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两个世纪交替的公元二千年,新秋时节,九十五岁的谢孝思先生告别寓居五十余年的苏州,回到故乡贵阳定居,得遂落叶归根的夙愿。不久到了中秋节,一群书画界的乡后学和文化官员陪老人赏月。后来见面,我问谢老:月是故乡明吧?谢老说:是的,很快活。但又补了一句:却是也想念苏州的亲友们。凡熟悉谢老的人,都知道他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我生在贵州,住在苏州,贵州苏州我都爱。有人问我,贵州好还是苏州好?我说,春兰秋菊,各有佳色,不须分高下的。苏州的山塘园林秀丽典雅,贵州的林峦山寨雄奇朴野,各臻极致,天然互补。二美不可得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本世纪史学发展的综述性著作已不一见之。在新旧世纪之交,试图总结即将结束的世纪固然是很必要的,但是如果认真阅读一下那些全部学术生涯与本世纪相始终的前辈著作,对于了解这个世纪曾经深刻影响了中国史学的思想,以及他们这代人在这些思想观念面前的蜘蹰、徘徊、抉择,也许比看一些提要式的综述感觉更加深切。我读去年5月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史学家金景芳先生的第三部论文集──《知止老人论学》就感到其书仿佛是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一面镜子,它反照出一百年来本国史学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这部论文集共收入作品2…  相似文献   

3.
一溪口的儿媳 蒋家故居丰镐房内宋美龄亲手所栽的一棵桂花树突然枯萎死去,而此时正是大洋彼岸享年106岁的老人宋美龄过世。这件事被溪口人传述,成为一个传奇。 宋美龄是溪口这个江南小镇的儿媳。1927年夏天,蒋介石面对清丽聪慧的宋美龄,仿佛坠入情网般写道:"功业宛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发展观”是当今中国大陆的主流话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举国上下不会有异议。本文要说的是——民主也是发展观,科学与民主,是社会发展观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郑州市政肆街省直干休所8楼1号的小院里,今年刚刚度过他人生第96个年头的周骏鸣老人,静静地安坐在轮椅里。和煦的阳光照在他那饱经苍桑的脸上,老人微闭着双眼,似在追忆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革命生涯中一幕幕非凡的往事。从少校营长到红军团长周骏鸣1902年出生在河南确山石滚河乡一个较为富庶的士绅家庭。他为人正直刚强,青少年时期怜贫惜苦,好打抱不平,尤其对军阀混战深恶痛绝,为寻求救国之路,他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样领导的西北军,很快便升到营长,1926年参加了北伐战争。1931年12月14日,周骏鸣随二十六军总参谋长赵博生和旅…  相似文献   

6.
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学史研究的今与昔──访杨翼骧先生宁泊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史学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杨翼骧先生,是当今较早攻习中国史学史的学者之一,现在虽年事已高,但仍在辛勤耕耘,坚持不辍地从事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并指导着多名博士研究生。1994年盛夏,我采访了正忙于编...  相似文献   

7.
萧默1938年生.1961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曾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度过、15个春秋,1978年重返母校建筑系,三年后,建筑历史和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1989年,又获清华大学建筑系授予的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有论著多部(篇).新著《敦煌建筑研究》  相似文献   

8.
与世纪同龄的张学良将军一生坎坷又极富传奇色彩,在中国近代社会最动乱年代的重大事件中——九一八事变、“东北易帜”、西安事变等,他不但是亲历者,而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西安事变后遭囚禁,虽息影于政治舞台,但其囚拘生涯为国内国外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性的公众人物。 一个世纪以来,张学良将军虽历经坎坷,但矢志爱国,息内争御外侮,救国救民的愿望始终不渝。为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被周恩来誉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2001年,美国当地时间10月14日20时50分,张学良将军在夏威夷谢世。为追念这位爱国老人,本刊从本期起,连载由徐庆全、赵杰撰写的《世纪老人多彩人生》一文。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的史学回顾与前瞻──访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先生向燕南10月18日,我们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访问了在这里工作的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先生。二个多小时,戴逸先生侃侃而谈,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做了概要的回顾与充满信心的展望。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嬗...  相似文献   

10.
当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百岁老人雷洁琼,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奋斗中,将自己的命运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紧紧地连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妇女的光辉典范。雷洁琼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一直以饱满的热情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努力推动社会进步。在学术方面,她更以执著和近乎虔诚的献身精神耕耘不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雷洁琼老师走了,享年106岁,她是位超世纪国务活动家、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她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直工作到到93岁。人家问她,在担任过的所有重要职务中,哪一种工作最喜爱?她说:  相似文献   

12.
金景芳,字晓■,辽宁义县人。1902年6月3日生, 1923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9年任通辽县教育局长,1931年调往辽宁省教育厅。九·一八事变后执教于沈阳第二中学,1936年逃往关内。1940年9月入复性书院学习。1941年底入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工作。解放后任东北文物管理处研究员,东北图书馆研究员兼研究组组长。1954年1月,调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工作。先后任历史系教授、图书馆馆长、历史系主任。改革开放后,任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历史系名誉主任、校社科学术委员会副主…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葛健豪、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等组成的革命家庭,颇为引人注目。这不仅是因为五位革命家庭成员都是中共党史中的著名人物,葛健豪以"革命的母亲"著称,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均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曾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更为重要的是,将他们联结在一起的,与其说是血缘与亲隋,不如说是革命理想。不仅如此,他们对真理的追求,既未因革命年代腥风血雨的残酷斗争而动摇,也未因革命成功位高权重而减弱,这个革命家庭在近乎整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23日,藏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社会活动家阿沛·阿旺晋美同志与世长辞了。这是藏族人民的重大损失,也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对于这位世纪老人的逝世,我们感到万分悲痛和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5.
北京饭店中楼3层3065号客房门的左侧,镶着一块铜牌,上刻几行用中文和英文的说明文字,“冯玉祥将军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五年下榻此房间。” 66年后的今天,冯将军的儿子、美国泰山工业公司总裁、74岁的冯洪志先生也住进了这座楼、他是受全国政协和统战部的邀请,回国参加辛亥革命80周年和“九·一八”事件60周年纪念活动的。 冯玉祥将军在中国历史上是个传奇式的爱国将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一生追求民主进步,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奋斗不止,被人们尊称为“泰山将军”。 如今,这位“泰山将军”的后代,多年侨居在大洋彼岸的海外游子冯洪志…  相似文献   

16.
刘家和先生治史有着一以贯之的理论追求,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其一,"两个菲罗",指的是语言文献之学与哲学相结合的治史方法,其关于先秦儒家仁礼学说的辩证发展、中国重视通史与西洋重视普世史的史学传统特点之不同、黑格尔否定"以史为鉴"可能性的观点的研究等,可以作为例证。其二,矛盾分析,对矛盾是事物最深层的本质、中西矛盾观的异同,有着深刻的体认,其关于公羊学"非常异义可怪之论"、《老子》"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学说,以及《左传》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的含义及关系等,都采用此法,在历史和逻辑的往复中做出令人信服的说明。其三,"入室操戈",认识到要想实现突破,一方面要从传统获取资源,另一方面又要在传统中寻找到突破的"缝隙",其对黑格尔曲解中国历史特点的批判,对黑格尔否定"以史为鉴"可能性的分析,是迄今对于西方学者在历史领域中提出的理论挑战做出的最有力的理论回应,已然成为学习传统、突破传统的经典之作。刘家和先生治史的理论追求,表明中国学者完全可以在理论的高度上,与西方学界的大师级人物开展平等对话,从而把人类思想和学术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我在重庆以卖为生,曾听到一些抗战时曾在桂林呆过的友们谈,广西有二李,凭他们与广西当局的特殊关系,对进步化人庇护支持,使进步化人比在其他蒋管区少些恐惧,所以桂林才成为化城。这二李,一是李钊先生,他和李宗仁是表兄弟,1950年我在桂林联曾与他共过事,留待后写;一是白崇禧的老师李任仁先生,可惜我只见过他的侧影。那是在1950年初,我从联回岳丈家看孩子,见黎家巷口停着一部小汽车,  相似文献   

18.
1906年,冯素陶出生于云南省广通县(今属广丰县).1920年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这时正是“五四”运动波澜壮阔的时候,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欲望冲击着很多青年.省立一中是昆明学生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最活跃的一所学校,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事物吸引着他,他积极参加了反对复古保守校长等学潮,担任过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主编过《滇潮》月刊.1924年他赴上海,考入南方大学.这时正是大革命的前夜,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家的政治嗅觉比较敏锐,他常读《中国青年》和《向导》,在政治观点上有了更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鲜明目标,认识到政治问题不解决,任何问题都不能解决.同年他参加了由共产党人张伯简发起成立的“新云南社”.该社宗旨是团结云南进步青年,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自此,他开始接触中国共产党,接触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20.
吕斌 《钟山风雨》2013,(5):29-32
在翠湖边云南省文联的一栋楼房里,住着一位100岁高龄的老人,腰不弯,背不驼,眼不花,只是一只耳朵有点背,每每这时,女儿便是他最好的耳朵。每天,他都要上下四层楼,每天都要看书、读报、写作,偶尔还画画、写书法,有时也会拉拉二胡、小提琴。除了兴趣广泛外,他的记性还特别好,近日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