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阳文史》2010,(4):F0004-F0004
<正>公元1509年夏天,王阳明从玩易窝搬迁至龙岗山东洞。这里洞厅宽敞明亮,深得王阳明欢心,将这个洞命名为"阳明小洞天",后人皆称此洞为"阳明洞"。在阳明洞山顶,王阳明在当地百姓协助下,盖起一座草屋办起书院,这就是明代著名的书院之一——  相似文献   

2.
《风景名胜》2012,(12):92-93
最美书院五峰书院它是南宋永康学派发祥地,朱熹、陈亮的讲学处,明代王阳明的倡道所。它曾经名流荟萃,士子云集。它守着满满一院子的书香,所以它从不寂寞。独树一帜的石洞建筑风格五峰书院的建筑多是"因势而建",正所谓"天人合一",古人对于大道至简、顺应自然的理解在这儿有了最完美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于1529年(明嘉靖七年)。因为他曾经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阳明心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而且影响后世,波扬东瀛,直至当代还是海内外学术界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学术界对阳明学多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研究相当活跃,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王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评述王阳明学说,仍然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文史摘     
王阳明史实考辨今人研究阳明学说者多,而于王阳明生平,却颇为忽视,故不少史实仍似是而非,或以讹传讹。经过对相关史料分析后得知,导致王阳明贬谪龙场的《气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其中的“去权奸”三字乃后来所加。贬谪途中,所谓刘瑾派人加害,乃王阳明主观臆测。王阳明由龙场至吉安为庐陵知县,乃正常职务变动,与刘瑾的被殊杀无任何关系。阳明与宁王府关系密切,乃不争的事实,政敌攻击阳明“通濠(宁王)”,固属猜忌,也与阳明平日行事有关。阳明惧内的真实原因,是体弱多病,缺乏生育能力。(方志远文,载《江西师大学报》2003.4)中华文明文化基…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应始于明代弘治年间,最早应兴起于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一带;就其所建书院数量而言,整个明代云南各地所建书院大致可确定为78所。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当时全国各地书院建设大致同步,书院建设地域集中,书院一般由各地方官员动议而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王学入滇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肖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5,25(2):168-179,183
文章认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应始于明代弘治年间,最早应兴起于以大理为中心的滇西一带;就其所建书院数量而言,整个明代云南各地所建书院大致可确定为78所。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当时全国各地书院建设大致同步,书院建设地域集中,书院一般由各地方官员动议而建,明代云南书院建设与王学入滇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阳明学与地方志之间具有多重关联。王阳明认为,“为天下万世而作”的志书不仅具有“考图志以求其山川形势”的地理认知功能,还有“可以观政”的资政属性。受王阳明影响,阳明后学践行以志观政、经世致用的方志观,或在仕宦地,或在家乡,参与明代中后期诸多省志、府志、州志、县志的具体修纂。而流传至今的众多地方志文献,为我们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以“阳明行迹地”为指向的王阳明与各地域文化之间的诸多交涉,尤其为“地域阳明学”的系统梳理与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文献。  相似文献   

9.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是明代中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自“阳明学派””开创以来,思想界对于王守仁的“心学”一直处于论争之中。因为这个学说带来了新鲜空气,震荡着当时凝固的思想界。王守仁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一生劳苦,却是“功高遭忌”,多次遭到迫害和打击,对于他的学术思想更是毁誉交至,终于不得志以死。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较长时间处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对“阳明学”未能作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几十年来,王阳明的著作不曾出版,有关王学的研究性文章也极少;在这极少的文章中,在观点上又多是单一的对王学的否定。笔者认为,对一个近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12,(12):88-89
最美书院万松书院杭州万松书院它曾经孕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说,现在依然有很多年轻男女来这儿寻求良缘。这是一个将美丽爱情演绎成经典风景的地方。最美书院五峰书院永康五峰书院它是南宋永康学派发祥地,朱熹、陈亮的讲学处,明代王阳明的倡道所。它曾经名流荟萃,士子云集。它守着满满一院子的书香,所以它从不寂寞。  相似文献   

11.
《贵阳文史》2010,(4):46-47
<正>修文是明代大儒王阳明500年前"龙场悟道"创立"心学"思想的发祥地,被称誉为"王学圣地"和"王学的耶路沙冷"。为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阳明文化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树立对外开放形象,修文县先后于1999年、2002年、2005年、2009年举办了4届"国际阳明文化节"。阳明文化节不仅给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这位"中国儒学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12.
徐守成 《古今谈》2001,(4):32-34,31
为考证明代王阳明在杭州的行踪,我们几乎踏遍了杭州城,不管是凤凰山麓万松岭的万松书院,还是玉皇山麓天真山的天真书院;不管是净寺、虎跑,还是杭州浙江贡院。可惜岁月的风尘已经掩埋了王阳明在杭州的遗迹。据历史记载,王阳明与西子湖是有情有缘的,虽然王阳明没有在杭州任过职,但却在杭州这块土地上,留下不少脚印。  相似文献   

13.
理学经典《大学》从受到宋儒重视开始,其文本就被赋予了变动不居的特性。朱熹通过改订《大学》文本,为其"即物穷理"学说建立起经典根据;王阳明则通过提倡恢复《礼记》中的《大学古本》来批判朱子理学的经典基础,并从古本中获得"致良知"学说的经典依据。朱子和阳明这种创立理学新说的做法,为明代中后期的理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从《大学》文本改订入手,进行理学学说创新活动。因而中晚明时期不仅产生了大量在朱子和阳明两种文本之间进行折衷、调和的《大学》改本,还涌现了海外引进本、伪造石经本、先秦古文字本、深山中所藏古刻本等各种充满奇思妙想的文本,形成持续百余年的《大学》文本改订竞争运动。晚明面世的两种《大学》文本和解释汇编书,为这场运动留下了即时性的资料见证。  相似文献   

14.
正平和县从无到有,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平和县是阳明学的成功实践之地。500年前,王阳明受命巡抚南赣汀漳,领兵平靖漳寇之后,以一个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思想家的内圣智慧,抽丝剥茧地分析了民众落草为寇、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基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认知,他提出"析划里图,添设新县"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家书信札见诸《阳明全书》数量不少,而未收入者,散落民间,时有发现。我馆原藏王阳明家书手稿一篇,是王阳明在京时写给居家绍兴父亲王华的信札。新近,我馆又征集到王阳明家书信札四篇。其中三篇是寄给其弟辈的手迹,一篇是给友人的答谢书。这五件书信手札,均为竹纸草书,除“此间家事尚未停当”札未署年月日外,其余四篇仅署月日。各篇保存完好,无字迹缺漏。上述信札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也是研究王阳明家庭、生活、政治、思想及明代书法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主贵阳书院”,见于《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年谱一》。正德四年(1509年)“先生三十八岁,在贵阳”。“提学副使席书聘主贵阳书院”。“贵阳书院”似成专名。以后凡有关叙述阳明生平活动及研究贵州书院之著述,多延此说。阳明“主贵阳书院”亦似成信史。其实不然。对上说贵州学者早已作过一些辩误。不过有的失之过简,有的甚至还以谬辩误。故有进一步辨证的必要。有的著述,虽提出王阳明在贵阳讲学处不是“贵阳书院”,但其主要论点是:正德初,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时,贵阳还未设府。贵阳设府,系隆庆二年(1568年)迁程番府(今惠水县)入省城后,第二年(隆庆三年)改程番府为贵阳府,始有贵阳之名。是时距正德初已六十来年,前此既无贵阳之名,当无“贵阳书院”。此说将贵阳这个地名与贵  相似文献   

17.
<正>一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正德四年(1509年)于贵阳文明书院"始论知行合一",开启了其"知行合一"学说发展的第一阶段。他在龙场彻悟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本然之知是内在于人心的,要使人的本然之知升华为自为之知,只需向内用力而不须向外求得。从知(本然之知)到行(致的功夫)再到知(自觉之知),构成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最初框架和结构。王阳明正德七年(1512年)年底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与徐爱结伴,  相似文献   

18.
姜玉琦 《文史月刊》2012,(Z3):26-26
<正>王守仁(1472—1528),明代重要哲学家,集宋明主观唯心主义之大成,建立心学。在数千年中国历史中,阳明先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立德"、"立言"又有"立功"的士大夫之一,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东亚地区的读书人。他的思想不仅在我国明清时代有深刻影响,更是在日本广为流传。先生仙逝数百年,从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到维新派主要人物梁启超,国学大师胡适、再到早年的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毛泽东,他们对阳明先生均推崇备至。梁启超先生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他的  相似文献   

19.
修文阳明洞     
正修文县城东有龙冈山,又名栖霞山,山腰有一洞名为"东洞",因明代大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在这里悟道讲学而得名"阳明洞"。今人习惯上将龙冈山叫作"阳明洞",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明洞进深约20米,高约3米,可容百余人,三通见光。洞门额上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彝族)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7个大字;右侧有明罗汝芳题刻"阳明别洞";左侧有清知县庞霖题刻"奇境"两个大字。洞外是长12米、宽9米青石院坝,  相似文献   

20.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明代浙江余姚人。其父王华为成化十七年状元,官至吏部尚书。王阳明自幼好学,18岁开始研究朱熹学说,28岁中进士,任刑部主事等职。正德元年,因与当朝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谢迁(余姚泗门人,成化十一年状元)等人一起力谏弹劾宦官刘瑾,触怒了刘瑾,被谪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