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25年,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赴苏求学,和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一些叱咤风云的人物,诸如邓小平、张闻天、王稼祥、杨尚昆、伍修权、还有王明等是同学。本文通过和蒋经国一道赴苏求学的徐君虎先生的回忆.将这一段尘封许久且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
1947年至1948年间,美、英、苏、中围绕对日和约的程序问题进行了讨论.美国主张召开由远东委员会十一国代表组成的对日和会,会议采取三分之二多数决定的投票程序;英国支持美国的主张;苏联坚持对日和会先由美、英、苏、中四国外长会议讨论,对日和约由四国外长会议起草;中国起初基本赞同美国的主张,后来提出三分之二多数中应包括美、英、苏、中四国的同意.美、苏、英、中关于程序问题的讨论,焦点在是否坚持大国一致同意原则,四国在对日和约程序问题上的分歧,直接导致单独对日媾和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苏联在日德签订防共协定后,既进一步积极推动中国抗日,又为避免自身参战而拒绝谈判中苏互助条约。西安事变后,日本为拉拢国民政府,接受其以“共同防共”为名义的联日反苏,做出对华“温和”姿态,但因死守侵华果实而很快重返旧路。国民政府对苏联与日本在对华政策上的多面性均有认识。因此,在卢沟桥事变之前,国民政府在对苏政策上既谋求以苏制日,又防止“为第三国抗日”;在对日政策上既坚持要求首先恢复华北主权,又致力于和平调整关系。这种做法反映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决策层既想抗日又不愿放弃反共的本质。这使他们在卢沟桥事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在对日对苏关系上时现纠结与矛盾。最终,在确信没有苏联的支持就无法抵抗日本的全面侵略之后,国民政府才被迫同意通过中苏之间的“绝对密件”而使“共同防共”问题在条约层面得到决定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苏联在日德签订防共协定后,既进一步积极推动中国抗日,又为避免自身参战而拒绝谈判中苏互助条约。西安事变后,日本为拉拢国民政府,接受其以“共同防共”为名义的联日反苏,做出对华“温和”姿态,但因死守侵华果实而很快重返旧路。国民政府对苏联与日本在对华政策上的多面性均有认识。因此,在卢沟桥事变之前,国民政府在对苏政策上既谋求以苏制日,又防止“为第三国抗日”;在对日政策上既坚持要求首先恢复华北主权,又致力于和平调整关系。这种做法反映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决策层既想抗日又不愿放弃反共的本质。这使他们在卢沟桥事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在对日对苏关系上时现纠结与矛盾。最终,在确信没有苏联的支持就无法抵抗日本的全面侵略之后,国民政府才被迫同意通过中苏之间的“绝对密件”而使“共同防共”问题在条约层面得到决定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江南 《文史月刊》2011,(6):36-39
公元79年8月24日,庞贝城里5000多名居民在维苏威火山的怒吼中消失。 一、维苏威火山爆发,彻底摧毁了庞贝城 庞贝是古罗马的一座城市,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附近,维苏威火山南麓,脚下是宁静的萨尔诺河。这座城市因拥有火山赠予的肥沃土壤而物产丰饶,称得上是古罗马帝国最繁荣的城市。然而,好景不长,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彻底摧毁了庞贝城。8月24日上午10点钟左右,维苏威火山口溢出一些火山灰,  相似文献   

6.
江苏辛亥光复后的政权剖析吴(一)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革命形势蓬勃发展。1911年11月3日和4日,上海、杭州在革命党人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获得成功。苏州和上海近在飓尺,原任清朝巡抚的程德全,在革命党人、立宪派以及沪苏绅商学各界的策动、支持...  相似文献   

7.
1935年初国民政府的对日对苏政策具有多重性质.对处于复杂的互动作用中的中日苏三角关系及蒋介石的战略作出片面的理解,是日本发动华北事变的重大原因.蒋介石在对事变的因应中曾从正反两个方面运用苏联因素,并尝试以"共同防苏"换取日本对华政策的改善.但日本对之提出了中方难以接受的前提,最终迫使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在大政方针上转向对苏不惜联合与对日不惧应战.导致这一转折的决定性的外因,是日苏两国在中国的主权问题与政权问题上的不同姿态.  相似文献   

8.
英国历来把巴尔干视为自己传统的势力范围。二战初期,德国对巴尔干的威胁使英国深感不安。它一面极力拉拢巴尔干各国,一面派特别行动执行局在巴尔干活动,积极支持西莫维奇将军在南斯拉夫发动政变,同时派兵远征希腊,但这些努力都未能挽救巴尔干的陷落。1941年5月,英国远征军被迫撤出克里特岛。 1941年6月22日德侵苏以后,英国一方面因苏参战减轻了德国对英国本土的压力而支持苏联,提出与苏结盟,另—方面又为苏联遭到入侵而暗自庆幸。虽然丘吉尔在他的  相似文献   

9.
1901年出生的张学良将军,历经沧桑,健康长寿,去年6月1日,在美国的夏威夷度过他的95岁寿辰。这次寿辰别有情趣,令张将军非常愉快,因为有一份特殊的寿礼跨海越洋送到了他的面前。这就是颇受张学良将军喜爱的中国京剧院著名老生演员于魁智,率领琴师赵建华、鼓师苏广忠、旦角演员马小曼(京剧艺术大师马连良之女)飞抵夏威夷,让老先生在寿诞之日实实在在过了一次戏瘾。20岁执掌兵权,不到30岁即担当东北军政重任,35岁时发动了“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是中国的世纪风云人物。而由于特定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在这样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身上…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师院研究员史式去年提出了“改汉族为华族”的建议后,曾在海内外激起回响。在这之后,他又提出编写一部中华民族史的设想。上海《社会科学报》去年11月1日刊登了该报就此问题专访史式的文章,该报12月27日又以大半版的篇幅刊登了林其锬、盛异昌、王翔、苏北海、刘佐泉等专家学者的文章等,支持、响应史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由失败走上胜利的历史转变时期。国民党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对内对外政策上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不仅表现在变反苏反共为联苏合共上,更表现在联苏限共上。本文试就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对苏政策的调整及其与反共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1933-1934年间的中国而言,怎样综合处理对日对苏关系这一组复合性矛盾,是一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选择。就整体来看,蒋介石在此期闻并未单纯偏向于“联苏制日”,而是以“中立”促成日苏两国的相互牵制,实现既“攘日”又“制俄”的双重目标。二在质量上随各阶段矛盾的变化及对矛盾之认识的变化而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则平行不悖。对这种着眼于利用国际矛盾的“二重外交”的评估,是当局在形势判断上的一个分水岭。它带来了蒋汪两人此期在外交方针上的分歧,并埋下了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相反道路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对1933—1934年间的中国而言,怎样综合处理对日对苏关系这一组复合性矛盾,是一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选择。就整体来看,蒋介石在此期间并未单纯偏向于“联苏制日”,而是以“中立”促成日苏两国的相互牵制,实现既“攘日”又“制俄”的双重目标。二者在质量上随各阶段矛盾的变化及对矛盾之认识的变化而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则平行不悖。对这种着眼于利用国际矛盾的“二重外交”的评估,是当局者在形势判断上的一个分水岭。它带来了蒋汪两人此期在外交方针上的分歧,并埋下了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相反道路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1945年2月,美、英、苏3国秘密签订了一个《雅尔塔协定》,以牺牲中国主权来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蒋介石得知后曾进行了抗争,但在美、苏的压力下,终于接受了这一协定,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出卖中国主权换取苏联出兵的《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原沙皇的夏宫里,美、英、苏3国首脑举行了会议,史称雅尔塔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尽快战胜德国;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和战后世界格局等问题。关于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之事,早在1943年底,美、英、苏3国第一次举行德黑兰会议时就已经提出,斯大林只是笼统地表示,苏…  相似文献   

15.
唐绍仪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曾担任过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显赫一时的人物,却在1938年9月30日被人剌死在上海寓所,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  相似文献   

16.
苏武山和苏武庙刘茂德在民勤县城东南羊路乡属地,有一座砂岩石堆积成的小山,名曰苏武山。山上有座古庙遗址,是为纪念爱国使节苏武而建,故称苏武庙。相传此地曾是汉苏武牧羊之处,因而“苏武牧羝”就成为历史上民勤八景之一。据耆老口传,苏武山的得名由来已久,从汉时...  相似文献   

17.
一、前 言陈独秀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曾自“一大”至“五大”连任党的总书记。然而,他又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如1942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学习组讨论“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会上曾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  相似文献   

18.
林晓光 《百年潮》2008,(11):70-74
石原慎太郎,日本东京都知事。这是一个在中日两国都有知名度的人物,他每一次出现在媒体上,都能够广泛吸引公众的眼球。尤其是他否定日本侵华历史和南京大屠杀、支持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怂恿右翼议员将户籍迁到冲之鸟礁等极端的举动,使石原慎太郎这个名字在中国可谓臭名远扬。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中,石原是一个极右翼分子,态度蛮横,行事乖戾,一贯辱华仇华,总是大放厥词制造中日对立乃至国际性的争端。  相似文献   

19.
“中东路事件”是张学良继承父业以来第一次对外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但其是在特殊的背景下,受南京国民政府反共意识的影响和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于张学良对形势判断失误而造成的。该事件破坏了东北地区中、苏、日微妙的平衡关系,更为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提供了样板,加快了日本的侵略步伐。  相似文献   

20.
徐则浩 《安徽史学》2007,(6):113-113
某些重要出版物上,对王稼样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大使前后若干历史情节的记述有误,现匡正如下: 一、毛泽东同米高扬谈话的具体日期.《新中国外交50年》一书说:"早在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同斯大林派去的代表米高扬会晤时,毛泽东就对米高扬说,新中国成立后准备派王稼祥同志为第一任驻苏大使"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