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民国时期,方志纂修在传统修志活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很多地区开展了修志活动,但囿于文献散佚等原因,部分方志纂修活动已经失载。民国时期泾县虽有筹修县志的活动,但其纂修实况一直未得其详。新发现的两件档案文献为研究民国泾县筹修县志活动提供了翔实的证据,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
戴震是我国清代伟大的方志学家,他长期应聘志局,纂修地方志,硕果累累。他纂修的《汾州府志》详审核博,远胜古人,堪为方志楷模,为清代名志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戴震形成的方志理论较为完整系统,他提出方志要“重沿革”,认为“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要”;要“重民生”,以切民用,明政事为修志目的;要“重考据”,主张考辨求实,留信史于后。戴震的方志理论,对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方志理论博大精深,传承修志千年不衰,自有其独特的体例和系统的学科理论。在二轮修志中,编修者应该用方志基础理论指导编修实践。笔者认为,修志工作者应根据方志的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切实注重续志理论的“四化”:即篇目设置规范化、资料处理技术化、书写内容条理化、文字表述志体化。  相似文献   

4.
新方志第二轮编修在即,总结首轮修志经验,其中之一,是尚存纂辑资料式的修志遗风。或偏重考证,言必出据;或注重资料堆砌,不见主旨贯通;或直将部门志、专业志归并,作为一届地方志等。方志学鼻祖章学诚认为:“纂辑者无语不出于人,撰著者无语不出于己”,力主方志要“别裁、独断”,成“一家之言”的著述。为使第二轮修志工作一开始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为续志“断义”成“一家之言”的上乘著述,当推首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地方志的“宣传色彩”表现为记述的概念化、隐恶扬善、敝帚情结、妄加评论、滥用政治术语等。这影响了地方志的科学性。造成“宣传色彩”的原因是:体制和机构多强调行政性,忽视学术性;方志理论研究薄弱;部分修志人员缺乏历史责任感。为避免“宣传色彩”,应加强主编意识,提高主编素质;强化方志学术意识;要全面、辩证地认识事物;要有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6.
十多年的修志有成绩亦有教训,仅据个人所见已出版的志书,其佳者固然史料翔实,结构严密,优点颇多;但较差者则不无“硬伤”之类的疵病。回顾已往,展望未来,提高方志纂修水平这一课题仍急迫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本文谨就方志如何继承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的问题,发表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及读者。  相似文献   

7.
《沧桑》1996,(3)
1995年6月,我有幸参加华北地区第五次城市志研讨会,会上聆听了学者专家关于建立方志学科体系的有关学术动态的介绍后,颇受启发。其实,对于方志学科理论方面问题,在修志实践中要经常打交道,也算是“老朋友”了。所以,笔者拟对城市志编纂和新方志学科体系的关系谈一点收获和体会,权作修志一得。 一、本届修志的两个特点 笔者认为修志理论滞后和编纂城市志是本届修志的两个特点。 始于80年代的本届修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修志盛举。但是,由于修志工作是在理论上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展开的,所以,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比较集中和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修志理论一味继承,统统拿来,称为“临渴掘井”;二是修志实践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对志书体例的把握随意性很大。不少的修志工作者照抄一个又一个的篇目设计清单,左冲右突,最终也挣不脱旧志的老框框,依样画葫芦,重复劳动,不知走过了多少冤枉路。与此同时,吸收错误和挫折提供的经验教训,探索修志理论以指导实践方面也是很有成效的,近万篇理论文章见诸地方史志刊物,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随着方志编纂的日益引深,修志理论滞后的矛盾不断得以缓解。 城市志是本届修志出现的有异于府、州、县志的新方志概念,所以有人就提出  相似文献   

8.
明代正德年间,我国方志开始在卷内设置“修志姓氏”,这标志着方志版权意识的觉醒。万历时期,“修志姓氏”逐渐规范,我国的方志版权开始走向成熟。清代道光时期的方志开始在每卷内细述该卷的负责人员,征示着现代方志署名的先声。方志版权意识的兴起,是在方志学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伴随着士人对方志认识的加深,以及朝廷上下对修志的重视,署名越来越成为参修人员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
王超湘 《广西地方志》2004,(4):33-34,63
新一轮修志工作要适应体制改革要求,走方志法制化道路,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新的修志体制,新一轮地方志纂修要体现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方志学建设     
黄苇生于1923年,江西省安义县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认为方志学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千百年来纂修的各类方志及其书目和书目提要,历朝历代有关修志的诏令、章程、条例、规定和其他文献,还有古今直接或间接论述地方志书和修志诸问题的各种论著”。(《辞典》第51...  相似文献   

11.
首轮部分地方志书缺著述志(又称艺文志),这已成为新编地方志工作的一项缺憾。历代旧志编纂均十分重视艺文志,其内容在志书中占很大比重,而且大多由学者执笔撰成,所以新编地方志著述志不可或缺。著述志编纂最关键是立凡例和设计篇目。编纂著述志应注意取舍,图书分类,著录,按人写还是按书写,如何通过书目反映文明成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方志理论的研究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文章择其资料性与著述性,继承传统与体裁创新,述而不作与述而有作,改革开放集中记述与分散记述,生不立传与人物简介,特载、专记设与不设,突出地方特色升格与不升格,第二轮志书是否复载前志内容等相互对立的理论观点,分析形成发展过程、二者关系、争鸣视角。  相似文献   

13.
王晖 《中国地方志》2012,(3):28-34,3
方S的核心价值是资政。古方志是方国之志,是王国统治方国政治文化的需要。方志是介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政治文化现象。新方志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持正确的政治文化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弘扬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文化“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方志工作应加强公益性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方志文化传承体系。既要坚持政治文化方向,又不能将非政治问题“政治化”,要正确处理政治文化与泛政治化矛盾,规范化编篡志书。  相似文献   

14.
以往方志界对地方志资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料的形式、分类和管理等方面,多是就资料论资料。其实,资料与志书编纂两者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资料与志书编纂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提高志书编纂质量、地方志事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工作实践中,既要抓住资料与志书编纂密切联系的一面,全面提高资料工作质量,以此推动志书编纂质量的提高;又要重视资料与志书编纂相互区别的一面,充分发挥资料工作的独特性,推动地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毕沅是清代乾嘉时期杰出的方志学家,在修志实践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其方志学主张并未形成系统理论,一直被人忽视。文章从与毕沅有关的诸多方志材料入手,比较其差别,归纳其共同点,借此提炼出他在修志活动中所持有的先进思想和主张。毕沅在志书的体例、内容、纂修方式及用人等多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Scholars often consider the mostly pos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China by Italian visitors in the 1950s as the false and embellished depictions of political pilgrims. This article challenges this oversimplified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evidence from commonly cited travel account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alian writers’ leftist political sympathies did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self-censorship or intentional embellishment of China, nor did the host country’s control and surveillance over foreigners simply make Italian visitors willing to cooperate or produce positive feedback. Putting these travel accounts in their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the article shows that Italian intellectuals’ pos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China in the 1950s, as well as the severe criticisms that were raised in the 1960s and 1970s, were rooted in reality and reflected the radical changes in Chinese society and Sino-Italian relation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Maoist era (1949–1976).  相似文献   

17.
地方志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是全国所有方志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文章从传统旧志以及新编志书中列举较多的实例,认为方志工作者在推动地方协调持续发展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当代还有不少方志工作者这方面的意识还不是很强,他们应尽的职责还不是很到位,留下一些不应有的遗憾。  相似文献   

18.
方志比较研究是认识方志地位、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清代安徽与台湾为例,比较分析了台湾方志与大陆方志之间的传承渊源与密切关系。认为,清朝时期台湾所修方志跟中国大陆是一个体系,无论是修志宗旨,还是体式与编纂方法,在大陆方志体系中都能找到其源流。  相似文献   

19.
In 2011, the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formally acknowledged that it held records of local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that had been removed from their repositories prior to independence and eventually transferred to the United Kingdom. These records ar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er to the National Archives. Using records released as part of the transfer so far,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cess of assessment, destruction and removal of local administrative records in Malaya prior to independence in 1957, and North Borneo and Sarawak prior to their incorporation into Malaysia in 1963. Due to the survival of unusually detailed lists of the records held in the North Borneo and Sarawak registries and their fat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parallel processes can be undertaken that sheds light on the physical practicalities of the selection, removal and destruction process: in short what survived and why. This article also asse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process was managed from the metropole or locally, how the process changed over time and how the colonial officials who undertook this work understood, justified and rationalised what they were doing.  相似文献   

20.
第二轮《江苏省志》文化部类编纂期间,江苏文化领域随着文化地位的提升、文化产业的兴起和文化观念的变迁,这一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软实力地位的提高,也要求第二轮志书编纂要给文化部类更多的关注。第二轮《江苏省志》在与首轮的过渡和衔接方面,着力抓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篇目设置上体现传承性和创新性;2.内容记述上体现专业性与地域性;3.内涵外延上体现深刻性和趋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