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中国傩的源生与流变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傩的文化内涵和学术意义。中国傩源起于自然崇拜,""的初始原型当为禳星祈福的女巫,是远古星宿崇拜的一种反映。禳星祈福的女巫是古代方相氏的最初形貌。中国傩在距今约二万年前甚至更早时期便有可能产生。傩由北向南迁移与图腾崇拜有关,""与"隹""鸟"的结合是太阳、鸟图腾崇拜的历史印证,是稻作农耕文化的内在要求。驱""巫仪是鬼神崇拜的产物,方相氏在驱""仪式中以巫的角色担负着驱疫恶鬼禳解邪祟的使命。道教、佛教的兴起与发展丰富了中国傩舞、傩仪的形式与内容,促进了傩戏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岑巩,古名思州。历史悠久,文明早孕,思州傩是思州文明早孕的象征。而今,古思州治地的岑巩县境内,仍流传有数以百计的傩愿目,不仅有各民族共有的傩愿目,如“寿愿”、“傩神愿”、“劝和愿”等,而且有受民族、地区、姓氏所限制的傩愿目,如“罗侯愿”,“敬磨  相似文献   

3.
玉傩面考     
良渚文化"神微"图案中的"神面纹"经考应为"傩面",即最古的魌头画,并非巫觋之真面目.这种戴面具的巫覡形象早已见于法国等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上,其具代表性的有"鹿角巫师"、"羚羊人"等壁画.我国堪当玉傩面像者始出于石家河文化肖家屋脊6号棺,它以人面獠牙为特征,确为非人、非兽、非巫、非神的傩面具--魌头.继之,商、西周墓各出一件玉傩面,经考,其年代属夏至商前期(公元前21世纪一公元前15世纪).外国尚有由若干件玉傩面组成的系列化玉傩面像群.  相似文献   

4.
刘霄 《史志学刊》2023,(5):17-27
寿阳“爱社”傩舞俗称“耍鬼”“闹鬼”,流传于山西寿阳平头镇一带。2008年寿阳“爱社”傩舞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民间舞蹈类,这本应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莫大契机,然而,经过十余年的挖掘抢救与保护,“爱社”傩舞与其原始祭祀文化、宗教傩仪形制发生本质分离,故借助碑刻资料、方志记载、口述访谈等途径,重构“爱社”傩舞的祭祀仪式过程,挖掘其文化核心要素,为群体性非遗保护作探讨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傩舞之谜     
边极 《福建旅游》2005,(6):48-48
在华夏传统文明中,“傩”是历史久远并广泛流行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汉族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图腾和巫术意识。其中,跳傩舞即是典型传世之作。据考证,福建最早流行傩舞的当数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无疑,泰宁是闽域傩舞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6.
周晓萍 《丝绸之路》2012,(24):88-89
本文以陇东傩面的形式为出发点,探讨了其造型、色彩、空间表达及创造性想象方面的内容,指出了陇东傩面艺术的存在形式与其实质性内容不可分割,而这些内容的形成是以原始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端为契机的,陇东傩面的形式存在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梁军 《丝绸之路》2013,(4):82-83
"傩文化"是一种人类文化的共生现象,世界上任何一个古老民族都曾有过傩文化的漫长经历。傩以象征性的仪式活动为载体,传承着千百年来民间信仰、观念、习俗、游艺、表演、宣泄、狂欢的深厚传统,它历经沧桑而依然存活于21世纪的乡土社会中。甘肃古傩文化的底蕴极为丰富,悠远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瑰丽多姿的各种傩仪、傩舞、傩戏、法师舞以及由它们派生出的傩神、傩面、傩俗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宝藏。  相似文献   

8.
傩形成于原始农耕阶段,它借助面具、舞蹈等象征符号群建立起与自然世界沟通、改造的想象联系,以获得逐疫禳凶、除旧迎新的心理满足。它以仪式、表演、法物、图像、语言等来面对他界的神秘力量,展现出人的意志力和控制力,显示出巫风的性质。傩在传承、演进中,交织着巫术宗教、神话传说、民俗生活和艺术创造,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庞杂的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9.
陈珂 《丝绸之路》2012,(20):5-9
唐宋以来,佛教影响日渐扩大,并对上层人士产生作用。方相氏所代表的凶狠勇猛的傩仪显然有悖佛教意旨。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人们更愿意用和平温雅的祈福来替代气势汹汹的驱鬼活动,宽容与妥协成为主流。宫廷傩中那个黄金四目、龇牙咧嘴的方相氏,从此不再受到重视。从现有资料看,在这一时期,傩的世俗化、娱乐化加强了。宋代宫廷傩已经由教坊代办,出现娱乐化、世俗化和戏剧化特点。此时,整个国家的礼乐系统与《周礼》的理想化形态相去甚远,“以礼天地”的宗旨开始变质为“娱人耳目”。古代壮哉的狂夫方相氏,到了明清以降衍变为酒鬼、色鬼.从中体现出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在后期的高度专制和政治高压下形成的文化犬儒化。  相似文献   

10.
朱少波  李扬 《民俗研究》2009,(2):220-234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河北武安白府村“拉死鬼”的整个活动展演过程,将固义村“捉黄鬼”和白府村“拉死鬼”这两个处于同一民俗背景下的傩俗活动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索归纳白府村“拉死鬼”傩俗的民俗特征以及所折射的武安傩的整体特点。  相似文献   

11.
黑是神秘     
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图为江西萍乡武功山的傩舞,佩戴黑色面具的舞者,手持法器,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这里的黑色显得诡异而神秘,是沟通人神之色。  相似文献   

12.
思州傩愿脚,系指流传在古思州(今岑巩县)境内的110多种傩愿脚。这些傩愿脚,由于传承保守及受民族、姓氏、地区等的限制,因而名不远扬,有的傩愿脚,世世代代只流传在几个村寨或一个村寨,甚至几户人家,至今不少人对思州傩愿脚还不了解,认为冲傩就  相似文献   

13.
宋心果 《南方文物》2022,(5):272-278
<正>一、引言傩是多元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庞杂而神秘的文化复合体,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宠儿((1))。南丰傩文化是中国傩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根植于赣鄱丰厚的沃土,广泛流传于民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傩面具是南丰傩文化的重要体现,至今遗存了中国现存最早傩文化的原生风貌。“任何一个艺术传统都是强有力的,它通过本身的系统将象征符号与意义结合起来,使意义符号化。”((2))南丰傩面是象征符号的物质形态和意义精神的非物质形态的聚合,由形制、设色、纹饰、造物观等构建的傩面符号系统,塑造了形制质朴、设色厚重、纹饰精美、语义丰富的南丰傩面艺术。  相似文献   

14.
傩魂神韵     
所谓“傩”,《说文解字》释云:“见鬼惊骇,日傩.”《论语》黄侃疏:“日作傩傩之声,以欧疫鬼也.”傩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史前萌起到商周盛行,至今的山南海北的村野间,仍能看到那些傩面具,傩戏舞姿,听到那些傩戏唱腔. 初入武安,便住进了一个叫杏花巷的小弄道里,青石铺垫的小巷有些陡峭,雨中的小巷薄雾弥漫,极易令人想起烟花江南.其实,走进武安你会切身感受到,武安有的不是江南的忧郁,而是另一番江南不具备的亮丽和清新.  相似文献   

15.
湘西地区至还今保存着鬼神崇拜,经过长期的傩坛仪式、口头传承,人们把想象和幻想加以整理,形成了独特的傩文化特征。湘西傩祭虽然反映的鬼神是虚幻的、超现实的,但它反映的仍然是人类社会生活,表达的仍然是人的思想感情,刻划的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类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天柱侗苗地区的巫教有“红坛”和“梅坛”两个门派。红坛属禅宗,以诠释、教化和念颂经文为主;梅坛则偏向操作表演和巫术感应。民间将红坛教派叫做“文教”,将梅坛教派称为“武教”。“文教”的活动内容有:为亡灵开路、印七、拜忏、踩灯、做牛角道场、玉皇会、千人会、万人缘、倒白虎、开财门等活动项目。“武教”的主要活动内容有“打老师”(又称“打邪家”即驱鬼)、偷魄抢魂、保胎、求嗣、送子、求雨、推寨(又称“洗寨”)、上刀梯、捞油锅、冲傩还愿。一般情况下,巫教从业人员都能身兼“文武两教”。  相似文献   

17.
“傩”是具有强烈宗教和艺术色彩的社会文化现象,历史久远,起源于汉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傩”字早已被列入生僻字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黄林 《丝绸之路》2006,(11):18-20
傩祭,是远古化的遗留,在一些较封闭,少有现代明冲击的地方,仍然顽强地存在着。这种带有明显人类早期化和民间艺术特点的祭神仪式,传递和延续着古老社会的化信息,十分珍贵而有价值。尤其在西北一些民族地区,这种舞祭活动仍有保留,且近年呈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19.
周代傩礼考述胡新生傩礼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摊礼大致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其演变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由傩礼派生的傩舞。傩戏和形形色色的面具艺术直到现代仍流传于湘、赣、桂、浙数省的少数地区。作为中国傩礼的源头,周代傩礼所确立的一系列惯例对后...  相似文献   

20.
千年傩舞     
在早已选定的日子里,山和树的影子在一条大水里飘飘忽忽地晃荡着,在村中最为醒目的古建筑严氏祠堂里,供奉着严氏列祖列宗灵牌,香火缭绕。十几个傩舞队员披戴红色头巾,套上各式各样的面具,尽情表演着。面具花样繁多、颜色鲜艳夺目.配上獠牙、大口、犄角、火云,再加上怒目瞪眼、凶神恶煞等狰狞恐怖的表情,一个个威风神气的神灵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