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美是在插队时认识吴平的。1972年初,20岁的王美和大她一岁的吴平“上山下乡”,插队来到永清县惠元庄村,同来的还有天津市的三名青年。王美姐妹共三人,她是老大。  相似文献   

2.
插队读书记     
张刃 《炎黄春秋》2010,(9):69-73
我们1969届初中毕业生,实际只接受过6年的小学正规教育,插队时许多同学还不满18岁,实在算不得“知识青年”。渴望读书,是我们当中许多人的追求,即使在穷乡僻壤,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也没有放弃。  相似文献   

3.
王川 《钟山风雨》2012,(2):43-46
1965年,刚刚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的潘一乐和七个同学被分配到镇江蚕研所。这一年,他21岁。坐了八个小时火车,背着简陋的行李,八个年轻人在镇江火车站下了车,饥肠辘辘。当时镇江火车站还在城西的和平路,站前没有任何大商场,只零散着一些小吃店。他们走进一家小饭店,问:"有什么面吃?"  相似文献   

4.
陈抗美 《湖南文史》2013,(10):59-60
1969年1月,我和四位同学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从上海“下乡”来到安徽的濉溪县(今属淮北市)白沙公社王楼大队吴楼生产队插队。1970年的春节过后,我比其他上海知青提前回到了我所下乡的生产队。回到生产队后我发现我原先住的房子被调换了,换到了仓库旁边的一间小房子里。  相似文献   

5.
插队的日子     
与风搏斗 1965年9月25日,我们益阳市35名下放知青,被集体安排在沅江县复兴公社富民大队十二生产队。十二生产队是因知青集体插队而组成的,人们也就习惯地称为新建队。贫下中农用泥砖竹木芦苇和稻草为我们知青盖了房子。大屋子有十多间房,上面盖着厚厚的稻草。  相似文献   

6.
1969年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运动掀起高潮。15岁初中刚毕业的我,带着对未来几分朦胧与茫然,挥别父母,与同班彭怡纯、陈萍萍、何晓步、胡荣泉5个女生一起下放到湖北京山县杨集区三台公社巴冲大队插队落户。班上其他同学大部分下放到京山惠亭、钱场等公社。春节刚过,1970年2月11号早上,下着小雨,我们在四十五中操场集合,前来送行的亲人云集,前往京山的三四十个同学在班主任刘行乐老师陪同下分乘两辆敞篷卡车出发,我们挤在前面车厢里,没有凳子,都站着,后面一  相似文献   

7.
郝秀兰 《文史月刊》2006,(12):37-39
2006年2月,当年的知青队长石小林邀请太原知青回插队乡村一一原晋祠公社王郭大队去看望老连长王命有。我们闻讯后立即欣喜若狂地聚拢到一块儿,一行八人匆匆忙忙奔回30余年前插队的村庄。久别相逢,举杯畅饮,说不完的心里话,道不尽的思乡情。当年老连长指挥着“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的50多名知青,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沙场秋点兵”,平田整地的情景至今依稀浮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8.
郭玉梅 《神州》2012,(9):94-94
前言: 常常听到有人说,现在的学生真是幸福!是啊,现在的学生是比早些年的学生优越,家里有房,很多家里也有了车,更甚者手机、电脑、PSP、阅读机等等样样俱全,他们如此轻易的拥有了其他年代的学生所无法想象或者梦寐以求的高科技电子产品。他们也可以随时学习唱歌、舞蹈、钢琴、滑板等等一切他们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东西。但我恰恰认为现在的学生是最不幸的!他们有手机等很多联系方式,自然同学与同学、家长与孩子、  相似文献   

9.
1976年以前,中央级的领导人逝世后,没有专用的灵车。大多是用大“解放”车拉着灵柩,上面松枝铺盖、缀以白花,车头上立着遗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人们纷纷涌向国外,去考察、访问和工作、学习,其中有许多青年学生。由于其势头有如当年“上山下乡”热潮,被人们称为“洋插队”。这些年轻人在“洋插队”中遇到了一些什么新鲜事情和麻烦问题呢?他们又是怎样对待和解决的呢?请看本文──  相似文献   

11.
程艺 《江淮文史》2004,(5):60-75
有关我的故事,是比较平淡的。每当我回首往事,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不禁首先想到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的一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在我成长过程中,对华老的这句格言深有体会,所受的影响也特别大。无论是在农村插队时挑灯复习准备高考,还是在大学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无论是在异国求学、访问,还是走上教育管理岗位的今天,华老的话始终激励着我去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12.
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是生活在爱的世界里,我有些迷惘了。爱究竟是什么呢? 书桌旁,正在写作业的我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咖啡香。原来外婆已立足于我身旁多时,她那专注的神情显出几分关爱,与咖啡香混合着沁入我的心扉。归途中,我正无奈地握着爆了胎的自行车缓缓而行,忽然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回头一看,原来是同学。“怎么车坏了?”“把书包放在我车上吧。”“来坐我的车。”热情的话语,果决的行动,让我顿感同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著名健康专家在首届“中国学生营养健康节”上曾指出,目前一些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十大不良饮食习惯,给健康带来了影响,应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这十大不良饮食习惯是:1.电视佐餐,食不知味。不少同学吃饭时喜欢看电视,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嘴巴做着机械式的咀嚼。长此以往,就会引起肠胃消化道疾病。吃饭看电视还让一些同学与父母的沟通减少,这样容易造成性格孤僻,成为一个既不健康也不快乐的人。2.润喉片当糖吃,口腔“遭殃”。润喉片可以用来治疗很多口腔疾病。因为它有甜味,于是有的同学没病时也用它当糖解馋。俗话说,“…  相似文献   

14.
正【文题和要求】阅读下面的对话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同学甲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总是会有很多新的惊奇等待着我们,让我们继续前行。同学乙说: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总有一些规则让我们无法接受,便想  相似文献   

15.
正不寻常的高考七七级每位同学参加高考,几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我也一样。1977年,打起背包,我与伙伴们来到了距家乡4公里的鹿寨县江口公社古董大队龙口村插队。不久,我被抽调到古董大队利民小学附设初中班当民办老师。小学附设初中班,是那个年代的特殊产物。当时办学的口号是:小学不出生产队(基本是自然村),初中不出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民委),高中不出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由此,  相似文献   

16.
天气渐冷,一位15岁的初一住宿学生要晒被子,因自己个头小力气不足晒不起来,于是打电话将10多公里外的家长叫来晒,竟然不知道请自己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帮忙,这令我惊讶。联想到邻居家的一位中学生,经常早晨上学时因车棚里车多取不出自己的车,他不是向同时取车的大人求助,而是仰起头,放开喉咙向高在四楼的家长求助。孩子缺乏求助意识,让我深思:现在的独生子女是不是只会在家里对家长发号施令,而在外却丧失了求助的意识和能力呢? 有人用“在家像猛虎,出门像病猫”  相似文献   

17.
父爱有痕     
打我记事起,父亲给我的印象总是板着冷峻的脸,和我没有亲昵的话可讲。偶尔去同学家玩耍,见同学的父亲和儿子之间那种浓浓亲情,真令我羡慕不已。回到家时,也想模仿同学那样和父亲说上几句话,但望见父亲一脸的严肃,在路上酝酿了许久的话语,顿时就咽了下去。父亲是名医生,按理说,医生的脾气应该是很和蔼的,但父亲却不同,他对自己的病人总是冷着一副脸,好像人家欠了他钱似的,特别是现在家里的孩子都很少,一个孩子病了,后面跟了好几个大人来照看。父亲最拿手的是针灸,那些大人见父亲给他的孩子扎针时,心疼得直嚷嚷:“你慢些扎,别让孩子疼着了。”…  相似文献   

18.
【文题和要求】阅读下面的对话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同学甲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总是会有很多新的惊奇等待着我们,让我们继续前行。同学乙说: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总有一些规则让我们无法接受,便想要退却。同学丙说:在外面,快乐的时候,想尽快将这份喜悦与家人分享:落迫的时候,又想尽快逃离,远离那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庞康养,1947年生。1968年插队。广东广业公司总经理。星期天。空气被北方的冷风洗得干干净净。一辆流线型浅蓝色高级轿车滑过广州市广州大道中。“这是我们刚刚为公司拿下的地,将来是公司的总部。”庞康养腾出一只手指点着偌大的一块绿地说。这里是寸土寸金的珠江新城。今天,他和同事一起,掌管着广东省政府拥有的国有企业中100多亿的资产。老照片上的他,30年前,正在广西和  相似文献   

20.
马洪波 《沧桑》2012,(4):40-43
仙车是古代作家、画匠表现墓室魂灵在天界、仙界、现实世界和地下世界高升、拜谒、神游、巡视、出行的一种车乘形式。一方面,在古寺庙、古墓、古祠堂等的壁画、画像石(砖)画、帛画中存在着周汉代仙车的图像信息;另一方面,在古籍记载中,如诗歌、汉赋和楚辞中存在着周汉代仙车的文字信息。通过对周汉代仙车的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的比较研究,本文基于仙车体系的概念研究周汉代作家、画匠设计绘制仙车的思想,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等级思想和浪漫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