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乐  马业平 《文物天地》2023,(9):104-107
本文以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打造的编钟乐舞为对象,通过梳理其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从目标定位、文物活化、地域性与艺术性等三个方面分析其艺术实践活动特点,总结了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在保护传统与创新发展、弘扬本土文化参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为编钟乐舞传承与发展、探索与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成果鉴定会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八年在我省出土的随县曾侯乙编钟,是我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一次空前的重大的发现,轰动了中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和"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是我国古老的优秀文明的象征.为了揭开编钟的奥秘,更好地保护这一国宝,并使之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党和政府对编钟的研究和复制工作极为关注.一九七九年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文物局的重视、关怀和指导下,在湖北省文化局的具体领导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  相似文献   

3.
由全国科技、音乐、考古界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曾侯乙编钟复制验收会”,于今年九月七日至九日,经过认真地检验测试,验收了全套(共64件)复制编钟。与此同时曾侯乙宫廷乐队的全部乐器复原件和复制品,弦吟管语,磐响钟鸣,在湖北艺术学院音乐厅内,再现了我国绚丽多彩的古文化,奏出了我们振兴中华的最强音! 曾侯乙编钟享有“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盛誉。两千年后的今天,曾侯乙编钟全部复制成功,谁又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呢! 编钟复制研究是一个综合性强,难度大,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在复制研究中,要运用激光全息摄影,电镜扫描,电子探针,闪光音准仪等多种科学技术手段,还要对原钟冶铸工  相似文献   

4.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向首都人民汇报考古工作的新收获,湖北省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于1979年10月至1980年3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曾侯乙墓是1978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在随县擂鼓墩发掘的。这座墓葬规模巨大,出土文物多达七千余件。特别是八种一百二十四件铜编钟等乐器,是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现在我们发表一组笔谈,以示祝贺和纪念。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能在武汉参加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交流会,我感到十分愉快。这些十年前发现的编钟现在已经举世闻名。世界各国的观众专程前往湖北省博物馆来参观考察这些编钟已经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事。谭馆长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使我想起了我们十年前在北京的第一次见面。那时,曾倏乙墓出土的许多重要文物正在历史博物馆作临时性展出,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次在北京,谭馆  相似文献   

6.
1988年11月8日,由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国际交流·曾侯乙编钟专题活动在武汉隆重开幕。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苏联、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考古、历史、音乐、冶金铸造、物理、机械工程各方面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文化科技成果展览和技术交易会》,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举办的《全国文物科技成果展览》,分别于六月九日至二十五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七月五日至八月八日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由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武汉工学院、哈尔滨科技大学联合研制并获得文化部1983年—1984年科技成果一等奖的曾侯乙编钟的全套复制件,由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杨蕾 《东南文化》2018,(1):122-126
对博物馆经典藏品进行复制,或者萃取其文化元素开发衍生产品,一直为博物馆所重视。这类复制品从传播效应、经济效应、市场价值、文化价值和创意内涵诸方面都体现出"文创产品"的性质,应该纳入"文创产品"市场予以定位、规划。湖北省博物馆对馆藏经典藏品曾侯乙编钟开发了七大类百余个品种的文创系列产品,它们既体现了藏品原型的价值和精髓,也具有保护、研究和实用价值。目前我国博物馆文创事业还需要在经典藏品资源的研究、市场研发人才的培养、衍生品系列的完善、跨界同质资源的整合以及复制品制作单位资质的把控等方面加大推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以它宏伟壮观的规模、磅薄的气势、悠美的音色和宽阔的音城,以及它精美古朴无与伧比的造型而饮誉中外。如美国音乐界权威、纽约大学教授麦克莱菌先生,参观并欣赏了这套大型编钟演奏之后,深深被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一惊人创造所感动称誉曾侯乙编钟是古代世界第八奇迹,可与金字塔,万里长城,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伟大工程媲美。曾侯乙编钟确实无愧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世界音乐史、冶铸史上都是一个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因此研究、复制这套编钟是有着极其重大学术价值的.根据对我国先秦出土的各类编钟乃至曾侯乙编钟的铸造工艺研究,在我国古代均是采用  相似文献   

10.
闻名于世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瑰宝,是世界文明史上惊世骇俗的奇迹,由于工作关系,我有幸参与和目睹了这一考古发现的全过程。 1978年3月25日,我正在当阳赵家湖发掘楚墓,突然接到单位——湖北省博物馆打来的电报,说在随县发现了巨大的木椁墓,比天星观一号墓要大三倍,命我速回为发掘这座大墓作准备工作。我心中有些犯疑:天星观一  相似文献   

11.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中国古代科学文化国际交流,曾侯乙编钟专题活动在有关方面领导和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热情关心与支持下,经过几个月来的艰苦努力和积极筹备,今天正式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博物馆对前来参加这次活动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有关方面为筹备这次活动所给予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2.
信息之窗     
博物馆 以综合陈列馆为主陈列馆,以建成的编钟馆和即将动工的楚文化馆分列两翼,充分体现楚国建筑中轴对称、高台邃宁的布局和风格,这就是总投资达2亿3千万元的湖北省博物馆扩建工程的整体蓝图,而工程核心的综合陈列馆方案7月11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为了集中展示湖北省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爱国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成立于1953年1月,其前身最早设于1928年,经历了湖北省立公共科学实验馆、湖北省立科学馆、湖北人民科学馆的演变;筹备处成立后实现了从自然、科技类科学馆到综合类博物馆的转变,与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几经合分。1963年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博物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依托湖北省博物馆相关职能分设的湖北省文物商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继分离;2002年,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署办公;2021年底,组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3年2月,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分开独立运行。  相似文献   

14.
卢永琇 《收藏家》2007,(12):5-8
为庆贺湖北省博物馆新馆落成,2007年11月6日至2008年2月29日天津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这是天津博物馆的古代艺术品首次大规模异地展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过去的70年,是不平凡的70年。一代又一代的湖北省博物馆人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至今天,把湖北省博物馆创建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已成为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快速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带动了全球技术进步,引发了社会变革,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生产力。湖北省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伴随着湖北省博物馆场馆的改扩建而进行。几十年来,湖北省博物馆的信息化从无到有,逐渐走出一条既能基本满足本馆需求,又体现了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论周梁玉桥文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论周梁玉桥文化王宏一、发现与研究1979年,沙市市博物馆在沙市财贸干校一带采集到商周时期的文化遗物。1981年,湖北省博物馆和沙市市博物馆首次在此试掘周梁玉桥遗址,出土大量形制独特的陶器和卜甲[1]1982年以来.北京大学、湖北省博物馆、沙市博物馆等...  相似文献   

18.
2019年,随州枣树林曾国贵族墓地M190出土的曾公(田求)编钟与同墓地出土曾侯與编钟、嬭加编钟铭文可以互相印证,内容非常重要。本文对该编钟铭文进行释读和初步的注释,考订出编钟年代在公元前646年。文章指出曾国的爵称为侯,但是因为曾公(田求)重新得到了周王室的册命,取得了"公"的爵命。文章还利用铭文资料重新探讨了曾国疆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博物馆自1953年成立以来,出于对藏品和出土文物保护的需要,便开始了相应的保护修复工作。从最初的字画装裱、漆木器脱水,至后来的青铜器修复、大遗址保护、古籍修复等,现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已涵盖金属器、漆木器、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玉石器等各类藏品,文保中心已成为湖北地区门类最为丰富、功能最为齐全的综合性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本文按不同门类的藏品保护技术的源起、发展和现状,回顾70年来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瑞雪纷飞,银装素裹的湖北省博物馆喜气洋洋,隆重庆祝建馆三十周年。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一九五三年,是国家举办的一所省级地志性博物馆,是湖北省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