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n February 9,1955,the State Council adopted the resolution on the Founding of the Preparatory Committee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A founding ceremony was held in Lhasa on April 22 the following year attended by a delegation sent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It was led by Vice Premier Chen Yi,with Zhang Jingwu and Wang Feng as its deputy heads.  相似文献   

2.
元英宗谪高丽忠宣王于吐蕃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英宗曾谪高丽忠宣王王璋于在蕃,其原因史料中虽有所记载,但语焉不详,本对此进行探析,指出:元英宗谪王璋于吐蕃,具体罪名是王璋执迷于佛教,而深层次的实质性原因则在于英宗与其祖母太皇太后答己之间的宫廷斗争,王璋是答己的亲信,成为了英宗的清除对象;王璋与宦伯颜秃古思的矛盾则是引发英宗处罚王璋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唐朝和元朝时期西藏历史问题为中心,探讨了西藏地方参与、认同中国“大一统”的历史进程。认为西藏参与、认同中国“大一统”有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的过程;“六人种”或“六氏族”说给通过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吐蕃王朝制造了一种合法的理论根据;元朝将西藏地方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之下,为西藏地方认同中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实现了元朝中央和西藏地方之间的相互认同;由八思巴《彰所知论》开创的大一统理论在有关藏、汉、蒙和门巴为一母所生兄弟的传说中得以具体展示,是元朝西藏地方认同中国大一统的真实写照,标志着西藏对大一统中国认同过程的基本完成。在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边疆民族也做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叶西藏的日本军事教官矢岛保治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矢岛保治郎是20世纪初叶日本入藏者中一个颇具冒险色彩的人物。他曾怀着不同的目的两度入藏,并被西藏地方政府聘请为军事教官,在西藏活动达6年之久,成为近代日本与中国西藏地方关系史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对他入藏经过及其在西藏的活动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西藏近代史的研究,而且对我们认识历史上日本对我国西藏的渗透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1949~1959年,美国《纽约时报》对西藏进行了多篇报道。在对华遏制的冷战语境下,其涉藏报道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从西藏和平解放到1959年西藏叛乱,《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的基调是以负面消息为主,丑化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的形象,其中相关社论还对西藏事务进行舆论干涉,不但歪曲了中国的西藏政策和西藏的本来面目,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西方公众对西藏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圖書館藏有"張之洞檔案",共計四百九十二函,二千餘册,還有大量的散頁。其中一部分關於戊戌變法。筆者閲讀後,感受到了戊戌變法的另面。"張之洞檔案"中有一册李景銘收藏的《張文襄公家藏手札·家屬類》,其中有張之洞之子張權,之侄張檢、張彬由京中發來的密信,揭示出戊戌變法中的許多鮮爲人知的核心機密。本文介紹這批密信,並結合"張之洞檔案"中的親筆電報,予以背景的説明。本文是系列"張之洞檔案"閲讀筆記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7.
试论1949-1951年中国的印度政策与西藏的和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前夕 ,美国积极侵略西藏 ,独立后的印度也企图延续它从英国继承的西藏政策和在藏权益 ,西藏地方分裂分子在美印等国的支持下蠢蠢欲动 ,西藏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决定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和平解决西藏问题 ,他们精辟地分析了有关国家在西藏问题上的矛盾冲突 ,利用印度维持其在藏利益的政策 ,找出了外交上的突破口 ,在坚决反对其干涉内政的同时争取与之早日建交并修正此前的对印政策 ,有效地制约了美国对西藏的干涉 ,使西藏和平解放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王志芳 《收藏家》2011,(1):28-30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泥人张"的彩塑艺术,是以写实而夸张的造型,简约而明快的色彩,富有装饰趣味的特色,载誉中外。  相似文献   

9.
《通典》是第一部为吐蕃设立专传的史书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吐蕃的族源风俗与典章制度 ;第二 ,吐蕃大事记及唐蕃关系大事纪年 ;第三 ,吐蕃大相论钦陵与唐朝使者郭元振的长篇对话及郭元振上疏文。本文认为《通典·吐蕃传》是唐代人所著唐代吐蕃史 ,可靠性更高 ,同时也保存了不少为两唐书“吐蕃传”所忽略的珍贵史料 ,值得研究者给予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顾吉辰 《安徽史学》2004,(4):93-94,77
南唐大臣张泌由于诸多原因,其姓名先后变成张原泌、张佖等,一人似成了几人.现在学者考证张泌、张原泌、张佖实为一人的基础上,根据历史文献再作补证.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英国以赠送、出售方式向中国西藏提供了大批武器,对于英国控制西藏,攫取更多权益,将西藏纳入其缓冲地带战略轨道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对藏武器供应成为撬动英国与中国西藏之间关系的重要杠杆。本文利用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及其他史料,对这一时期英国向中国西藏武器供应的时间、种类和数量做了澄清,并论述了其性质。  相似文献   

12.
杨恕  曹伟 《清史研究》2012,(1):32-39
清朝重新统一西藏后,通过册封、定制、设官、驻军等措施,并扶持达赖、班禅成为西藏的政教领袖,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噶厦制度,实现了对西藏的有效管理和统治,维护了清朝在西藏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其西藏政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反分裂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清朝的西藏政策,认为清朝的治藏政策重政治、军事,而轻经济、文化,导致西藏与祖国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明显滞后,为近代西藏分裂主义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特殊情况,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战略决策,并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协议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平解放西藏,实现民族团结,解放军进驻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同时在处理西藏内部问题和旧制度问题上采取宽大让步、耐心等待的灵活政策。十七条协议体现出中央处理西藏问题的高超艺术,闪耀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西藏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光辉思想。回顾60年前十七条协议签订及其实施的历史,以及西藏社会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巨变,留给我们诸多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郭华清 《安徽史学》2005,8(2):90-94,107
章士钊与段祺瑞曾是政敌,然而1924年章士钊开始依附段祺瑞,成为段的军师和执政府的重要成员.本文主要论述章士钊与段祺瑞的关系,以及章士钊依附段祺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Zhang, Y.C., Wang, Y., Zhang, Y.J. & Yuan, D.X., 2013. Artinskian (Early Permian) fusuline fauna from the Rongma area in northern Tibet: palaeoclimatic and palaeobi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Alcheringa 37, 529–546. ISSN 0311–5518.

A fusuline fauna consisting of ten species in five genera from the Qudi Formation of the Jiaomuri and Gangtangcuo sections in the Rongma area, northern Tibet, is described. This fauna contains a few typical Peri-Gondwanan fusuline species such as Pseudofusulina pamirensis, Neodutkevitchia insignis and N. sp. cf. N. tumidiscula. The fauna is dated as Artinskian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both genera Chalaroschwagerina and Praeskinnerella. The Peri-Gondwanan fusuline fauna in the Qiangtang Block is grouped palaeobiogeographically into the Southern Transitional Zon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Peri-Gondwanan blocks during the late Sakmarian and Artinskian. Moreover, the occurrence of the Peri-Gondwanan fusuline fauna, the lithological transition from glacimarine deposits to carbonates, and the Peri-Gondwanan fusulines’ apparent southeastward migration from the Kalmard Block of central Iran during the Artinskian, are interpreted here to be the result of global warming after the peak of the Late Palaeozoic Ice Age.

Yi-chun Zhang [geozyc@yahoo.com], 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eakin University, Melbourne Burwood Campus, 221 Burwood Highway, Burwood, Victoria 3125, Australi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laeobiology and Stratigraphy,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39 East Beijing Road, Nanjing 210008, PR China; Yue Wang [yuewang@nigpas.ac.c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laeobiology and Stratigraphy,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39 East Beijing Road, Nanjing 210008, PR China; Yu-jie Zhang [zebiac@163.com], Chengdu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2 Renming Road North, Chengdu 610081, PR China; Dong-xun Yuan [yuanzi55@163.com],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alaeobiology and Stratigraphy,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39 East Beijing Road, Nanjing 210008, China;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22 Hankou Road, Nanjing 210008, PR China. Received 12.3.2013; revised 2.5.2013; accepted 12.5.2013.  相似文献   

16.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认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西藏是个了不起的地方”,“西藏如果不参加祖国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事便不好办了,西藏在祖国大家庭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西藏地处祖国边疆,地理位置特殊;民族宗教问题比较突出;游牧业经济与基础比较落后;历史上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遗留问题多,情况比较复杂;自然条件比较特殊。  相似文献   

17.
程早霞 《安徽史学》2006,26(2):5-9,96
美国插手西藏问题由来已久,不同时期方式各异.上个世纪之交美国初登世界舞台即对青藏高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二战期间美国秘密派遣战略情报局人员入藏探险;冷战时期西藏则成为美国对华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插手直接触动了达赖外逃.所谓"西藏问题"由此产生,并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考察中央和平解放西藏决策的实施,探讨了中央通过把握国际关系的发展大势、了解西藏地方社会政治的本质,以及藏民族的风俗文化特征来确定处理西藏事务基本原则的过程及内容,分析了治藏政策和措施的丰富内涵,以及治藏政策理论渊源和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practice of sky burial is all- pervasive in Tibet.While some people may have a passing acquaintance with the rituals regarding sky burial in Tibet,others may be curious and seek more information. Nonetheless, they may not even know that earth burial prevailed in Tibet just before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Tibet or as early as when the Shangshung  相似文献   

20.
“史法”与“史意”是章学诚的重要学术术语,是研究章学诚与刘知几史学异同关系的关键,也是把握章学诚史学思想的关键。本从章学诚所界定之“史学”涵义入手,认为“史意”是针对一家述而言,“史法”是针对馆局纂修而言,“史法”与“史意”能够体现出章学诚与刘知几的分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