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1年3月,在朱竑教授的倡议和组织下,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Center for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正式成立。该中心是一所专门从事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科研机构,其成立的宗旨是以探索广域时空背景下的社会与文化现象为己任,密切关注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同时秉承人文关怀理念,积极传承和发展基于中国背景下的文化地理事项研究,并努力培养高水平的社会与文化地理学人才。目前已形成包含文化地理、旅游管理、城市研究、政治地理、城市规划、经济地理等众多领域在内的研究团队。中心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在站博士后1人,博士生6人,硕士生13人。近年来已出站博士后4人,已毕业博士8人、硕士14人,其中,赴海外  相似文献   

2.
李筑  秋平  李岩 《人文地理》1986,1(2):28-32
一、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人的住所是人类交流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家租赁公寓、外出度假、进城购物和上下班往返时,自然而然地接受地理环境信息。人做出住处区位选择,相继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社会成员。在很大程度上,使用地方这一点就表明了个人的社会特性。我们采用"空间的"(spatial)一词说明人对地方的使用情况,同时还采用"社会地理学"(Social Geography)这一术语阐述人类使用地方时的种种活动。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德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状况 ,还不是十分了解 ,有鉴于此 ,特别将尼茨( Hans- Jurgen Nitz)论文译介给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同仁。原作者在德国格丁根大学( Gottingen)任教 ,1 992年国际地理学大会 ,德国波昂大学的地理学研究所 ( Ge-ographische Institute der Universitat)出版英文《四十年后 :1 952 - 1 992年德国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 Forty Years After:German Geography:Developments,Trends and Prospects,1 952 - 1 992 )一书 ,由埃勒斯 ( Eckart Ehlers)主编 ,作为提交大会的报告 ,历史地理学一章是由尼茨撰述的 ,…  相似文献   

4.
《人文地理》2007,22(5):128-128
《人文地理》杂志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与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合办,编委会由国内外近百位著名教授和学者组成。本刊是我国专门研究人文地理学的杂志,是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发表我国人文地理学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力求及时反映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主要栏目有:文化、旅游、政治、城市、经济、政治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人文地理》目前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研究会中国期刊、中国中文核心  相似文献   

5.
王兴中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他是中国新人文地理学的倡引者与践行者之一。他的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用现代新人文思想引领中国对空间对偶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创立了系统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学理。具体表现在倡导探讨空间(或地点)社会-文化空间秩序的构成规律,引领对人文空间的社会公正与价值尊严结构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他力践中国新人文地理学在城市空间研究方面的社会空间基础、结构与解构及其规划的系统理念与原理。他的以上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现代人文地理学领域中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生活空间结构、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以及城市社区体系规划等四大领域的系统研究中。人文地理学大师吴传钧先生生前在王兴中先生的前三部代表性力作《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和《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的序言中,赞称填补了该三大领域研究的空白,为我国城市社会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城市社区体系规划原理》一书为城市空间规划提出了新思想。不仅如此,王兴中先生运用新人文思想对旅游资源景观和行为地理的研究,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王先生积极投身于我国人文地理研究,成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生力军,通过他的具体工作,创办了我国唯一的人文地理学学术杂志《人文地理》,在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2001-2010年,在王先生的带领下,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研究会学术会议几乎年年召开,积极地促进了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王先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将载入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史册。  相似文献   

6.
李凡 《旅游纵览》2013,(10):253-255
本文在梳理《旅游地理学》课程发展基础上,通过对1988年以来《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分析,将教材内容体系划分为系统论、部门论和资源论三种类型,并指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存在问题。基于笔者长期的《旅游地理学》教学和社会文化地理研究的实践,提出对《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重构的思考。《旅游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其他相关学科重要的选修课之一,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地理学》的教学研究也得到  相似文献   

7.
阿兰·贝克新著《跨越地理学与历史学的鸿沟》(Alan R.H.Baker,2003,Geography andHistory:Bridging the Divid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是《剑桥历史地理学丛书》(Cambridge Studies in HistoricalGeography.Series editors:Alan R.H.Baker,Richard Dennis and Deryck Holdsworth)的第36部,作为一部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著作,它深切地体现了该丛书的宗旨:鼓励对历史地理学的哲学思考、方法论和研究技术等多方面的探索,介绍学科各分支的最新成果。贝克在书中既阐述了其对历史地理学科性质和知识结构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从百期《人文地理》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脉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竑  林婕  魏雷 《人文地理》2009,24(5):13-20
《人文地理》从创刊至百期,一直关注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正是依靠《人文地理》所搭建的平台,在《人文地理》的扶持、关爱及帮助下,我国文化地理学的发展才取得今日尽管依旧弱小,但也能悄然展放、显现美丽的局面。从过往100期的历程可以明了的是,它作为一个温床、一片实验田和一个跳板,孕育了包括文化地理在内的众多中国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也鼓舞、扶持了众多年轻的莘莘学子从稚嫩、从恐惧、从胆怯到充满自信、到成长,进而走向成熟。从这样的角度看,《人文地理》不啻又肩负了导师、领路人的角色。本文通过百期《人文地理》中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包括载文数量、文献作者和文献内容的分析,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文化地理学研究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社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必要继续在《人文地理》的领航下,借助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依靠与国际研究的接轨和对话,体现中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区域特色,促进包括文化地理学在内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科的整体突破。  相似文献   

9.
陈传康 《人文地理》1993,8(1):13-18
本刊简要摘发邯郸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1991年5、6、8期有关邯郸文化发展战略专题报告的4篇文章,它们也是文化地理学应用于区域的首次较为全面的开拓性研究。令辟专栏,以飨读者。有关"邯郸市人才结构及教育文化"等,因篇幅所限未能刊登。  相似文献   

10.
学者风采     
《文史博览》2013,(3):1
王春光,浙江省永嘉县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博士,中国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学、社会流动。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浙江学刊》、美国的Social Research、法国的China Perspective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有关论文被《新华文摘  相似文献   

11.
张博 《史学理论研究》2020,(1):129-140,160
东西方历史学、地理学的不同特点及发展方向,使双方历史动物地理的研究也有所不同。通过对2000—2018年英国《历史地理学杂志》所刊历史动物地理相关文章的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西方历史动物地理有议题与方法的多样化、关注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常见动物、关注中小尺度具体空间下的动物这三个研究动向。在此基础上,相关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空白,更对一些历史问题提出了新解,在推动史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这些研究长处值得我国历史动物地理研究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文化经济地理学进展与“项目网络地理学”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经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本文回顾和评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在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方面的进展和贡献。从目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文化经济研究方面的知识积累来看,拥有独特"空间"视角的地理学,尚有很多议题未予涉足,特别是在中国,地理学家对文化经济的知识建构和政策影响,相对较小。西方地理学界最近出现"文化经济地理学"分支学科的说法,反映了地理学界对于文化经济的积极参与。为推进和深化"文化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地理学家应关注文化创意产业基于"项目"和"项目网络"的独特生产方式,在充分发挥地理学"空间转向"影响力的基础上,开展跨学科研究,有望建立新的分支学科"项目网络地理学"。  相似文献   

13.
《历史地理学杂志》是一份具有高学术质量的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期刊。通过对《历史地理学杂志》1981~2010年间所发表的论文、书评等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过去30年间,在研究内容方面,历史地理研究涉及5大领域18个方面,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始终是热点领域,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始终是薄弱环节,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越来越热;在作者来源方面,历史地理作者来自全球36个国家,欧美化现象十分突出,英国、美国、加拿大籍作者占90%以上,与此同时,多元化特征趋弱,作者国籍从1981~1990年间的35个国家减少到2001~2010年间的19个国家;在研究区域方面,热点区域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4国的研究最多,欧洲、非洲、太平洋地区、加勒比海地区、大西洋等地区也受到较多关注。  相似文献   

14.
国际背景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小建 《人文地理》2004,19(1):27-31
近一、二十年来,以英美地理学家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地理学界开始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柔性专业化、网络与根植性、集聚与集群,区域管制等概念,频聚出现于国际主导地理刊物和国际会议讨论之中。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引进这些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实例作了一些可喜的探索。这种引进理论--中国实际研究--理论总结的研究模式,推动着上世纪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但是,从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角度考虑,还应该探索其他研究思路。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背景,有一些在世界十分独特,如最大的且近20多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不相一致,体制变革、文化传统的特殊影响,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区域差异巨大,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地位的特殊性等。根据这些背景,中国经济地理学需要冷静地审视国际学术动向和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际,加强国际交流,凝练解释中国特殊经济地理现象的理论观点,逐渐培育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中的中国流派。  相似文献   

15.
文化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国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些年的研究内容侧重于讨论地理环境与文化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文化地理学基础理论或概论类著作,已出版的有《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王星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文化地理学导论》(王恩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等。全面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地理的鸿篇巨著,一直在人们的企盼之中。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州圣塔芭芭拉大学亚美研究系教授赵小建的英文新著《美国华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等级》(The New Chinese America:Class,Economy,and Social Hierarchy),已于2010年由美国新泽西路特格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剖析了当代美国华人社会的内部运作  相似文献   

17.
正1882年与1891年,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发表《人类地理学》第一卷与第二卷,着重探讨了地球表面的居民分布格局、人类迁徙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地理学影响等,由此人们开始将地理学从对自然的描述转向对人类活动的研究。此后,出现了以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地理学的独特性质》《人文地理学原理》等)及其弟子白吕纳(《历史地理学》《人地学原理》等)与阿尔贝·德芒戎(《法国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学问题》)等为代表的乡村地理  相似文献   

18.
1976年,人本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人本主义地理学"这一称法。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出现由20世纪60年代末的人本主义思潮所带动,其通过关注人类自身状况而反映出与地理学学科的其他分支息息相关的各种现象,因而从属于地理学。段义孚将融合了地理学与哲学的、曾被称为"地理知识学"的学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段义孚认为,"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是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实质性核心,也是一直以来推动其进行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的动力。正如人本主义研究以人类的经验、意识以及知识为出发点,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对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化梳理。通过追溯段义孚人生经历中对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经典著作,指出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共同促成段义孚人本主义关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汤茂林  金其铭 《人文地理》2011,26(4):153-160
李旭旦先生是人文地理学家、区域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几代地理学人才,桃李满天下。他才思敏捷,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执着,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上他强调人地协调论和统一地理学,提倡区域研究,致力于地理教育理论的建设,创办《地理知识》杂志,曾任德国《GeoJournal》杂志编委,主编《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分册)、《人文地理学论丛》、《人文地理学概说》,提出白龙江是我国西部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科学论断,主张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主攻方向,重视野外调查,晚年他提出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倡议,把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他是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20.
金利霞  李郇 《人文地理》2013,28(3):7-14
劳动力地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作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对指导劳动力市场调节、促进地方劳动力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外劳动力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起源,认为其理论演变经历了由新古典经济地理学区位理论,到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地理理论,到近年来"文化、制度转向"的劳动力市场地理发展历程。介绍了近年来地方化劳动力市场地理理论和实证研究领域,及其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在对当前的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和未来方向。与西方学术界相比,我国相关理论研究较为欠缺,尤其是文化、制度等因素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