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百年未有的新变局和新挑战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机遇与挑战,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同样如此。传统营造技艺能否保护与传承下去,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社会需求和市场规律,政策的倾斜,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等三方面的支撑。同时还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生产型传承”、创造保障条件、传统建筑营造与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等关系问题。传统营造技艺从概念上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在保护方法上包括抢救性保护、建造性(生产性)保护、研究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技艺”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更应该是文化。只有在全人类文明视域下认识中华文明的特征和价值,才能重视中华传统文化观念形态和知识体系构建中的问题,也才能充分发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作用,并使传统技艺中的精髓获得延续。  相似文献   

2.
马捷 《神州》2012,(25):103-105
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将木材这一主要的结构材料充分运用并将其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在许多方面可以与现代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相媲美。所谓"木构架",就是建筑的结构与骨架,一般由柱、梁、檩、枋、椽以及斗拱等构件组成,这些构件按照一定的模数合理排列布置,构成所要营造的建筑的整体支撑框架,从而起到稳固建筑整体与承托屋顶等部分重量的作用。本文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吾屯下寺当地木构架民居构建过程中用到的木构件为例,与中国传统木构架中的木构件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根植于中国特殊的人文与地理环境,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建筑材料、技术水平和社会观念等条件下的历史选择,反映了中国人营造合一、道器合一、工艺合一的理念。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受到猛烈冲击,包括营造技艺在内的一些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现代建筑思想和建造方式的巨大冲击而目益萎缩,已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土是延用至今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在人类认知和掌握不同环境土的性能和特点的进程中,创造了类型丰富的土质建筑遗址。对传统营造工艺的认知、传承、挖掘和应用成为当下土质建筑遗址保护的关键问题。因此,本工作基于土质建筑遗址保存现状、建筑形制、结构特征和传统营造技法调查,结合文献记载和研究成果,按照营造技法将土建筑遗址分为生土挖造、泥土堆筑、生土夯筑、土坯砌筑和湿泥垛筑5大类15亚类,阐释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功能需要多方面共同推动,营造技法呈递进式发展演化,且呈现出不同营造技法既具备各自的鲜明特征又相互渗透的特点,也是适应环境和功能需求的具体体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早期建筑形制和营造技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徽州当地人在长达200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徽派民居村落布局严谨周密,建筑格局紧凑精细。其建筑风格统一鲜明,文化底蕴绵长深厚,建筑装饰丰富多彩,营造技艺精湛高超。2008年,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子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金代神庙建筑群是以工字殿为核心的廊院型建筑群,工字殿由正殿、寝殿和穿廊组成,考古发掘工作基本明晰了该建筑群的布局,其中寝殿遗址保存较为完好且发掘情况较为清晰。在梳理考古发掘简报内遗址测绘数据,并结合中国现存宋、金时期建筑实例和实测数据及《营造法式》的基础上,分别对神庙寝殿建筑平面、整体尺度、大木构架和立面外观进行复原探讨。研究发现,长白山神庙虽然开间数仅为三间,但建筑规模是可以与其精神地位相符的,是一座较高等级的金代皇家敕建祭祀庙宇;长白山神庙因特殊的自然资源、气候特征和使用频率,匠人在营建寝殿时通过使用大尺度的构件、增加柱子侧脚、简化结构等方式极大地延长了建筑寿命,同时缩短了建造时间,降低了后期维修的难度;在建筑营造方面,寝殿的设计尺度基本遵循了《营造法式》的各项规定,在建筑控制尺度上多以分°为模数,构件尺度上多以尺为设计单位,与现存金代建筑实例差别较大。同时,在匠人流派上,长白山神庙的建造者与晋祠献殿建造者的匠作流派应有较深渊源。  相似文献   

7.
营造学社     
《华夏地理》2013,(12):20-21
“营造”的情怀一直觉得传统“风水”之说未必全是无稽之谈,只是将建筑的硬性条件与软性的文化环境用抽象隐喻的方式表述出来。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依据与人文理念。朱启钤用“营造”命名学社。把“考工之事”与文化背景联结起来,实地先营后造,这才是建筑学的“地气”与灵气所在。假若当代城市规划建设人员在“建筑”的本事之外。多一些“营造”的情怀。大秋裤、金元宝、不雅大楼之类的“雷人”建筑大概就不至于现身,乃至成为公众的笑料了。  相似文献   

8.
(二)扶风召陈西周建筑基址的营造技术。1、下层建筑的营造技术召陈下层建筑基址保存状况及其建筑技术在很多方面尚不清楚。F_9台基下四周铺筑有卵石散水,据 F_9以南庭院内发现几处瓦砾堆  相似文献   

9.
李合群  孟玉 《四川文物》2023,(4):111-118
中国古代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火灾发生频率高。因此,防火功能是建筑设计与营造的重要考量。在考古遗址或历史文献中均可见到建筑防火设施的设计与营造,主要体现为:在墙体附壁柱或在室内木柱上涂泥、白灰或特制的防火涂料;以瓦顶取代茅草顶,以夯土或砖墙代替木骨泥墙;在相对密集的城市建筑之间开辟防火巷、营造防火墙;城门木门外涂泥或包以铁皮,城门洞上部设计注水灭火设施以便在木质城门被火烧时能及时扑灭;根据“厌火”观念,在屋脊两端设计鸱吻,以及在室内顶部设计出藻井。此外,古人还营造了水井、望火楼等消防设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存的古代木构建筑、《营造法式》以及其它相关间接史料的研究,揭示出公元7-14世纪中国扶壁形制的典型类型及其分区、分期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此时期中国南北方建筑的部分区域特点,以及《营造法式》的部分地域渊源与流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