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安徽泾县黄田村人朱棋峰在临近南京江南贡院的钞库街筹资兴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棋峰试馆,以供给家族子弟来南京参加江南贡院乡试时住宿休憩,因此称之为试馆。除了江南贡院以外,棋峰试馆是目前留下的不多的与乡试有关的建筑之一,因此具有  相似文献   

2.
1937年12月16日至27日南京金陵大学非常委员会致日本大使馆函,是最近整理日军侵华罪行史料时在我馆馆藏国民政府档案全宗中新发现的。该文件是当时在宁外国友人抗议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重要文件,函中反映了日军在金陵大学及其附近奸淫妇女、抢劫、屠杀人民,无所不为的暴虐行径。文件形容“日军残酷之态度,非笔墨之可表述”。日军在南京大规模的集体屠杀主要在城外和沿长江边进行,因此该文件“惟所述尚不完全,只能表现全局之一鳞半爪”。该文件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所形成,正如郭沫若在为田伯烈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作序时所说“这些记录是国际友人冒着莫大的危险与艰难,为我们留下的血肉长城的一部分写照”,“这样公平的客观的写照,在我们自己是很难做到的。”该文件是关  相似文献   

3.
棋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彩的智力魔方 ,与琴、书、画、诗、酒、花并称“君子七雅事” ,一向被国人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古代 ,无论是文人学者 ,还是将军帝王无不趋之爱之。时至现代 ,从街头对弈到世界范围内的纹枰比试 ,棋的普及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于是 ,“古人重到今人爱 ,万局都无一局同” ,古往今来一些趣味盎然的棋联便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开元十六年 ,唐玄宗召试天下神童 ,年仅七岁的李泌应试。玄宗命宰相张说以棋为内容作一上联 :方若棋盘 ,圆若棋子 ,动若棋生 ,静若棋死李泌略加思索 ,对道 :方若行…  相似文献   

4.
胡燕  陈奕翰  杨平 《江苏地方志》2023,(3):18-21+90
<正>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南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六朝时期,都城建康由此成为当时的茶文化中心。[1]有学者认为,从茶产业、茶文化代表人物、标志性茶事、茶文化经典集中之地来衡量,南京堪称东晋、南北朝之“茶都”。[2]以茶代酒、以茶养廉、以茶为赐、以茶为礼、以茶祭祀都源起于六朝的南京;南唐建立了“北苑茶”体系;“茶圣”陆羽踏足栖霞山留下试茶亭;朱元璋“废团茶而兴散茶”,开启“茶为国饮”新风尚;  相似文献   

5.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古往今来,“棋文化”移情最力,流传最久的莫过于棋联。唐开元十六年,朝廷召试天下神童,年仅七岁的李泌应试,恰遇玄宗观棋兴浓,就命宰相张说以棋作联:“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语毕,李泌即联:“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志。”上联蕴含棋道,下联包罗哲理。李泌一联悦圣颜,遂入仕途。喜爱题联的朱元璋,一日与军师刘伯温对弈,雅兴所致,即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即对:“雷为战鼓,电为棋,风云际会。”英雄胸怀,豪杰气概,溢于联中,耐人寻思。真可谓,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豪情似火,…  相似文献   

6.
南京下关狮子山因形态独特、地理位置重要而知名。明太祖朱元璋赞美狮子山说:“一峰突兀,凌烟霞而侵汉表,远观近视实体狻猊之状,故赐名日狮子山。”去年,狮子山阅江楼落成,古都南京的长江岸边又多了一处壮丽景观。  相似文献   

7.
巍巍钟山,气象雄伟,雄峙于南京市区东部,自古即有“金陵王者之气”,“虎踞龙盘之势”,为南京地区群山之首。钟山,是南京的城市之根和发展之源,是一座见证了南京沧海桑田变化、记录了时代风云变迁、刻下了清晰历史印记的江南名山。  相似文献   

8.
熊成基起义,在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1961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将熊成基马炮营起义会址(安庆市杨家塘街26号“杨氏试馆”)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省内外不少文史工作者曾到这里考察和缅怀先烈业绩。省内外电台、电视台、报章及《安庆史话》等十余种书籍,均认定安庆市杨家塘街26号“杨氏试馆”为马炮营起  相似文献   

9.
这部分名录系根据我馆馆藏档案中所载有关南京大屠杀受难者材料整理汇集而成,按其遇难地点分别集中统计排列,文中所载受难者姓名仅为档案史料中之一小部份,因限篇幅,难以逐人刊出,但仅这一部分名录中我们即可验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之残酷。“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侵华日军的罪恶行径不容否认。  相似文献   

10.
1853年3月18日攻占南京,建为天京,以“更换朝代”为直接目标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得了重大胜利。但“南京之占领及固守”,仅仅是树立了“此新国之基础”,太平天国之存在,必持清朝灭亡后始可得人承认”。而“清室存亡”,亦“当视北京之能守与否为断”。因此,誓师北伐,“征剿妖穴”,便成了当时太平天国上下心目中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1.
唐代进士科“止试策”考论——兼及“三场试”之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进士科“其初止试策”说始于唐 ,五代时又将之与“三场试”相联系 ,后世相沿 ,几为定论 ,然其说颇可质疑。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 ,其“试读”即口试之帖经。贞观二十二年进士科已有“文”、“策”两个试项。上元、仪凤年间进士科已有帖经 ,显庆四年也有试“表”、“箴”之先例 ,此外还有试“一小经”之“旧例”。永隆二年《条流诏》确立“二项 (场 )试”制度以前 ,已经存在着实际上的二项试 ;开元二十五年《条制诏》确立“三项 (场 )试”制度以前 ,也已存在着实际上的三项试。它们为最终形成诏令、确立制度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二诏所立试制不同 ,两相比较 ,尤能见其变化之脉络与重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史学界对沙俄侵略新疆的研究已有了很大成就,但对旧俄时期的“中国通”在新疆的活动却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研究它对全面认识历史、服务现实无疑有所裨益,笔者试对之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培养“汉学家”的中心由北京俄罗斯馆迁到了彼得堡,因此,  相似文献   

13.
在南京市集邮协会会长史炳清主编的《邮票与南京》一书中,可以看到34套中外邮票上有南京的风光名胜和文物古迹。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旅居南京的一些外国人组织“金陵书信馆”,并于9月20日发行邮票1套8枚,有6种南京景物图案,即明孝陵翁仲、明孝陵石象...  相似文献   

14.
莲峰,原为莲花山之别称。莲峰庙内观音殿前有一石砌荷池,池壁有铭文四句,首句“峰以莲名”点出了“莲峰”得名之由来:峰以莲名,池发其馨;擢青挺秀,应地之灵。此铭文为钟士超、李大临撰题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春。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的会馆,兴起于明,盛于清。大致分为试馆、行馆和仪馆三类。行馆,是为了同乡协调同行业商务活动的需要而设立的。仪馆,主要是为同乡旅京死亡者,暂时停放灵柩用。而试馆,顾名思义是每三年一次的京城会试,为各省举子旅居备考之用。据史载,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举考试终止,先后在北京举行科考201科,各地进京应试的举子达120多万人次。每逢考期,试馆就人满。所以,三馆之中,试馆最多,占了会馆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6.
南京保卫战战略背景窥视李吉荪发生在1937年12月间的南京保卫战历来被视为“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半个世纪以来,中外战史,两岸文章,提法相同,未闻异议。然“明知其不可为”的内涵究竟如何,值得作探索。南京战役的形成与淞沪“八·一四”陆海空军全面出击这一...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5月15日,“文学多样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南京正式宣布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之“文学之都”;历经两年多的努力,2019年10月31日,南京成功入选“文学之都”,成为中国首座获此殊荣的城市;紧随其后,2019年11月11日,第二届“文学多样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六朝博物馆举行,中外学者与作家纵论南京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发挥“文学之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走遍南北,不难发现,以“京”命名的城市只有两座,即北京和南京。“京”意即“国都”,以现在来看,北京之京是首都,南京之京是古都。近年来南京提出的城市发展愿景亦定位于“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从这个角度来说,从古都与今都的区别上来定位南京的特点似乎不无道理,而且这也很自然地会突出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人们常用“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来指称南京赞誉南京,也是这一原因。从1700多年前的鸡鸣寺到周长30多公里的明城墙,从号称“金陵第一胜迹”的朝天宫到多达200余座的民国老公馆,  相似文献   

19.
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之初提倡俭朴,就连官禁之内“一应服食俱从节俭”,“不用金银器皿,金灯等物。”①伴随着清王朝统一大业的完成,把抚流亡、奖励垦荒等措施的广泛实施,到康熙初年社会经济已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风气亦因之“由朴而渐至于著”。时人普遍认为奢靡之风的出现,始于康熙中叶以前。给事中穆和伦在疏奏中就写道:“顺治年以至康熙十年,尚为俭朴,自后渐至奢僭”③。绘事中徐旭龄也曾把康熙初年同顺治年间进行对比,指出“试观今日之地馆园亭、歌舞宴会,视顺治初年不止十倍”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要引起生活方式的改…  相似文献   

20.
舒平 《文史月刊》2005,(3):19-24
戴安澜,原名衍功、炳阳,号海鸥。安徽无为县风和村人。1904年11月21日出生于一个耕读之家。祖父戴昌淦是清朝贡生,以精通文墨著名于乡里。父亲戴礼明务农。1918年,“桐城派”晚清著名作家周绍封先生应戴氏家族之请,在风和村开设塾馆教学,炳阳前往就读。周先生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炳阳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赞赏。1922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戴炳阳报考南京安徽公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