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广西境內讲平话的人,多是北宋时期狄青征侬智高后留下戍守的禁军士兵的后裔,这些士兵在白马集结后南下,因此留下了白马人的记忆。平话即"平南军"的话,既是白马居民和禁军官兵的通用语言,也是北宋时中原一带汉族通用的语言。"山东白马"中的"山东",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而是崤山或太行山之东,而史书中记载的"山东白马",实际上是指今河南滑县境內。  相似文献   

2.
毛德传 《古今谈》2001,(4):58-59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华后,于至元十一年(1274)派忻都等统兵攻打日本,败而还。至元十七年(1280),又命阿刺罕及范虎等渡海再攻日本,“会罹飓风”覆没。当年所以将舟山行政建置昌国县升级为州,主要为了方便海上用兵以及转输粮运。范虎南军主力就是自庆元(今宁波)舟山出兵渡海的。  相似文献   

3.
“北军”是汉朝十分重要的武装力量,但其并非始于高帝朝,而是惠帝后期随着长安城的修筑所设的城防部队。因西汉初期长安城南部主要为两宫,防务由卫尉执掌,城卫军只能驻扎在城北,所以宫卫军称南军,城卫军即北军。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来看,卫将军应是北军的最高长官,其建置还有卫将军长史、候(候丞)、校长、士吏等。当时卫将军是整个汉朝官僚体系中唯一常设的将军。文帝即位,卫将军权力扩大,在本部北军之外亦兼领南军,后北军一度旋罢旋置,再后来卫将军被裁撤,北军遂转属中尉。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武汉经历了一场大战事。即1926年秋北伐革命军与北洋直系军阀军队对武汉三镇的攻防战。前者简称“南军”,后者简  相似文献   

5.
郭家宏  李雁 《史学月刊》2008,51(4):79-84
分居补贴制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保障参战士兵家属的生活而由英国政府实施的一项战时补贴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对士兵分居补贴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经历了从慈善机构到政府管理的转变过程.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主要有:新自由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慈善传统与公共行为的转变、适应征募士兵的需要以及SSFA存在诸多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士兵运动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胜敌人、壮大自己的重要法宝。在第二次革命战争初期,党的士兵运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分化和瓦解国民党军队、支援土地革命。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士兵运动工作的主要任务转到争取国民党军队联合抗日上来,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邵磊 《南方文物》2007,(3):107-110
甲申岁初,南京栖霞区文化局的管秋惠先生访得五代马楚政权建立者马殷之孙、第五任楚王马希萼之子、南唐镇南军节度副使马光赞墓志一石。墓志  相似文献   

8.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处于敌对状态的俄国士兵与德国、奥匈帝国士兵之间曾频频发生大规模联欢现象,何以使然?首先,它起源于古老的基督教传统,而更深层的原因是俄国士兵不能忍受一战的帝国主义战争之苦难。其次,二月革命后,俄国军方和临时政府从自身立场出发,为遏制联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成效不大;而布尔什维克党及其领袖列宁深刻地洞察到前线士兵联欢这一现象背后所蕴涵的政治意义,以联欢为手段对军队进行革命教化,扩大了布尔什维克党在军队中的影响,为此后十月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1942年8月15日至8月29日,华北日本士兵代表大会暨华北日本反战团体大会,在延安召开,历时14天。前5天为日本士兵代表大会,后9天为反战团体大会,两会代表合一,而会议按阶段分开。会址主要选择在边区参议厅和日本工农学校两地。这十几天里,日本士兵代表和各反战团体的与会人员简直闹红了天,上至八路军总司令,下至中共中央中直、军直和边府机关干部战士,都为侵华日本军中竟杀出一支抗日队伍而振奋。如此规模的盛会,完全由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和设在延安的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本部组织、召集、安排,虽然会议议程颇多,但办得环环相扣,周密紧凑。8月15…  相似文献   

10.
国洪更 《世界历史》2012,(1):99-114,161
亚述帝国的"拉科苏"(raksu)士兵是宦官长麾下国王卫队的精锐。尽管"拉科苏"士兵主要由被征服地区的人员组成,但是他们享受免赋役的特权。公元前9世纪末和公元前8世纪初,实力雄厚的亚述高官企图挑战国王的权威,国王依靠宦官长及其统帅的国王卫队保住了王位。国王论功行赏,擢升宦官长,豁免其麾下忠勇士兵的赋役,"拉科苏"士兵于是应运而生。随着大量俘虏的收编,国王卫队的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发展成为亚述帝国的常备军,并在对外扩张中大显身手。国王奖赏常备军表现卓异的士兵,"拉科苏"士兵不时出现。亚述帝国末期,实力膨胀的宦官长觊觎王位,国王的近卫军可能是其谋逆的帮凶,"拉科苏"士兵或卷入其中。"拉科苏"士兵的出现及其功能的异化与亚述政局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东汉魏晋时期州郡兵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魏晋时期州郡兵制度的演变高敏一、引论西汉时期的军队,由中央军与地方军两部分组成。所谓中央军,在汉代谓之“南军”与“北军”(魏晋时期谓之中军),即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统辖和指挥的军队,其主要任务是宿卫京师,边境有事,则命将率之以御敌寇。所谓地方军,...  相似文献   

12.
仝卫敏 《史学月刊》2006,(12):13-16
在探讨战国时期的军服供应问题时,学术界的认识并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此时的军服主要由士兵本人自备。传统文献、睡虎地云梦秦简及其所附两版“家书”和里耶秦简的一些记载,为我们了解战国军服供应情况提供了重要材料。战国时期军队士兵的服装一般由国家发放,特别是其战服外衣应当是官府统一制作,而其贴身内衣则可能由士兵自备。士兵衣服,由于经年累月行军打仗,磨损很大,士兵随时到军市上采买一些作为补充,也是情理中事。战国时期军市的大量涌现,其中当然也有军服交易,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军用物资供应方式。  相似文献   

13.
蜜瓜 《旅游纵览》2013,(5):70-73
<正>在童话王国丹麦的哥本哈根市区,每天都上演着令人忍俊不禁,颇具童话色彩的士兵换岗仪式。几十个头戴超级夸张黑色毛毛大盖帽的士兵行进在市区主要街道,于正午时分来到丹麦皇宫广场前换岗,绝对是来到哥本哈根的游客不容错过的景观之一。  相似文献   

14.
明代隆庆初年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后 ,陆续调集一些浙江士兵 ,北上戍卫蓟镇长城 ,时称南兵。南兵北戍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地理现象。本文主要从历史地理学角度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因素。指出浙江地区自上古以来的武勇风尚 ,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历史因缘 ;浙江士兵远远高出于原有北边戍卒的军事素质与作战能力 ,是征调他们北上的主要原因 ,而在他们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当中 ,善于使用鸟铳等火器 ,起着尤为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 ,地狭人众的生存压力 ,则是浙江人乐于应募从军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5.
陈默 《民国档案》2016,(2):100-110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士兵素质不佳和其所受到的军事教育与训练存在一定关系。国民党军新兵入伍后在兵役管区和补充训练处多未能受到初步的训练。野战部队实施的战地教育,受时间之制约而成绩有限。相持阶段后进行的数次整训中,国民党部队对士兵的教育方才略显成效。国民党军的士兵教育和训练存在着不重视教育、忽视学科和理论、术科教育不确实等不足,导致教育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6.
<正>在童话王国丹麦的哥本哈根市区,每天都上演着令人忍俊不禁,颇具童话色彩的士兵换岗仪式。几十个头戴超级夸张黑色毛毛大盖帽的士兵行进在市区主要街道,于正午时分来到丹麦皇宫广场前换岗,绝对是来到哥本哈根的游客不容错过的景观之一。  相似文献   

17.
平伐 《文史天地》2008,(3):26-30
通过本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双重人物性格的军事家吴起。吴起,这位名声显赫的人物,也许是中国历史上人格最为分裂的人物。作为士兵统帅,他爱兵如子,乃至用嘴为生了毒疮的士兵吮吸疮毒,如此特具人性的领导,可以让他的士兵在战场上毫不犹豫地为他卖命;而作为丈夫,为了能当上将军,他竟手刃了妻子,殘酷得如一条冷血动物,让跟他生活在一起的人时时提心吊胆。他是一位天才的战略家,亲自  相似文献   

18.
一 在卢沟桥事变起因问题的研究中,关于“第一枪”的文章连篇累犊,颇为可观,而对“一士兵失踪”问题却少有专题研究。但是,在卢沟桥事变起始的几个关键事件中,“士兵失踪”是远比“第一枪”重要得多且更复杂得多的事件,人们至今对它所知  相似文献   

19.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开始了以灭亡中国为目的的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国民政府被迫开始武装抵抗。为适应长期作战的需要和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国民政府采取了多种形式培训部队各级干部,并分拨到各部队去训练士兵,使士兵尽快获得正规的军事知识;对前线和后方部队分期分批进行整训,加强士兵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以激发爱国热情和提高作战技能。强化军事技能训练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士兵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部队持续战斗力得以增强,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党后来执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大大降低了政治训练的效果,再加上军事训练时间紧迫且主要局限在西南地区,因此士兵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养成的预期目标远远未能达到。  相似文献   

20.
两宋以弱著称,虽屡屡屈辱求和,仍经常挨打,终亡于外患。宋之弱,具体表现在军队的日益虚弱腐败;而士兵之骄,则是其基本特征和重要根源。这对宋朝臃肿的军队建置,虚弱的军事局势,守内虚外的战略,因循守旧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兵骄的渊源与北宋骄兵的特点(一)骄兵问题之渊源自唐中叶以降,军队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左右国家局势的主角,形成割据局面。拥兵自重的骄将问题突出兀起,而“罕闻有骄兵”。至残唐五季,士兵的作用日益重要,骄肆横暴,骄兵与骄将并存,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五代十国的嬗递,形式上渐由将领叛变转为骄兵拥立。“人主之兴废,皆群卒为之。推戴一出,天下皆俯首听命而不敢校”。混战中的军阀,成败全系于士兵的向背,所以对士兵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