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2,(16):28-28
“要忍。”这一句话支撑着我穿越南极、北极、灼热的沙漠以及酷寒的山间。杂乱的娱乐圈里我从未走过歪门邪道,也是因为“不想让母亲伤心”。母亲对于我而言是规范,也是法律。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西藏人文地理》2005,(2):12-12
我是一名藏族大学生,非常喜欢你们的杂志,买上一本《西藏人文地理》,是我这个学期即将结束前给自己的一份礼物。“物美价廉质更优”,这是我对第四期的感觉。希望你们做得越来越棒。也感同卷首语《微笑》,想起高中时写过的一篇小文章,《笑得最灿烂的民族》。连绵万里的雪山顶上白雪终年化不尽,红山河谷中经幡永远和着袅袅桑烟,还有藏族人民  相似文献   

3.
“季诺和另外两个男孩躲进地窖里,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吸最多的香烟。当胜利的他踉踉跄跄地爬出地窖来到阳光下时.不得不闭上眼睛以免自己晕倒。而其中另一个男孩说:“我并不在乎输掉,因为我只在感觉享受时才会吸烟。……”这是小说《季诺的告白》(《the Confessions of Zeno》)中的一段情节.它描述了瘾君子季诺谋求戒烟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4.
圈为"五斗米"进了娱乐圈人物周刊:你满意自己在《我们俩的婚姻》中的表演吗?李亚鹏:还是满意的。不过如果让我再演一遍可能会更好一点。演员永远是这样。人物周刊:对演技有自信?出演郭靖充满争议的时候,也没怀疑过?  相似文献   

5.
正在《北平无战事》中和7位影帝飚戏,被观众评为最受欢迎的角色人物简介祖峰,1974年出生于南京,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曾留校任教,期间参与拍摄了《温暖》《沙家浜》《高原骑兵连》等剧。后凭借在电视剧《潜伏》《旗袍》中出色的表演,两次荣获华鼎奖最佳男配角奖。娱乐圈大概有两类人,一类是除了他们的作品,日常生活、行为作风、行踪和言论都能制造话题,不断为人们提供娱乐消费的噱头;另一类是只呈现出一部部作品,观众却看不到他的真身,哪怕是娱记,也仅能通过他塑造的银幕形象揣测他的性情、生活,只是........  相似文献   

6.
伍俊东 《风景名胜》2012,(2):160-161
假如要列举西方一百年来最有名的两幅画,一定绕不开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开山之作——《阿维尼翁的少女》,这也是促使我去法国南部城市阿维尼翁的原因。后来,我才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误会,毕加索的”阿维尼翁“指的是西班牙巴塞罗那一条画家青年时代常去的阿维尼翁街。不过,我还是庆幸去了法国南部的”阿维尼翁”,尽管我当时傻乎乎地有点糊里糊涂的冲动。  相似文献   

7.
何鄂 《丝绸之路》2013,(20):24-24
我是1962年正式来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这之前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两次应研究所邀请借调到莫高窟工作:一次是临摹159窟的龛南侧菩萨,一次是与孙纪元先生合作创作了《唐代^民贫困生活》。这两次工作都是由孙纪元同志给我安排的。我那时对美术组的老同志最好奇的是:崖壁上密密麻麻这么多的洞窟,他们怎么能记住号码,能直接找到要去的洞窟呢?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8年2月21日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开宣布“我将无限期退出香港娱乐圈”后,陈冠希就成了边缘人。在这3年多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并不多,虽然出席了一些演艺活动,但多半是客串,堪称惨淡。参演《蝙蝠侠·暗夜骑士》,露面仅3秒;参演的浪漫喜剧《几近完美》是独立电影,影响不大;2009年,收在别人专辑里的《问世上有几多爱》,是早就录好的歌:  相似文献   

9.
正《我对时间有耐心》林志颖出道22年独家讲述与你共同经历的每一个梦想瞬间打败时间的终身偶像编辑推荐《我对时间有耐心》是林志颖出道22年第一次完整讲述自己精彩人生:从降生在客厅里的顽皮小孩到风靡亚洲的小旋风,从退伍后的事业低潮到再度征服娱乐圈,从追求极限速度的赛车手到不急不躁的  相似文献   

10.
一指引我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和教导我在作家队伍中成长的有两位良师。前者是谷牧同志,后者是茅盾大师。1935年,我20岁,流浪北平,住在不花房租的宣武门外潮州会馆。虽然贫穷,一日两餐以两个包谷面窝窝头度日,但精神振奋,酷爱文学,去大学旁听,到图书馆看书。在北平众多文艺刊物中,我最爱读《泡沫》。我忍受着饥肠辐键,给《泡沫》寄去了我的处女作《窑工》。没有想到几天后,我忽然接到《泡沫》编辑部的信,约我面谈。我激动得心跳。《泡沫》编辑部在城东北,我住在城西南,相距十几里。编辑部约谈,这对初学写作者来说,是一桩天大的…  相似文献   

11.
涂光群 《百年潮》2003,(3):68-71
最近有位朋友对我说:你出了不少书,有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游记、随笔等,但我感觉,印象最深、引起人们关注的恐怕还是1994年首次在香港出了海外版(书名《中国文坛写真》),1995年又由文联出版公司出了内地版(书名《中国三代作家纪实》)这两本写文坛的书了。我听说香港有位先生赞誉你的书是“文坛史记”。可是我们生活在内地的人都知道,文坛是个是非之地,写它难免有风险。那么你为什么要写“文坛史记”呢?她的提问引来我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成长不烦恼,长大感觉好!”这是电视节目《成长不烦恼》中的一句口号,听起来好像挺对,但成长真的没烦恼吗? 从小我在家中的地位就与别的孩子不太一样,我的年龄在家中排最末。所以我得到的好东西就比别人多。更有长辈们的特许,能够在家庭大小聚会中畅所  相似文献   

13.
对于杨坤炳先生。我是从认识他的书、画开始的。 记得十余年前,创办不久的小开版《书法报》上,他的一幅隶书作品,将杨坤炳这三个字深深地烙入我的脑海。此后,他的多种书体作品,在全国书法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作品集及其他报刊频频出现,对他的印象也就一次次加深。当我从《全国第五届书法展作品集》上见到杨坤炳列入评委名单时,眼睛更是为之一亮。要知道,全国展是当今书坛最具权威性的展览。 我曾一度移情篆刻,一对篆刻作品和这方面书籍分外留意。恰逢这时,在一次书法展览会上遇见《杨坤炳印稿》一书,于是立即购买。他的作品集也…  相似文献   

14.
一文革后期上海出版过《朝霞》《学习与批判》《自然辩证法》《摘译》等几本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刊物,其中《学习与批判》从开头到结束都是我负责的,《自然辩证法》最初也是我负责的。我来说说这几本刊物。早在1972年,以萧木为主的写作组、文艺组就已经开始出版东西了。最开始是几部翻译作品,只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第一部翻译  相似文献   

15.
读《胡乔木谈中共党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木文丛》是胡乔木同志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遗产。它的出版是十分可喜可贺的事情。我想对其中《胡乔木谈中共党史》这本书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乔木同志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他在填写表格时把自己称为党史学者,可见这是他的科学成就中特别突出的一个方面。《胡乔木谈中共党史》这本书中,收的绝大部分是他讲话或谈话的记录。有些讲话和谈话,我当时也在场。其他记录稿以前也看过。每次听过和看过以后,总有一种在思想上豁然开朗的感觉,受到多方面的启发。我联想到胡绳同志说过的一个比喻。在80年代初期,党史界一部分同志中有种风气:靠抛材料…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第五回,在十二钗图册及其题词后面,曾写贾宝玉听到《红楼梦曲》共十四支。除了作为引子的首曲和尾曲外,中间有十二支。这十二支的后十支咏谁,是很清楚的,红学界没有异议。这十二支的前二支,即《终身误》和《枉凝眉》咏谁,颇有分歧。笔者也略陈管见如下。我认为,要正确理解这二支曲文的内容,要坚持这样两个互相关联的原则。一是要抓住曹雪芹的创作意图,创作主旨,因为《红楼梦曲》是在正册题词之后,对十二钗的命运作进一步抒情咏叹。曲文既概括了她们的终身,又抒发了作者(有时以贾宝玉的身份)对她们的  相似文献   

17.
我希望在我知名度越来越高时,做一个有使命感的演员。原来以为娱乐圈就是世界了,其实它太小了《梅兰芳》上映前,约孙红雷的采访3年,一直被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直到《梅兰芳》宣传期,他才答应了。有这样经历的,  相似文献   

18.
受广州市志办委托,我负责评议《增城市志》的“政党”和“政权、政协”两卷志稿(“政党”卷第二章第五节“重大案件查处”暂无内容)。个人认为,这是两卷写得相当好的志稿.表现在政治观点方面把握得很好,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行文符合志书要求,文字流畅,看上去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书写规范,图表运用得也不错,上下限掌握得也较好,可以说是我这两年来见过的最好的志稿之一。可见增城的修志人员编纂这个稿子是很用心的。  相似文献   

19.
1962年秋,我从酒泉农村来到了省城兰州,跨进了甘肃师大的校门。眼前的一切都是崭新的:高大气派的校门,笔直平坦的柏油马路,挺拔伟岸的苍松翠柏,以及鳞次栉比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这一切都使我感觉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始了。开学不久,几位老师在课堂上不约而同而且郑重其事地要求我们,要有一本工具书,最起码每人要有一本《新华字典》。老师们说,中文系的学生,没有一本字典、词典是说不过去的。不仅要拥有,随时翻检,而且要读它一两遍。拥有一本工具书的重要性我们理解,遇到生字、生词查字典也知道,但要“读字典”却是第一次听说,感觉很新鲜,印象也就特别深。自从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班上好多同学都陆续买了字典、词典,并且开始读起来,而我,心里却酸酸的。家里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天挣不上一个工分,一个工分才值两三毛钱,哪有钱让我买字典!后来,学校开始评助学金,分甲、乙、丙三等。甲等每月3元,乙等2元,丙等1.5元。我评上了乙等助学金。第一次领到那珍贵的2元钱时,我毫不犹豫地去书店花了1.25元买了一本《新华字典》。这是我平生买的第一本工具书,也是最珍贵的一本。我把它放在枕边,当天晚上就读了起来。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可读字典跟读其他书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去年还被认为创造了中国证券市场奇迹的中邮基金,今年却陨落得如此彻底云霄飞车"周末大学同窗毕业十五周年聚会,可是我去不了,要加班。"这几个月,是我感觉最有挑战又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