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褚馨 《东南文化》2003,(10):48-51
“上海银饼”是对清咸丰六年(1856年)上海道以本县三家号商的名义发行的一套银元的总称。从流传至今的实物看,有王永盛、郁森盛、经正记三款,其中王永盛银饼只见一两币值,其他两款都有一两、五钱两种币值。  相似文献   

2.
李家奎  鞠起志 《安徽钱币》2007,(3):32-32,I0002
鞠起志藏有一枚祖传贵州官钱局铸造的“估平壹两足钱”银饼,径24.0mm,高11.0mm,重36.3g。  相似文献   

3.
淮上地方银号币是华中革命根据地的货币之一,存世实物仅见伍圆、拾圆和贰拾圆三种券别。其中伍圆券券幅155×56mm,面蓝色,上端为“淮上地方银号”和“流通券”名称,左石桥、村落、农田图景,右侧上方为面值,下方为“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印”;背桔黄,中间及四角各有“5”字纪值,右长城图景,下端有英文面值及“1945”年份。拾圆券是将“豫皖苏边地方银号”拾圆券上的“豫皖苏边地方银号”行名删去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官银号设立于日俄战争之后 ,其发展过程经历几起几落 ,分分合合。因此 ,黑龙江官银号的名称也多次变化 ,表现在其发行的纸币上就有多种 ,如“黑龙江官银分号”、“黑龙江省卜魁官银分号”、“黑龙江省卜魁官银号”、“黑龙江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等。由于名称的不统一 ,致使钱币界对黑龙江官银号发行的纸币至今还理不出头绪 ,不知“官银分号”和“官银号”纸币各自归属。如已故著名纸币收藏鉴赏家柏文先生在谈到黑龙江官银分号铜元票时 ,就曾提出疑问 :“何地分号不详”① ;最近著名纸币收藏家徐枫先生也曾专门向笔者询问黑龙…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开始购买新式机器铸造银币。银币币面除文字外,“龙”的图案占据了极大位置,一时“龙洋”成了中国货币的代名词。在中国机制银币中出现龙的图案,当首推同治六年(1867)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铸造的上海壹两银币两种。铸额极少,仅为样币,没有正式流通。光绪十年(1884),吉林机器局铸造吉林厂平银币(厂平为当时吉林使用的重量单位,也称吉平,每两重35.86克),有壹两、柒钱、半两、三钱、壹钱与(?)钱六种,主要流通在吉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银元票考略钱丰银元票是一种代行银元流通并可在发行处兑换银元或其他能折合银元的货币的票券,亦称银元兑换券。清末民国初年,中国近代银行业逐渐兴起,各地金融机构大多纷纷发行银元票。黑龙江地方发行的银元票主要有黑龙江官银号三省通用小银元票、黑龙江广信公司小银元票、黑龙江官银号江省通用银元票、黑龙江官银号三省通用大银元票四种。一、黑龙江官银号的成立与黑龙江三省通用小银元票的发行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提出:“若为三省币政计,则非设一大银行,固无以廓除积染,抵拒外强”。主张“改奉天官银号为东三省官银号,在江省及吉之哈尔滨等处设分号,行使通用银元票,凡储蓄汇兑之属三省一致,以通交易。”①黑龙江广信公司自开设以后发行了钱帖1300万余吊,由于黑龙江市间习惯使用银元,钱帖又不能出省通行,地方现银缺乏,地方财政的每月俸饷等有相当款项苦于没有现银支付。所以,各地政府对徐世昌的“行使三省通用银元票”主张十分赞成,但在“统一成立一个大官银号”问题上则坚持“各省各办”。在这种情况下黑龙江组建又一家官办地方金融机构──黑龙江官银号(原有一家即为黑龙江广信公司)的请求,得到了东三省当局的批准,这实际上是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默许了黑龙  相似文献   

7.
我在新拓的一批银元拓片上写明:现代制银质伪币;生产地点:浙江温州地区;生产时间:2001年。 银质伪币花式繁多,制作精美,如:道光年台湾寿星银饼、广东光绪库平壹两、民国三年袁头银元、川陕省造苏维埃银币、奥匈帝国1780年银币等等。初见时吃了一惊。  相似文献   

8.
在《新疆钱币》图册中,新疆军阀混战时期各地政权发行的货币中有两种纸币(编号567、568)为“喀什区行政长公署红钱肆拾文”和“红钱壹百文”(俗称马绍武票),在这十五、六年时间里,这两张纸币一直作为极罕见品存世。笔者前不久在喀什有幸收集到一张“喀什区行政长公署壹两”的银票(见彩图),这说明喀什区行政长公署曾先后印制有“红钱肆拾文”、“红钱壹百文”和“白银壹两”三种面值的纸币。  相似文献   

9.
“陕西军用彩龙壹两银票”仅就所见资料可知,此票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省级起义军政府首先发行的军用银票,应属我国历史货币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寿星银饼制作非常简朴。正面图案是一位人们所熟悉民俗画人物寿星杵杖图,左边用篆书刊写“道光年铸”四字,右边也用篆名刊写“足纹银饼”四字,中央底部纪值“库平柒式”即七钱二分和“户局”叠写字样。反面中  相似文献   

11.
目击者对上海银饼制程及钢模之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浩 《钱币博览》2007,(3):14-16
咸丰六年(1856年),上海出现一种俗称“上海银饼”或“咸丰银饼”的号商银饼。关于其产生背景及版式已有众多先进前辈作详细之讨论,不再赘述。本文仅就早期在英语文献中所见之记载以及其钢模下落进行整理,作为研究时参考之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主纬 《安徽钱币》2000,(4):42-42
“大泉五十”铸量多,版别也特别多,有传形、合背、重轮、背四出、饼钱、厌胜钱等。然而我查阅很多钱币图谱及著作,所有新朝钱币介绍中都没有发现面、背四决钱的记载收录。只在华光普《中国古钱目录》上卷196页看到“面四决七级品”1枚。  相似文献   

13.
甘丽芳  陈阿泉 《新疆钱币》2005,(1):39-39,46
著名的寿星银饼制作非常简朴,正面图案为寿星柱杖图,左边篆书刊写“道光年铸”四字,右边也用篆书刊写“足纹银饼”四字.中央底部纪值“库平柒式”即七钱二分和“户局”叠写字样。背面中央铸一古鼎,上下右左镌满文“台湾府铸”字样,周边内圈点缀星点12粒,  相似文献   

14.
1867年(清同治六年),上海工部局委托香港造币厂代制“上海壹两”货币,直径38.8毫米,重量36.6克,后因图案有英国皇冠及英国国徽,有辱大清国体,而不予采用。由此一则简单说明,从而“上海壹两”银质货币挤进了珍稀币之例。  相似文献   

15.
新疆“和阗区行政长”纸币,俗称“马虎山票”。泉界普遍认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新疆军阀混战时期,马仲英部下36师代师长马虎山在和田发行的。该套纸币有三种面额:红钱一百、壹两、叁两。用桑树皮纸在木刻印版上印刷而成。红钱一百的纸币纵约98mm,宽约77mm。壹两和叁两票面大小基本相同,长约150mm,宽约100mm。因裁剪不均,长短不够划一。关于该套纸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道光寿星银饼”纪念章是中国钱币珍品纪念章第二系列中的一套,编号为:珍—10—3。其中“珍”表示钱币珍品,“Ⅱ”表示第二系列,“10”表示本系列共有10套,“3”表示本套纪念章在系列中排列第三。“道光寿星银饼”俗称“老公饼”,为清道光十七年至十八年间(1837—1838)张温在台南州新黨郡庆白口起义时,台湾地方政府发行的一种军饷银饼。具有早期打制银元特徵,存世极稀。该币正面铸有寿星图像,左列篆书“道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历次侵华战争中,都会印发一种掠夺性的特殊货币———军用手票。军用手票简称军票,是一种没有任何准备金、没有发行机构、专为发动战争而发行的货币。日本政府把这种货币充作侵华日军的军饷,让它在日军占据的沦陷区内强制流通,是日本军政府把巨额军费开支转嫁到中国人民身上的一种经济掠夺手段。日本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共发印过11次共48种各式面值与版别的军票①。早在1894年(日明治27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日本政府就首次发行了面额为银壹两的军票,因战争结束早,该军票并没正式流通。银壹两的首次军票序号为“军1”。1904年(明…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官银号纸币发行十分复杂,大致可分4个阶段:隶属于奉天官银号时以"黑龙江官银分号"名义发行的银元票和铜元票;脱离奉天官银号独立后以"黑龙江官银号"或"黑龙江卜魁官银号"名义发行的银元票和铜元票;与广信公司合并以后以"黑龙江省官银号"名义拟发行的现大洋汇兑券;马占山控制黑龙江官银号时发行的马大洋券.  相似文献   

19.
清中期开始,外国银元大量倾销中国。中国的足色纹银与成色8.9的外国银元兑换时,损失惨重,朝野有识之士多次建议清廷自制银元,但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才由张之洞主持发行了第一套机制银币——广东七三反版。在此之前,各地曾用土模打制过少量银饼,如道光时的台湾老公银,咸丰六年(1856年)的上海银饼,光绪十年(1884年)的吉林厂平银饼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中外通宝”银币是一套很有争议的近代机制银币。全套有竟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五等币值。壹两主币,正面全是中文,外圈为“中外通宝”四字对读,中央圈内右左为“关干’、中间为直书“银受两”。背面外圈为首尾相接的双龙,中央圈内为八卦和太极图(图1)。五钱、二钱、一钱、五分的正面是币值和枝叶状图案,背面是双龙及太极图。由于整套银币铸工极其精美,存世非常稀罕,向来为中外钱币收藏界所珍视。但是,这套“中外通宝”银币究竟铸于何时、由谁所铸。属于哪一个国家的货币以及为什么铸量极少、没有大量发行等等,却有多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