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元史》卷六一《地理志》载:“(至元)八年,分大理国三十七部为南、北、中三路,路设达鲁花赤并总管。十三年,立云南行中书省,初置郡县,遂改善阐为中庆路。”据此,则云南行省设于至元十三年。然考之史籍,云南建省似比此略早。据《元史》卷八《世祖纪》,“(至元十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卷一四《世祖十一》至元二十四年(1287)十一月条记载:"弛太原、保德河鱼禁。"此处"太原""保德"二地并列,并不妥当。据《元史》卷五八《地理一》,时太原为路总管府,而保德为其下辖一州。故而此处应为:"弛太原保德河鱼禁。"二、《元史》卷五○《五行一》中有大德四年(1300)六月"归德睢州大水"的记载。此处"归德睢州"之述有误。据《元史》卷五九《地理二》,睢州属汴梁路管辖,与归德府之间无隶属关系。故此处应断为:"归德、睢州大水。"  相似文献   

3.
<正>柯劭忞《新元史》成书之后被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列入"正史",成为官方钦定的"二十五史"之一。时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称《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洽’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士之积累以成高峰"1,对柯劭忞及其《新元史》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柯劭忞政治见解相反的章太炎,也评价《新元史》称:"柯书繁复,视旧史为优,列入正史可无愧色。"2柯劭忞还因《新元史》,于1924年获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授予的  相似文献   

4.
《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本文所引《元史》均为该版本)卷97《食货五》中有如下记载:“其咸宁、长安录事司三处未散者,依已散州县,一体斟酌,认纳乾课,与运司已散食盐引价同。”此处标点有误,理由如下:据《元史》卷60《地理三》载,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所领之奉元路“领司一、县十一、州五。州领十五县”。奉元路所“领司一”即此段文后随即提到的“录事司”。此段文后详列奉元路亲领的十一个县,其中包括“咸宁,下。长安,下”。《元史·地理志》纂修之时,遵循“各路录事司与路所亲领之县与府、州之隶路者,低于路一字”的原则。可见,录事司…  相似文献   

5.
《元史·百官志》认为元代录事司在中统二年到至元二十年曾设司候一职,这一记载有误。金代的录事司与司候司为不同等级城市的行政管理机构,互不统属,蒙古建国之初,承袭金制,司候不应设于录事司之下;此外,至元三年定官员职田数和至元八年规定录事司捕盗事皆不见有司候一职,故知《元史·百官志》录事司下设司候一职为误。  相似文献   

6.
一、明修《元史》的缺陷及清代前期学者对元史的考证与补作洪武二年(1369)二月,朱元璋下诏修撰元史,说:“近克元都,得《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记载。况史记成败、示劝惩,不可废也。” (《明洪武实录》卷39)于是,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当年二月开始编写,八月就写完了除顺帝以外的本纪、志、表、列传共159卷。第二次重开史局,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二月,到七月便完成了顺帝一朝的纪、志、表、传,并把两次所修合在一起加以编排,成为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在内的,计210卷的官修《元史》,记载了自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至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约16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阎复的籍贯,《元史·阎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72页)记载如下:"阎复字子靖,其先平阳和州人。祖衍,仕金,殁王事。父忠,避兵山东之高唐,遂家焉。"在中国历史上,安徽有和州(今江苏省马鞍山市和县),唐武德年间河北曾短期设有和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元初北京路总管府曾领和州,至元五年就并入利州为永和乡(见《元史·地理志》"大宁路"条,北京,中华书局,  相似文献   

8.
元代河南江北行省的屯田,《元义类·经世大典序录·屯田》、《元史·兵志三·屯田》所载极为简略。本文再就《元史》本纪、列传、志,元人文集,以及《元典章》等史籍的记载,对有元一代河南江北行省的屯田,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广安大良城(一作大良平或大良坪),是南宋末年四川军民抗击蒙古(元)军的一个重要据点。史载,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余玠筑城大良坪为广安军治所,(《宋史》卷89《地理志》)宋、蒙双方在大良城的争夺战相当激烈。宝祐六年(元宪宗八年、1258年)十二月,大良城宋军守将蒲元圭降蒙古。(《元史》卷3《宪宗纪》)蒲元圭被蒙古命为元帅,守大良城。景定二年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国内蒙元史研究成果甚丰。就笔者所见 ,出版专著五部 ,论文百余篇。论文集方面有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十五辑 (以下简称《集刊十五》) ,其中收录元史方面文章 1 6篇。中华书局出版了杨志玖先生的论文集《陋室文存》 ,系杨先生往年著作汇集。此外 ,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王晓欣点校的《宪台通纪》(元代史料丛刊 )。工具书有邱树森主编的《元史辞典》 ,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全书将近 2 74万字 ,是元史方面最全、最新的一本辞典。该年八月在南京大学召开了“纪念韩儒林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元代政治与社会国际…  相似文献   

11.
蒲鲜万奴和王浍是金朝末年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前者是东夏国的创造者,后者为东夏国首辅宰相。可是,《金史》、《元史》都没有为他们立传,仅于《纪》、《传》中散见某些零星事迹。其他史籍和外国文献中也有一些记载。晚近所增编重修的几部元史,如曾廉的《元书》、屠寄的《蒙兀儿史记》、柯劭忞的《新元史》等,收集有关材料,纂辑成《蒲鲜万奴传》;而对王浍却仍未立传,只有元好问的《中州集》有600字的王玄佐(即王浍)小传。这些就是研究蒲鲜万奴和王浍的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元代四川出现了两位声扬朝野、名闻遐迩的著名书法家邓文原、虞集。 邓文原(1258—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人称邓巴西。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行中书省辟为杭州路儒学正。延祐四年(1317年)升为翰林待制,后任地方官,有政绩。至治二年(1322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追封南阳郡公,谥文肃,亦称邓文肃。《元史·邓文原传》  相似文献   

13.
《元史》卷一九《成宗纪》大德二年 (公元 1 2 98年 )五月己酉条载 :“诸王念不列、妃扎忽真诈增所部贫户 ,冒支钞一万六百余锭 ,遣扎鲁忽赤同王府官追之。”同书卷二○《成宗纪》大德五年六月条又载 :“赐诸王念不烈、妃札忽而真所部钞二十万锭。”大德五年七月条又云 :“给诸王妃札忽而真及诸王出伯军钞四十万锭。”《元史·成宗纪》这几处提到的诸王念不烈 (列 )及其妃扎忽 (而 )真不见于《元史·宗室世系表》和《元史·诸王表》 ,限于资料 ,中外学者也从未涉及这一问题 ,其世系所出、分地所在始终是治元史者存疑的问题之一。笔者在研究…  相似文献   

14.
1.《元史》卷三《宪宗纪》(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第48页)载:"[宪宗四年]擢史枢征行万户,配以真定、相、卫、怀、孟诸军,驻唐、邓。"此处"怀"与"孟"之间不应点断。《元史.地理志》于"怀孟路"条内虽有"元初治下  相似文献   

15.
今天辽宁省的西北部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北方民族生息与活动地区。据《元史》记载:在十三世纪(公元1220年左右),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后,就定辽西一带为异母弟别里古台的封地。元王朝时,辽宁西北部分别属于辽阳行省和大宁路。  相似文献   

16.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三月十八日在大都发生的权臣阿合马被刺事件,是元朝统治集团内部汉人与色目人矛盾的总爆发,是元初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元史》、拉施特《史集》、《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对这些史料记载的比勘,则有杨志玖、蔡美彪诸先生的论文。①阿合马被刺事件除主谋王著与高和尚(又作高菩萨)外,还有不少官员如枢密副使张易也牵涉其中,前人对此多已考察。据《元史》卷二○五《奸臣·阿合马传》,在刺杀事件发生当天,“及午,著又遣崔总管矫传令旨,俾枢密副使张易发兵若干,以是夜会东宫前”。这个“…  相似文献   

17.
<正>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为了与番贾互市,加强对河源地区的控制,遂派都实往探黄河源,并城其地,规置航传。后翰林侍读学士潘昂霄与都实弟阔阔出同僚,因录其所述都实考察河源地区的故事,作《河源志》。该书写成于仁宗延祐乙卯(1315),刊行于顺帝元统元年(1333)。元末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明人所撰《元史·地理志》皆录有潘氏《河源志》全文,元末人梁寅《河源记》一文也大致是节录潘氏原书而写成。潘书刊行以后,诸家引录多作《河源志》,但也有书作《河源记》者,如《学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元史研究概况张金铣,吴海涛1993年国内的元史研究,较之往年又有一定的进展。周良霄、顾菊英编著的《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1月),六十余万言,比较详尽地叙述有元一代的历史,并有不少新的见解和具体事件的考订。中国元史研究会主编的...  相似文献   

19.
钱大昕(1728—1804年)是有清一代的汉学大师,乾嘉学派的钜子,在当时学术界就负有声望。著名学者江藩在《汉学师承记》中称赞钱大昕说:“先生学究天人,博综群籍,自开国以来,蔚然一代儒宗也。”说明钱大昕学问的博大精深和造诣之高。 钱大昕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的《甘二史考异》则是反映清代史学成就的代表作之一。他对元史的研究,用功极深,在《廿二史考异》一百卷中,《元史考异》独占十五卷,几占七分之一,在整部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此同时,钱大昕还专门撰述了《元史氏族表》三卷、《元史艺文志》四卷、《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四卷。这一切,都说明了他对宋濂主编的《元史》是深为不满的,因而发奋重新编纂一部《元史》。  相似文献   

20.
钱大昕是乾嘉时代史学巨擘,尤以元史见长,相传在其身后留有遗著《元史稿》一部。日本学者岛田翰在江浙访书时曾见到残帙,在国内引起过一定影响。然而通过道光间学者毛岳生过录钱大昕批注可知,钱大昕所作的工作只是在明修《元史》的基础上改订文字,删省传记,又补入《元史艺文志》与《元史氏族表》等而已,并非新作一部《元史稿》。岛田翰自称曾见到钱大昕残稿一事固不可信,钱大昕之子钱东壁、钱东塾所作《行述》所谓有"纪传志表皆已脱稿"的《元史稿》也是夸大之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