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时期赵王陵墓群[1]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紫山东麓的丘陵地带,背靠太行紫山,环以沁河、滏水,山环水抱。陵区占地近30平方公里。现有5座高大的陵台,呈西南东北方向分布排列在起自邯郸县周窑村至永年县温窑村,蜿蜒数十里,气势恢宏壮观。这五座王陵自成  相似文献   

2.
<正> 战国赵王陵墓群位于邯郸市西北紫山东麓的丘陵地带,现有5座高大的陵台,呈西南一东北方向分布排列在自邯郸县周窑村至永年县温窑村一带[1]。这5座王陵自成体系,均筑有高大的陵台,气势恢弘壮观,是目前国内已知单体规模最大的战国王陵。1997年10月,赵王陵2号陵被盗,出土的珍贵文物被贩运出境,次年公安部门将被盗文物从国外追回。在被追回的文物中,有一件透雕夔龙纹金饰牌颇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敦陵慎陵小议王军杉位于河北省献县城东南8公里的双岭村原名"双陵",因其地有二陵得名。这"二陵"就是即将升为国保单位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献县汉墓群之一的"敦陵"和"慎陵"。当地群众称,此地原有两座封土高大的陵墓,后于其上建村,封土渐被掩盖。民国《献...  相似文献   

4.
巩县宋陵     
巩县位于郑州、洛阳之间,南有嵩岳屏障,北依黄河天险,洛水东西横贯县境。北宋帝后陵分布在县西的孝义、芝田、西村、回郭镇公社三十平方华里的范围内。现存帝陵有:宋太祖永昌、太宗永熙、真宗永定、仁宗永昭、英宗永厚、神宗永裕、哲宗永泰陵,加上太祖父亲赵宏殷的宣祖永安陵在内统称“七帝八陵”。后陵二十一座,亲王冢十五座。另外还有寇准、包拯等大臣墓七座。(图一)  相似文献   

5.
秦建明  姜宝莲 《文博》2002,(2):31-37
西汉帝陵是中国古代各王朝中规模最宏伟的帝王陵墓群,九代君主十一座帝陵,无不封土高大,陵园恢宏,加之诸帝后陵与王公大臣星罗棋布的陪葬墓,使得渭水两岸古塬上高丘累累,巨冢连绵。悠悠二千年之下,后人面对这些陵墓,且不说地面之下掩藏的复杂建筑和丰富的葬品,仅一座座巍然如山的封土,  相似文献   

6.
唐兴宁陵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12月,咸阳市博物馆在规划唐兴宁陵保护范围的同时,对该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获得的资料整理如下。唐兴宁陵,又名唐代祖元皇陵,是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晒之墓,位于咸阳市红旗公社后排村的北原上,即咸阳原二阶台地上。《咸阳县志》记载:"代祖元皇陵,在县东三十五华里,坐落萧城村正南三里,名兴宁陵。"《关中胜迹图志》引《长安志》云:代祖元皇帝兴宁陵,"在五云多,周二里"。萧城村即今咸阳市韩家湾公社怡魏村,此地是汉高祖长陵所在地,长陵城传说为萧何所筑,故俗呼萧城,因而此村又称萧城村。兴宁陵除封土外,陵园范围内均已成为耕地,现在地面上不能辨别其周长。此陵距二道原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北亭村的青岗和大香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发掘了两座南汉时期的大型砖室墓。经发掘后考证,这两座大墓为南汉的德陵和康陵[1]。位于大香山的那座南汉墓出土了一件哀册文石碑,表明这里是南汉皇帝高祖刘岩的陵墓———康陵。而  相似文献   

8.
六大名陵     
后周皇陵 位于新郑市城北18公里郭店村共有四个陵墓:嵩陵、庆陵、顺陵、懿陵。嵩陵是郭威墓,在郭店西南。据史书记载,郭威临终时曾瞩柴荣,陵墓多求俭朴,不用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下宫。此说与现状相符。现土冢完整,原有石碑已毁。庆陵是柴荣墓,在郭店西北二里许。墓前有石碑40余通。顺陵是柴荣之子宗训之墓,庆陵东北约半里。懿墓是世宗柴荣皇后符氏墓,距庆陵约数10米。 黄帝陵 位于灵宝县阳平镇北5公里的黄帝岭上。陵高5米多。史载:黄帝采首山之铜,汲湖水,铸鼎于荆山之下。相传鼎盛之日,黄帝骑龙升天,遗靴于此,故此陵又称葬靴冢。 太昊陵 位于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淮阳古为陈国,传为伏羲之都。整个陵域占地五百余亩,分内外两城。以陵墓为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  相似文献   

9.
在阿城县金上京故城(俗名白城)腰垣之西半里余,树木掩映中有一高大土台座落于县苗圃院内,俗传斩将台,实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吉林通志》附宾州厅图标注为“点将台”,园田一龟《吉林、滨江两省关于金代之史迹》载阿城县白城附近地图亦因之,皆与俗传不符。金上京城南八里另有一圜丘,相传为金代点将台(实为郊祭台),而此二图则标注为“斩将台”,与俗传正相颠倒。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84,(8)
(一)我是《文物》的日本读者。《文物》1984年第4期46页《河北省徐水县防陵村二号汉墓》文中,铜龟纽银印章的篆刻原释"妾刘(?)俭(?)",是否可释为"妾座偷",希示教。日本大阪市未次信行  相似文献   

11.
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发掘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宋皇陵分布在巩县城(即孝义镇)西南伊洛河南岸的丘陵上。陵区南北长约12、东西宽约7.5公里。北宋诸陵中除徽、钦二宗被金人所虏,囚死漠北外,其余七帝和赵匡胤之父赵弘殷(追尊为宣祖)皆埋葬于此。另外,还袝葬有皇后陵和许多宗室子孙的墓葬。因此,在少室山阴大面积的丘陵上,形成一个庞大的北宋皇室陵墓群。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就是其中的一座。它位于巩县西村乡(雨泘雨沱)村东北地,是宋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的袝葬后陵之一(图一)。  相似文献   

12.
唐房陵大长公主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长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六女,其墓属唐高祖献陵的陪葬墓之一,位于富平县吕村乡双宝村北约250米处,在献陵东北方约2.5公里。建国前,此处为民间墓园,1975年一农户搜肥时发现此公主墓。经文物工作者清理,出土壁画、石刻等文物多件。一墓葬形制房陵大长公主墓座北向南,地面封土堆及所有文物无一幸存。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及小龛等六部分组成,全长57.8米。斜坡墓道水平长17.5、宽2.56米。过洞五个,呈券拱形。第一过洞长2.29、宽2.30、高2.40米。第二过洞长2.49、宽2.36、高2.40米。  相似文献   

13.
辽庆陵相关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以北约15公里的大兴安岭中,瓦尔漫哈山(辽之庆云山,蒙古语也称瓦林乌拉,意即有砖瓦之沙丘)东西横亘,山南坡间距约2千米东西排列3座陵墓,此即辽庆陵。辽庆陵是圣宗耶律隆绪(仁德皇后、钦爱皇后合葬)永庆陵(1031年)  相似文献   

14.
唐永康陵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笔者主持中德合作唐陵调查研究的课题项目,在对初唐诸陵的研究中,于1996年秋及1997年春两次赴三原县对唐永康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予以介绍.一 唐永康陵,是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之墓,位于三原县陵前乡石马道村北及候家村西南约100米处.宋敏求《长安志》卷20载:“唐景皇帝永康陵在县西北十八里丰原、万寿两乡大淡村,封内二十五里”.并注引《唐陵庙记》所载“在西北三十里”存疑.  相似文献   

15.
巩县宋陵献殿的复原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巩县宋陵地面建筑的基水形制,一般认为由上宫(包括门阙仪仗)、下宫及亲王、皇族与功臣墓(陪葬或自为茔域)等组成。上宫的主体是陵台与位于陵台以南的献殿。建筑史界对于宋陵究竟有无献殿,过去曾有探究,但缺乏证据。今细览史书,发现从有关史料中可找到答案。除献殿外,宋陵  相似文献   

16.
2000年7月,内蒙古巴林右旗博物馆抢救清理了辽庆陵中永兴陵区的一座多次遭盗掘现已无法保护的辽代晚期皇族墓葬. 辽庆陵位于巴林右旗大板镇北100公里处的索博日嘎苏木境内,在苏木政府所在地北14公里的瓦仁乌仁山南麓,当地人把这块地叫王坟沟.因为这里是辽代中晚期的三个皇帝陵所在地,即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永庆陵、兴宗耶律宗真的永兴陵和道宗耶律弘基的永福陵.这三座陵也叫中陵、东陵、西陵.这次清理的陪葬墓是在东陵区主陵的西南300米处.  相似文献   

17.
不是陵的陵     
傅盛 《中华遗产》2021,(4):90-97
唐陵中,有一些等同帝王陵的特殊墓葬,称“号墓为陵”,何人有此殊荣?看似逾越规制的风光大葬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血雨腥风?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大唐储君李弘猝死于东都洛阳。唐高宗悲痛万分,46岁的天子为24岁的太子写下祭文.  相似文献   

18.
汉代的中山国在汉代的诸侯王封国中属于比较重要的封国之一,其治所为卢奴,即今之定县(现改为定州市)。中山王世系史载较为翔实,西汉凡10王,东汉7王,其间数次除国为郡,疆域亦略有损益。关于中山王墓所在,史书曾有记载,在今定州市区周围,汉墓分布极为密集,而其大部分又在唐河和孟良河之间。经多年铲探调查,发现并经编号的共有281座,其中部分业经发掘,有数座经发掘证实为中山王陵。此外,在城南30里的陵北村、城东4里的高头村等处的墓葬均有高大的封土,相传亦为中山王陵。  相似文献   

19.
梁石 《中华遗产》2021,(4):18-29
唐朝帝陵为何以山为陵?其风水是否完美无缺?陕西省礼泉县的莽莽山原上,一座高峰突兀而起,气势超拔,蔚为壮观,是为九嵕山。唐太宗的昭陵,便是在九嵕山上凿山为陵。唐太宗生前曾多次带兵打仗或打猎行经此处,为此山的挺拔秀美吸引。  相似文献   

20.
1985年7月,青阳县庙前乡十字村窑场附近,农民取土时发现一批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土地点位于青阳县城至九华山公路边,南距九华山麓6公里,北距庙前镇1.5公里。经多次调查,发现窑场附近分布有20余座土墩墓。1979年曾在一座墓内出土12件两周晚期青铜器(《安徽文博》1983年第3期)。这次出土地点原为一高大封土堆,已因窑场取土而削平。铜器出土时距表土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