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景竹友 《四川文物》2000,(6):46-49,74
东山,位于三台县城涪江对岸。《方舆纪要》载:“在州东四里,涪江之左,修阜如长城,下顾州郭”。唐人侯圭在《东山观音寺记》中云:“梓州浮图大小共十二,慧义居其北,兜率当其南,牛头据其西,观音距其东。(观音寺)而上临绝壁,下瞰长(涪)江,青霭属天,纤尘莫及,瞧岩险峭,孤标势胜,诸寺逊焉!”可见唐时三台四大佛寺中的观音寺秀丽而清寂,所居的东山雄伟而险峻。  相似文献   

2.
乐山大佛建造始末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山大佛以其高大雄伟居“世界第一”而著称于世。它兴建于盛唐之时,为当时嘉州凌云寺所建造的一尊弥勒佛像。其兴建过程,据记述其事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省称《大像记碑》)所载,计历时九十年之久,经过了海通创建、章仇兼琼续建和韦皋建成三个阶段。现将其建造始末考察于下:一、创建者海通的贡献乐山大佛是海通禅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始筹建的。《大像记碑》对此记述道: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以此山(指今凌云山)淙流激湍,峭壁万切谓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若广开慈容,大廓轮相,善因可作,众力可集。由是崇未来…  相似文献   

3.
新近点校元人赵汸《东山文稿》,并元人文集与地方志,得《全元文》失收《寄上苏公伯修》一篇,另有《对问江右六君子策》、《九思堂记》两篇,文字有缺漏。  相似文献   

4.
新近点校元人赵汸《东山文稿》,并元人文集与地方志,得《全元文》失收《寄上苏公伯修》一篇,另有《对问江右六君子策》、《九思堂记》两篇,文字有缺漏。  相似文献   

5.
杜甫是乾元二年(759)岁末来到成都的,“五载客蜀都,一年居梓州。”(《去蜀》)杜甫在成都及梓州等地居住的时间跨七个年头,实际是五年多。现在,人们谈到杜甫.完全可以不提他的生地(河南巩县)与死所(湖南耒阳),却不能不提到成都。邓小平一生五到草堂.他对家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到杜甫草堂,就等于没有到过成都。”杜甫客居蜀地.曾受到了几任成都地方长官不同程度的关心,生活相对安定,一度产生过“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为农》)的想法,有点“来了就不想走”的意思。本文专门谈谈杜甫与三任成都地方长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韩铁如 《收藏家》2023,(9):82-93
阿嵯耶观音是具有东南亚和大理民族特色、驰名中外的“云南观音”,是南诏大理国佛教艺术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南诏国重要文献《南诏图传》等云南地方史料出发,简述了阿嵯耶观音的形象起源及大理国对南诏国阿嵯耶观音信仰和形象的认同和继承,重点讨论了云南剑川石窟梵僧观世音和阿嵯耶观音石窟造像,《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简称《梵像卷》)中阿嵯耶观音等大理特色观音画像和国内外收藏的大理国时期金银质、铜鎏金和木质阿嵯耶观音,以美国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典型造像,解析其造像风格、装饰特征及鉴别要点,并以多尊不同时期的阿嵯耶观音造像和绘画,讨论其本土化演变,包括面容、身姿特点。最后讨论了在元明后,阿嵯耶观音造像在大理转变为慈眉善目、白发白须的白族“观音老爹”形象。  相似文献   

7.
周必大是南宋著名大臣,著述卷帙浩繁。他的嗣子周纶将他的文集的首一百廿五卷、附录五卷和周纶撰的年谱会梓,余下的大量记和书稿则由郑子敬募工人刻印。全事共二百卷、附录五卷和年谱一卷,名为《文忠集》。清道光末年,欧阳与彭邦畴等彭元瑞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购得的《周益公集》为底本,重新编刊周必大集,书名《陵周益国文忠公集》。此本卷末所录《记钞周益国文忠公集始末》简述这部《周益公集》的背景,惜仅存半篇,末  相似文献   

8.
黄君 《收藏家》2012,(3):25-32
一 黄庭坚《行书观音赞烧香颂卷》(图1,以下简称《赞颂卷》)写于澄心堂纸上,字芯高24.3、宽65.5厘米,行书几19行171字。文字内容分别为《观音赞》一篇《烧香颂》三首,兹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贾莉莉 《文物世界》2013,(4):50-52,69
《太原县志》载:“《步趋图》,吴道子画。旧在晋祠宝墨堂,明洪武初平晋县废,癸丑(六年)建学于今治(晋源城),甲寅(七年)冬十一月二十八日,移石置学宫,今在大成殿神座前,石尚完好。”《步趋图》,即《夫子庙堂记》碑的背面图案。该碑是一通尊崇孔子、赞扬儒学思想的碑碣,也是元代儒学的典型遗存。  相似文献   

10.
《长江日报》黄鹤楼副刊曾刊登了傅炯业先生的一篇短,中谈到武昌卓刀泉的关公祠内存在令人难以理解的供奉现象。即关公祠内不仅供奉关公,也并排供奉财神和观音。其实,三神同供是武汉独有的商业化遗存。  相似文献   

11.
历时八年之久的《全元文》,为研究元代历史和社会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由于元代文献卷帙浩繁,仅凭《全元文》很难将其所涉文献网罗殆尽.《全元文》陆续出版之后,随之而来的补遗工作也不断展开.笔者近日在阅读元代文献时发现元人撰文九篇,分别为:鲍恂《嘉兴路太守兴举学校之记》、孟潼《重修无锡州儒学记》、陈祖仁《丹阳县重修学记》、李...  相似文献   

12.
近读校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发现四则时间、官职、人名方面的错误和标点失误之处,今不揣浅陋,稍加辨证。 1.《长编》卷二○《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辛卯》条(P.464)云:“以建州邵武县为邵武军。” 按:《长编》此处的“太平兴国四年”应为“五年”。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一载:“邵武军,本建州邵武县地,皇朝兴国五年以户口繁会,路当要冲,于县置邵武军。”《元丰九域志》卷九亦载:“同下州,邵武军。太平兴国五年以建州邵武县置军。”《舆地广记》卷三四、《宋史》卷八九《地理志·福建路》记载同上两书。再查《福建通志·地理志》卷一《沿革上》亦云:“建州邵武军,太平兴国五年置。” 2.《长编》卷一七《太祖开宝九年九月癸酉》(P.376)云:“户部尚书致仕、赠左仆射刘熙古卒。”  相似文献   

13.
彭元瑞藏知圣道斋本《周益公集》编校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必大是南宋著名大臣,著述卷帙浩繁。他的嗣子周纶将他的文集的首一百廿五卷、附 录五卷和周纶撰的年谱会梓,余下的大量 记和书稿则由郑子敬募工人刻印。全书合共二百卷、附 录五卷和年谱一卷,名为《文忠集》。清道光末年,欧阳 与彭邦畴等以彭元瑞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 购得的《周益公集》为底本,重新编刊周必大集,书名《庐陵周益国文忠公集》。此本卷末所录《记钞周 益国文忠公集始末》简述这部《周益公集》的背景,惜仅存半篇,未能清楚交代此本的编校过程。幸而 《 宋楼藏书志》载入了宋宾王为周必大集写的跋文,其前半篇的内容与《记钞周益国文忠公集始末》 十分相似,这不但证明了宋宾王是《记钞周益国文忠公集始末》的作者,他的跋文还扼要记录了宋宾 王、谢浦泰等人校订这部《周益公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丁山 《收藏家》2005,(5):41-42
在西藏,观音菩萨的崇拜非常普遍。这是因为,五世达赖喇嘛所著《西藏王臣记》中,把观音菩萨描述成了藏民族的先祖,藏民族的英雄——松赞干部,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及其最重要的活佛系统达赖喇嘛一系也被认为是观音菩萨化身。包括那座雄伟的宫殿——布达拉的名称(potala)都是源自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  相似文献   

15.
高屋建瓴——读《广西通志·政府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通志·政府志》的出版,不仅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件大事,在当前全国纷纷出版的新一代地方志中,也是一项光辉的记录,是值得祝贺的。广西地处边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对后进。《元丰九域志》卷九所记,广南路始分东、西。广南西路辖州二十三,军三,县六十四。都督府桂州始安郡静江节度使,治临桂县,即今桂林市。《元丰九域志》(成于元丰三年,1080年)的“广南西路”,是“广西”这个区域称谓第一次见于史籍记载,是“广西”作为一个区域的滥觞。而书内记载的所辖州、军、县,也就是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和以后的广西省、区的…  相似文献   

16.
1983年1月,广元县城关豫剧团基建工地出土了一批北魏佛教石刻。其中一尊记有北魏延昌三年(514年)造像题记的圆雕“释迦文佛”石像格外引人注目(图一)。高1.5米,肩宽0.28米,砂岩石质。头饰馒头状的高肉髻,内穿交领襦,外套对襟袈裟,下摆成三角形下垂,呈锯齿状,衣袖宽博,善跏跌坐,手呈说法式。长达82字的完整题记镌刻在石像背面(图二),兹将字体简化标点,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185称“矾之出于西山、保霸州者,售于成都、梓州路”(第4535页,标点照录)。《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中华书局 1992 年)卷 295 记“矾之出于西山、保霸州者,售于成都、梓州路”(第 7192 页,标点照录)。对上文之“西山保霸州”,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93 页认为是河北的西山、保州、霸州三地产矾;王雷鸣《历代食货志注释》第二册(农业出版社1985年)第457页却认为此保州、霸州在成都府路,但语焉不详。笔者认为上引《宋史》与《长编》文标点均误,正确标点应为“矾之出于西山保、…  相似文献   

18.
(一)康有为上光绪第六书,在康《戊戌奏稿》中名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这个折子最早见于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一(光绪向用康始末障。我因该折所载康建议,与戊戌五月十四日庆亲王奕动(遵旨妥议折)所载康建议不合,遂判断《戊戌奏稿》及《戊戌政变记》所载该折系政变后为了攻击旧党及需叙述(光绪向用康始末)而伪作。我送进一步考证康《戊戌奏稿》,发现《戊戌奉稿》所载奏折二十篇及进呈编书序五篇,其中仅(呈请代奏皇帝第七疏)及(进呈俄彼得变政记序)刊布于戊戌政变前,真实可信,其余二十三篇都是假的①。由于康奏折原件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一、广西修志历史广西编修地方志源远流长。早在晋代就有《始安记》、《南方草木状》等志书,南朝宋有《南越志》,隋有《桂苑珠丛》,唐有《邕州图经》、《桂林风土记》、《龙城录》等。宋代广西出现了省志类志书,如《广西路图经》、《广西郡邑图志》等,府、州、县志有《静江府图志》、《邕管杂记》、《苍梧志》、《合浦志》等数十种。元有《横州路郡志》、《藤州志》等。以上志书绝大部分已佚。明弘治六年(1493年)由广西提学副使周孟中纂修的第一部《广西通志》(今佚)问世。据记载,明代广西共纂修了10部省志,现存仅2部,即…  相似文献   

20.
佛教传入中国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一些地方因为佛教而成为文化旅游胜地。普陀山与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与其作为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的道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普陀山历史悠久。据史书载,秦时的安期生、汉朝的梅福、晋代的葛洪都曾入此山修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天竺(古印度)僧人在潮音洞前燃指礼佛,感应观音化身。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锷与本岛居民共建“不肯去观音院”,开创朝圣礼佛的先河。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