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史·隋本纪上》、《北史·吐谷浑传》、《隋书·高祖纪上》、《隋书·吐谷浑传》等史籍载皮子信在隋开皇初年所任刺史之职颇不一致,主要有“旭州刺史”和“洮州刺史”两说.后世史家考定其所任之职为“旭州刺史”.然经过考证,本文认为皮子信所任之职为“洮州刺史”而非“旭州刺史”.  相似文献   

2.
李豪 《吐鲁番学研究》2022,(1):21-27+153
利用《西南大学新藏石刻拓本汇释》所载墓志中的唐代刺史资料,对郁贤皓著《唐刺史考全编》所载唐代刺史系年进行订正,对其漏载唐代刺史进行补充,共订正四十八则。  相似文献   

3.
武秀成 《文献》2007,(1):44
<旧唐书>卷一七下<文宗本纪下>载:"(大和九年七月)戊午,贬工部侍郎、充皇太子侍读崔侑为洋州刺史,贬吏部郎中张讽夔州刺史,考功郎中、皇太子侍读苏涤忠州刺史,户部郎中杨敬之连州刺史."①  相似文献   

4.
郁贤皓先生所著《唐刺史考全编》是研究唐代刺史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但是由于该书出版年代较早,不少新出墓志材料未暇引用。2013年,陕西大唐西市博物馆整理出版《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公布了四百余方新墓志,绝大多数为首次刊布。笔者谨遵《唐刺史考全编》原书体例和编次,对《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中新见刺史资料进行整理,以期对唐代刺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各种墓志、碑刻的出土与刊布,以及部分鲜见的古代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学者们在《唐刺史考全编》面世以后,积极利用这些新刊碑刻、墓志及文献等对其予以增补、校正,陆续发表了一些相关补正和研究论文,使之不断完善。近年,唐代相关的墓志资料又有进一步的整理和公开出版,其中内容颇可进一步补校现有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仅就笔者所见的相关资料,整理其中部分与唐代刺史有关联的内容,在比照《唐刺史考全编》和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原书凡例与道州郡编次顺序,对是书及已有研究成果略做订补和考校。经梳理考证,本文共补校《唐刺史考全编》京畿道、关内道、陇右道等15道的华州、同州、岐州等47州55条刺史相关文献,其中新增17名刺史在41州的任职、任期等情况,校补刺史任地、任期15处。同时增补《唐方镇年表》忠武军节度使之阙一处。  相似文献   

6.
《唐刺史考》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贤皓先生编撰的《唐刺史考》,依据现存的大量资料,在考证唐代各州(郡、府)刺史(太守、尹)时,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做出了卓著的成绩。但因大量新出土的唐代墓志尚未公布,墓志中包括的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有相当一部分尚未考证。笔者在阅读西安碑林藏近四十年来在陕西特别是关中出土的唐代墓志时,将《唐刺史考》不著或尚未确定在刺位年代的,或有错误之处的,进行了考订收录,用以补充《唐刺史考》。  相似文献   

7.
《唐刺史考》增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忠辉 《文博》2000,(2):9-12
郁贤皓先生编撰的《唐刺史考》,依据现存的大量资料,在考证唐代各州(郡、府)刺史(太守、尹)时,花费了很大精力,作出了卓著的成绩。但因大量的新出土唐代墓志尚未公布,墓志中包括的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有相当一部分尚未考证。笔者阅读了西安碑林藏四十多年来在陕西特别是关中出土的唐代墓志时,将《唐刺史考》不著者,进行了考订收录,用以补充《唐刺史考》。其中一部分发表在《文博》 1998年第1期。今又增补一部分,以供参考。 元务 贞观中,祥州刺史 见《唐尚衣奉御唐君妻河南县君元(万子)氏墓志铭并序》,显庆三年(…  相似文献   

8.
广州在东吴时自交州分立,以其地理区位相对优越而发展较快。广州的等级虽然较低,但因广州刺史经常加领都督而日益重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任广州刺史者有109人,具有家族成员任职比重高、宗室任职比重逐渐增加的特点,宗室比重的增加显示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州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历任广州刺史中虽不乏廉能之士,但暴虐贪渎的官员亦不少,而广州刺史地位的日益上升也使得相关权力争夺愈发激烈。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清 《史学月刊》2000,(3):24-29
汉武帝元封五年设立的刺史制度,传统中的观点大多认为按“州”或“州部”派遣刺史,以致出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疑难问题。其实,“州”、“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武帝是将全国除京畿以外的所有郡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做”部”,武帝应是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包括有朔方刺史部,但不存在所谓”朔方州”。  相似文献   

10.
唐代戎服“櫜鞬服”与地方行政长官的军事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戎服“服”由抹额、袍、靴、刀、箭房弓袋等服饰组成 ,是刺史谒见观察使、节度使谒见宰相或朝廷使臣时穿的礼服 ,属于“刺史礼”或“宰相礼”范畴。穿上“服” ,不仅表示对上级对宰相对朝廷的尊从 ,也表示愿意从军事上接受指挥 ,反映了唐代刺史所具有的军事长官色彩。  相似文献   

11.
<正> 1.第1382页(中华书局标点本,下版本同): 高祖受命之初,改郡为州,太守并称刺史。按“太守并称刺史”,不通。《旧唐书·高祖纪》载,武德元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此“太守并称刺史”之“并”字当为“改”之误。  相似文献   

12.
熊飞 《文献》1999,(4):58-68
(接上期) 三、在潭州刺史任曾因事被停职审查 张谓在潭州刺史任上的任职时间,《张谓考》言:"大历二年间,张谓在湖南任潭州刺史之职……大历三、四年间离潭州任,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唐刺史考》引孙望《元次山年谱》称:张谓为潭州刺史"约在永泰末大历初年","傅璇琮《张谓考》称大历二年至四年张谓在潭州任(《唐代诗人丛考》),疑误."(53)并系张谓为潭刺"约永泰元年--大历二年(约765-767)".  相似文献   

13.
<正>《唐大诏令集》载《册虢王凤青州刺史文》云:"泌州刺史、上柱国、虢王凤,履局端严,襟神秀整。"按:"泌州刺史"误,当作"沁州刺史"。《新唐书·地理志》:"泌州淮安郡,上。本昌州舂陵郡,治枣阳……天祐三年,朱全忠徙治泌阳,表更名。"可知"泌州"在唐代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昭宗天祐三年(906)。而《册虢王凤青州刺史文》开篇云:"维麟德元年,岁次甲子。"颁于高宗麟德元年(664),时尚未设泌州,自不  相似文献   

14.
《亡辽录》与《辽史·地理志》对刺史州记载差异的原因有二:一是两书史源不同;二是两书采摭刺史州的时段不同。《亡辽录》由原辽朝进士史愿所作,记载的是乾统(1101—1110)中至天庆五年(1115)间刺史州的设置状况。《辽史·地理志》著录的是重熙(1032—1054)中刺史州的情况,其源于重熙十三年(1044)所修《实录》。但两书均无法展现有辽一代刺史州变化的全貌。  相似文献   

15.
是惟主监察,还是兼及行政--对西汉刺史制度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长山 《史学集刊》2005,33(4):22-27
西汉的刺史向被视作纯粹监察之官,对其监察之外的举动往往理解为“逾权”。而从行政学事前监督与事后监察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刺史于行政监察和司法监察之外,在行政监督方面亦发挥功效;并且正是刺史职能中行政权与监察权的未分化,才为后来地方治权的纠葛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刺史书仪》"俵钱去处"所记后唐洛阳宫城诸门位置的重新考订,可以发现相同俵钱处置行列内的宫门或毗邻或依次贯通的空间布局特点,而其各自串联而形成的多条宫中通路,与后唐相应制度施行时刺史的活动路线高度吻合。因后唐宫城内的正衙文明殿、内朝正殿中兴殿已形成新的宫城政治与礼仪南北空间轴线,其整体偏处宫城的西半部,这也就造成刺史等在宫城内的活动空间以西面为主。如此,《刺史书仪》"俵钱去处"所记诸门整体分布于宫城西侧的内在原因,也就得以被揭示。  相似文献   

17.
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云:“公门容驷马,位列三刀。”又云:“左珥介士兮.前驱车溶三刀兮;持节昌两日兮·剖符降呜鸠兮。”其中的“三刀”指代刺史之职.那么“三刀”与刺史怎么攀上关系呢?  相似文献   

18.
赵晶 《文博》2015,(3):59-63,94
志文楷书,详述志主韦协世系及其生平,涉及隋代初年的几次军事事件,包括平定岭南和番禹地区的叛乱。本文考证了志主世系、志史对照,探讨了文献记载志主最后被授予秦州刺史而志文却为泰州刺史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受到儒学影响并不断扩充版图的苻坚,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也新增了很多州郡,而其在州刺史的选派过程中,呈现出前、中、后三个阶段不同的特征。而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州刺史选派对前秦的胡汉融合以及其衰亡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卷二十九《周盘龙传》子奉叔……仍出为持节、都督青冀二州军事、冠军将军、青州刺史。(第546页,行4)按:《南史·周盘龙传附周奉叔传》记是时奉叔"出为青冀二州刺史",与此有异。考本书《州郡志上》:"冀州,宋元嘉九年分青州治。……二州共一刺史。郡县十无八九,但有名存。案《宋志》自知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