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黄土高塬沟壑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以陕西淳化县为例,分析黄土高塬沟壑区小流域村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两沟夹一塬"单元是黄土高塬沟壑区基本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组织系统。提出应以城镇发展为核心,逐步形成适合于地域特征的"枝状"村镇体系空间结构体系;应对分散的村镇适当迁并,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效益,逐步形成黄土高原沟壑区"大分散-小聚合"的村镇体系格局;应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的,加强轴线地带非城镇化地区的空间管制。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为紧密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已被纳入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并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总的来看,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笔者针对泰来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的基础。基于黄河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认为水土保持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并领导构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体系。这套体系从制度建设、典型树立、技术推广等方面推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走向深入,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山东省夏津县电业公司按照深化"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总体部署,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电气化事业发展新形势要求,落实省、市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战略部署,积极服务"家电下乡"、新农村建设、发展设施农业等政策落实,建设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建设目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王雪静 《神州》2014,(18):266-266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党员的角色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党员必须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科学发展观,作新农村建设的积极贯彻者与有力执行者。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农村党员要正确认识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确定进行角色定位的基本路径,作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和带头者。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根据村镇体系的相关原理,以及寒地的特殊环境和现实问题,对寒地村镇规划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闵小芳 《攀登》2007,26(2):25-27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就青海省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培养新型农牧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杜乃星 《旅游纵览》2013,(6):141-1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文章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大川镇小河村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及具体措施,以期为灾后重建提供发展思路。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化体制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发曾 《人文地理》2012,27(3):55-59
中原经济区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是中原崛起的时代呼唤,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最高境界,是中原儿女的庄严承诺。选择"三化"协调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之路,有着深厚的宏观背景。在整体、协调、融合、可持续原则的制约下,"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产业集群发展、产城互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其中,城乡统筹发展是"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包括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搭建城镇化本土承载平台,推进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城乡资源共享平台和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华夏之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华夏文化深深地扎根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特别是它的东南缘,是创造和凝聚中华文明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2.
元代以来洛川塬区沟谷发育速度和土壤侵蚀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史料考证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以陕西洛川旧县古城的兴废为地面解译标志 ,以旧县南沟为研究小流域 ,恢复了元代以来洛川黄土塬区沟谷发育与土壤侵蚀过程。计算出了不同时段南沟的沟谷发育速度、土壤侵蚀强度。通过分析得出元代以来洛川塬区沟谷发育速度、土壤侵蚀强度有加剧的趋势 ,其变化与气候变迁、人类活动关系密切 ;降水量较丰富时沟谷发育、土壤侵蚀较强 ;人为加速侵蚀与自然侵蚀相叠加是近现代洛川塬区沟谷发育、土壤侵蚀剧烈的主要原因。建国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汉代村落遗址内发现有大面积的农田遗迹,其中保存有比较完整的旱田垄作形态。汉代聚落遗址内出现农田垄作这一事实,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汉武帝晚期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区推行过的"代田法",现在已经有相关学者对两者作过初步的比较研究;三杨庄遗址内的农田在当时处于华北平原黄河下游的沿岸地带,受当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影响,其垄作形态相对于"代田法"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华北平原的自然环境与黄土高原地区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地的农业技术也遵循各自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就是"代田法"的遗存;三杨庄农田遗址的"垄作"作为反映汉代华北平原耕作情况的一个珍贵个案,不会脱离春秋战国时期"畎亩法"的范畴以外,在研究中应该将"垄作法"发展的历史与华北平原的特殊环境结合起来,以探讨三杨庄遗址农田垄作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4.
西海固地区的环境重建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西海固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西北边缘的生态脆弱带,人口超载,是全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极其严重。陷入了贫困、人口和环境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的"PPE怪圈",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打破"PPE怪圈"的关键环节入手。建立在协调人地关系基础之上的全面综合的环境重建是打破怪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之一,环境重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应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结合,并融入西部大开发之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区内旅游公路网络的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的分析发现: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旅游公路交通的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地区差异较大;旅游公路网络存在支线公路建设滞后、通达深度不够、知名景点的通达度差、各景点间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该区旅游公路交通网络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陕西窑洞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窑洞聚落是黄土高原最典型的聚落形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文化景观特征,在陕西渭北地区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分布广泛。本研究基于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相关研究,以陕西31个窑洞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按照“单个窑洞聚落、多个窑洞聚落、特定研究区”三个层次,构建了窑洞聚落的典型院落图谱、空间序列图谱、院落模式图谱、排列模式图谱和空间格局图谱五大类型图谱体系。通过分析窑洞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基本特征,进一步验证了构建窑洞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研究旨在丰富景观基因组图谱层次,推动景观基因研究向区域层面发展,并为窑洞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及景观基因区域识别系统构建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为保护与发展窑洞聚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背景和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北方沙漠-黄土边界带的关键位置上,通过百年来沙漠-黄土边界带概念的形成考察,从学术史上获得该论题蕴含有过渡带、敏感带、生态交错带内涵,这是众多学科研究意义所在。明代为防御元蒙势力,沿长城地带实行军屯,清代限于人口压力和财政因素,从长城内到长城外,将"变刍牧而桑麻"的活动扩展到大半个高原。汲取学术界已有成果,尤其是以长城作为判断毛乌素沙地南移及其与明清垦殖活动关系的一种考察方式,在影响毛乌素沙地的走向和幅度上,认为自然因素更显重要。尽管人类利用土地的形式和规模在逐渐升级,但在明清时期的演变过程中,仍只是作为荒漠-草原彼此进退的一种参与力量。  相似文献   

18.
宋元时期吴淞江流域的稻作生态与水稻土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初期,吴淞江流域仍有许多圩田内存在着大量的休耕地与不得耕种的积水田,水稻土的脱潜与剖面发育较慢。到了后期,吴淞江流域的水环境和农作技术都在推动着水稻土剖面的完全形成。宋初的丰水环境出现了变化,吴淞江的淤塞使这一地区的旱田化作用增加,脱潜化程度加强。与此同时,农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搁稻、施肥、翻青和开沟技术,都促进了水稻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陕甘宁接壤区反贫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甘宁接壤区是西部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2000年末仍有50余万人口未能脱贫。文章在分析本区贫困问题现状基础上,提出未来反贫困的主要途经是:转移贫困人口,减少贫困区人口数量;加快交通建设,提高贫困区与外界的空间可达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特色经济;加速乡镇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并相应提出新世纪反贫困的制度创新对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放弃粮食自给;赋予地方政府对大型矿藏资源的较大支配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