受聘财方为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历代婚姻礼俗家庭不睦,是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恶劣因素。所以《昏义》说,只有男女之别、夫妇之义建设好,才会有"父子亲,君臣正"。而后者是历代统治者最为关注的事情,婚礼之受重视也在所必然了。历代正史的《礼志》《礼书》,记载的多是皇朝和官僚贵族等上层社会的礼法制度。他们基本遵从和沿续了上古婚礼仪式,"五雁六礼"之制变化不大。西汉晚年,王莽控制朝政。他极力鼓吹和推崇古礼,平王即位,才9岁,王莽就催  相似文献   

13.
宋金对峙时期,双方聘使往来十分频繁,并且在不断交往过程中,逐步确立了交聘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交聘礼仪。诸如:使节出使携带什么样式的“国书”;使节进入对方境内,接伴使按何种礼仪接伴;到达对方京城或出使目的地,馆伴使按何种礼仪陪伴;如何设宴、巡游、用乐、朝见、进国书;对方皇帝以何种礼仪接受国书;使节回国,送伴使按何种礼仪送伴等,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甚至使节的立、坐位置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交聘礼仪的规定,代表一定的等级,因此,宋金双方都十分重视交聘礼仪,并围绕着交聘礼仪问题,展开一系列斗争。本文不想对宋金关于交聘礼仪的斗争做全面探讨,只想就宋金交聘“国书”过程中的斗争,略加论述。不当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包围在藏文化圈中的临潭回族婚俗,处处体现了与当地意识形态不一致的另一番景象:既有伊斯兰婚姻观,又有传统婚姻程式的"六礼"古俗,还有江淮遗韵的审美观念,更有当地藏文化圈的习俗熏染,反映出当地回族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景象。  相似文献   

15.
河南商水县出土的原仲簠,是原仲为其女儿出嫁做的礼器.原仲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陈国妫姓大夫,其采邑是陈国一个叫“原”的地方,他以“原”为氏,故名“原仲”,或如原仲簠铭文中的“原氏仲”.遵循媵嫁制度,原仲将次女嫁给顿国的大夫“沦”,使陈、顿两国缔结婚姻之国,保持了长久的亲密关系.《东门之粉》是《诗经·陈风》的第二首,“亲迎”是周代婚礼的“六礼”之一,该诗真实描绘出原仲女儿出嫁的“亲迎”场面,艺术再现了《礼记·昏义》中的相关记载.同时,该诗还生动诠释了春秋早期的媵嫁制度,以及通过卿大夫联姻缔结婚姻之国等文化事象.原仲簠的出土,对于《诗经·东门之枌》的正确解读具有重要价值,反之,《诗经·东门之枌》使原仲簠铭文更加丰满而明晰.  相似文献   

16.
成婚所依六礼是在先秦时期就已确定了的谈婚论嫁的程序,六礼的完备记述见于《礼记》、《仪礼》,但其发端却远在西周初年:《诗经》婚恋诗中的兴象与六礼之制多相吻合,由此可窥一斑。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相似文献   

17.
也谈雁足灯     
王君 《文物世界》2008,(4):47-47
“雁足灯”作为一种灯的形制,最早始于汉代,古人认为这种灯属于汉代宫中之物,北宋黄庭坚说:“雁足灯,汉宣帝上林中灯,制度极佳……”,但在后来的考古发现中一般墓葬也有出土。  相似文献   

18.
近来报章上以“拜金主义”为名对若干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批评,所举事例为两地“大款”或“大腕”(均为不规范的汉语,一时流行的称呼,此处暂随俗)斗富,饕餮一席,挥金数万,乃至几十万。有的文章还指出“拜金主义”对人的思想和社会风气有极大腐蚀作用的意识形态”,已“不能不使人深感忧虑”。 查《辞海》1979年版本,并无“拜金主义”条目,仅有“拜金艺术”词条,大意是,“拜金艺术是英文Mammon art(财神艺术)的意译,指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化的艺术”。近来报刊批评“拜金主义”的文章都对拜金主义的危害作了很详尽的说明,如“导致个人主义和…  相似文献   

19.
婚姻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现象,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1。现在人们一般还是沿用古时流传下来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大体上,很多地方还是遵循传统婚俗的,只是不同的地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独特性。本文就以太康县龙曲镇付楼村为例,探讨婚姻习俗的传承和变迁,以其能让大家对当地的婚俗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刁统菊 《民俗研究》2006,90(4):195-213
一、前言在缔结一个婚姻时,相互交换礼物(不管何种形式)是世界上许多民族和社会中一个比较普遍的实践。在人类学那里,男方向女方的赠与包括聘礼(bride wealth)、聘金(bride price1)、“新娘服务”(bride service2),指的是新郎或其亲属送给新娘本人或其亲属的礼品,包括钱财、物品,也包括以劳动形式提供的各种服务。女子出嫁时亲属赠送的各种物品或货币称为嫁妆(dowry),有时候也包括新娘或其亲属提供给新郎亲属的“新郎服务”(bridegroom service)。关于为什么联姻的两个集团之间要互相赠送礼物的问题,学界的解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