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天地》2006,(7):I0003-I0003
仁怀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东临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的故乡。全市幅员1788平方公里,总人口59万。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  相似文献   

2.
图片欣赏     
张骏  姚胜祥 《文史天地》2013,(11):F0004-F0004
二郎滩渡口位于赤水河边,川、黔两省在此隔河相望,是当年红三军团和红九军团分别二渡和四渡赤水河的地方。赤水河盛产美酒,全国两个著名的酒厂——贵州茅台洒厂和四川郎酒厂,就建在二郎滩河两岸的大山上,赤水河也因此被人们赞誉为美酒河。  相似文献   

3.
美酒河     
《文史天地》2012,(4):F0004-F0004
美酒河风景区位于贵州省仁怀市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接壤处的赤水河南岸蜈蚣岩上,陡峭的石岩上镶刻着著名书法家邵泽华书写的“美酒河”三个气势恢弘的巨形大字。美酒河风景区雄伟、神奇、美丽、险峻,国酒茅台这朵酒林奇葩就盛开在美酒河边。美酒河泉涌如酒,产酒如泉,真是美酒如河。景区风景优美,人文景观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董酒     
《环球人物》2012,(28):13
"董酒无假酒",这一酒业市场上公认的论断,来自于根本不能模仿的条件: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配料的神奇。而尤为不可能的是董酒的产地——"董公寺",这个被大自然选择并经过上千年的循环酿酒,才成长为一块适应美酒生长的"熟土"无法复制。遵义董公寺位于大娄山下,被乌江与赤水河所环绕。山水的自然交汇使这里有了天然温暖湿润的小气候。这里是北纬27°,中国酿酒业的黄金地带,茅台、泸州老窖都在附近,而国际上也公认这里是酿造酒业的黄金地区,与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说赤水河是一条玉带的话,那么公路主线和自行车子线,就是沿着玉带绣出的彩带,而每一个驿站,就可以说是这条彩带上镶嵌的宝石了。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风景如画,山是景,水也是景,路亦是景,而每一个驿站本身也是景。在这里,你可以租用单车,一路沿着赤水河旁的自行车线路骑到终点赤水,全长156公里铺满跑道,作为一个刚刚骑行完3100公里的人,我真想好好体验这么好的自行车跑道。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期赤水河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支柱.西汉时期随着唐蒙取道赤水河,赤水河成为西汉王朝在巴蜀向“西南夷”腹地推进的重要军事通道;东汉开始,赤水河流域经济文化较快发展,赤水河成为巴蜀繁盛之地向“西南夷”腹地传播先进文化技术的经济通道;西晋末李氏据蜀,人口锐减,李氏引僚入蜀,赤水河成为牂牁等“西南夷”腹地向巴蜀遗民的民族走廊;唐宋前期赤水河流域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并留下大量遗迹,赤水河在南方丝绸之路中主要充当经济文化交流通道;南宋后期,因防御蒙古的需要,赤水河则主要充当军事往来通道;明清以来,随着贵州设省及改土归流的推进,赤水河流域开发加快,在川盐入黔、皇木转运、黔铅调运等国家资源调配之下,赤水河流域交通的经济功能凸显,虽然平播之战、平奢之乱、平吴之乱亦有取用赤水河行军,其军事通道的意义相较预经济大通道的重要作用要逊色.当今在“一带一路”战略统筹下,系统考察历史时期赤水河在“南方丝绸之路”中的属性与价值,让其继续发挥南方丝绸之路支柱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可为赤水河流域区域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南方丝绸之路”遗产福利.  相似文献   

7.
石仲泉 《百年潮》2003,(12):65-68
在2000年12月去四川叙永时,就想走走赤水,但因时间太紧,安排不开,没有走成。2003年元月初去叙永慰问特困群众,安排到赤水河边的水潦彝族乡,同时去走了“四渡赤水”。土城之战和一渡赤水土城在赤水河中游东岸,是黔北入川的要冲,今属贵州习水县。在党史上,以土城战斗和一渡赤水而著名。土城镇党委书记介绍说:这里古称滋州,管辖现在的仁怀、赤水两县,是古盐道上驰名的水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赤水河是一条玉带的话,那么公路主线和自行车子线,就是沿着玉带绣出的彩带,而每一个驿站,就可以说是这条彩带上镶嵌的宝石了。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风景如画,山是景,水也是景,路亦是景,而每一个驿站本身也是景。  相似文献   

9.
赤水河航道开发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水河概况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之一。它激流滚滚,穿山透地,奔腾于乌蒙山脉与大娄山山脉之间;从云贵高原到四川盆地,全长四百二十公里,以平均每年九十一点九亿立方米的总水量汇入长江。赤水河流域属中亚热带范围,沿河都是红壤土层。从春至秋,每当雨水较多时,山水将红泥沙带入河中,河水即变浑浊呈褐红色,浑水时间每年约八个月。  相似文献   

10.
OK,茅台酒     
香飘四海五洲的茅台酒,在当代酒苑中,与法国的科涅克“白兰地”和英国的英格兰“威士忌”齐名,同被公认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它是我国名酒之冠,享有国酒、外交酒的美誉。中国人在海外,也许老外不知道贵州,也许不知道你是亚洲哪一国人。但一提到茅台酒,他定会说:“OK,茅台,中国!”茅台酒是国酒,茅台酒是中华民族酒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人的骄傲! 茅台酒因产于仁怀市西13公里处的茅台镇而得名。颇有几分神秘的酒镇茅台,前临碧绿的赤水河,后依苍翠的寒婆岭,气候宜人,花木繁茂,素有小重庆之称。 茅台酒的历史,远源流长。1…  相似文献   

11.
黄圆 《贵阳文史》2014,(4):55-57
正对于渐行渐远的东西,总有着一种说不清的情绪,是失落,是遗憾,也或许是再也回不去、不能够再拥有的无奈。藏在贵州山水间大大小小的古老村寨、小城,每当漫步其间,就如穿越过时光的芿苒,翻开尘封许久的心绪,心里感触的多于眼中看到的。每座古城都有斑驳的印记,流传着悠远的故事。黔北丙安古镇,如在时光溪流边的山石,被岁月冲刷雕刻,也看着时光就那样一去不回。赤水的闻名因为几十年前的红军  相似文献   

12.
中央红军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以来,多有江河阻拦。每遇至此,蒋介石必利用江河天堑,部署重兵前堵后追,欲置中央红军于死地。但是,天堑不助蒋,他每次的如意算盘都被红军打得个粉碎。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这一个个天堑都变成了通途。红军再要西进,挡道的就是大渡河了。蒋介石深知,中央红军只要过了大渡河,就再没有什么大江大河的天然屏障能够阻挡红军前进的道路。那时的红军将如虎添翼,再与红四方面军一会合,要消灭红军就难上加难了。因此,在红军过金沙江后,蒋介石就飞抵昆明,亲自部署大渡河战  相似文献   

13.
李可基希望自己扮演的,是一个有着客观、公正立场的科学家,发表带着科学印记的观点,但事与愿违,他却喧宾夺主,取代茅台董事长、酒业协会官员,成为茅台、乃至中国酒业的代言人,声名狼藉“李教授,你要火了”2012年年末,中国又多了一位教授“声名鹊起”。人们在网上留言,纷纷称呼他为“叫兽”。事情缘起于近来沸沸扬扬的白酒塑化剂超标事件。先是11月19日,酒鬼酒被曝塑化剂DBP超标狲6,两目内酒鬼酒市值蒸发二十多亿;再是12月7日,网名“水晶皇”的个人送检者在香港送检的茅台57°飞天酒,被查出塑化剂DEHP超标,茅台股价应声而跌。  相似文献   

14.
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自遵义西进,占领仁怀,由茅台三渡赤水,进入川南。蒋介石误认为红军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令周浑元纵队主力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向古商追击;今孙渡纵队在毕节、王家烈纵队在金沙以北截击;令川军潘文华部五个旅在叙永、古南防拷,一部由茅台西渡赤水河尾随;令第五十师由石际向遵义推进;同时严令各部构筑碉堡和封锁线,企图把中央红军聚歼于古南地区。正当各部敌军扑向川南、尚未形成包围之际,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红军主力迅速东进,摆脱敌人的围攻。3月20日,红一军团一个团伪装成主力,由铁厂、…  相似文献   

15.
苍茫丝路     
苍茫丝路刘士超寂寞玉关道从敦煌去玉门关,有条路正好与丝路古道叠合。这条路傍着一条蜿蜒长河向北延伸,穿越大沙漠,通向西亚腹地。汉代浸润旅人的潺之水被时间的荒沙吸蚀、满河床干枯的梭梭草和骆驼草坚守贫瘠,使这条古老的河得以在人们脑际抽象地流淌。这是一段枯燥...  相似文献   

16.
徐君慧   《广西文史》2006,(3):64-66
我是赤水河边生长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四渡赤水河时,我正在设在赤水县的贵州省立第二中学一年级读书,虽然时才13岁,也受到这一伟大风雷的震憾,儿时的记忆最强,现把还记得的一些亲闻亲见的点滴写出来,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7.
林少雯 《世界》2013,(7):126-131
穿越了“地狱之门”就来到了“地狱”,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地狱的话,估计和我们此刻所见所“闻”相去不远: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令人作呕的味道无声地散布在死一般的寂静之中。  相似文献   

18.
《环球人物》2013,(19):19
"董酒无假酒",这一酒业市场上公认的论断,来自于根本不能模仿——无论是制造工艺还是配料的神奇。而尤为不可能的是董酒的产地——"董公寺",这个被大自然选择并经过上千年的循环酿酒,才成长为一块适应美酒生长的"熟土"无法复制。遵义董公寺位于大娄山下,被乌江与赤水河所环绕。山水的自然交汇使这里有了天然温暖湿润的小气候。这里是北纬  相似文献   

19.
龙多山位于合川城北60公里,当古代南充至合川的要道上,滨临涪江,距嘉陵江也不远。地势高耸陡峭,与青石山相连,构成合川重庆西北面的屏障。据传晋永嘉年间,广汉人冯盖罗隐居修炼于此,举家飞升。隋代分石镜地置赤水县于山之西南麓,此地又成为赤水附近的游览胜地。唐天宝十载,有蒲居士在石囤刻像留偈,这是龙多山造像题刻之始。其后历代经营,构筑庙宇和石刻造像。到晚唐时期,庙宇有集圣院、至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证了渭南、华县之间的赤水河“桥上桥”的建造年代及形成原因。通过对有关历史资料深入研究,确证下桥始建于清初(1667年),上桥则建于清朝中叶(1832年)。赤水河中上游的过度垦殖和植被破坏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下游河床泥沙淤积,形成了地面悬河,原赤水桥为泥沙淹塞,失去功能,故不得不在桥上建桥。桥上桥的形成是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结果和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