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志遐思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孕育一部史书。地方志,作为地方性的历史文献,它承载了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情况。是对一段时空的回放,对一个地域概貌的描摹,对一方文化积淀的遗存。最地方的也是最民族的。一本本地方志,荟萃起来,就是一部厚重的民族史。每一部地方志,都镌刻着一串人类繁衍生息创  相似文献   

2.
西施、王昭君、貂婵、杨玉环被誉作古代四大美人,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第一首一宇诗《西施吟》:一笑一颦一捧心,一国倾废一霎间。一船一桨一生伴,一日归来一湖烟。诗中的“一笑一颦一捧心”写出了西施的迷人之美。传说西施有心痛的毛病。犯病时手扶住胸口(即“一捧心”),皱着眉头(即”一颦”),比平时更美丽。  相似文献   

3.
文磊 《收藏家》2007,(3):I0003-I0004
李可染先生说:“用十年的功夫打进去,用十年的功夫打出来。”徐国雄先生对李可染这句话是非常认真地去感悟的。他学传统,一学就是二十年,而且不遗余力。他画竹,确实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枝一叶见笔墨,一枝一叶见功力的。  相似文献   

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孕育一部史书。地方志,作为地方性的历史文献,它承载了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情况。是对一段时空的回放,对一个地域概貌的描摹,对一方文化积淀的遗存。最地方的也是最民族的。一本本地方志,荟萃起来,就是一部厚重的民族史。  相似文献   

5.
100年前的1911年,一个关键的一年,一个热血沸腾的一年。在北京,一场来得太晚的改革,为什么会得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王朝覆灭的结局。在武昌,一场看似偶然的士兵起义,为什么会导致一个两千多年的制度被推翻。在南京,一个一度迷惘的革命党,为什么不得不拱手让出刚刚到手的胜利果实。历史耐人寻味,更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文革乱世。怪状迭生。十年浩劫中,伴随着一场接一场的运动.一年复一年的折腾,一台连一台的闹剧.一个又一个的冤案,社会上“全民保健养生”的花样,也是一出接一出,一幕连一幕.弄得神州大地,一片乌烟瘴气;亿万苍生,个个五迷三道:在中国当代史上留下了一幅幅令人匪夷所思的毕加索式的风俗画,揭示了深刻的思想和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7.
佛家常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而我说:一树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相似文献   

8.
高长虹 《风景名胜》2011,(11):142-142
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致意思是说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而秋天,对于临安的东天目山来说,不仅是“一叶一菩提”,从每一片树叶中、每一株小草中,都能感受到空明的禅意,更是一个赏秋叶、看秋景的最好时机。  相似文献   

9.
《神州民俗》2010,(3):69-69
在河南省商丘地区永城县的芒砀山上。有一处游览胜地——汉高祖斩蛇处。这里有一“斩蛇碑”。用汽车灯一照,一面显示出古代武士的形象,另一面则显示出一位怀抱赤子的妇女,即人们所谓吕后的形象。此碑被称为“华夏一绝”.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语: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一种境界。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庄子说:"水静尤明而旷精神,圣人之心静乎。"我们要用一颗宁静、富于接纳的心去阅读,才能吸收书籍中传递给我们的思想智慧和无穷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曹楚青 《南京史志》2014,(11):14-15
楼下有两棵树,一棵是橘子树,另一棵还是橘子树。一棵是一年前栽下的,已有半个人那么高了,郁郁葱葱,那叶片一片挨着一片,可每片都显得如此厚实、饱满。另一棵,比起来,就显得小多了,大约只有另一棵的三分之一那么高。  相似文献   

12.
罗小军 《南京史志》2013,(11):44-45
行走。就是一个背包,一双脚,一颗心,一条路;就是不甘平庸,不畏艰难,为了理想勇往直前,用双脚辟出一方天地;将每一张笑脸、每一份温暖、每一份责任、每一声问候播散开去:力量,就是在行走中发现。在行走中给予。在行走中释放。正如一位行走者所言,“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掌握生命的宽度。”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创造和指挥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伟大军事家,一位笔走龙蛇的书法家,又是一位文章大家。而且,战争的硝烟还将他锤炼成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4.
《江苏地方志》2012,(2):34-34
大年初一头一天,亲朋好友都拜年。拜年,拜年,洋糖一包。十三两五钱,还有一包。不是黑枣,就是桂圆。头一磕,有吃有喝。手一伸,瓜子花生。脚一跷,桔子香蕉。杯一拿,洋糖热茶。起身要走。欢喜团到手。多谢多谢,明年再会。  相似文献   

15.
薄荷 《旅游纵览》2010,(8):42-45
<正>摄影家,或者摄影本身,应该有一种理想,那就是揭示世界的多样性。对于女性和表现女性的摄影而言,多样性不仅仅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观点。因为丰富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开阔,一种平等,一种认同。同样,相对于狭窄的被理想化的摄影作品,我们更希望看到这样的照片:充满了具体信息,自然,直接,而且富有力量。  相似文献   

16.
乡下风光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都市女孩,生活在喧闹的城市里,却热衷于乡下明媚的田园风光。一有空闲,我就会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到乡下去散散心。每次走进那一片充满田园气息的乡村,都会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你瞧,半边盖的红砖白墙小屋,曲曲折折的土路,一望无际的田地以及五彩缤纷的果实,无疑组成了一幅小水墨画,淡雅清新。偶然在一户农家的院墙外,看到了一墙茂密的爬山虎,那么绿,那么密。走近瞧瞧,不觉讶然一惊:这么大的一面墙,爬山虎的终极竟只有一株  相似文献   

17.
王煜 《考古》2014,(10)
麒麟岗汉画像石墓天象图中端坐于四象、日月、南北斗之间的是最高天帝太一,所戴的三锋状冠可能为文献中的"天文冠",象征着合天一三星而成的"太一锋",四象围绕太一表现的是四象(或许代表五帝)夹辅太一。太一画像外侧的南北斗是南北斗司命辅佐太一的象征。汉代太一信仰与昆仑升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唐五代税草所用计量单位 ,除“束”外 ,还有“围”和“分”。一围等于十束 ,一束等于十分 ,一束约为三尺上下。围有大小两种概念 ,大概念的围即一围等于十束的“围” ,小概念的围与束相同 ,即一围等于一束。由于民间习俗与地方特色 ,一分也可以称为一把 ,即分与把相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19.
宋代太一宫中的十神太一与汉唐道教经典中的太一、汉代国家祭祀中的太一、晋南朝梁两宋国家郊祀神位中的太一、唐宋时代的九宫贵神不同。十神太一信仰的勃兴与晚唐五代的社会混乱局面紧密相关,与当时诸割据势力和地区的地方主体意识紧密相联。宋初在东京建太一宫祭祀十神太一是要消弭晚唐以降的地方主体意识,是宋初重建国家认同和社会秩序的一项政治措施。宋代国家在将十神太一纳入国家祭祀系统时对十神太一进行了道教化,这是为了维持传统国家祭祀神祇系统的稳定。宋代国家在将十神太一道教化的之后,十神太一才正式进入道教的神祇系统。在太一宫里举行的国家礼仪中,道教仪式和道士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钱理群 《炎黄春秋》2010,(12):46-51
这是一本血写的书。这是一本拷问我们灵魂的书。这是一本期待已久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