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共城工组织在沦陷城市始终进行着秘密抗战活动,争取工人和苦力是城市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城工组织利用根据地与沦陷城市的地理、经济和社会联系,广泛寻找城市关系,派遣干部打入工人和苦力行业,地下党能在残酷的环境中站稳脚跟,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日伪对城市和工厂严密统治下,地下党建立隐蔽精干的秘密组织,巧妙地利用合法形式,组织不定型的松散团体联盟,通过社会关系、拜把兄弟和结干姐妹等从感情上团结工友,和工人打成一片,逐步教育,发展组织,组织群众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斗争活动。其中既有增资、罢工类的“合法斗争”,也有偷、怠工、搞破坏等活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史学形成了延安、重庆两个中心,因政治环境、革命任务、个人治学领域等诸多因素的作用,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古代社会史和思想史的研究显示出明显的偏重。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对中国古代社会史的研究,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史学上承社会史论战的发展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更多地体现出与此前中国史学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而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对思想史的研究则直接缘于社会史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在淞沪会战失利、首都南京危急的严峻形势下,为统筹全局、长期抗战,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0日公开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抗战首都。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造成巨大的战略恐慌,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华日军集中其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对战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半期冀中定县的农家生活状况,为近代中国农民生活水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在此时期,农家收入有所增加,但因占有或耕种土地面积的不同,又有一定的阶层之别,只是这种差别不是特别悬殊而已。农家收支水平也有些微改善,但入不敷出的农户仍占一定比例,显示了总体平衡和部分不平衡的实态。农家生活如以恩格尔系数衡量,几都属于绝对贫困型。但与恩格尔定律有别的是,收入较少、处于饥饿状态下的农民,其恩格尔系数并不必然高于收入较高的家庭,食品比例的增加反而意味着生活的改善。由此,恩格尔定律应做一定程度的调整。当时的人均摄入热量和蛋白质,以现代营养学标准衡量,虽有一些差距,但不是很低。当然,更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即:食品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如食粮占绝对优势,且以杂粮为主,肉蛋、调味品极为少见,这显属低级生存性消费。农民的穿着也非常糟糕,居住以土房居多,卫生条件极其低劣。诸如此类,恐怕是农民营养指标尚可但寿命仍然很低的原因。总之,所谓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或不断恶化的观点皆值得进一步推敲。  相似文献   

5.
重庆寒衣分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一个为前线将士和难民募集御寒衣物的机构。作为一个公办的社会振济机构,重庆寒衣分会有它特殊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笔者通过对此制度和机制的分析来探究重庆寒衣征募运动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重庆寒衣分会对中国抗战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国贫富差距拉大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小明 《沧桑》2008,(1):66-6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甚至悬殊,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有效遏制不合理贫富差距,缩小贫富差距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研究了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本文通过论述提高重庆街道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科学内涵,探讨重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皆在提出关于提高重庆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建...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绩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28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新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的轨迹经历了一个由旧中国收入水平极低、分配极不平等通过革命手段达到过度平均,然后又由这种过度平均通过改革走向拉开收入差距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收入的平均程度主要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观念、战略、政策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积累与消费关系变动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唐璐 《旅游纵览》2013,(2):129-131,133
重庆洪崖洞景区作为"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和"AAA级重点旅游项目工程",从开发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整个重庆旅游业的发展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重庆洪崖洞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 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上海的一起劳资纠纷案件 ,引发全沪工人与资本家两大阶级的激烈对垒 ,并激起资本家阶级向国民党党权的严重挑战。此案展示了声称代表“全民”的国民党 ,在应对一场规模宏大的劳资冲突时 ,如何左右为难、两不讨好的尴尬处境 ,及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人阶级是如何表达自己声音的 ,并提示对当时在“赤化”和“黄色”两大系统之外的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尚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相似文献   

11.
赵磊 《旅游科学》2013,(5):22-41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区1999年~2009年面板数据,分别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一方面,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线性负向影响效应;另一方面,通过构建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影响效应的门槛特征,具体而言,旅游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负向影响效应不仅存在基于旅游产业集聚的单一门槛特征,而且也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三重门槛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省区间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早已存在,但目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大都是从全国的角度出发,从省区的角度进行的定量对比研究很少。而现实中省区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对于我们进行具体的成因分析以及因地制宜地制定城乡居民收入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利用1978- 2000年各省区城乡居民收入统计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变化两个方面对省区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初步研究,揭示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东向西逐渐扩大的空间布局以及时间序列变化上的不同步性,同时,还对形成这种空间不平衡和时间变化不同步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的成因分析及城乡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毛泽东时期的"平均分配"和邓小平时期的"有效分配"。前者更加注重公平,但生产力发展较为缓慢;后者更加注重效率,但在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公平"与"有效"分配制度的显现与产权的变化紧密相关。收入分配制度可根据经济个体对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产权变化而分为:1949~1956年的土地要素和劳动要素效率共同释放阶段;1957~1977年的全  相似文献   

15.
提升居民幸福感是和谐宜居城市建设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重要目标。地理背景特征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在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受到极大关注,但尚缺乏城市人均受教育水平及其异质性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采用多尺度线性模型探讨了我国城市人均受教育水平、人均收入与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发现:①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东部城市居民幸福感最高,西部整体偏低。②作为重要的城市背景特征之一,与人均收入相比,人均受教育水平对居民幸福感有正向提升作用,即城市人均受教育水平越高,居民幸福感越高。③城市人均受教育水平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是复杂的,在不同学历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对高中及以下学历群体幸福感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但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群体的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赫慧  谢春燕 《旅游纵览》2011,(3):147-148
<正>调查发现,当人均GDP超过800美元,人们就拥有了出游的基础条件,出游愿望较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吸引投资,还可以带动一些新的相关部门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做贡献。旅游区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问题相继出现,为了保证旅游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针对旅游区所面临的问题做一些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餐饮服务业油烟防治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餐饮油烟污染引发的环保执法和矛盾纠纷也日益突出,餐饮服务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解决油烟治理这一问题.基于县级城市的现状,行政执法部门在进行餐饮油烟监管时必然会面临法律适用的困境.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城市餐饮服务业现状为背景,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了城市餐饮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徐洁  华钢  胡平 《人文地理》2010,25(2):85-90
为了探求城市化水平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真实关系,本文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将国际旅游收入和城市化率作为旅游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解释性指标,从时间序列角度出发,尝试构建两者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找到最佳的时间滞后期对数据进行平稳性的差分处理。得出结论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在滞后二期的情况下最为理想。在此基础上,为构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但结果显示,两者不存在显著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即从长期来看,无稳定联系。最后文章对结果进行讨论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