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埏教授,1914年生于云南省路南县(今石林县),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旋即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四十年代初期曾任教于浙江大学史地系。后一直任教于云南大学至今,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封建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封建经济史、唐宋经济史等课程,主要著作有《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史记·货殖列传〉研究》(合著)、《宋金楮币史系年》(合著)、《滇云历年传点校》,以及学术论著选集《…  相似文献   

2.
闻黎明 《百年潮》2005,(5):70-73
今年是"一二·一运动"60周年,关于这次运动的研究,史学界、教育界曾推出不少成果,但对于运动中教授群体的去李(宗黄)斗争,介绍的似乎还不够.实际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保存的朱家骅档案中,就有一些这种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以土著和移徙区分古代居民生活与生产的基本形式。其实,以长时段的历史视角观察,土著者也往往经历过移徙的过程。许多迹象表明,在交通条件似乎相当落后的上古时代,人口的流动曾经有惊人的幅度与规模。重庆地区位于南中国与北中国的交界地带,也是通常所说中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衔接区域的中点。由于特殊的区位形势和交通条件,自古以来,既是中国中、西部人口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亦是历史上中国人口由东向西迁徙中移民  相似文献   

4.
<正>李华瑞教授长期致力于宋史研究,新作《宋夏史探研集》收录近年来所发表的学术文章25篇,33.9万言,另附访谈录1篇,2016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著涉及宋代国家与社会、宋明社会结构和财税政策、宋夏时期陆路交通及政治关系、治史心得与忆念师友等内容,取材丰富、论题多样。《宋夏史探研集》囊括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法律及民族关系等内容,立论高远、视野宏阔。如《宋代"积弱"  相似文献   

5.
他热爱自然,曾幻想做一名科学家,但却梦断清华;他崇尚自由,曾希望创建新的资产阶级政党,但却舟止耶鲁;他忧国忧民,曾力主国共两党结束内战,“和平竞赛”,但却险遭暗杀……历尽坎坷,他终于找到一条与共产党人风雨同舟的光明之路。他是谁?请看——  相似文献   

6.
李西宁,现任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计算与信息科学系教授,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有多种文学作品发表。"文革"爆发时是初中生。1972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南京大学数学系学习。1976年"南京事件"(即1976年3月29日南京大学师生自发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活动,又称"三二九运动")时是数学系团总支书记,也是领头人之一。应本刊所请,南大历史系教授董国强对其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同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相对薄弱的倾向。历史学研究应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遗产,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关注现实,转变文风,尊重历史,追求信史,全面发挥自身的认知、教育与传承功能,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等现实,灾荒史研究愈加凸显出紧迫性与重要性。史学工作者应抓住灾荒史发展的绝佳时机,推进灾荒史学科建设,开创灾荒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捉笔扬文弄石刀,荡舟艺海似翔翱。无求璞玉人人说,拄笏观山[1]持节高。这是我写给李华年兄的一首诗。我与华年结识,缘于他的书画篆刻。华年为人坦诚、谦和,不善张扬,不亢不卑。喜书、爱画、玩石,是我俩共同爱好,由于"臭味相投",就走到了一块,结下了"剪不断"的兄弟情谊。我喜欢华年篆刻作品,每次展览的联版整块作品,给我以整体而完美的良好视觉印象。"诗书画印有其趣,贵能深造求其通"(篆艺大师吴昌硕先生诗语)。欣赏华年篆艺作品给我增添了不少学识,也让我获得了不少乐趣。通过这小小方寸艺术作品,从识字源、析章法、寻刀趣、探意境、究承传,…  相似文献   

9.
李更生传略     
李更生,名荃,一八八三年一月二十三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县一个世代书香家庭。少年时代之李更生,虽然当时家境并不宽裕,但他天资聪颖,加之苦读力学,因此进步很快。一九○二年,李更生进入新办的江北高等学堂学习,由于受当时教育救国思潮影响,痛感中国教育事业之落后。遂决心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一九○六年,李更生应皖中当局之聘,历任繁昌、宣城、太和等高等小学校长,一九○九年冬辞职返回淮阴。  相似文献   

10.
诗人李老乡     
诗人李老乡文/林染栏目主持人:易东升诗人李老乡每年也就发表三四次诗作,但每次发的都是五六首乃至八九首的大型组诗,且大都发表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名刊上。他出的诗集也就《春魂》和《老乡诗选》两本,但因是精选本,影响颇大,我曾亲耳听到四川攀...  相似文献   

11.
李悦铮教授     
《人文地理》2007,22(3)
  相似文献   

12.
李文海教授谈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历史学会会长李文海在当代中国研究所举办的第22次国史讲座中,就“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3.
李亦园教授与东南亚华人研究: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亦园教授是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 ,李教授以其多重学术视野和学术贡献以及博大的人文关怀 ,推动台湾的许多人文学科的创建和发展 ,对中国文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本文阐述李亦园教授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训练及其学术贡献 ,重点阐述李亦园教授从人类学的视野对东南亚华人研究的重要成就与贡献。  相似文献   

14.
段庆利访谈     
流鸢 《旅游纵览》2009,(1):60-61
<正>采访手记:段老师非常忙。刚开始采访,突然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采访不得不中断。在他要去处理事务之前,急急对我说:"一会办完了,马上回来。"其实,段老师平时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需要处理,关于采访的事情只需  相似文献   

15.
Professor Child     
A. Lang 《Folklore》2013,124(4):416-417
  相似文献   

16.
李味青先生知人情而不懂世故、精书画而不求名利,“咬得菜根、百事可为”,体现出一种当今画家中很难得有的平常心。  相似文献   

17.
18.
王发曾教授     
《人文地理》2005,20(2)
  相似文献   

19.
汤茂林  金其铭 《人文地理》2011,26(4):153-160
李旭旦先生是人文地理学家、区域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几代地理学人才,桃李满天下。他才思敏捷,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执着,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上他强调人地协调论和统一地理学,提倡区域研究,致力于地理教育理论的建设,创办《地理知识》杂志,曾任德国《GeoJournal》杂志编委,主编《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分册)、《人文地理学论丛》、《人文地理学概说》,提出白龙江是我国西部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科学论断,主张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攻方向,重视野外调查,晚年他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倡议,把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白光润教授     
《人文地理》2009,2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