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镤心  王亚慧  王亮  任贺 《旅游纵览》2022,(14):166-169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意义深远,河南省开封市的黄河文化独具特色,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对于传承黄河文化、推动开封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途径对黄河文化进行分析,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开封段的旅游资源内涵,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在开封的高质量发展。开封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备、文旅融合力度不足、旅游宣传不到位、专业化人才缺乏等方面的不足,应从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文旅融合、举办节庆活动、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进行改进提升,推动开封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促进开封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2011,(15):80-80
近日,环“中国夏都”旅游圈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在刚察县鸿湖大酒店召开。本次联席会议旨在交流环“中国夏都”旅游圈旅游工作经验,探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探索旅游圈旅游发展模式。来自环“中国夏都”旅游圈五个自治州、地(市)14个县的旅游代表相聚刚察县,就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合作平台、打造旅游形象品牌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姜蓝  罗学锋  王静 《旅游纵览》2015,(1):175-176
秦皇岛作为我国著名的滨海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卓越的政治资源、独特的人文资源等资源优势成为京津冀旅游产业带中的耀眼明珠。但是京津冀地区日益加重的环境污染及薄弱的生态环境,加之传统的观光旅游产业无法适应现代的旅游产业发展要求等因素,催使秦皇岛建设起以"生态+环保+休闲"三位一体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进而更好的服务于京津冀大旅游圈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大上海旅游圈旅游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大上海旅游圈中旅游资源结构、旅游客源结构、旅游行为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以上海为中心、以公路交通网络为框架和追求旅游效益最大化的旅游资源配置原则。对大上海旅游圈在3个圈层上进行了旅游资源的配置,形成以上海为中心0- 50公里范围内的都市风情旅游圈、50- 150公里范围内的江南水乡风情与城市园林景观旅游圈、150- 300公里范围内的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旅游圈,并认为构建大上海旅游圈、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是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2011,(5):77-77
据悉,今后五年,兰州市将构建“11469”大旅游圈,通过整合开发四大旅游业态集聚区,培育六个特色旅游小城镇,打造九条精品旅游线路,把兰州建成西北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围绕把兰州建成西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这一目标,突出打造百里黄河风情线旅游大品牌这一重点,打造以兴隆山、官滩沟为核心景区的避暑度假会务旅游园区等四大旅游业态集聚区。  相似文献   

6.
郭娜 《旅游纵览》2023,(5):76-79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成为沿黄9省区共同的任务。河南省开封市是黄河文化旅游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新时期的黄河战略叠加,赋予开封文旅产业新的时代内涵。文章以开封市为例,探讨文旅融合视角下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分析文旅融合下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实践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文旅融合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郭娜 《旅游纵览》2023,(3):76-79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成为沿黄9省区共同的任务。河南省开封市是黄河文化旅游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新时期的黄河战略叠加,赋予开封文旅产业新的时代内涵。文章以开封市为例,探讨文旅融合视角下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分析文旅融合下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实践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文旅融合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建勤 《旅游科学》2004,18(3):8-11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泰州市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旅游,对于健全泰州产业要素,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意义。旅游业起步较晚的泰州要在较短时间内成为苏中地区一颗耀眼的旅游明珠,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三个问题,即:确立政府主导战略,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突出地域特色,开发旅游精品;积极主动融入长江三角洲旅游圈之中,与周边城市互为资源、互为市场,成为新生代的上海“后花园”。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已越来越广泛。广西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有极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开发潜力,近年来,广西环大明山旅游带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广西南宁市环大明山旅游带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作为实体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堰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对于十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十堰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怎样处理好这些不足之处是关乎到整个十堰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一、发挥政府对旅游业作用十堰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资源环境。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是朝阳产业,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目前发展的实践来看,生态旅游业应有更全面的考  相似文献   

11.
邹雪 《旅游纵览》2013,(12):189
黔东南定位发展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成熟景区的接待压力,同质景区的门庭冷落的矛盾也越发显现。从旅游业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构筑"苗乡十景",打造一村一特,一寨一奇的旅游新亮点,是消除民族文化资源同质化,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大繁荣的必然选择。黔东南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人口最多的自治州之一。黔东南旅游发展的定位是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世界目的地,为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唯有和谐发展才能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圈的构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域概念和旅游圈形成的基础,以该地区十五个城市及其所属的48个4A级和9个3A级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利用旅游域模型和Mapinfo软件及其二次开发语言Mapbasic,构建并划分出以7个城市为中心的三个级别的7个旅游圈,其中上海旅游圈为"长三角"地区一级旅游圈,杭州、苏州旅游圈为二级旅游圈,南京、常州、扬州和绍兴为三级旅游圈。进而提出应当建设涵盖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大上海旅游圈"。  相似文献   

13.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化古迹,古朴的民俗风情..这是一颗不可多得的璀璨明珠——大理。本文基于对大理的资源分类、现状分析,研究毗邻大理的丽江古城发展模式与优缺点,提出了对大理旅游开发规划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超喜 《旅游纵览》2022,(13):80-82
作为带状旅游代表的黄河在旅游空间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河流经河南省8个地市,并在其流域产生了大量的、高价值的旅游资源。本文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结合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提炼出了影响河南省黄河文化国际旅游带的创建因素,包括黄河文化国际旅游带的构成要素不明确、黄河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还未形成轴线、区域旅游合作有待加强,以及具有黄河文化主题和元素的旅游产品缺乏等,并据此提出了创建路径的优化策略,旨在促进河南省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其他省市的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民和三川地区旅游业发展条件1.全省最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三川地区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面,这里是一个呈东西长约20余公里,宽4~8公里狭长形展布的盆地地形,称之为官亭盆地。整个区域包括官亭镇、中川乡全境,还包括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福建与台湾各自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总结两地的茶文化旅游规划,结合《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建设"海峡茶文化旅游"品牌与环海峡茶文化旅游圈的构想,同时对闽台茶文化旅游资源合作开发途径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回顾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历史,并将近年来上海旅游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华东地区、全国范围等不同层次上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都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都市旅游的内涵细分和构建包括上海都市旅游核、都市旅游带、都市旅游圈在内的大上海都市旅游圈的构想,并讨论了上海都市旅游开发和城市一体化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瑾  吴忠军 《人文地理》2011,26(3):83-88
桂黔湘边区侗族文化遗产旅游圈的提出是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思考的结果。桂黔湘边区侗族文化遗产旅游圈是以三省坡为核心,以东西向的交通干线为横轴,以南北向的交通要道为纵轴,以横轴与纵轴的旅游流向关系为基本依托的区域旅游合作系统,并形成一个核心、三个圈层、四条轴线的区域网状格局的基本构架。这一旅游圈的构建和打造,是桂黔湘边区各县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开发侗族文化旅游产品,传承中国优秀侗族文化遗产,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于贫困落后地区来说,如果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旅游扶贫将是最好的脱贫致富之道。本文通过分析环首都贫困带旅游资源、市场等需求与供给条件,提出了河北省环首都贫困带旅游扶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得出保障旅游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被开发出来,形成具有鲜明的地方旅游资源,比如宁夏黄河金岸旅游旅游项目。BOT是一种建设经营的模式,对于促进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论述汇总,笔者主要针对西北地区宁夏现有旅游资源,以打造黄河金岸旅游项目为契机,就如何利用BOT模式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了详尽论述,希望对于推动我国旅游资源开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能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