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瑞芳日记考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管辉  郭必强 《民国档案》2004,(4):132-135
《程瑞芳日记》是首次发现的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日记。与以往公布与出版的中国人所写日记体回忆录不同,《程瑞芳日记》逐日所记叙的是作亲眼所见的日军对金陵女大安全区烧杀奸抢的暴行,以及她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心路历程。本所作考释是对《程瑞芳日记》及其作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本刊 《民国档案》2004,(3):26-34
这是中国人以亲历、亲见、亲闻记录下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日记。日记的作程瑞芳女士,系当时南京国际安全区第四区(金陵女大难民所)卫生组组长。日记时间自1937年12月8日至1938年3月1日,逐日记录下了作亲眼所见的日军对金陵女大安全区烧杀奸抢的暴行,以及她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心路历程。程瑞芳亲历南京大屠杀之日记,与名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及《东史郎日记》可以互相印证,堪称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又一重要铁证。题目为编拟定。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中国遭受的最为惨烈的一场劫难,和奥斯威辛的屠杀一样,它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劫难之一.可在加害国日本,南京大屠杀至今仍受到公然的抹杀("虚构派")和佯奉实违的淡化(所谓"中间派"、"客观派").以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名世的<拉贝日记>日文版甫一出版,就受到了百般的周纳.在最近一轮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论辩"中,亩本正己的<真相·南京事件--检证拉贝日记>是较具代表性的一种.亩本认为,经过他的"客观"检证,不仅证明<拉贝日记>所记日军的暴行是"无根的编造",而且据<拉贝日记>可以证明日军实乃"无辜".然而,以实证的方法对亩本及亩本一派认可的材料予以考辨,充分证明亩本的"检证"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南京军民对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反抗,社会上和学术界在认识上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看不到这种反抗行动的存在;二是,人为地扩展南京大屠杀的时空范畴。事实证明,南京军民在南京大屠杀中有着惊心动魄的反抗,主要表现在:有的中国军人用手中武器拯救被难平民,部分被俘军人赤手空拳冲向行刑日军,部分市民面对日军暴行勇敢反抗,许多...  相似文献   

5.
威尔逊(Robert O.Wilson,中文名韦如柏)是金陵大学附属医院(即南京鼓楼医院)美籍外科医生。南京大屠杀期间,他留在医院,救治了许多遭受日军暴行的难民。在此期间,他以日记的形式致信家人,记述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及金陵大学附属医院对难民的救治情形。威尔逊1938年3月6日的日记(节录)曾发表于美国《读者文摘》1938年10月号上,《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收录了该日记的部分内容,而未全文收录。海伦·丹尼尔斯(Helen·Daniels)是金陵大学附属医院美籍院长霍顿·丹尼尔斯(J·Horton·Daniels,中文名谈和敦)的夫人。她于1938年11月回到南京后,经常以日记的形式致信家人,其中1938年11月4日、11月9日和11月15日三天的日记,记述了她在南京的所见所闻及亲身感受。信中还揭露了南京大屠杀后日军仍对平民施暴,以及南京城内鸦片毒品泛滥、市民生活困苦等社会现状,同时对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美籍教师魏特琳在南京开办实验学校救助难民表示高度赞赏。上述信件收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伯克(Burke)图书馆特藏室霍顿·丹尼尔斯与海伦·丹尼尔斯的私人档案中。  相似文献   

6.
日军航空队袭击南京的暴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军航空队袭击南京的暴行高晓星多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日军南京大屠杀作了认真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论著,有力地揭露和谴责了侵华日军在攻入南京城后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野蛮罪行。然而,人们对日军在攻破南京城4个月前就开始的空袭南京的暴行却注意不够。...  相似文献   

7.
王树林 《百年潮》2008,(2):62-66
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系列暴行中最突出、最典型的案例,是现代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南京大屠杀事件伊始,中外媒体即给予高度关注。1938年1月11日,中共主办的《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此时南京大屠杀尚未停止。1月至5月间,《新华日报》报道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新闻就有10余篇。透过这一媒体的窗口,可以看到日军的野蛮和残暴,以及中国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和屈辱。  相似文献   

8.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一场有预谋、有组织、有指挥的空前残酷的大屠杀。日军在侵入南京的最初六个星期中,屠杀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30余万人,奸淫妇女的暴行达2万起以上,并大肆抢劫、纵火、破坏,使全市1/3以上街道、建筑物化为废墟,公私财产损失达2300多亿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国内外历史学者的共同努力,又发现了一大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证据,如拉贝日记,美国传教士的书信、日记等,其中尤以美国传教士马吉拍摄的16毫米电影胶片最为珍贵,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惟一现场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动态画面…  相似文献   

9.
1937年11月底,20多位西方人毅然留居危城南京,其中15人自发组织成立了南京安全区(难民区)国际委员会。德国商人约翰·拉贝被推举为主席。他们以人道主义精神,救助了20多万中国难民,保护了安全区内的房屋财产免遭火灾。拉贝将亲眼目睹的日军暴行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为后人留下了日军大屠杀的铁证。日军在南京的滔天罪行使拉贝万分震惊,南京人民的鲜血也使拉贝看清了侵略战争的本质。这一时期的恐怖经历使拉贝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根据档案资料及“拉贝日记”,对拉贝在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行为及这段经历对其思想产生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过程中,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妇女遭到了日军的性暴力伤害。然而即便到了日本战败之后,由于受传统贞操道德观的约束,许多妇女并没有勇气公开自己的受害经历,这使得大量的日军暴行并没有得到揭露。本文旨在通过对部分遭受过性暴力侵害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以及加害方日本老兵的证言比较对照,揭开日军性暴力犯罪的冰山一角,并且...  相似文献   

11.
12.
论"夷"和"东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中原文物》2002,2(1):16-20
“东夷”本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古史上某一时期东方居民的称谓。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黄淮下游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称为东夷。本文旨在根据传世和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廓清“夷”和“东夷” 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18.
王三义先生认为,以国家起源的“民族模式”代替传统的“部落联盟模式”,易建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本文认为,王三史先生的观点难以成立,原因在于,他混淆了“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模式”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把希腊人和罗马人国家起源的例子当作了“特例”,而这摩尔根与恩格斯是当作典型例子的。  相似文献   

19.
本从都市平量器字入手,结合东汉相关的度量衡制度和两汉中遗存的刻铭陶、漆器字、以及东汉相关历史,考证都市平量器并非成都市平量器的简称。  相似文献   

20.
本对于古籍献中“百工”一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它与“百官”一词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从字形、声音及化历史的研究对比中取证,认为“百工”作为上古一官职名,后世直接对译成“百官”实际上存在混淆和误解,却也可从中看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特殊语词的变化的历史考证将对训诂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