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三不朽"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道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相似文献   

2.
卫懿公姬赤,公元前668--661在位。此人荒淫无道,不恤国政,宠好的是羽族中的一物——鹤。  相似文献   

3.
管仲(?—公元前645年)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年少时,与鲍叔牙是好朋友,鲍叔牙很欣赏他的才能。后来鲍叔牙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齐国公子纠。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即位,是为桓公,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禁。后经鲍叔牙推荐,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任管仲为相,主持国政,辅佐齐桓公40年。  相似文献   

4.
康宁 《黑龙江史志》2008,(22):22-23
《左传》里刻画人物分为积累型和闪现型两种,属于前者的无外乎是一些上层统治集团中的人物,其中,每个国家都有一到两位被认为是理想人格化身的卿士大夫,通过这些人物,来达到《左传》宣传道德史观的目的。他们就是晋叔向,郑子产,齐晏婴,鲁叔孙豹,宋子罕等。其中,晋国的叔向是《左传》作者努力刻画的一位人物,也是一位符合儒家人伦政教思想的理想人物。  相似文献   

5.
古代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在商周时,与中原就有交往,那时的“昆山之玉”,即今著名的和田玉,大批地输入内地。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来西域时,曾使人带很多礼物到于阗活动,并考察了山川形势和于阗玉的产地。满载于阗人民的友情而归。当时位于今策勒附近的弥,曾派人随汉使至内地观光。后弥王太子赖丹亦至长安,公元前77年,昭帝任命他为校尉将军,代表中央朝廷主管轮台一带屯田事宜。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西域都护府建立后,于阗由尉迟王族执掌国政,以讫于宋。时间长达千余年,在政权不断更迭的中外历史上,此亦可谓奇迹…  相似文献   

6.
"文参"1958年第5期刊载了北京市文物组"海淀区发现春秋时代铜器"的报导,器内底部有铭文十一字,报导释为"吴王造士尹氏叔孙作旅簠",并说:"从文字上初步考证,此项铜簠约为公元前473年吴王造士(造士系官名)旅连用的食具。"按报导对本器铭文的考释和年代的断定都有问题。此器值得注意之点有三:(1)作者的官职,(2)制作的对代,(3)出土地点在北京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个社会的精神旨趣,完全取决于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汉代社会崇尚个人名节,关注群体存在的世界,着重道德之完善,这种观念和行为,是特定社会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左传·襄公廿四年》叔孙豹有言:“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谓不朽。”意即:人之最七者是道德的完善,然后是建功立业,最后是著书立说。在德、功、言诸项给社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和贡献,才得以生命不朽。“三不朽”所建立的人格理想境界,决定着封建社会个体的价值取向,将人导向对现实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8.
西藏珍宝     
正合金释迦牟尼佛坐像释迦能仁是释迦牟尼佛的意译,释迦是王族,牟尼有能仁之意,导师释迦牟尼佛于金猴年公元前五百四十二年四月七日诞生,乳名顿耿智巴。释尊在少年时代就精通世间六十四种技艺,迎娶果耶等妃子并主持国政。为了指导众生厌离世间轮回,就在王城东南西北四门见识生老病死等世间痛苦,二十九岁时逃离王宫出家,独自前往净塔下自然领受比丘戒,三十五岁时的木马年四月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样的人生最能体现生命价值?有人说,不就是享尽荣华富贵、寿终正寝还福荫子孙吗?倘若对社会没啥影响力,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此等生命一现影无踪。《不朽·三立·三不朽》讲述,"不朽"一词,时时照亮春秋志士的壮烈情怀。鲁国副卿叔孙豹高谈立德、立功、立言"三立""三不朽",并视之为实现生命价值、长葆家国兴盛之道,真诚践行。唐孔颖达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危除难,功济于世,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58,(5)
1957年5月左右,农大农场北京南海淀区东北旺村为修建马号挖掘房基时,在約一米深的地層內发现春秋时期銅簠一件,后輕整风工作组刘尚斌同志将此铜器存在办公室,并于1957年11月24日报告科学院。经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鉴定为春秋时期的铜器。最近我组已将此项銅簠取回保存,实物尚完整。铜簠高9、宽19.5、长25.5厘米。器内底部有"吳王造士尹氏叔孙作旅篮"十一字。器外有一大环一小环相衔接纹、變纹及垂鳞纹,周身绿锈。从文字上的初步考证,此项铜篮約为公元前473年  相似文献   

11.
苏州别名多     
苏州古城,始建于周敬王六年,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相传吴国都原在无锡梅李,传到诸樊时迁都到苏,城市周围只三里左右。吴王阖闾登位后就谋国政于伍子胥说:“吾国僻在东南,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内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廪不设,田畴不垦,为之奈何?”子胥回答:“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必先立城廓,设守备,实仓廪,治兵革,使内有可守,而外可以应敌。”阖闾称善,就委  相似文献   

12.
《故官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3期刊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研究所研究员盖杰民先生(James Geiss)《明武宗与豹房》文章,1989年第2期又刊载了叶祖孚先生《西苑豹房也养豹》文章。豹房问题,关系到如何评价明武宗。笔者对豹房问题也有一些看法,鉴于盖、叶两文有联系,故一并将不同的意见提出来,供盖杰民、叶祖孚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2年4月份,薛禹谷写了一本书,叫《微生驻痕》,送给我。书中讲了她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经历,讲了她的父母,特别是讲了她与小叔孙冶方的关系。孙冶方原来姓薛,后来到前苏联留学改成姓孙。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史前阶段,分为3个时期:古印第安时期(公元前10000[?]~公元前7000年);阿尔凯克时期(Archaic)(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1000年),伍德兰时期(Wood land)(公元前1000年始至与欧洲人接触时为止)。伍德兰时期又依次分为早期(碳—14年代测定为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中期(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晚期(公元500年到有史时期)。据考证,在最后一次冰期的最末或威斯康星期的某个期间,一些成群的狩猎者穿过联接西伯利亚  相似文献   

15.
十六世纪初年,明朝皇城发生了一大变故,武宗皇帝迁出禁城大内,住进皇城西北的豹房。由正德三年(1508年)起,至十六年(1521年)帝崩之时止,豹房实为武宗起居及处理朝政之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公元前16世纪以前的早期铜器已在50多个地点发现500多件,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其年代最早为公元前4500年。早期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公元前4500~前2500年尝试冶炼各种原始铜合金的发生期,公元前2500~前2000年以红铜为主的发展期和公元前2000~前1600年以青铜为主的成熟期。中国古代青铜器分别起源于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青铜时代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7.
西汉名臣汲黯卒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汉武帝时名臣汲黯的卒年,现今一些重要的工具书大多认为是公元前112年,即汉武帝元鼎五年。也有少数认为是公元前122年,即汉武帝元狩元年。本文考证,上述二说不确,汲黯当卒于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  相似文献   

18.
晋侯的世系及其对中国古代纪年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晋侯苏编钟问世以后 ,铭文的历法问题引起中国及海外学术界的兴趣。本文提出两种新的观点 :( 1)铭文所载“三十三年”年代必指宣王在位年 ,即公元前 795年 ,可是所载四个月份、月象和干支具备的历法记载却与此年不合 ,而合乎次年公元前 794年。本文提出两个解释以说明这一点。 ( 2 )“晋侯苏”即晋献侯无疑 ,可是《史记·晋世家》以其在位年为公元前 82 2—公元前 812年 ,与公元前 795或公元前 794年不合。因为在《史记》所载晋侯的世系里 ,献侯的儿子为穆侯、穆侯的孙子为昭侯 ,与周礼昭穆制度相矛盾 ,所以本文推测献侯和穆侯的世系被颠倒 ,献侯实际在位年是宣王三十三年到四十三年 (公元前 795—公元前 785年 )。如此不仅与晋侯苏编钟铭文所载历法记载全合 ,并且也可以说明一系列中国古代年代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豹在高原这里说的高原上的“大猫”,指的是曾经和现在生活在青海高原的大型猫科动物雪豹、豹和云豹。据有关资料记载,雪豹曾经分布于青海各地,是较容易见到的一种豹。豹,人们也叫金钱豹,中文学名叫豹,曾经分布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原始林区。近年来在玉树州的杂多县多次出现。云豹是豹亚科中体型最小的,喜欢栖息在原始森林的常绿树上,经常在树木上休息和狩猎。  相似文献   

20.
一大汶口文化是我国东方地区的一支史前时代考古学文化,它主要分布在山东和苏、皖北部及河南的颍水中、上游和伊、洛下游地区。学者已将山东及苏、皖北部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划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其早期,约为公元前四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三千五百年;中期约为公元前三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二千八百年;晚期约为公元前二千八百年至公元前二千四百年。又将上述大汶口文化分作大汶口、大墩子、三里河、尚庄四个地方类型。其中以泰安大汶口遗址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