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事实”问题是国际史学界、尤其是史学理论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相对而言,国内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我们几乎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个研究课题,虽然有些史学理论的研究与这一课题有关,或者可以归入这一课题范围中,但自觉地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研究,则可以说是一个空白。1987年第4期的《史学理论》刊出的陈启能先生《论历史事实》一文(下文简称陈文),填补  相似文献   

2.
关于福山生平及其他——答张铭先生陈启能张铭先生的商榷文章提出了一些问题,也指出和纠正了拙文《历史终结了吗?——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中的一些疏忽和失误,甚为感激。张铭先生提到的问题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关福山生平的。我在撰写拙文时,手头只有很少关于...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田炳珍先生《对当前方志理论存在问题的思考》(原载《广东史志》1995年4期)一文(以下简称《思考》),获益匪浅。《思考》事实上颇具慧眼地看出了许多新编方志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政治化”或“宣传色彩”,《思考》对时下志评的“八股”模式和应酬、吹捧风提出了中肯的批评,这显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历史终结了吗?——评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陈启能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是日籍美国人,据说年轻时曾在耶鲁大学读书,获得历史学学位。曾任兰德公司分析员。1989年他在美国《国民利益》杂志(TheNa-tionalInterest)发...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先生在《哲学研究》(1963年第三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周易〉研究谈到一些哲学史方法论的问题》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冯先生谈到了历史科学的特点问题。在我看来,冯先生的论述基本上是错误的。因此,自己想就这个问题谈些不成熟的意见,一面与冯先生商榷,一面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6.
列奥纳多·达·芬奇(Lenado da vinci 1452—1519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杰出的艺术家和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人们一提起他,很自然就会想起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他的高度评价。恩格斯称赞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但是,在他一生的事业中,艺术成就却占据最突出的地位。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就是他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老舍先生和他的《龙须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力作《龙须沟》,是一部影响深远的革命的现实主义作品。从它诞生至今,30年来在舞台和银幕上,是一枝永不凋谢的奇葩。1950年盛夏,李伯钊院长交给我一个任务,说:“北京市委决定翻修龙须沟,这是一件大事,请老舍先生就此  相似文献   

8.
1979年第6期《河南师大学报》发表瞿林东先生《吴兢与<贞观政要>——纪念吴兢逝世一千二百三十周年》一文,认为《贞观政要》成书在开元后期,或在开元、天宝之际。这结论与最早由宋人王应麟提出的、影  相似文献   

9.
吕兆禧生活于明万历时期,早死,有《东方先生集》和《吕锡侯笔记》传于世,并与姚士麟共辑六朝潘岳等人别集十余种,辑佚之功实不可没。《东方先生集》是明代较早出现的东方朔作品辑本,虽有收录过滥之弊,然搜罗之全、校核之精实优于张燮《东方大中集》。本文钩稽了吕兆禧的生平、著述和交游,指出了《东方先生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史学批评还是历史批评——与雷戈先生商榷陈新雷戈先生继《历史现象学论纲》之后,又在《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发表了《史学批评学论纲》(下文中简称《批评》)。从文章的内容上看,可以说雷先生的文章多为其著作《哲学主义的历史》之系统表述。正如《批评》中...  相似文献   

11.
茅家琦 《近代史研究》2000,1(1):175-214
台湾“国史馆”出版的《中国现代史书评选辑》(十五)、(十六)两辑分别发表了吴圳义先生和吕实强先生的大作,对我主编的《太平天国通史》和罗尔纲先生撰写的《太平天国史》进行了评议。  相似文献   

12.
《日知录集释》讹误拾例——与文正义先生商榷胡渐逵文正义先生于整理编校《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出版)用力甚勤,他为该书所作的《校读后记》之末说:该书“点校错误在所难免。然我对该书未及细看,且限于篇幅,故只就目所触及者拾例而言其讹。破句:(1)...  相似文献   

13.
《尚书》学家刘起釪先生有多篇(部)论著讨论《禹贡》的成书时代,反复论证《禹贡》成书不晚于春秋,提出的证据为《禹贡》写成必在春秋以前或不晚于春秋的一个"铁证",一个"要证",一则"史事",和两则"必早于战国的史实"。此后,刘先生进一步采信辛树帜、邵望平两人的《禹贡》成于西周说。本文认为,刘先生提出的证据存在诸多问题,讨论问题的方法也不尽可取,他对于顾颉刚先生的批评,尤其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正> 吴天任教授从香港寄给我香港《明报月刊》1986年11月号中刘孔伏、潘良炽二先生的大作《水经注疏定稿本的下落》一文(以下简称《刘潘文》),谢谢吴教授的关心,因为我平日极少  相似文献   

15.
读《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服饰》——与杜勇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发表了杜勇先生的《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服饰》一文。一口气读完,受益匪浅。再三研读后,又觉得文章有些疑问,现斗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杜先生商榷。一、关于“衣”杜文以不小的篇幅谈论了“体衣”:“商代体衣的基本形制”、“商代体衣的主要衣料”。对于后者,无可指责;而对于前者,尤其是其中的占主要篇幅的“上衣”的形制的论述,却大有讨论的必要。杜文云:“甲骨文中已有‘衣’字,但是作  相似文献   

16.
近来,笔者拜读了王振科先生的《浅议近代东北史分期问题》一文。王先生在该文中明确提出了东北近代史的开端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1860年。这无疑是对传统的全中国的、也就是东北的近代史1840年开端论的一个突破。但此点仍然值得商榷。除此,笔者对王先生的下列观点也难于苟同。如:(1)认为划分历史时期应该基本以社会经济形态为依据;(2)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就是近代历史时期的开端;(3)中日甲午战争和庚子之战  相似文献   

17.
在新政史的研究中,新政的分期一直是争论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新政终止日期的断限,争论更是激烈。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历来众说纷纭。第一部综合性研究新政的专著《新政史》的作者巴塞尔·劳赫把新政的下限断为1938年,其理由是:此后罗斯福行政当局再也没有通过任何新的重要的改革法律。也有人认为新政结束于1939年,因为慕尼黑危机后,国际环境恶化,美国开始备战;为了确保党内国内团结,为了使对外政策获  相似文献   

18.
李志敏先生《嘎仙洞的发现与拓跋鲜卑发祥地问题》关于宣帝推寅南迁大泽在今河套一带,诘汾所居之匈奴故地是今鄂尔多斯高原大部或全部的论证过程和结论都是错误的。该地在东汉的有效管辖之下,是汉人和南匈奴人的居住区,魏初拓跋鲜卑也没有到达这里,魏末则力微已定都盛乐。李文论拓跋鲜卑为赀虏,宣帝推寅与秃发氏同由漠北迁河西走廊,再迁"河东西",同样是错误的,因为拓跋鲜卑不是赀虏,秃发始祖匹孤乃诘汾之长子。李文否定嘎仙洞为拓跋鲜卑旧居石室,也是凭借杜撰的概念、曲解的史料和混乱的逻辑演绎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郑则民 《近代史研究》2000,6(1):215-237
读了张振鵾先生的大作《“二十一条”不是条约——评(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1—8页),我们决定认真听取意见,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切实总结和改进编写工作。对张先生关注我们编写的书并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和有益的建议,深表谢意。经过仔细研读张,核对历史资料,我们也发现该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因此本着实事求是和负责的态度,撰成本就商于张先生和读。  相似文献   

20.
有关先秦社会家族组织的结构、性质以及其在先秦社会组织中的地位的研究,向来是十分活跃的。现在学术界较为流行的看法是,一夫一妻制个体家族至春秋晚期、战国初期方始出现。在此之前,家族公社或农村公社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土地和财产的所有制与家族组织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家族的发展形式,春秋晚期以前,土地为家族公社或农村公社所有;春秋晚期以后,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个体家族因此产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