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军 《文史春秋》2005,(12):1-1
光阴驱隙,《文史春秋》很快出到了年末这一期,它意味着案头又积厚我一年的文史情结。大凡能识字阅读的人,一生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阅读文史的,文史可能也是与读者最有缘分的一种文学载体了。人生识字糊涂始, 涉世认知读文史,每个人都被文史潜移默化着。因为文史里涵载着丰富的世情史事文化,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生活的印证,认知的积累和经验的鉴照。  相似文献   

2.
感记长白山     
铁丕 《文史月刊》2005,(12):60-61
本文刊用的照片,是我和《文史月刊》主编于1999年7月和2002年9月,考察长白山天池时拍摄的。对于长白山的考察。使我对它有了更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赵政民 《文史月刊》2004,(11):56-56
自从周恩来同志于1959年倡导文史资料工作以来,全国及各省市县区政协都广泛开展了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编辑和出版工作,征集文字达数十亿字,出版的文史书刊成堆成山,走进了千家万户,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独特的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滇诗丛录》是《云南丛书》的一部未刊稿,手写本。连目录一卷,共101卷,现藏云南省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贵阳文史》自1996年改刊以来越办越好,可读性强,面貌可亲。在该刊举行的创刊二十周年座谈会上,我曾以“立言、存史、创新”六个字表示希望和祝贺。现在编辑部前来约稿,仓促之间无其他主题可写,便将六个字稍加修改和引伸,作为对《贵阳文史》的一点衷心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史春秋》2004第12期《“垂拱而治”的林森》,虽然篇幅不大,但份量却不轻。读了它,鉴古思今,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7.
陈毓铮 《岭南文史》2002,(2):J001-J00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积淀,成为我们民族强大的凝聚力量。我们从事文化历史的研究,就是要不断让历史产生新意义、新价值,发挥她的资鉴作用,这也是一种文化创新。不了解先进文化的发展历史,就不会有先进文化的创新,也不可能为先进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老赵:您好!大作拜读了,对您的笔下生花之力和纸上侃功十分钦佩,读后仿佛重游一遍美国,且有温故知新之感,如出书,有一点拙见供参考:第十章末尾“……这次组团出访一定会在中美关系史上记下浓浓的一笔……”此评价太高了,建议末尾整句删除。此外,写我这个烟鬼的丑态可否少些笔墨?我看着有点不大舒服,多谢关照!供参考,希拜读续篇。祝秋祺!韦东2001年9月7日  相似文献   

9.
10.
一、袁枚是个“大好官” 笔者研究袁枚多年,主编有《袁枚全集》,所以看到《文史月刊》2011年第1期刊有《袁枚怎么那么富裕呢?》一文,极感兴趣。也想在这里谈一谈袁枚因何“那么富裕”。  相似文献   

11.
改版致读者     
《文史春秋》2004,(1):1-1
冬阳和煦人心暖,新年偏爱红艳装。《史春秋》杂志从本期起正式改版了。这是《史春秋》继创刊十周年大庆之后的又一件大喜事,也是我们广大读十年来一直盼望的大喜事。我们为此欢呼雀跃!  相似文献   

12.
从香港起飞的空中客车,经过8个半小时的连续飞行,终于在澳大利亚悉尼国际机场宽阔的跑道上“嘭”地一声着地了,开始了缓慢的滑行。而我的心并未随机着陆而着地,仍高高地悬浮在空中。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江淮文史》2004,(5):175-176
《江淮文史》是一本有价值的杂志,《评柯庆施》一文,为柯老辩诬,证据确实,有说服力,以往种种不实之情,可以澄清矣。———省文化局原党组书记钱丹辉《江淮文史》导向正确,内容坚持“三贴近”;文章品味高,文笔优美;编校质量较好,差错率少,不愧为“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之一。———省新闻出版局期刊处原处长张召奎《江淮文史》史料丰富,严谨翔实,客观公正,有胆有识。订份《江淮文史》,学点文史知识,将受益终生。自费订阅《江淮文史》,我将一如既往。———黄山市徽州区读者鲍宽达我对《江淮文史》始终怀有深深的感情,每期必读,每期珍藏,…  相似文献   

14.
收获与期盼     
《文史春秋》2008,(1):1-1
东风吹送,万物皆春。带着收获的喜悦与耕耘的憧憬,带着新年的祝福与奋发的信心,走过了14年丰收岁月的《文史春秋》杂志,乘着党的十七大的东风,伴着新年激越的钟声,踏着时代矫健的脚步,迈步走进了第十五个春天。  相似文献   

15.
杨权 《岭南文史》2003,(4):14-15
诚挚地感谢贵社邀请本人参加“《岭南文史》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因为座谈是向前辈学者请益的好机会;更诚挚地感谢贵社长期以来对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的支持,这些年来,《岭南文史》一直是我所同仁最乐于展示自己学术成果的园地之一。听了周義社长对《岭南文史》创刊20年来所走过的历程的介绍,深感贵刊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广东地方文化建设方面成绩之突出,贡献之卓著,实在是可喜可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贵社对杂志在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清晰,方针明确。相信经过贵社同仁的不懈努力,《岭南文史》这份融思想性、学术性、知识…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的著作很多,汇集于《章氏遗书》,其中最重要的当是《文史通义》、《方志略例》、《校雠通义》,后人将这三部著作汇编为一书,称《文史通义》。章学诚一生致力于文史研究,仰观国史春秋,俯察图经志乘,穷毕生之精力,创三书,立十议,标新立异,终成一家,成为方志学的奠基人。作为一名修志工作者,应将《文史通义》作为终身的读本,从中获取史笔文心之精要。  相似文献   

17.
致寒笑同学     
《文史月刊》2002,(3):37-37
主编:您好!初读《文史月刊》满心欢喜,用了三节自习的时间一次读完,却仍爱不释手,类似这样的好刊物真是越来越少了。但还是稍有一点点遗憾。能否在现代史的基础上增加几段古代史呢?我相信,《文史月刊》会成为广大史文爱好者的挚亲密友。祝工作顺利辽宁省大连市庄河重点高中一年级十一班寒笑寒笑同学:昨夜从外地出差回来,今天在办公室里看到你的来信,感到特别高兴。你仅用三个自习的时间读完一本《文史月刊》,且“仍爱不释手”,这本身就是对我们这本刊物的评价、鼓励和鞭策。《文史月刊》能在中学生中获得这样的肯定,获得读者,…  相似文献   

18.
丁一 《文史春秋》2003,(12):4-5
春来冬去,花谢花开。弹指间,《文史春秋》创刊已十周年了。在这十年岁月里,《文史春秋》由幼小的树苗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果满枝头,枝干健壮、透发着青春生机的树,在全国期刊之林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茁壮生长。它的存在和成长,成绩和影响,是广大作者、读者鼎力支持的结果,是有关各方面领导正确领导和关心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真诚关心和大力帮助的结果,是杂志社全体人员砥砺志气,戮力同心,共同耕耘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全体办刊人员特向十年来一以贯之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作者、读者、社会各界人士和有关领导、各级政协致以衷心的感…  相似文献   

19.
致读者     
《贵阳文史》2010,(3):F0003-F0003
改版后的本期《贵阳文史》按计划应于5月上旬出刊,因为在改版过程中一是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二是想尽量做得好一些,希望把最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所以多了一些修改和调整。出刊延迟至今,特向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20.
编后记     
《中华文史论丛》2001,(63):305-3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