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安徽省的捐税一直处于十分紊乱的状态,严重影响了财政收入和财政秩序。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召开后,按照中央的政策和指令,安徽省政府开始有计划的对地方财政进行了整理,其中捐税整理是重点整理对象。经过几年整理,税收收入逐渐增加,税收征收开始规范有序,奠定了抗战财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丝绸业原料饥荒何日休陈奋翔从1990年起,我国的产业政策就规定限制新建缫丝厂。时迁五载,这一举措是否已凑效,丝绸业的现状又如何?毫不掩饰地讲,国家的这一举措并未凑效。我国丝绸业目前正处在饥荒状态,出现了50%的原料缺口。进入1994年第二季度,浙江、...  相似文献   

3.
正"园本课程的开展,让苏州文化走进了幼儿的世界。在苏州这块充满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我们要科学选择苏州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对苏州文化产生热爱感、亲切感,使苏州文化真正走进幼儿世界。"一、科学选择苏州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苏州文化是一个大宝库,里面的东西数不胜数。但对五六岁的幼儿来说并不是所有知识他们都能接受,因此需要  相似文献   

4.
杭州丝绸业行业组织由会馆、会所向同业公会的转变适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行业组织近代化的要求。公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组织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二是对行业的管理具有权威性;三是业务活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四是活动范围具有超地域性。总体而言,杭州丝绸业同业公会的内控机制与外联效应对维护行业发展、促进经济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8月8日下午4点,我们和本刊华东工作站的李巍乘坐旅游大巴从无锡赶到苏州,住进了由苏州市旅游局事先安排的苏州饭店。苏州市旅游局与苏州饭店同在一个大院内,没过多一会儿,市场处的周处长一行就赶来了,我们很快进入了话题。"以前来过苏州吗?"周处长问。"10年前到过,但记不清具体时间了"。他又问,"苏州的主要景点都去过了吗?"去过,但印象不深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想看一看苏州有特色的和新开发的景点。"他想了想,"那就去山塘街和陆巷吧。"第二天上午9点,在苏州市旅游局田坤的陪同下,我们驱车从苏州饭店出发,穿越繁华的市区,很快就到了山塘街。  相似文献   

6.
如所周知,清末的政治危机是与财政竭蹶迭相始终的。为了弥缝匡救,清政府对外滥借条件苛刻的洋债,对内暴敛名目繁多的捐税,结果则如饮鸩止渴,抱薪救火,加速了自身的灭亡。江  相似文献   

7.
吴地织女节     
苏州盛产丝绸,据史书记载,在西周时期我们苏州已经开始养蚕缫丝了。明清两代政府都在苏州设立了织造局,与南京杭州并称全国丝织业三大基地。  相似文献   

8.
关于苏州市民公社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市民公社是苏州资产阶级在清末新政改革中创立的具有街区性质的地方自治团体,它的历史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论著对它的发端、组织状况、性质及其社会功能作了探讨。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说明和探讨,如苏州市民公社的命名问题,苏州市民公社与商会的问题,以及苏州市民公社的消亡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进一步认识它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正>曹雪芹对苏州情有独钟,苏州的风物人情常常流露在字里行间,诸如苏州女子、唐伯虎的艺术、昆曲家班和苏州评弹、苏绣台屏、贡品花露、泥塑捏像等,这些苏州文化元素成为读者体验《红楼梦》的视角之一,既是曹雪芹与苏州交集的记忆闪回,也是他为《红楼梦》营造出的苏州蜃景。不管是“实录其事”的创作原型,还是“假拟妄称”的精神寄托,是辛酸的经历演化为梦幻的故事,还是荒唐的文字反映出本质的真实,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表达,也是我们对《红楼梦》无法挥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一本《苏州杂志》,一座"老苏州茶酒楼",是陆文夫传播美食文化的两个阵地。前面一章,我们介绍了杂志,这里再说说"老苏州"。1993年2月,陆文夫创办"老苏州弘文有限公司",亲任董事长。公司名下,又开一家饭店,名曰"老苏州茶酒楼",坐落在苏州的十全街上。女儿陆锦,担任第一任总经理。有了自己的饭店,再到新聚丰吃饭时,陆文夫对朱龙祥(新聚丰大厨)说:"小朱啊,我今年要给女儿捧捧场,就不到你这边来吃年夜饭了。"当时的陆文夫,身份显赫: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这样的文化名人,下海办公司,又开了饭店,要爆破人的眼球。陆文夫从此,再一次成为"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1.
正一真是: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我们从灵石启程,千里迢迢来到苏州,却又转入了灵石人家的后花园。跨进"网师园"的门槛,一幕幕如诗如画的秀美景色迎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陪同我们游园的丁铭松先生(苏州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秘书处处长)谐趣地说:"你们又到家了,网师园曾是你们灵石人何澄(亚农)老先生的私家花园。新中国成立后,何老先生的子女将这座园子捐献给了苏州市人民政府。我们苏州人和灵石人的缘分不浅啊!"网师园位于苏州  相似文献   

12.
生态学关于生态食物链的概念启发了民俗文化的研究,在民俗文化与区域文化特色的生成和民俗事项传承间有着深层的相关性,苏州民俗自古以土风清嘉著称,生态性特征突出,所以从生态文化角度看苏州民俗的地域特点,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为商议贵阳达德学校老校长、著名书画家、苏州园林的保护领头人谢孝思先生及夫人刘淑华向贵阳人民捐赠书画作品而设立陈列馆一事,我们一行来到苏州。事毕,谢老兴致勃勃地对我们讲,苏州园林亦转得差不多了,明天去看雕花大楼。从苏州往西南约50分钟车程,我们来到太湖边的东山半岛,半岛之颠就是雕花大楼所在地苏州吴中区东山镇。雕花大楼建于1922年,造价约15万银元(折合黄金3741两),原名“春在楼”,因其“无所不雕、无处不刻”的美名在外,都称它为雕花大楼,本名反而被淡忘了。初看这是一组极普通的江南民居,但只要踏进去就感觉到历史悠久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苏州农村地区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以"共产风"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五风"刮得也非常严重.20世纪60年代初,在全党下决心纠正"左"倾错误的背景下,苏州农村地区同样对在"大跃进"运动中的平调账进行了清理和退赔.总结苏州农村地区退赔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更进一步全面认识和评价人民公社化运动、加深对人民公社史的研究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董媛 《沧桑》2010,(3):118-119
20世纪30年代初,灾荒、战乱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使中国的农村经济趋于破产。此种背景下的自耕农阶层,在繁重的田赋捐税的压迫下,生活逐渐贫困化。本文试就当时陕南地区出现的"交农风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月琴 《沧桑》2009,(4):32-33
清末为筹办新政,捐税名目繁多。《山西全省财政说明书》之《山西省各府厅州县地方经理各款说明书》中所记各项虽难免有所疏漏,但也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清末,晋北商铺数目相当可观,商品种类因受地域限制,粮食为晋北市场中主要交易商品。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的金秋时节,我们一行前往苏州探望贵阳旅居苏州的百岁文化名人谢孝思时,贵阳驻上海办事处的同志推荐我们到乌镇看看,在办事处同志陪同下,我们驱车到了乌镇。走进乌镇,悠长的石板老街烙印着悠远的历史足迹;雕花的门窗梁柱镂刻着世代风雨沧桑;静谧的小桥流水映照着人世风情;古雅的老宅庭院深藏着千年文明等厚重的文化和水乡的人文胜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乌镇旅游资料介绍:乌镇位于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之畔。地当水陆要冲,旧称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  相似文献   

18.
正清朝末年,曾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大使的崔国因于1890年赴西班牙递交国书期间,对西班牙做过详细考察,他在其《出使美、日、秘日记》中记载了有关彩票的由来。西班牙原系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占有许多殖民地,后来国势日衰,财政入不敷出。为了填补空虚的国库,捐税如牛毛。无论何人都按每月收入多寡缴税,舟、车、狗、马以及上饭馆都要纳  相似文献   

19.
墨脱故称白玛岗,是一个神秘而又令千百万信徒们向往的地方,但是路途的艰险使许多人望而却步。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旧西藏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员只知道收受各种捐税,从来不搞道路建设,去墨脱只能走野兽出没的羊肠小道和行人搭建的简易便桥,一不小心就会掉进万丈深渊。  相似文献   

20.
七、工业发展与城市变化之间的关系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 ,宫崎市定就已深刻地指出 :明清时期的苏州 ,“不仅是一个政治城市 ,而且还是一个商业城市 ,并逐渐变化为一个轻工业城市” 。这个结论十分正确 ,因为到了清代中期 ,仅只就工业中的一个部门———丝织业而言 ,就成为了苏州府城的经济支柱。正如后人所言 :“有清一代 ,苏垣东半城几全为丝织业所聚居……地方经济之荣枯 ,亦几视丝织业之兴衰为断”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 ,虽然宫崎氏所说的苏州仅只是苏州府城 ,但是他的这个结论同样也适用于本文所说的苏州城市。简言之 ,由于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