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颖 《神州》2013,(1):99-99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叙述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人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述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写出了我抱母亲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  相似文献   

2.
八十高龄的外祖母还喜欢读书。1992年的一个冬日,她在读《琼瑶自传》时,突然叫我母亲:“国光,你快来看看,这琼瑶恐怕就是小凤凰呢!”戴着老花镜的外祖母把《琼瑶自传》递给母亲。母亲接过书来;认真读了一阵后说:“不错,琼瑶笔下的程伯伯,就是我爸爸,霍伯伯的大女儿,写的就是我了。”外祖母感慨地说:“想不到你陈伯伯一家去了台湾!凤凰那时好像只有七、八岁,而今也出息了!她写你爸爸坤的事,一定是你陈伯伯、陈伯母告诉她的。这是一家忠厚人啦,几十年了,还不忘旧情!”“写信和他们联系一下吧?”母亲征求外祖母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快去拾粪” “快!快起来……”这是母亲在窗外喊着。我揉着眼,嘟哝还早。 母亲说:“早?去晚了还会有粪叫你拾哩,有土坷垃……” 母亲催促我起来,就是催我快去拾粪,这在寒假和暑假里几乎是每天每天、每天每天的事情,学期中的星期天也很少例外。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珍藏     
母亲30岁时才生我,我想我们之间隔着的远不止是几十年的岁月。母亲是家族中公认的“演讲家”,却从未像美国式的母亲那样表达——“我爱你!”,我也不曾与母亲谈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母亲的争吵日益频繁,开始抱怨她的不讲理,厌烦那永无休止的唠叨。我讨厌回家,开始了住校生活。  相似文献   

5.
1973年,母亲被“四人帮”迫害致死后,中央专案组在她的政治结论草案中,第一条“罪名”就是杨之华吹捧“叛徒瞿秋白”……当我问专案组的人,有何证据说瞿秋白是叛徒?对方无法明确回答。只含糊其词地说,可以说他是叛徒.也可以说不是……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手     
母亲忙完家务,坐在沙发里向妻要剪子。妻翻了几个抽屉也没有找到,现在都不做针线活了,要找把剪子真是不容易。“我记得放这儿的,怎么找不到。”妻咕哝着。我问母亲找剪子做什么,母亲说要剪指甲。妻从抽屉里拿出指甲剪,说用这个吧。母亲接过指甲剪,看了半天,笑着说:“我一直都是用剪刀剪指甲,这个我还用不惯。”“让我给你剪。”说着,我顺手接过指甲剪。母亲不同意,看我执意要剪,而且她确实不会用指甲剪,就迟疑地伸出了手,脸上竟然有点难为情。我抓住母亲手掌,摊开,我吃了一惊,这是母亲的双手吗?母亲的手怎么是这样的?粗糙的手背上,星星点点…  相似文献   

7.
1953年夏天,我的母亲朱敏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后,立即返回祖国。不久,我在新中国的首都北京降生了。为了让母亲尽快投身教育事业,为刚刚摆脱战乱的人民共和国培养师资力量,外公朱德有意把我留在身边。从孩提时代时到“文革”初期,我便一直生活在中南海。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外公和刘少奇两家是邻居,不仅大人相敬如宾,孩子们也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8.
当这个家庭走进诊室时,我的目光即被珂珂吸引。这是一个长相秀气而行为夸张的男孩。白皙的脸上戴着一副白边近视眼镜。不停地打呃、甩头,不停地说话。双手挥动着“奥克曼”打架的玩具,即使在回答问题时也不肯停下。“为什么今天不去上学?”我问道。“老师不好。同学们也都欺负我。”珂珂的目光露出敌意,“我要把他们的脑袋都搞乱!”“这孩子过去是这样子吗?”我问他母亲。“不!”母亲说道。“这孩子从小文静、胆小,近半年来却容易发  相似文献   

9.
一盘龙虾     
晚饭,桌上居然摆着一盘龙虾!肥硕红艳,煞是诱人,我欣喜若狂。细数,共有十个。问母亲来历,母亲轻抚我头:“你已经十四岁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特意托人从海边买来的,趁热快吃吧……”坐在沙发上,边看动画片边吃。动画片太诱人了,我无暇剥虾,母亲和奶奶轮番帮我剥,我只管吃。动画片播完,我惊奇地发现父母和奶奶谁也不曾吃过一个虾。问原因,母亲笑道:“我不爱吃这东西。”父亲漫不经心地说:“我也不爱吃。”我抓起一个递给奶奶,奶奶受到惊吓似地直往后躲:“我可不敢吃,一看那张牙舞爪的样子就害怕。”我暗笑:这么好吃的东西居然不愿吃?吃得更…  相似文献   

10.
母亲     
黄海林  卢元俊指导老师 《神州》2012,(16):F0003-F0003
我的母亲不是我的生母,也不是我的继母,如果她不是我的母亲,也许我是她一生都不想见的人。  相似文献   

11.
鲁汉 《民俗研究》2001,(4):205-208
樊晓梅,1977年出生在陕西省安塞县楼坪乡张新窑村的一孔窑洞里,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女孩,按当地风俗称为“猴女子”。她的母亲张芝兰,是安塞著名的剪纸艺人,文化部命名的剪纸艺术家。晓梅8岁那一年,随母亲回内蒙舅舅家过春节,母亲为亲戚邻居剪窗花,她偎在母亲身旁,用母亲剪下的纸尖尖学剪纸,居然剪得像模像样。亲邻们夸晓梅,她的母亲十分高兴,老人想起了陕北的谣谚:“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冒铰”是陕北的方言,说的是剪花不用样子,随心所出。母亲只知道,巧女子是好嫁人的。晓梅后来回忆说:“那一回,母亲成了众人眼里的神人,连我也跟着沾了光,从此以后,我这一生就跟剪纸结下了缘。”  相似文献   

12.
<正>都说希望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个极难绘状的形象。但在我眼中,“希望”一词明媚且具体。希望是用新技术新思想赋能农业;希望是荒地变良田,土坯房变民宿,农民变“管家”;希望是让农人有尊严,让消费者安心。初出茅庐,展露小荷尖尖从初中开始,我就被母亲送到武汉的一所寄宿学校读书,相比同龄人,我多了一些独立和勇敢。2012年,我大学毕业后,  相似文献   

13.
<正>一直想写写我的母亲,却几次提笔几次又放下。或许是因为过于熟悉过于亲近的缘故吧,竟一时不知该从哪里写起。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昨夜里我梦到母亲回来了。开门看见母亲,我喜出望外:“妈,咋突然就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母亲像往常一样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犹豫了一下,然后将母亲拥到怀里,感觉到了母亲特有的气息和味道,也感觉到了母亲的单薄和瘦弱……突然不知怎么地,觉得有些心酸。这时候,忽然梦醒了,才记起来母亲早就不在了,而且是永远地不在了。静谧的夜里,泪水,悄悄地打湿了我的双眼。  相似文献   

14.
“麻胡”考     
刘大寿 《文史月刊》2003,(12):54-55
问题的提出儿时在平遥———现今世界文化遗产的乡下度过。每每夜间哭闹,母亲便以“麻胡”来吓唬,自己便恐惧,便用双手紧紧搂抱母亲,便哭闹声立停。“麻胡”,在我同代人的心中是一种凶恶的吃人的野兽。稍长,随母亲去邻村赶会(赶集)正正在玉米吐穗时。回家路上,见不远处田野里一只狼悠闲地正走向一片高粱地,大人们都说,那是“麻胡”,自己便紧紧拉住了母亲的手,催母亲快走。心中也便以为“麻胡”原来便是狼。至于“麻胡”两个字怎么写,是“麻胡”、“马虎”,还是“麻虎”?并不知晓。后来读了书,游了一些地方,知道以“麻胡”来恐吓小儿的,不仅…  相似文献   

15.
说起我的母亲,其实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故事,也没有什么传奇的经历。母亲心地善良,为人温和,待人宽厚,话也不多,一辈子隐忍和蔼,普普通通。直到母亲去世后,我静静回想母亲的一生,才发现就是这样普通的母亲,却向我诠释了贤妻良母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是一位退休的教师,我的母亲也是一位退休的教师。我的大姐做过教师,我的二姐也做过教师。我的太太至今还是一位教师。我的生活其实是被教师包围着的。我呢,1987年,我师范学院毕业了,自然而然地也成了一名教师。孟子说:“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可我却喜欢我的“大患”,我想我是喜欢为人师的。  相似文献   

17.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1936年8月2日,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相似文献   

18.
金润萱 《南京史志》2023,(Z1):52-54
<正>“你这孩子真怪,怎么打小见了栗子就跟喝药一样。”母亲絮絮叨叨,筷子上下翻飞,把栗子烧鸡里的金黄挑拣得一干二净。她阴沉着脸把鸡块推到我面前,半无奈半奇怪地同我大眼瞪小眼。我从小就是坚定的“反栗主义者”,先不说它干硬如刺猬盔甲的外壳,曾数次撅了我的指甲,也不说它冰冷的口感混杂着不明不白的甜涩味,  相似文献   

19.
“丫儿,最近天冷了,出门的时候多穿点衣服。”“丫儿,不要再看电视了,快点写作业。”“丫儿,不要光吃肉,多吃点青菜。”“丫儿……”“够了够了够了!”忍了许久的我终于不耐烦了,“我不是小孩子了,我已经上初三了,我会处理自己的事,你不要烦我了!”我冲着母亲大吼道,这是第一次,母亲静静地站在那里,诧异我如此的反应,呆呆地看着我。这一刻,我悔了,后悔自己不该讲那样的话。我们都沉默了,一分钟,仅仅一分钟,母亲就打破了沉默,开始了她一贯的“怨天尤人”,怨自己教不好女儿。  相似文献   

20.
且读王小波     
初读王小波,是因为他的死。他死在1997 年,死后,他的夫人写了一篇悼文,称他为“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 说他的生命像樱花,说他带给了她幸福的二十年。我很好奇,便问母亲:“王小波是谁?”母亲连连摆手:“那个人的书你看不懂的。”我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