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陈氏人权说有多义性“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是在救亡唤起下的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那个时代“思想界的明星”的陈独秀的启蒙思想是这场运动的精神。在1915年9月15口创刊的《青年杂志》(自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代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明确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科学与人权”遂成为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基本方向,这亦是陈独秀启蒙思想的菁华。此后,在七卷以前的《新青年》上,陈独秀对资产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和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今年是五四运动70周年,本刊特发表彭明教授的《为什么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和周天度研究员的《五四时期的史良》两文,以志纪念。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是谁?史学界一向都认为是李大钊。毛泽东在1942年、1945年先后两次指出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彭明教授从陈独秀在五四运动时期思想界中的地位、陈独秀与李大钊等人所倡导的启蒙运动为行将来到的爱国运动创造了前提条件以及陈独秀在启蒙运功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毛泽东关于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这一评价,“是很有权威性的,也是符合当时五四运动实际的”。周天度研究员以《五四时期的史良》为题,论述了五四运动对青年一代所起的哺乳教育作用,而在过去,史学界尚属少见,颇有新人耳目之感。本刊对彭、周两位的赐稿,谨表谢意。  相似文献   

3.
唐宝林 《神州》2008,(5):24-26
提起五四运动,人们就会想起当时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的陈独秀和他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称,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因为他发起并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爱国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和组织条件。在五四爱国运动中,陈独秀与他的新文化运动战友及时报道形势,并提出行动口号和纲领,这些活动实际上起了引导运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董根明 《安徽史学》2002,3(4):60-64
从热衷个人冒险行为、否定民众运动到倡导思想启蒙和国民运动;从反对党派政治到致力于民众基础之上的政党运动,陈独秀民众运动现的这种嬗变过程是近代中国思想界不断推陈出新、紧扣时代脉搏的产物,也是陈独秀个人勇于创新、孜孜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钱玄同是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与陈独秀、胡适、刘半农并称《新青年》四大台柱。他言辞犀利,思想激进,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精神气质。然而,钱玄同并非一开始便如此活跃,早期他还是个传统旧文人,有关他的思想转变之路值得研究,他在五四前后的表现与价值也应重新认识。从章门弟子转变为激进的反传统者钱玄同自幼受传统的旧式教  相似文献   

6.
宇晴 《黑龙江史志》2013,(13):62-62
本文通过五四时期发生的妇女解放运动,试对其探究,我们可以知道经济独立、思想启蒙、自身斗争是这个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三个重要原因,而其中经济独立是根本原因。这一时期,中国妇女受教育权的扩大,经济的独立,家庭及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等方面说明五四时期中国妇女已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妇女的地位已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海 《史学月刊》2006,2(1):36-44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五四时期蔡元培的政治立场并非南方国民党人在北方的代表,而是一位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学生运动问题上,蔡元培反对学生沉溺政治运动和支持五四运动,看似矛盾,实不矛盾,盖由其自由主义和爱国主义立场使然。在思想文化领域,蔡元培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同于陈独秀、胡适等五四同人的文化主张,则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深刻之处和他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先生是政治上的失败者。他学术上的成就,多于政治上的成就。他曾是北京大学的文学院长,是《新青年》杂志的主编;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人;是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中国,救亡和启蒙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不是谁压倒谁,而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救亡是启蒙之后的觉醒。没有启蒙,救亡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救亡深化了启蒙,赋予启蒙新的内容和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启蒙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紧密结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话语体系,推动启蒙事业在中国历史语境下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为寻求救国之道路,在1901—1914年间先后5次东渡日本。日本是青年陈独秀思想启蒙的起点,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陈独秀产生了中国启蒙运动的想法,由此拉开了他一生革命运动生涯的帷幕。  相似文献   

11.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教育思想的积极鼓吹者和新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持者.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教育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自1915年9月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其主要内容和特征是宣传以科学、民主为精神和方法的资产阶级新教育,猛烈抨击封建旧教育,鼓吹"教育决定论"和"教育救国论".第二阶段从五四运动后至1922年.他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某些教育问题,同时又十分推崇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两种教育思想混存一体的现象.第三阶段在1923年至1924年.他彻底放弃了资产阶级教育观及"教育救国"论,认为中国只有走政治革命的道路,提出教育要服务于政治革命,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教育侵略.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在这值得隆重纪念的日子里,使我们想起了陈独秀这位党的主要创建者,这位第一届到第五届的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早在50多年前就指出:“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又说:“现在还不是我们宣传陈独秀历史的时候,将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的婚姻家庭观,是其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辛亥革命前创办《安徽俗话报》,到“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这位“思想界的明星”,向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制度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对当时中国的妇女解放和个性解放运动,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一首先,陈独秀猛烈批判了封建的婚姻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陈独秀由“选学妖孽”转变为“康党”、“乱党”。政治思想的转变,促使他婚姻家庭观的革新。陈从1904年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起,就对封建婚姻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相似文献   

14.
王芳 《黑龙江史志》2012,(15):61-63
陈独秀早年的主要思想中,有过四次转折:从科考成名的秀才到拥护"康梁"的改良派;从改良派变身革命者;从辛亥革命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提倡思想启蒙再到政治改造;直到成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一步步的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五四前后北大学术纷争与胡适"整理国故"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前后中国新旧思潮交锋,北大学术论争是其表征,主要表现在章门弟子与桐城派的学术冲突;部分章门弟子与陈独秀、胡适等皖人联手,将白话文运动的矛头指向桐城文法;桐城派大体上被赶出北大后,北大教授因新旧思想的不同及地缘身份的差异而重组学术阵营,遂导致陈独秀、胡适等皖人与江浙学人也有纷争。而政治压力下胡适倡导"整理国故"既有学理本身发展的逻辑,更与五四以后的北大派系重组过程中思想策略运作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是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巨匠,“五四”时期新化的旗手,又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名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他的历史影响和作用.无论是在思想化领域里还是在革命政治的旋斗中,都占有不可抹煞的闪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五四后文化运动新势力的兴起洪峻峰五四爱国救亡运动对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是前几年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论及这个问题,都强调五四运动促使原来启蒙队伍的分化。胡适晚年也一再强调五四运动是对启蒙运动的"政治干扰",断言它导致了启蒙的中断。其实,五四运...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五四运动林林总总的文章中,多有提到陈独秀者,但有一点似乎还说得不很充分,即陈独秀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偶像破坏者之一。这不仅因为五四时期他写了一篇《偶像破坏论》,这一思想还贯串在他许多论著中。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与陈独秀启蒙思想比较──从个人与社会关系出发张宝明在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上,能够开一代新风,并在其影响下使社会出现一个新形势与新局面的,非本文选择的两位人物莫属了。梁启超、陈独秀两人在年龄上仅差6岁、却分别成为戊戌与“五·四”时期思想上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全面勃兴,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载体,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推导,显现出不同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的历史内容与特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全面传播并扎下根来,是五四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终极成果。在五四时期,如果没有救亡的忧患意识,就不会有对旧文化的深刻批判;没有对救亡的紧迫感,就不会产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钟情与痴迷之情。对旧文化的批判与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选择,正是在五四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完美媾合,实现了历史的情与理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