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谐性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对中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探讨提高其和谐性,对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高雁 《沧桑》2011,(1):33-34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和谐校园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对新时期以和谐校园理念创新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关爱学生,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与时俱进,重视校报、校刊、广播、宣传栏等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以服务和谐校园为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校园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着眼于和谐校园的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信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作为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网上工作的新办法,才能利用网络这一新的交往平台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阵地。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和谐校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理性思考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和作用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高军  周胜良 《沧桑》2008,(1):135-136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社会的主体应该是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的教育。文章在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建设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大学建设的主要任务: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确立和谐的办学定位、建设和谐的教师队伍、提供和谐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提出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校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处在人际关系和谐、知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状态中。高校应按照这个要求和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杜应佳 《神州》2014,(8):154-154
高校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是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等学校极为重要的任务。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必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载体、手段、方法,与时俱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近年来,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日益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背景的研究和意义分析,明确了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决了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史克明 《神州》2014,(6):164-164
在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快速发展时期,也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在社会转型中通常会发生的问题,;例如社会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增多,因此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文化的推进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更加的有利于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每一个社会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通识型人才。高等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和谐发展思想;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开展实践教学,拓宽人文教育途径;改革教学方法,精心设置人文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拓宽人文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渗透了许多和谐教育思想。具体表现在个体与社会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师与生的和谐。这些和谐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域土地人物略》的最早、最好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西域土地人物略》是现存少数记述明代西域史地的历史文献之一 ,其所证地域最广 ,可信程度甚高 ,并反映了当时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但目前两种通行本不仅文字讹误歧异处甚多 ,而且体例亦不相同 ,学者不知所从。得其祖本嘉靖《陕西通志》本 ,通行本中的讹误歧异即可厘清。至其作者 ,当非汉人或穆斯林 ;作时当在宣德十年 ( 14 35)甚至成化十年 ( 14 74 )之后。  相似文献   

12.
David Hunt 《Folklore》2013,124(1):75-90
Written evidence from the hunting folk literature of the Caucasus is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origin of the unicorn lies in hunting mythology and that remnants of it are to be seen in the figures in "The Lady and the Unicorn" tapestries in France.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建立前后,党和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利用到消灭的演变过程,而政策的实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误的一面,产生失误的主要原因则是认识上出了偏差,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朱军 《文物世界》2002,(4):38-42
觚,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化遗址即有陶制品出土,其用途为酒器。夏商较流行,西周后逐渐减少。部分器型仿青铜礼器,多用作陪葬冥器。  相似文献   

15.
16.
20世纪30年代报刊媒介与西北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玉梅 《史学月刊》2003,1(5):54-58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各报刊杂志纷纷刊登开发西北边疆的文章,喊出了开发西北的呼声。各有识之士利用报刊这一信息工具来研究西北、宣传西北;为开发西北制造舆论,推动了南京国民政府对西北的开发。但最终实效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首批留美生的选派是留学教育全面恢复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内驱力源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中美关系的改善也为留学教育的恢复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此次选派不仅促进了高教改革、科研创新,而且摸索出一整套向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的选拔办法和管理体制,开启和引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留学时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汉赋作品中的服饰形象着眼,论述了汉赋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体现汉代文化精神的礼乐精神,汉赋中的服饰形象描写与汉代礼乐精神的关系。通过汉赋中帝王、嫔妃、武士等的服饰描绘,论述其体现的礼乐精神以及礼乐精神对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Humanitarian diplomacy has always been a crucial element of humanitarianism, however it is now becoming a more prominent element of states’ foreign policies. It holds many attractions and much promise. It provides states with a way of expressing important qualities of international empathy and solidarity and can also enhance a state’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provide valuable means for building relationship of trust and cooperation. This can in turn can be conducive to a state’s broader foreign policy objectives. However, there are also perils to the incorporation of humanitarian diplomacy into a state’s foreign policy. It can generate ambiguity and even conflict within a state’s diplomatic endeavours due to tensions between humanitarian and broader national interests. In exploring these issues it is useful to distinguish between humanitarian diplomacy and humanitarianism as diplomac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se issues in relations to Australia’s diplomacy. It argues that Australia has actively engaged in humanitarian diplomacy and humanitarianism as diplomacy. Whilst the two are often complementary, there are areas in which they have been in tension and even at odds.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s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but also for its capacity to undertake genuine and effective humanitarian actio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