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教育三人谈——官员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东 《炎黄春秋》2010,(3):68-69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出这个问题,在中共历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是第一次。然而三年时间过去了,公民意识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作为状态。相反,伤害公民教育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江江 《丝绸之路》2011,(2):119-120
美国特殊的历史、国情要求其公民具备较强的公民意识,众多因素促成了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领先局面。自强、自由与社会责任是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涵,贯穿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整个过程。本文从历史追述的角度论述了美国公民意识教育的缘起及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3.
郑舒丹 《神州》2014,(2):168-168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而担此重任的思想政治课在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时必须遵循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立足客观现实的真实性原则、重视参与经历的过程性原则,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蓉  魏凯  贾振霞 《神州》2013,(18):161-162
本文拟根据学者从公民和公民意识的概念、少数民族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少数民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等几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社会教育体系,有着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在内的受教育主体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内容。当前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注重培养其权利意识的同时,将侧重点放在责任意识的明确和有效形成上,以达到受教育主体权责平衡,更好的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杨红玉 《神州》2013,(21):74-74,76
在新课改下注意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重视民族团结相关内容,加强中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当今遇到的挑战。培养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价值观和公民意识,充分发挥历史教学在塑造合格现代公民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公民法治意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来君 《攀登》2010,29(2):119-122
社会主体法治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和核心。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笔者从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对公民进行法治意识培养和教育的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8.
刘颜 《神州》2014,(2):175-175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伊斯顿的政治社会化理论为在各科教学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学校教育阶段作为未成年人成长为合格成年公民的关键时期,实施公民意识教育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及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岳凯敏 《黑龙江史志》2013,(13):296+298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公民意识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种人""、三平"精神,是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的应有之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给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的培育带来双重影响,现代公民意识尚未真正确立。今后一个时期,应从大力发展中原经济、夯实民众民主意识、建设新型法治中原、开展多渠道教育等途径进一步构建中原经济区公民意识,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和蓝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公民"二字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构建,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公民对于自身权利与义务的追求以及对于国家政府的认同感,直接反映着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程度。互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于公民意识的形成有着直接作用,这个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社会对于公民意识形成的作用,进而得出对于现实社会公民意识构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艳 《神州》2012,(33):57-58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高职学生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主导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其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丰富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意识是公民主体意识至关重要的部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必须重视其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实行的"阳光信访",既营造了激发大学生公民参与热情的公民文化氛围,也拓宽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实践平台,提高了大学生公民参与的实践能力,对培育大学生公民参与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素质如何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文章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民意识、公民文化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是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基础。但是在中国传统(相对于近代而言)的法律规定和政治观念中,并无“公民”的踪迹,公民观念是舶来品,深植于人们政治意识之中的是臣民观念。臣民与公民无论实质、内容抑或表现形式都是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15.
张安新 《神州》2011,(8):99-100
网络给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影响到了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民意识是公民社会赖以建立的基础,对现代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网络政治参与对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主要从公民意识形成的规律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卫娟娟  贾振霞 《神州》2014,(3):104-104
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着一定的错位。为此,本文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进行了辨析,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刘蓉 《神州》2012,(19):171-171
现代公民道德问题已经引发了一场全民大讨论。国家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为了贯彻历史新课程标准,在具体实践中应加强现代公民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刘红 《沧桑》2009,(3):117-118
美国作为一个公民教育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其公民教育理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时代性特征。我们应当吸收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经验,处理好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处理好全球化对公民教育的影响,并且要重视意识形态在公民意识培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谭子荷 《神州》2013,(16):176-177
"公民社会"是中国知识界的新课题,公民道德建设则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公民道德是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民公德意识的强弱,遵守公德规范的状况,直接反映着公民素质,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也对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公民道德的建设中,必须正确理解、认真处理好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点和重点,以及公民道德建设与"三德"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董平 《神州》2013,(15):84-84
公民知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而现阶段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仍较少。文章就从科学指导、丰富资源、优化方案、密切合作四个方面加强公民知识教育,丰富公民对公民知识的了解,为公民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提供知识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