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所形成的带有趋势性的思想观念。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问题、社会心理趋向相联系。在特定时期形成的社会思潮,是认识该历史时代的重要窗口,因此,研究社会思潮对于深入认识一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具有特殊意义。譬如春秋战国时期所兴起的一些社会思潮,就很有研究之必要。以笔者浅见,春秋战国时期可以称之为思潮的思想趋势  相似文献   

2.
回顾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史,我们发现,人类社会人才状况呈现出三种历史现象:即人才辈出的“波峰”时期,人才被压抑的“波谷”时期,人才不多不少、景况平平的过渡时期。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富于理想和聪明才智的民族,每个历史阶段都产生过无数杰出人物。考察我国人才史,我们看到西汉王朝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人才史上继春秋战国“波峰”之后的第二个人才“波峰”时期。汉武帝时期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自豪的一个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社会安宁,;人民生活富庶,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同时,也是一代风流才俊…  相似文献   

3.
"布衣将相"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传统的社会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体制正处于建设之中,亟需大量的人才充实官僚机构,以致于人才的选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而促使了"布衣将相"的兴盛。正是如此,"布衣将相"这一群体在兴起之时本身就蕴含着社会剧变下的多元化特点,即时代性、出身低贱且数量庞大、功利性等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4.
"游民"是中国古代社会备受关注的群体。战国时人所言"游民",其定义、范围及社会影响等,与秦汉以降者有很大的不同。先秦时期的"游民",即脱离氏族(宗族)的不事农作之民。最早出现的"游民"是独立的工商业者,以及活跃于社会舞台的"游士"。清华简《越公其事》所载勾践"思邦游民"作"五政",是关于"游民"比较早的记载。越王勾践抓住改造"游民"问题的契机,积极变革,使"游民"成为越国复兴的重要力量。春秋战国时期的"游民"所带动的人口流动,对于各诸侯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很大作用。先秦时期走出宗族藩篱的"游民",打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为春秋战国这个辉煌时代的精神构筑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领主制经济的衰落是造成当时城乡对立运动特点与经济制度变迁的时代背景。深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发展的特点和制度方面的创新,对于科学地解答春秋战国社会性质和古史分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春秋战国时代“工商食官”制的瓦解商品经济是共产主义以前各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现象,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均有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均有不同利益的社会成员以及社会分工。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商品经济本身不构成某种社会经济形态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一个新兴的士阶层逐渐崛起,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影响广泛,大至国家前途以及国际形势,小至个人成功和战争胜负,成为占有一定历史地位的阶层。无可非议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承创新自始至终都是以士为中心的。其中,也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关心的重中之重——军事。  相似文献   

7.
何靖 《黑龙江史志》2008,(12):20-21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一个新兴的士阶层逐渐崛起,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影响广泛,大至国家前途以及国际形势,小至个人成功和战争胜负,成为占有一定历史地位的阶层。无可非议的,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社会各个领域的传承创新自始至终都是以士为中心的。其中,也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关心的重中之重——军事。  相似文献   

8.
在汉语史的研究中,对周代虚词的整理与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然而由于传世典籍中西周时期语料的匮乏,使得早期的研究成果往往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也使得一些研究者将目光转向金文语料.  相似文献   

9.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千乘之国。关于其立国时间有公元前530年、前506年、前414年和前379年等几种说法,其存在时间也相应的由234年到83年不等。在战国后期七雄并争于天下时,中山国几乎是当时北方、中原一带仅存的一个小国,特别是它是少数民族狄人所建,殊为可贵。但是长期以来,中山国在史乘中记载很少。关于其地望等问题,曾有清代乾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先谦①等学者做过研究,大致不谬,但是限于材料不足而无法得其详情。至于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状况的了解,更是几乎近于空白。长期以来,学术…  相似文献   

10.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性质,是长期以来争论未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并拟从先秦诸子有关记载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6,(10)
正游戏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与学习同等重要的基本行为活动之一。中国古代游戏的萌芽肇始于史前时期,原始简单的游戏融混于当时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中,并未真正独立出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中,游戏活动孕育而生,蹴鞠、投壶蔚然一时。唐宋时期,游戏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政治环境的稳定及庞大市民阶层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王文涛 《史学月刊》2002,(10):24-29
优抚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与长期的战争环境有直接关系,是时代的产物。战争要求军事家和政治家们调动一切手段来激励将士奋勇杀敌,这是优抚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动因。春秋战国时期的优抚范围涉及所有将士,优抚对象有烈士家属、现役军人家属、残疾军人和没有后代的阵亡将士等;优抚内容既有物质奖赏.也有精神鼓励;优抚费用来自国家税收和“以战养战”。  相似文献   

13.
日本泉屋博古馆展藏的春秋战国青铜铭文器明显少于西周,从著录的全文集里看,春秋战国的青铜铭文器数、字数及内容,与西周相比也骤然减少。其原因是奴隶制度的代表制如分封制、宗法制、礼制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走向衰落,家庭或家族的铸器铸铭之风,也必然要随其走向衰落,这是青铜私文书衰落的一个原因;另外,代替青铜私文书载体的其他材料如铁、竹木、玉石的大量使用,是青铜私文书衰落的另一个原因。总之,从先秦青铜私文书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的发生与发展都与其政治制度的兴起、鼎盛、衰落有紧密的联系,是社会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正>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我国奴隶社会的"封建"格子线和"井田"线被冲破,实现了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伟大变革。这一巨变,始于春秋,成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战国时期货币经济(注:本文的战国"货币经济"为中国传统货币史学提法。当今经济学为西方经济学,称封建社会时期为"商品经济")的确立,不但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也成为战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之一。故而战国的货币经济在我国货币经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齐国货币,特别是齐国刀币时,我们发现作为春秋战国鼎盛时期齐国所铸行的主要货币——刀币,均为窖藏出土,亦有极少数地层出土,至今未见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刀币。齐刀不殉问题是研究齐国货币的重要问题,这项研究不仅可以对齐国货币的铸造、流通及相关问题加深了解,而且对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同时流通的其它货币、对刀币本身的功能及当时齐国的社会思想意识也能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系与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甘肃东部的毛家坪、董家坪两地找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这是秦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发现。这一发现,把秦文化的考古学研究由春秋战国时期,推前到西周时期,这无疑为探索秦文化的来源,探讨早期周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呈现出地域性、多样化、崇美性和变异性的显著特点,在书法史上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裂变,由篆变隶的动态变异时期。  相似文献   

18.
丁哲 《收藏家》2012,(9):27-30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玉器发展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此期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组织关系、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以至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都处于急剧的变动之中。这种“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导致了列国争雄,诸侯称霸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19.
从商周“集中公墓制”到秦汉“独立陵园制”的演化轨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周时期,王及诸侯方国国君(或包括夫人、宗族成员在内)死后普遍实行多代集中埋葬于同一公共墓地的公墓制度。这种“集中公墓制”是阶级、国家产生之初级阶段君权确立但还带有氏族遗痕的一种墓地形态。“集中公墓制”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然发生变化,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每代国君为中心的“独立陵园制”的出现。但春秋战国时期的“独立陵园制”尚处在创立与发展阶段,而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及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独立陵园制”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完善,从而奠定了尔后中国近两千年专制社会帝王陵园制度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晋景公迁都新田,晋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田时期。新田作为晋国后期都城,自景公十五年(前585)迁都至晋静公二年(前376)三家灭晋而“晋绝不祀”,历经十三世国君209年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晋国化即称作“新田化”。新田时期连结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属于春秋和战国相交的过渡期,因而在春秋战国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转折意义;这种转折意义直接规定了新田化的发展格局,也集中突现出新田化的内涵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