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研究尝试从地方性角度出发,分析城中村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和体现方式,利用历史演进的分析方法考察城中村改造前后地方性解构与重构现状。从地方等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地方性的社会建构体系及特征,并认为地方性从景观、文本、符号及感知四个维度进行持续的社会建构。结合广州猎德村整体改造为案例发现地方性的建构与时空元素紧密相关,镶嵌在地方的发展过程,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中国城市化中地方性研究框架;现实上为更深入理解城中村改造与地方性的关系,为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方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以人本主义地理学为代表,现代欧美人文地理学界对地方性意义以及地方在建构个人与社会的文化身份认同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地方对于个人与社会来说,不啻是一个意义的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媒介。因此,地方意义在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方-空间的关系、地方认同的多样性与动态性、地方认同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认同四个方面对欧美人文地理学关于地方与认同之间辩证关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述评。  相似文献   

3.
张骁鸣 《人文地理》2013,28(6):29-35
大卫·哈维在收录于其《正义、自然与差异地理学》文集中的《从空间到地方,再回看》这篇文章中,对他所谓的马丁·海德格尔"地方建构"思想进行了批判。通过忠实地引用哈维和海德格尔的著作、分析其各自观点形成的背景并提供依据,本文详尽揭示了哈维在勾勒海德格尔思想这一学术工作中的操作细节,即他实际上大量使用了重排引文、重组素材、偷换主题、"视而不见"、模糊处理等做法,"制造"出一个需要批判的所谓海德格尔的"地方建构"思想,从而对自己所要提出的"地方建构"思想加以支持。仅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看,海德格尔有他自己的"地方"和"空间"思想,但并未明确讨论过甚至从没有提到过哈维所关心的"地方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老城区菜市场的地方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领域,能够揭示地方的特质特性,从而实现对空间的理解。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基于地方理论的研究对象开始转向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而质性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这一揭示空间社会意义的研究。本文选取菜市场这一典型城市空间,尝试运用质性方法对其进行地方性的建构并分析其地方性形成机制。研究认为,菜市场的地方性可归为地方空间特性、地方时间特性、地方意义三个方面;地方性的形成机制是地方物质环境、活动者、历史文化和现代性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通过深入理解承载市民生活的空间,希望促进城市空间地方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地方感”这一核心概念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等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评估了在穗非洲移民对广州的城市感知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基于研究提出的五维地方感评价体系,本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①在穗非洲移民对广州地方感的五个维度的评价中,呈现出“地方满意度>地方依赖>地方信任>地方依恋>地方认同”的总体特征;②在穗非洲移民的积极地方感主要是通过广州的物质和资源环境构建起来的;③在穗非洲移民的消极地方感则主要是通过地方信任、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等精神维度的交流形成的;④在穗非洲移民地方感的形成路径有积极地方感和消极地方感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边界并不是很明显,有比较强的流变性。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对中国的跨国移民及其地方感研究进行了拓展,为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地方感指人与地方的情感关联,是地理学特别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关键概念。快速城镇化使得“地方”剧变,地方感也变得复杂多样,多元主体的地方感形成机制值得探讨。本文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东大街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研,运用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将不同主体的地方感归纳为三类:根植型、创造型和关怀型。老年原住民形成了根植型地方感,其重点在血缘联结、归属感、身份认同;沿街商户生成了创造型地方感,主要涉及美学、经验与私人空间等;虽从地方抽离但仍与地方保持着积极情感纽带的“乡邻”们则形成了关怀型地方感,主要涉及关注、社会互动、熟悉等。借助案例剖析和质性研究方法,本文对地方感多元类型和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理解地方感的多态性和分异性。  相似文献   

7.
李翠玲 《民俗研究》2017,(1):122-130
珠三角都市化村庄的地方性时间在工业化、都市化过程中发生巨大改变,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二元时间"制度。这种时间制度在仪式节庆和文体娱乐等公共生活中得以清晰体现,并塑造出独特的地方社会生活节奏。生产方式变迁、当地民众对意义的追求、"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地方政府干预等都在地方时间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变动中的家与地方:一个关联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熙明  封丹 《人文地理》2016,31(4):9-16
家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性研究中的关键性命题。人本主义地理学认为地方根植是家的根本属性,批判地理学则从社会建构的角度阐释家与地方的动态关联。在全球化和灾害影响下,家与地方的联结方式不断变动,呈现出异常丰富的多样性。本文从理论脉络入手,对全球化进程中因绅士化引起的家的置换,无家可归与家在他乡,以及离散者的漂移之家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灾民自我调适行为和灾后重建计划的实施方面,讨论了灾害影响下家的重构与认同问题。相关学科和国际研究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国内社会文化地理学对家的探索创造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萧放  席辉 《民俗研究》2022,(2):95-102
"方俗"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指特定区域内民众相对稳定的地方性生活模式与惯习.从民俗学语境出发,方俗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辨析"方俗"与意涵相似的"风俗"一词之异同,方俗侧重地方性、静态性,风俗侧重流行性、扩布性与社会整体性,风俗与方俗犹如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风俗是方俗的"社会化",方俗是风俗的在地化.其次,方俗作为地方社会的文化表征,在塑造区域地方性、构建民众地方感的过程中有重要功用.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正确审视方俗能够反窥和理解地方社会,合理利用方俗有益于地方社会治理,有助于实现因俗而治、因地善治.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知识是在反对西方中心话语主义的前提下提出的,可以作为文化阐释和文化传播研究的有效视角和方法论。在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过程中,地方性知识基于其本土性、独特性和平民性,既是文化传播者自身挖掘中国文化内在的精神和符码的“内视”,也是了解异文化有效的“他观”,有助于构建不同文化之理解和共情。文化的传播内容应该是精英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二者的螺旋共构,二者彼此补充、彼此增强。借助地方性知识的在地化,培养留学生的地方感以及多方参与的深度文化体验,是国际中文教育中文化教学的重要举措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广州荔枝湾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荔枝湾涌1940年代以来地方发展变迁与居民地方感的关系,进而挖掘居民地方感变化机制。研究发现:荔枝湾涌居民的地方感主要受生态环境、建筑与配套服务、集体记忆、活动类型、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起主导性作用;积极地方感主要来源于集体记忆的保留与延续;消极地方感主要来源于破旧的居住环境及落后的配套服务;此外,文章提出内向型地方感和外向型地方感的概念,认为随着城市发展,在地方发展变迁过程中,地方感由内向型地方感转变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相结合的地方感。两种地方感相互作用,互相调节,更有利于地方稳定、开放、包容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Place is a central concept in geographical thought. Though places continu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a scale and site of research, place is not widely used as a method of analysis. Doreen Massey's efforts to conceive of, first, a global and then a relational sense of place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such an analytic frame. However, she does not provide a research methodology. This study has two goals; the first is to provide a methodolog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a relational sense of place in field research. I develop that methodology through a review of Massey's epistemology of place. In accord with Massey's concerns with the imposition of more global perspective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prioritizes a weak theory perspective and balances deduction with induction. I then provide a case example of this methodology through research into labour relationships negotiated by people in a specific place, Jolly Beach in Antigua, West Indies. My second goal i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particularistic findings produced through that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uniquely and critically to geographic knowledge and theory. The findings produced by this research bear importantly on a number of propositions in the current literature,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what has been called new work, enclave economies, gendered performativity of labour, and tourist–worker dialectics in the Anglophone Caribbean. These specific findings are of interest, but are not limited to tourism studies.  相似文献   

13.
Migra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are often coupled within the migration decision‐making literature with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that individuals with strong place attachments are less likely to migrate than individuals with weaker ties to place. A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e improved, however, new forms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conne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places are evolving.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place elasticity as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of place attachment made possible by innovations in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Place elasticity allows individuals to live in distant locales while maintaining close interaction with a particular place. We explore this concept with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from a sample of individuals from rural Appalachian counties in eastern Kentucky. Rural residents of this region have been noted for their strong place attachments and connections to their home county. Based on our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from family reunions we propose that place elasticity has thre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portability, strong place bonds, and permanence and that these traits allow individuals to remain connected to home counties and family, thereby allowing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in distant locations with minimal loss of connectednes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理论思辨,本文认为地方感理论研究中,不同流派之间存在的三对矛盾:流动性与在地性的矛盾,历时性与即时性的矛盾,个体经验与集体意识的矛盾。为调和这三对矛盾,本文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即地方感的心象运动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心象与心象运动的概念;②心象运动的认识论;③心象运动论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些理论探索,提出地方感研究的新路径,为城市政府的社区管治、提升居民的归属感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空间的演替过程中,地方是如何形成的?这是地理学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多琳·梅西地方历史层累理论,以北京平谷东高村镇为例,采用访谈方法,调查当地不同时期和同时期内各种动力对该镇地方性的影响。结论表明:资本作用和提琴技艺传承的能动性是决定东高村镇是否保持地方性的关键。本文认为:第一,一个地方历史层累的过程可以视为资本在当地的积累过程。第二,经济层与文化层的互动,以及多元主体的进入,使得原本不构成地方性的制琴技艺,试图转化成为地方性知识传承创新系统。第三,地方还由层内不同行动者与资本结构的博弈产生,一旦行动者无法突破资本结构的束缚,将导致地方性削弱。  相似文献   

16.
旧城更新语境下的失所现象不仅是地理维度的人口移动,还有环境剧变对个人、家庭和社区带来的深层社会心理冲击。以天津西沽南拆除为例,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了历史街区原住民的地方依恋现状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原住民与该地方在功能、象征、情感、社会等方面均存在依恋关系,其形成机制中的关键性因素包括家庭历史延续、日常亲切经验、邻里支持网络,以及时间和记忆的媒介作用。据此认为,旧城更新需警惕社会—空间重构对原住民造成的物质与非物质性地方剥夺,并利用人地纽带提升城市遗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他者,权力与地方建构:想象地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宁  朱竑 《人文地理》2013,28(1):20-25,47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想象地理的理论起源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根据想象的主体和想象对象的地理尺度差异,国外想象地理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是探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西方"对"东方"的文化形象的话语建构;二是研究"作者"通过地理文本的生产,以想象的方式对地方的文化形象进行重构的过程。同时,文章通过分析国外近30个实证案例,指出想象地理在地方的文化建构和空间文化意义的生产等文化地理重要话题的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据此对国内想象地理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黄向  杨文彩 《人文地理》2014,29(2):144-149
本文以广州白云山作为研究对象,在前期采用"游客使用图片"(VEP)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结构模型。基于1947份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旅游地地方依恋的结构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了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结构与数据拟合良好,修正后的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结构更加清晰、信度与效度更加理想,同时验证了地方依恋的二阶因子结构,即旅游地地方依恋的结构由环境景观维度、休闲维度、人际社交维度和设施服务维度4个维度及16个具体特质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