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国青铜器之南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颖 《南方文物》2009,(2):62-70
吴国青铜器的类型与特征,学术界多有研究,有分为中原型、仿中原型和土著型三大类①;也有分为中原器(A)、仿西周青铜器(B1)、基本土著型(B2)和土著器(C)三大类四小类②。以上分类均以中原青铜器为参照标尺,以青铜器所呈现的中原风格与土著风格的多少来确定其类型。  相似文献   

2.
从诸多融合型青铜器产生的文化背景来看,融合型青铜器是由某种考古学文化族群将其自身的土著文化因素与外来的文化因素杂糅、结合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器物,不能把融合型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特征截然割裂开来。融合型青铜器在某一考古学文化分布范围内的出土频率是判断其文化归属的重要依据之一,至于那些分布在中原青铜文化区边缘地带且文化因素十分复杂的无陶铜器墓,其地方特色浓郁的青铜器以及葬制、葬俗是判断其考古学文化归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西江流域是岭南东周时期青铜文化遗存较集中的地区,青铜器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兵器和工具的组合及摆放位置、本地化的铸造技术、器物群的多种文化因素组合三个方面.当地的土著居民应该是这些文化的主体创造者,他们就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南越"等土著民族.  相似文献   

4.
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为2010年重要的新考古发现,该墓葬以其高等级、较多青铜器出土在商文化的周边地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指出M139出土的青铜器具有典型商文化特征,但这些青铜器同时表现出年代滞后的特质,即多数青铜器年代属于殷墟文化时期,却又具有若干较早的二里冈文化时期特征。这种特质说明M139青铜器属于商文化体系内本地独立生产的青铜器。  相似文献   

5.
新公布的宜昌万福垴鼎,在整体造型、纹饰布局以及足部上端的兽面纹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安徽地区所见的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的土著风格铜鼎,说明万福垴鼎与这类土著鼎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这些土著风格铜鼎上的特征,可以作为我们日后识别长江中游土著青铜器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6.
略论湖南出土的商代玉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商代玉器多与窖藏青铜器同出 ,装饰玉占主流 ,主要用于祭祀。玉器的拥有者是中原来的殷人 ,他们在带来中原青铜器的同时 ,也带来了玉器和玉料 ,并制造出了既有中原玉雕艺术风格 ,又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玉器。南下殷人的重玉思想没有被湖南当地土著民族接纳 ,这时期的玉器多出土在受到商文化影响较强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宣汉罗家坝M33是一座典型的巴蜀文化墓葬,该墓包含了楚文化、中原文化、燕齐文化等多种外来文化铜器。在讨论了中赵甫墓、大黑汀M1、相家庄M6、辛店M2等相关典型墓葬年代的基础上,指出诸外来铜器年代最早者可到春秋晚期,最晚者为战国中期早段。在此基础上,结合巴蜀文化铜器和陶器的演变情况,可知该墓年代以战国中期早段(前395~前356年)为宜。从墓葬形制与规模、外来青铜器和土著青铜器的数量情况来看,墓主应为高级贵族。  相似文献   

8.
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自发现以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撰写论文,这无疑对推动我国南方地区古代青铜器的研究起了积极作用。在探讨诸多问题中,文化性质问题,即新干商墓出土器物所反映出的文化面貌究竟怎样,是商文化,先周文化,抑或土著的吴  相似文献   

9.
牛倩 《文博》2009,(5):49-52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的生产,为先周青铜器铸造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先周主要青铜器的形制多以陶器型模为基础,某些青铜器纹饰也是对陶器、玉器纹饰的直接继承与发展。无论是简单几何纹与《周易》卦象的暗合、箅孔数目的设置,还是凤寓五德观念的形成,皆体现着先周青铜器对上古文化的传承。而通过考古与文献的综合考查,解读三者内蕴文化本质上的传承关系,正是当前该领域学术研究亟需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曲村墓地发现的两件南宫姬鼎器型怪异,与中原地区常见的铜鼎全然不类。结合最近学者对湖北新发现的一组带有"南宫"铭文的青铜器的探讨,笔者认为曲村墓地发现的南宫鼎在器形上受到了望城高砂脊这类遗存的影响,其产地应该是在长江流域,是分封在长江流域的南宫家族后裔,受到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制作的器物。  相似文献   

11.
弥生时代青铜器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铜器文化的价值 在人类的文化史上青铜器的发明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人们认为青铜器与前一个时代的石器相比,作为利器的性能优越,能够使生产大幅度地提高。但是,看一看古代一些有名的青铜器文化就会了解到这些文比诚然也是利用青铜作为利器或武器,但青铜的多数是用来作为一部分有权者或首领所使用的物品,除此之外便是用来做祭器或宝器,而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利器依然是石器。这样看来,青铜器在文化史上还有另外方面的意义。 第一,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和石器的制作完全不  相似文献   

12.
夏家店上层文化存在大里青铜器,除一部分典型中原输人品之外,大部分具有北方系或东北系青铜器特征,文中将这部分器物称为该文化的"‘本源青铜器",并详考了这类铜器f该文化之陶器、石器和骨角蚌器、仿皮质器物等日常用器之间的渊源关系。指出在夏家店上层文化中存在着一个青铜器铸造中心,大量青铜器制品为本文化所独有,并向周边地区输出其影响,同时也进行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它比起红铜来,熔点低、硬度大。这种银、锡合金,颜色发青绿、故称“青铜”。青铜器在我国始于何时尚不清楚,但古代有大禹治水,铸九鼎的传说,因而推断青铜器出现于约公元前ZI世纪。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以数量多,器类丰富,造型典雅,纹饰精美,铭文奇异,工艺精湛,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商周时期,我国青铜器的生产和运用发展到了高峰时期,其主要类型有生产工具、武器、礼器、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等。战国后,随着铁器的制造和使用,青铜器运用和制造逐渐衰退,大多限于特殊器物及工艺观赏方面,但…  相似文献   

14.
张昌平 《南方文物》2014,(3):152-154
<正>玫茵堂收藏的青铜器是古代中国青铜器中重要的部分,这不仅是因为这个收藏的青铜器品种全、数量多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因其多件和多组青铜器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例如,玫茵堂收藏中有中国青铜时代最早阶段——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两件爵、一件角和一面绿松石牌饰1,这是中国海外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器类别最多的收藏之一。我们可以将这几件青铜器,放在近年来二里头文化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展的背景中,进一  相似文献   

15.
《江汉考古》2021,(4):71-80
湖南晚商至西周时期青铜器的文化归属和来源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伴随多个重要遗址的发掘,炭河里文化的面貌逐渐清晰,其分布范围与集中出土青铜器的沩水流域重合,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从辨析炭河里文化的青铜器出发,发现湖南及其邻近地区出土的晚商至西周时期青铜器,实际上属于两种年代相继、特征不同的青铜器群,进而具体分析了各器群的文化内涵及其反映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青铜器的出现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青铜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对青铜器的保护传承意义重大,如何更好地让青铜器在博物馆与大众交流,前期的保护修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保护青铜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两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7.
樊海涛 《收藏家》2009,(11):17-24
一云南青铜器概况 要鉴定云南的青铜器,首先必须了解云南青铜器的一些基本常识。云南青铜器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它与世界上其他诸多的青铜器相比都截然不同,即使是和我国商周青铜器相比,也显示出卓然不群的个性。概而言之,云南青铜器产生时间晚,存在时间短,注重实用,造型独特、写实性极强、装饰工艺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8.
郑祎 《宁夏史志》2009,(5):29-31
从20世纪70年代虱奉世纪初,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青铜兵器、车马饰件、动物纹装饰品等为主要特征的北方系青铜器,陆续在彭阳境内被发现,分布相对稠密,且独具特色。从而使这一小区域成为研究“北方青铜器”的有机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彭阳县境内共发现、发掘和清理的各型青铜文化墓葬50座,文化分布点30处,出土文物2500件。  相似文献   

19.
安徽青阳县汪村出土青铜器单元明确、器物组合完整、器形风格新颖、文化内涵丰富。通过器物组合、形制和纹饰的比较分析,汪村出土青铜器的年代可以拟定为西周晚期,其形制特征反映了皖南与宁镇、江北以及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互动与交流。汪村出土青铜器是构建皖南沿江地区西周青铜器编年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正>西周是我国上古文明的兴盛期,也是中国青铜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此时期的青铜器及铭文的铸造和制作成果卓著。西周时期的文字形式基本上都是靠青铜器保存下来的。西周青铜器铭文内容丰富,在形式上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进步以及西周先民的文化审美互为表里,成为人类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西周历史、文化研究上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尚书·周书》[1]。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艺术美体现了中国文字和书法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