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湖南文史》2009,(9):59-60
朱元璋或许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能残杀功臣的帝王,为了永久延续他的朱明王朝,朱元璋对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功臣宿将毫不留情,一个个罗织罪名,逮捕问斩,有的甚至诛灭九族。  相似文献   

2.
张勇 《文史博览》2009,(9):59-60
朱元璋或许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能残杀功臣的帝王,为了永久延续他的朱明王朝,朱元璋对可能威胁到皇权的功臣宿将毫不留情,一个个罗织罪名,逮捕问斩,有的甚至诛灭九族。  相似文献   

3.
商豫 《文史月刊》2012,(3):45-45
徐夫人是明朝第一大功臣徐达之妻,她地位显赫,身份尊贵,能说会道,但她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喜欢与人攀比,且口无遮拦,即使在朱元璋之妻马皇后的面前,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功臣庙,并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以徐达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徐达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老乡,  相似文献   

5.
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录》里,主角张丹枫一叶轻舟过太湖的时候,有一段很唯美的描写“他右手划桨,放目湖山,‘太湖三万六千顷,难洗英雄今古愁!’吟声掠过湖面,把芦苇中的沙鸥白鹭,惊得卜卜飞起。”  相似文献   

6.
<正>朱元璋治贪,下手虽狠,却也见成效。当今一些官员前仆后继地贪,就在于对法缺少畏惧之心。明朝千不是万不是,但有一点却是值得肯定一下的,明朝的治国理念还可以。其他各朝代常常是刑不上大夫,刑专上百姓,老  相似文献   

7.
吴垠康 《文史天地》2012,(12):38-39
午门在故宫历史上地位特殊,正门除了皇上进出,皇后只许大婚进一次。殿试只许一甲出一次。大凡圣旨传诏、凯旋献浮、新所颁布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据说午门斩首是假,廷杖是真,如果皇上看谁不顺眼了,即使是劳苦功高的重臣,难免要尝一尝廷杖之苦。有史家统计,明朝遭廷杖的官宦达500之众,那些抗击打力弱的、被政敌指使校尉往死里打的,致残算幸运,致死也不鲜见,而御史蒋钦就是杖毙午门的冤魂之一。  相似文献   

8.
张艺 《风景名胜》2016,(11):144-147
他们依然沿袭着大明的服饰,因为他们不能断绝对故土的牵念;他们跳着古老的歌舞,这大概是大汉对于“蛮夷”的威严;他们还居住在坚实堡垒,意味着皇命不可冒犯;这里女人们勤劳,是因为男人们卫国戍边使命在肩. 贵州屯堡文化是一段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明朝初年朱元璋平定西南后,为稳固边陲,实行就地屯田养兵政策,陆续将安徽、江浙的屯兵及家属迁到贵州,战时为兵,平时务农,并强行将中原的工匠、商人流民迁到贵州,史称“调南填北”. 历史上每一次的大迁徙都是一曲豪迈的悲歌.历史的云烟里,我们仿佛看到当年三十万平定边乱的军人,随着朱元璋一道谕旨,开始了他们声势浩大的迁徙.在江淮到贵州的路上,挑着担子,推着推车,绵延百里,拖家带口翻山越岭远赴边陲,那场面虽然已经淹没在历史的云烟里,当我们再来看屯堡的时候,它已经凝聚成了一曲无声的悲歌.  相似文献   

9.
和子 《风景名胜》2012,(5):31-31
山花烂漫的季节,到处散发着江南春的气息。行走在浙西黄金旅游线上,风光旖旎的富春江一路相伴,如一条碧绿的玉带子弯曲环绕,瑰丽的风景不时闪过,令人总想停留片刻。  相似文献   

10.
吴宛谕 《风景名胜》2012,(3):128-133
但凡福山福水福地,往往都能蕴育灵秀的土地和鲜美的花果。来到这种地方,不仅可以纵览山水,呼吸清新空气。更可以赏花品果,汲取个中灵慧。  相似文献   

11.
红旗迎风舞,万里山河笑。在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宁夏大学白述礼教授继《大唐灵州镇将》后所著《大明庆靖王朱栴》一书(以下简称《朱栴》),于2008年8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我研读后倍感兴奋。《朱栴》一书的出版,不但梳理了明朝庆藩王府的历史,而且对研究整个明代宁夏历史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锴 《湖南文史》2013,(5):19-19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重典,用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可喜的“洪武之治”局面。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为了惩治腐败,朱元璋竟然连驸马都杀了!  相似文献   

13.
王鸿儒 《文史天地》2008,(11):49-52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名著,曾有过这样的说法: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哄死人。于是,“真《三国》”中的“七擒孟获”,就被相当一部分人当成了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本文作者依据其掌握的史料指出,所谓“七擒孟获”,不过是小说家的笔法,当不得真的。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14.
高晓文 《神州》2020,(4):246-246
时代在飞速发展,观念在不断更新,信息社会,知识时代悄然而至。一年前我还在观望七年级历史新课程,今年我就由观望者成为了实施者,担任了七年级历史教学任务。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与实践,对七年级历史教材中丰富的史料颇有感触,从教学中获得一点体会:1、发掘史料,增强德育教育;2、尊重史料,让历史课堂真实化;3、组织史料,让历史知识文学化,故事化;4、探究史料,体验历史,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化;5、激活史料,让师生教学互动化。  相似文献   

15.
《松窗梦语》记载的明朝周边少数民族史料,具有很高价值和借鉴作用。本文从明朝周边少数民族风土民情、明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明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作战中的军队风气三方面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明朝有一件事让人看不明白。 太祖皇帝朱元璋于1368年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1398年闰五月,这个自诩“忧危积心,日勤不怠”的明太祖死在病床上,前后在位31年,因此,洪武这个年号也应该只有31年,但在《明实录》中却有许多洪武三十五年的记事。死人还在纪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此一家。  相似文献   

17.
李秀萍 《收藏家》2000,(2):7-11
前年,孙机先生撰文谈及,在已经出土的多璜联珠组佩中,璜的用数有二、三、五、七、八不等。何以与史料记载不尽相同呢?这大约就是记述周代的文献中常常提及的,由于某砦事件而“礼加一等”,或“礼降一等”的缘故吧。但应当指出的是,其文中所举“八璜组佩”的例子,实际上只有四璜。所以,截止目前的考古出土实物中,仍以七璜组佩为冠。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国一直有较为严格的服饰制度,比如老百姓只能穿布衣,黄色是皇族专用色,紫色、红色这种富贵色只能是某种品级官员的专用颜色,等等。但是,把朝野官民妇孺所有人的衣着纳入国家制度,对违反者给予断肢割鼻严厉处罚的,到朱元璋是登峰造极,不同等级的人群,都有各自穿衣服的规定,一旦穿错,就等于是"僭越"大罪,将被国家处以重刑。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执政的31年中,对服饰制度进行了十几次定  相似文献   

19.
韩文宁 《中华遗产》2009,(7):156-159
在我眼前,突然浮现出几位历史人物,一是在景山自缢的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一是在昆明湖自沉弃世的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还有就是在督署自毙身亡的江苏督军李纯。如果究其死因,崇祯故去,是明明白白;王国维离世,则非此即彼;而李纯的绝尘,就有点扑朔迷离,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相似文献   

20.
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某一天,都城南京,风和日丽。一群不知深浅的军人、游民,一时兴起,将靴子的高帮截短,并用金线装饰,足蹬短靴,穿着鲜艳华丽的服装聚在一起玩耍。突然,街上蹿出一帮公人,将这些人用铁链锁住,带到石城兵马司。经过上报朝廷,这些人最后均落得一个被卸了脚的可悲下场。这故事让人毛骨悚然,但事实确是如此。从历史记载来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