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非遗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既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也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内涵。河北省承德市是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又是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非遗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影响着承德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承德非遗与旅游产业在空间、功能、产品、市场等方面深度融合,以期为建设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苏英伟 《旅游纵览》2022,(21):43-45
红色旅游作为现代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趋势下,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升红色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阐述江西红色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红色旅游产业竞争力中的核心价值及产业优势,分析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红色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业集群: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微观领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卫红  苗长虹 《人文地理》2008,23(3):97-101
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也开始引起重视。旅游地理学开展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从经济和地理的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集聚机制和空间机理的阐释,另一方面也将弥补旅游地理学对于旅游经济微观主体-旅游企业间联系与空间关系的不足,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拓展微观研究领域。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论证以及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的阐释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旅游地理学对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的必要性,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产业集群具有综合性、空间性和应用性等学科优势,最后指出旅游地理学研究产业集群主要应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合关系与创新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以及旅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并应通过大量案例支撑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文化和旅游业进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旅游城市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省泰安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发展水平测量指标为基础,分析泰安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出泰安市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佛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影视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佛山影视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探究影视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现存问题,从借助区位优势、提升影视作品质量、创新文创类型、培养影视人才、加强产业联动形成产业集群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探讨促进佛山影视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文化和旅游业进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旅游城市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成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以文旅融合背景下山东省泰安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发展水平测量指标为基础,分析泰安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出泰安市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缺乏生命力的,这决定了二者在融合上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旅游的优势是市场,文化的优势是内涵,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探讨了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四川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强调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是四川旅游产业发展转型的需要,也是四川文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柳弯 《旅游纵览》2023,(13):129-1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非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要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更要借助旅游开发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拓宽道路。因此,要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才能确定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江苏省如皋市作为中国拥有丰富非遗项目城市的个案,有其独特性,但也具有大部分城市的共性,面临着文化挖掘、商品化、传播营销、观光体验等问题。本文以如皋为例,展开讨论旅游资源开发和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关系,探寻更为合理的旅游开发模式,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解决其中问题不仅具有个案意义,也能够为其他地区的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2018年,国务院成立文化与旅游部,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更大力度推动了文旅产业融合。要实现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需要产业之间融合发展;建设旅游村寨和特色文旅小镇,实现民族文化风情深度体验游;开发新兴专项旅游产品,大力孵化文化创意新型精品;借力造势,全方位宣传推介藏区文化旅游。四川藏区的旅游发展应以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为基础,将文化旅游做成四川藏区的优势品牌。  相似文献   

10.
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两大休闲产业,二者具有相同的功能,娱乐大众,传播文化;电影和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也备受关注。《泰囧》的热映为泰国旅游创造了神话,也促使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电影如何在旅游产业营销中发挥其最大价值。文章首先对相关研究作了介绍,并在分析旅游与电影融合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研究影视作品与旅游动机的关系,总结影视旅游作为目的地营销工具的特点,力求从成功的影视旅游案例中寻找未来中国旅游业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地区旅游业产业地位与发展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支柱产业的概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采用2009年人均创造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两项指标,通过五区间分类法考察了我国各省市区旅游业的地位。结合五区间分类法的分类结果,选择典型区域,讨论并总结了我国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方略。各个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对策,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或市场区位良好的地区,完全有必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2.
珠海城市旅游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保继刚  朱竑 《人文地理》1999,14(3):7-12
城市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以城市整体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经济发展和各地城市综合环境改观及基本设施的完善,使城市自身兼有了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双重功能,其发展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旅游所固有的内涵,使城市的项目建设、景区开发、城市特有氛围培育等均成为城市旅游自身发展中重要的资源。珠海市以整体景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珠海旅游城",并入选"旅游胜地四十佳"。因此,通过珠海城市旅游的发展条件、现状、发展模式及驱动机制等内容的分析,为国内城市旅游的研究提供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3.
梅林  崔庠  刘继生 《人文地理》2005,20(4):78-81
汽车工业旅游资源具有融求知与审美于一身,集观光与购物于一体的多功能性。国外汽车工业旅游早已兴起并且发展迅速,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汽车工业旅游资源。本文论述了汽车工业旅游资源的内涵、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原则,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一汽"汽车旅游资源特点,提出"五大项目、四区、二线"的开发利用构想。本文认为我国汽车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只要开发得当,其旅游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值得旅游部门和汽车企业深化挖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旅游业、旅游学和旅游规划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还是旅游学理论的自主创新,或者是旅游规划的演进更替,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这其中,一些关键事件对我国旅游业、旅游学和旅游规划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和分析这些重要事件,反思其在改革开放30年中的发展进程,对我国实施旅游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颖怡  麻学锋 《人文地理》2013,28(5):153-159
界定旅游产业生成及其周期模型,划分内部就业层次,并分析演变过程。以就业弹性系数和旅游人次为观测指标,分析了生成周期对就业层次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投资、旅游规模、旅游收入内部构成和就业人数有相关性。②出现期,以旅行社业和宾馆酒店业为主;成长期,以交通运输业、旅游商品服务和其他行业为主;发展期,以行业行政服务与管理为主。③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相对平缓的演变态势;④从分层弹性看,因突发事件呈"二凸二凹"特点,其它时点较为平稳。  相似文献   

16.
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6,自引:2,他引:94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旅游地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重视旅游与社区关系问题的研究,从社区的角度思考和寻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目前,我国旅游学界对社区参与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仍然缺乏社区参与的历史演化进程的纵向分析和归纳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并描述了"近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防止旅游地衰落和旅游地社区解体,社区应该全面参与到旅游业发展过程;当前,社区参与需要在旅游规划、旅游地环境保护、旅游地社区文化维护等三个方面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7.
周东华 《人文地理》2010,25(4):152-155
现代旅游业的竞争让旅游业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从传播学的视阈论述了旅游与传播、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进而提出旅游业创新的两个基点:创新思维模式与延伸价值链。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讨论了西安城市形象及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西安市可在城市品牌经营及文化创意产业两方面创新思路,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峻  马剑瑜  胡建伟  乔玮  陈素霞 《旅游科学》2007,21(3):14-18,43
本文首先讨论了都市旅游概念的内涵及其特点.然后分析了都市旅游发展的战略框架:在宏观架构上,都市旅游发展要与区域发展相协调;在中观层次,都市旅游要与城市其他行业互动;在微观操作层面上,都市旅游支撑体系要有效运行与发展.本文最后讨论了上海都市旅游的深度发展,提出:要打造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城市化和区域联动带动都市旅游的深化;加强产业互动,促进都市旅游产品的提升;科教兴旅,注重资源集约利用,加快信息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旅游开发与管理态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青  吴必虎  张伟 《人文地理》2003,18(5):80-83,93
本文对处于产业结构剧烈转型时期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这一观察主要从旅游区(点)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这一特定角度切入,重点从假日峰值压力、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创新、旅游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生延超  周玉姣  黄寅  李丹 《人文地理》2014,29(5):113-120
旅游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采用增长率法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进行了测度,并对2014年至2016年中国的旅游经济的稳定性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整体上呈现出典型的周期性,平均持续时间3-4年,属于典型的短周期,并且周期持续的时间趋短,说明中国旅游经济已经走过了大起大伏的阶段,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日益增强,正在形成抵御外部风险和冲击的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