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川南苗族民歌的历史传承、体裁种类、表现形式,剖析传统苗族民歌的技术特色和表演审美观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保护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讲述川南苗族民歌艺术发展和创新所取得的发展成果,意在探索一条与当代苗族民歌传统演唱实际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文史天地》2008,(8):I0001-I0003
贵州后山苗族的芦笙文化积淀了黔北、川南、滇东苗族芦笙文化的精华,与东南亚、美国苗族风俗一脉相承。199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后山定位为“苗族芦笙艺术乡”。  相似文献   

3.
贵州后山苗族的芦笙文化积淀了黔北、川南、滇东苗族芦笙文化的精华,与东南亚、美国苗族风俗一脉相承。1996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后山定位为"苗族芦笙艺术乡"。  相似文献   

4.
汪雪莲 《黑龙江史志》2013,(17):260+262
川南苗族情歌,以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传承着苗族文化中的情爱谱系,然而,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苗族文化血脉却面临断裂的境地。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苗族民众,也将由以"歌"为中心的审美化生存过渡到以"钱"为中心的功能化生存。是祸是福,只能留待历史来回答。  相似文献   

5.
国内     
正云南苗族"踩花山"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即将到来。"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相似文献   

6.
贵州建省以前,几乎没有文献记载境内苗族生活情况。明永乐年间建省以后,到嘉靖年间始有《贵州图经》、《贵州通志》和万历年间郭子章的《黔记》等问世,对苗族有所记载。清代几次大修志乘,还有私人著述,记载苗族生话才面宽而详。现根据这些文献探讨明、清时代苗族的物质生活及其变化。苗族语言主要分为三大方言,按地理分布,黔东北、湘西、鄂西、川东称为东部方言区;黔东南、桂东北、湘西南称为中部方言区;福泉西部至贵定一线以西到川南、云南、桂西北称为西部方言区。苗族先民,都是髽首,即以麻束发,后来都挽椎髻,不一定用麻了。妇女挽椎髻,在有明以前,部分地区已改变为包头巾,或  相似文献   

7.
正罗文才(1901—1984),苗族,叙永县枧槽苗族乡人,川南军区苗族剿匪英雄、甲等大功获得者。罗文才11岁时双亲去世,16岁时,租地耕种,与胞弟协力劳作。以后渐有积蓄。枧槽苗族乡位于叙永县南部川滇黔交界的大山区。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常有散兵流匪骚扰苗村。精于枪法的罗文才于1931年出任乡自卫队长,组织苗胞保境安民,在当地颇有威望。  相似文献   

8.
苗族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说来是自由的。他们主要是通过对歌来表达爱慕之情,选择称心的情人。解放前,黔西北苗族每年春季,都要举行一次“跳花会”。跳花会又叫“踩花山”。这是当地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男女老少都穿着美丽的服装,带上最可口的饭菜,聚集在树木葱笼、花草锦绣的平地上,愉快地度过这一天。“跳花会”是苗族男女青年寻求配偶的最好机会。伴着鼓笛声,他们欢乐地跳起各式各样的舞蹈,或者对山歌。男青年吹奏着竹笛,女青年相俟  相似文献   

9.
苗族鼓舞     
“苗族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也是民间体育形式。据考,起源于原始部落时期。鼓舞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木鼓或皮鼓,另辅以锣、钹、唢呐、二胡等。表演时,舞者以尺许木棒或徒手击鼓,也有他人击鼓伴奏的。舞蹈动作多模仿种田、插秧、晒谷、织布、挑花、淘米、梳头等生产、生活动作,还有模拟猫儿洗脸、狮子滚球、猴子戏鼓等及表现武功健身的翻跳滚打、推挡擒拿等。苗族鼓舞舞汇丰富,种类繁多,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并形成不同的表演形式。如“跳年鼓舞”、“踩鼓舞”、“略高斗”(汉语称“木鼓舞”)、“简子鼓舞”、“团圆鼓舞”、“凤凰鼓…  相似文献   

10.
姊妹节     
正姊妹节是我国苗族妇女每年的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十五这天,姐妹们倾城出动,万人空巷,游赏景致,互赠礼物,吃各种野花和植物叶染成的“姊妹饭”,看斗牛、唱苗歌、踩鼓点、跳芦笙、秀银饰,参加相意中人的“游方”等等。图为贵州台江县姊妹节盛况。  相似文献   

11.
杨俊  谢志强 《旅游》2007,(10):78-83
黔东南的苗族居住区,这种相续了千年的古老仪式有不同的叫法,但不论是“吃牯节”、“鼓社祭”、“剽牛帝”等,均是苗族“江略”(一种鼓社联盟的血缘氏族)为单位,十三年才举行一次的重大祭祖活动,其中伴有“喊祖先”、“旋牛塘”、“踩鼓”、“砍牛祭鼓”、“藏鼓”等程序。极为神秘且带有血腥味的砍牯牛,为的是让牛的魂灵与魂归东方的先祖为件,而祭鼓,则源于苗族对女性始祖枫树妈妈的崇拜。苗族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只是一种转移,枫木牛皮制成的木鼓就是祖先魂灵的归宿敲击木鼓,可以唤来祖先魂魄。因此,砍牛、祭鼓是最为隆重神圣的民族大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神州》2006,(3)
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文化异常丰富。许多民族能歌善舞,常常以歌代言。三月三歌节、春堂舞、火猫舞、扁担舞、绣球舞、铜鼓舞等都独具风情;侗族的“抢花炮”、仡佬族的牛魂节、瑶族的盘王节、苗族的芦笙踩堂、京族的唱哈节、仡佬族的拜树节以及上刀山、下火  相似文献   

13.
施秉县双井区凉伞村苗族踩鼓,时间主要集中在“二月姊妹节”、“五月龙船节”、“七月吃新节”等较大的民族节日,并多在傍晚夕阳西下时。该村共有三个鼓场,一在白沙井(游方场),一在新寨寨口大树脚,一在新城(区、镇政府所在地)场坝上。踩鼓时,以一直径1.5尺、长3尺左右,两端牛皮蒙面的木鼓,放置鼓场中央,用一四脚凳凳脚朝天为鼓架,有时则用人掌鼓。鼓手多数由一务娄(老年妇女)担任,也有由一个六,七岁小女孩在一位务娄指导下击鼓的。参加踩鼓,人数不限,年龄不拘,凡在场者无论男女老少皆可。人多时可围成两圈或三圈。踩时,入场者均面对中央,随着鼓点  相似文献   

14.
在黔东南清水江上游的支流交密河边,在雷公山北麓的苗岭腹地,坐落着一个古老的苗族村寨--交包。每年农历七月八日,那里出嫁的姑娘都要千里迢迢赶回交包娘家,过一个传承久远的古老节日--"好庆节"; 那里的苗家男女都会在"好庆节"里身穿盛装纵情饮酒、踩芦笙、唱飞歌……  相似文献   

15.
杨端是统治播州(今贵州遵义)达近七百二十五年的杨氏家族之始祖。近代以前,史载皆以杨端为山西太原汉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学者谭其骧对其民族身份提出异议,认为杨氏族属为川南之罗族(今彝族),文章发表后,又衍生出苗族、白族、仡佬族三说;杨端其人之存在,则在上世纪末禹明先撰文提出新见。杨端其人及其族别问题,事关黔北历史真伪、事关黔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对二学者之论逐一缕析,认为确有杨端其人,祖籍山西太原,汉族。  相似文献   

16.
苗族婚歌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共经历了萌发、停滞、复苏及兴盛四个发展阶段,学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对苗族婚歌进行学理性分析。学术界对苗族婚歌的研究主要散见于苗族民歌、苗族婚俗的研究之中,对苗族婚歌的专题性研究还有待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7.
郁乃荣 《神州民俗》2007,(10):22-23
银饰是苗族传统服饰文化工艺中最细腻、最精致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头饰在苗族装饰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头饰上可以分辨出苗族的支系、甚至可以识别婚否。苗族的头饰独特而希奇,就在于它反映出自古以来苗族人民的信仰心理。  相似文献   

18.
<正>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  相似文献   

19.
1—1《苗族古歌》(有的翻译成《苗族史诗》)谌称为苗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它不但具有文学、史学、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价值,而且还表现出苗族先民浓郁的原始文化心理特征。直到今天,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都还隐现出这些传承下来的文化心理因子。因此,探讨《苗族古歌》中的原始文化心理建构,无疑对我们进一步认识苗族的社会历史生活和文化创造活动,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而要考察《苗族古歌》的原始文化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考察苗族先民的文化创造活动,这是因为,《苗族古歌》作为苗族先民最  相似文献   

20.
苗族刺绣经过历史的演变逐步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刺绣文化,每一件作品都是苗族历史、文化、信仰和情感的结晶。作为展现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苗族刺绣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苗族绉绣双龙头绣片是一件具有苗族服饰刺绣特点的纺织品,通过显微镜和能谱分析对纤维结构、污染物成分进行检测后,可采用传统针线法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