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宝力皋吐墓地既含有与小河沿文化、偏堡子类型等周邻文化相对应的成份,又有来自北方尚不确定的一些文化因素,以及自身特点鲜明的陶器群。这种多元文化构成是南宝力皋吐墓地最显著的特征,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与已知的考古学文化不同,而是一种尚未被认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拟定名为南宝力皋吐类型。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新石器时代墓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宝力皋吐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鲁北镇东南约40公里,东北距道老杜苏木10公里,南距南宝力皋吐村2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9′、北纬44°24′,海拔高度220米(图一)。墓地所在区域为波状起伏的半沙化草甸,生态植被十分脆弱,是大兴安岭南麓草原与科尔沁沙地的交错地带。这里地势开阔,起伏平缓,平均落差仅5米,地表  相似文献   

3.
庙墕地点为寨山石城北部一处较独立的圆形山峁,先后承担了居址与墓地两种聚落功能。该地点早期为居址,居址废弃后作为墓地使用。这处墓地共清理了石峁文化墓葬24座,其中竖穴土坑墓21座,墓葬形制特征鲜明、器物组合典型、等级区分明显,是首次全面揭露的石峁文化大型墓地。  相似文献   

4.
西昌新庄墓地的发现为构建和细化安宁河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根据其随葬品的差异,这批墓葬可分为A、B、C、D四类,分为四期。A类墓葬是该地区目前可见最早的墓葬,与横栏山文化遗存差异明显,可能来自盐源盆地;稍晚出现的B类墓葬与齐家文化有较明显的关系,但晚期受到了C类墓葬的强烈影响;与B类墓葬大致同时的C类墓葬可能是本地早期横栏山文化的延续;而D类墓葬的出现则与西周的兴起或有一定联系。以此为基础,对以往认为与"大石墓遗存"联系密切的礼州、大洋堆等遗址进行了再分析,讨论其遗存的性质、年代以及与周边其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大石墓遗存"的起源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朝阳袁台子墓地中分属凌河文化与燕文化的墓葬分期与年代问题的重新研究,结合文化因素分析,对凌河文化墓葬中诸类因素的消长及其动因进行了简要概括,并对与袁台子墓地凌河文化墓葬相关的和尚沟B、C、D点墓葬的性质及战国时期燕国对朝阳地区的经略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4,(6)
<正>磨沟墓地位于甘肃省临潭县王旗乡,在临潭与岷县交界处的洮河西南岸、磨沟河西岸。2009年8~11月,在对甘肃省临潭磨沟墓地的第三次发掘过程中,共发掘寺洼文化墓葬21座,其中竖穴土坑墓19座,竖穴偏室墓2座。现将此次发掘中的寺洼文化墓葬简报如下。一地层堆积寺洼文化墓葬主要集中于遗址的第Ⅰ象限区。以水渠西南部的台地为主要发掘地点,发掘面积2100余平方米。这片台地的地层堆  相似文献   

7.
成都金沙遗址"黄河"地点刊布了二层下墓葬资料。通过对墓葬随葬品的类型学分析,根据器物组合及形态特征将墓葬分为五组,年代范围从西周晚期至战国初期。第二期墓葬是目前成都平原所见楚文化因素年代最早的一批材料,反映出楚文化自春秋中期以来的向西文化扩张,其形成背景可能与开明氏来源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2016年10月至12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宝墩遗址Ⅲ1区的外城朱林盘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525平方米,共清理出宝墩文化时期墓葬17座,房屋基址5座,灰坑5个,基槽、柱洞若干。朱林盘地点文化内涵单纯,延续时间不长,时代为宝墩文化二期,发现的17座墓葬间无打破关系,残存人骨头部均朝西或西北,应为统一规划的小型家族墓地,其中M94墓坑规模最大、葬式独特、在脚部随葬一件陶壶,显示出墓主身份地位与其他墓主的不同。墓地分布于房址一侧,房址周围分布有灰坑等生活遗迹,宝墩文化四期的成都西郊化成村遗址、广汉三星堆仁胜村遗址房址与墓地分布反映的聚落结构应是这一空间布局的延续。朱林盘地点的发掘对认识宝墩遗址外城遗存的文化特征、年代、聚落结构乃至宝墩文化的聚落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郑家洼子墓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西南,20世纪50~60年代曾先后在此进行过三次发掘,分别被命名为第一地点、第二地点与第三地点[1]。其中,1965年发掘的第三地点共有14座墓葬,1975年发表了M659与M6512两座墓葬的资料,报告者认为其与南山根遗址、十二台营子墓地等存在明显差异。学术界也注意到这批资  相似文献   

10.
<正>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发现较多,石板墓发现地点较多,主要集中于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目前可知发现的地点有准格尔旗寨子上、清水河县城嘴子、西岔、下塔、后城嘴等多处遗址点。但是墓葬中随葬器物较少,且陶器基本不见,所以关于石板墓年代、分期以及文化因素分析等相关问题难以深入研究。本文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所发现的石板墓材料出发,对之进行对比分析,就其时代、文化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汉代至明代墓葬出土堆塑瓶(罐)类明器为研究对象,它们在制作技术与基本功用上的一致性是能够进行研究的基础。堆塑瓶(罐)类明器在墓葬中的基本功用为储存物品随葬,在此基础上逐渐显现出引魂升天、保佑后人、镇墓护魂等多元功用,并体现出与当时社会的丧葬习俗、民间信仰紧密结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孙研 《东南文化》2016,(5):40-50
2012年,镇江博物馆在镇江市大港镇龙泉村清理汉代土坑竖穴墓10座,出土器物类型以罐、盒、鼎、壶、瓿为主。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测,墓葬时代应属于西汉中期。从墓葬的分布规律推测,该墓地应为一处家族墓地,家族内部又分为不同的家庭单位,墓葬之间的区别可能与墓主生活时代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有关。这批墓葬的科学发掘,为研究镇江地区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溧阳神墩遗址位于太湖西部,经先后三次考古发掘,发现马家浜文化相对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清理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墓葬252座,婴儿瓮棺葬16座,房址10座,灰坑90个,灰沟1条,良渚文化墓葬9座,商周时期灰坑12个,灰沟1条。该遗址为重新认识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分区、分界、类型和文化变迁过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在本溪县新城子村发掘了16座盖石石棺墓。墓室均以石块或石板垒砌,墓顶盖石为整块大石板。墓中未见人骨,仅1座出有人牙。各墓随葬品均较少,种类有陶壶、罐及石斧、铲、纺轮等。这类墓葬属于广义的石棚类遗存,年代大体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同类遗存广泛分布于辽东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老鸹仓遗址位于湖北省宜城市,面积约60000平方米,为配合襄荆高速公路的建设,湖北省物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试掘面积为130平方米。此次发掘共揭露屈家岭化灰坑3座、房址1座、瓮棺4座,石家河化灰坑10座、灰沟2条、房址一座、墓葬2座及瓮棺4座。屈家岭化的出土物包括陶碗、豆、盆、罐、杯、纺轮,骨族、簪以及动物遗存等;石家河化的出土物包括陶碗、豆、鼎、杯、罐、网坠、纺轮,骨针,石斧以及动物遗存等。此次发掘为这两种化的分期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在金坛县薛埠镇上水村发掘了4座土墩墓,其中二号墩发现的遗迹包括器物群、墓葬、土台和房址。墓葬和其中3个器物群出土有硬陶坛、瓿、碗、施釉硬陶豆和夹砂陶鼎、泥质陶瓿等,年代为西周晚期,其他5个器物群含商代早期陶器,推测为修筑土墩墓时有意放置的。  相似文献   

17.
河北正定县吴兴墓地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祥  蔡强  于俊玉  柏艺萌  尚晓波  万雄飞 《考古》2012,(6):3-13,98,102
吴兴墓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安镇吴兴村,距正定县城15公里。京广铁路在墓地东南2.5公里处南北向穿过,滹沱河在墓地南12公里处自西向东流,地势平坦(图一)。2006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朝阳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陈翔 《江汉考古》2020,(1):81-87
西司马墓地中部偏西的82座墓葬,从出土器物、葬制葬俗来看,年代应为西周早期,最早可到武王时期,最晚不出成王时期,墓主应是殷遗民。其中西向墓和南向墓应分属两族,二者在墓葬形态和财富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西司马殷遗民墓地很可能就是武王时期迁徙殷遗民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重庆晒网坝一座晋代墓葬的发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省博物馆 《江汉考古》2004,1997(1):F002-F003
2002年秋,在重庆市万州区晒网坝村发掘了一批六朝时期墓葬,其中的六号墓保存较好,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六号墓共出土器物66件(套),瓷器55件,有碗、罐、盘口壶、鸡首壶等器形,根据瓷器特征,暂将该墓时代定为晋代。另外,墓中还出土了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特征的金饰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