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上九五之尊之位,赵普之功当推第一。赵匡胤坐上龙椅之后,虽然任命了范质、王薄、魏仁浦等一批前朝旧臣为宰相,但那也只是一个虚职,不过是为了稳定朝政罢了。  相似文献   

2.
在旧戏舞台上,凡是当官的,总要戴一顶乌纱帽。这种乌纱帽也叫纱帽,其前身是古代男子裹头发用的幞头。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一种纱帽,很得皇帝的赏识,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连皇帝自己也不例外。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软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  相似文献   

3.
马军 《文史月刊》2011,(9):44-45
卢多逊绝对是个聪明人。《宋史·卢多逊传》上说他“博涉经史,聪明强力,文辞敏给,好任数,有谋略,发多奇中。”卢多逊才20岁就中了进士。他看到宋太祖赵匡胤手不释卷,就买通了负责图书的官吏,皇上拿走什么书,他马上就知道了,也把这本书捧在手上,宁可一夜不睡,也要将书看完。  相似文献   

4.
状元街遐想     
欲晓 《福建旅游》2005,(6):44-45
  相似文献   

5.
登状元岩     
在泰宁漂流完上清溪,到了下码头小憩,千万别忘了游览状元岩,否则与美人失之交臂,岂不憾哉。此景区坐落在长兴村北,离城区11公里,与上清溪唇齿相依。据县志记载,南宋庆元二年(1196)状元邹应龙(1173——1245)少年时读书于此,后人誉其读书处为状元岩。距状元岩一华里又有个琵琶岩,人说是明代道仙邢德兴修真之处。  相似文献   

6.
魏羲之 《文史天地》2011,(12):53-54
这是一起"走后门"的典型案例。可见走后门之风,在中国历史多长。北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江西临川才子王安石来到汴京参加由皇帝主持的考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殿试,那年王安石刚好21岁,由于自己才华横溢,所以对于考取状元信心满满。  相似文献   

7.
《文史月刊》2013,(12):75-75
建隆三年(962)二月的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对近臣说:“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何如?”结果,“左右不知所对”。  相似文献   

8.
曾有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于是,也才有了本文讲述的读书人一旦科举高中后,随之而来的桃花运。这是历史长河中涌现过的浪花,回首一望,一笑而已。  相似文献   

9.
《福建旅游》2005,(6):12-13
900多年前,南宋状元邹应龙在此隐居读书,这里峰架文笔、崖晒经文、山盘龙虎,浸润了浓浓的书卷之气,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前来凭吊瞻仰,求取聪慧灵气,了却金榜题名梦想。  相似文献   

10.
状元百态     
新科进士们殿试过后,要在皇帝面前听候宣布名次,这一仪式叫“传胪”或“胪传”。  相似文献   

11.
刘典 《湖南文史》2011,(12):68-68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后来“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却改不了“抠门儿”本色:皇宫里的窗帘是用很便宜的青布制成;衣服也很简单,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  相似文献   

12.
宋太祖赵匡胤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生于洛阳,祖籍河北涿州。赵匡胤幼年接受了传统的封建教育,但时代的熏陶,耳濡目染,使他学文习武,成长为文武全才。  相似文献   

13.
宋代司马光著《涑水纪闻》,保存了不少正史没有记载的珍贵资料,其中有关宋太祖赵匡胤几则轶事,看了就很有“嚼头”。且看这一则:有一天,宋太祖没事偷着乐,在后宫苑里用弹弓打雀玩。忽有侍御史张霭说有急事要见,皇上听罢汇报,尽是些稀松平常的事情,很是扫兴,愤而质问为何小题大做?这老张是个直肠子,便实话实说:臣以为这些小事,也比打雀要紧。皇上更老羞成怒,抄起柱斧柄敲掉他两颗门牙。张慢慢俯下身,捡起落齿揣在怀里。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文章。名字的的好坏竟如此关系着人的前程,难怪如今世面上有专门的“起名公司”了。  相似文献   

15.
宋代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正月陈桥兵变后,建立起来的又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从而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从宋太祖建元。到南宋帝昌,共经历三百多年(公元960~1276年),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势衰弱的朝代。北宋时期,东北、西北边陲,长期受到契丹、西夏威胁,北方金的统治势力崛起以后,迫使赵构南迁商丘建立起南宋。于公元1129年偏安于临安(今杭州),形成宋金南北长期对峙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湖南文史》2010,(3):36-36
古稀状元: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状元尹枢中状元时年已71岁,9年后病逝,享年80岁。尹枢是全国年龄最大的“古稀状元”,又是四川寿命最高的“长寿状元”。  相似文献   

17.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后来“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却改不了“抠门儿”本色:皇宫里的窗帘是用很便宜的青布制成;衣服也很简单,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  相似文献   

18.
李蟠是清代徐州唯一的状元,也是清代结局最惨的状元。清代一些野史、笔记,现代《民间文学集成》记载了李蟠的一些奇谈故事.笔者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清近1300年间,共出状元596名;自宋至清近800年间,共出武状元115名。其中,昆山共出状元7名,武状元1名,分别占总数的1.17%和0.87%。在全国25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中不能不说是奇迹了。而这8名武状元也是昆山历代473名进士中的拔尖,其进士的“产出”量也是真够让人钦佩。  相似文献   

20.
《中华遗产》2009,(6):20-23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与今天的高考一样都是以分数取人。科举有积极意义吗?古代的科举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