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半个世纪以来 ,每天清晨 ,人们总会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在华中理工大学的林荫道间散步。他的步履那么稳健泰然 ,他的神情那么悠闲自在 ,他的慈眉善目间始终洋溢着一股舒坦的笑意 ,由不得你不多注视他几眼。然而 ,1 999年 5月 1 2日之后 ,人们再也看不到这位老人了 ;因为就在这一天 ,这位老人平静地走完了自己的百年人生之路。他就是世纪同龄人———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华中理工大学的第一位民建会员赵学田教授。生有亡国之忧 投身五四运动湖北省巴东县的小镇楠木园 ,位于长江巫峡南岸 ,是为湖北长江第一镇。 1 90 0年 9月…  相似文献   

2.
平山团寻踪     
<正>一离开西柏坡,顺207国道往西走20多公里,来到一个名为"猫石"的小山村,探访一位84岁的老人叫石瀛阔。他是这个村最年长的村民,知道很多平山团的事。石瀛阔老人告诉我们,1937年秋天,猫石村地里的水稻刚刚收割,村民们正忙着种麦子。  相似文献   

3.
<正>骑游,我们在路上从2011年开始骑行至今,算起来我的骑车距离有差不多2万多千米了,我已经从最初的"骑行逐步转向为骑游",强度越来越小,内容越来越多。骑行,重在一个"行"字,靠两个轮子丈量距离,锻炼身体,愉悦心情;骑游,则是一种旅游方式,悠哉游哉,中间夹杂着火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帮助。在我看来,骑者包括竞技骑行者、  相似文献   

4.
吴稚晖是民国政坛上一位颇为奇特的人物。其性格亦庄亦谐,为人处世特立独行。他原本是个晚清举人,却在本世纪之第一年自费出洋留学,从此竭力倡导科学,崇尚语出自然。他言谈举止不同常人,不管是袁世凯要授勋,还是蒋介石要他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他都嘻笑怒骂撰文调侃……多少年来,人们对于这位1953年去世于台湾的老人,多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拥护维新变法的举人吴稚晖,原名眺,后名敬恒,字稚晖,晚号 盒,1865年3月25日(清同治四年二月廿八日)生,江苏阳湖县(后并入武进)人。吴稚晖家境清贫,6岁丧母,由外祖母抚育长…  相似文献   

5.
陈斐老素描     
仿佛我们并不是站在一位老人病床前,而是站在潭柘寺那一株古银杏树下。树干空了,四周又生出了气根,高大的树冠依然是一片苍翠。每年的八月十五和春节,我们都忘不了去看望陈斐琴老人。虽然我们夫妇也早已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还只能是以晚生后辈的诚意和恭敬,站在病床前问候老人。陈斐老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骑自行车从成都出发,经过2200公里的艰苦跋涉后到达拉萨。此次挎斗摩托车骑行可以说是一次升级版的骑行之旅,先后经过7个国家,全程历时两年半。我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出发:寻找跟我同一天出生的年轻人,由此邂逅了这个世界上多姿多彩的"另一个我"。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旅游》2016,(1):22-23
Ian Dille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位前职业自行车手,2007年起开始撰写关于骑行的文章,受到全球骑行爱好者的关注。他花了9个月时间骑遍全球六个大陆的75条特色骑行路线,并将其体验收录于新书The Cyclist's Bucket List中,其中有7条令人叹为观止的路线,超越了人们对于骑行的常规认知。  相似文献   

8.
1985年7月3日,一中队捕俘组出发前,大队和中队领导与全体成员合影送行(后排左起第四位为白绍珍)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船头镇西南5公里处的中越边界骑线点上,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9年以后,越南政府秘密派兵侵占老山。1984年4月,我军收复了老山和者阴山,中央便先后从各大军区抽调部队轮流参加“两山”地区的自卫防御作战。  相似文献   

9.
巴一熔 《古今谈》2009,(3):70-73
我年过九旬,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工人从1977年每月收入26元开始,因为崇拜鲁迅、瞿秋白及“左联”作家的革命精神,用了近30年时间自费走了20多个城镇,拜访了97位左联有关老人及30多位家属。他很穷,外出时住浴室,卧车站,啃冷馒头,长达数十年,纵横数万里终于完成了他的文化长征。用毛笔写了200万字,请了3位摄影师拍了1000多帧照片,终于编写出版了有关“左联”的三部大书:《左联词典》(1994年出版)、《左联画史》(1999年出版)、《左联史》(2006年出版)。  相似文献   

10.
6月的康巴高原,碧野万顷,生机勃发。12日至28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183;确吉杰布在四川参观访问并从事佛事活动,短短半个月中,他先后前往成都文殊院、武侯祠、乐山、峨眉山、雅安、泸定、康定、雅江、理塘、丹巴、马尔康、红原、阿坝、若尔盖以及九寨沟等地参观、礼佛,会见佛教界人士赐福广大信教群众。此次总行程3000多公里,途经四川藏区的10多个县,深入信教群众较集中的长青春科尔寺、惠远寺、各莫寺等10余座藏传佛教寺庙主持佛事活动,并为部分寺庙和僧人发放布施。先后7次为70000余名信教群众摸顶赐福,参观了牧民新村,慰问了藏族贫困农家。  相似文献   

11.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近来媒体报道了一位巴基斯坦老人守卫中国筑路烈士陵墓37年的事迹,让人们开始关注我国援建中巴公路的历史.1968-1971年,1万多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战士组成筑路部队,援助巴基斯坦,在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区建成长达1200多公里的当代丝绸之路——被许多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中巴公路,留下了许多正能量故事.  相似文献   

12.
崔保新 《世纪》2023,(2):14-19
<正>2018年4月13日,百岁老人张增文的葬礼在广西柳州市殡仪馆举行。老人静卧在鲜花翠柏之中,瘦小的身躯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神态安详,犹如深眠。两侧,送别的素色花圈呈一字摆放,缎带上写着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国家领导人名字。张增文是谁?为何习近平总书记敬送花圈并慰问家属?他配得上“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两袖清风”的崇高赞誉吗?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开始追寻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下半年,我开始接触和准备自行车的长途骑行,并把第一次长途旅行定在高原公路青藏线。从那次旅行至今,我骑车旅行已经超过了8年.使用和用坏的装备难以统计。自行车、驮包、摄影器材、工具、水具、户外装备、服装、证件、地图、药品以及其他相关用品,都是自行车旅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肖舟 《文史精华》2001,(7):40-47
1970年12月初的一个早晨,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被家属匆匆送到上海瑞金医院(当时称东方红医院)急诊室,经过医生们一番检查,发现老人胃癌已近晚期,便摇了摇头,开了一点药,打发家属将他带回家去。 老人回到家里刚刚躺上床,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停在他家门口。车上跳下几位医生,说是要将老人接到医院去。 老人的家属有些纳闷了,“去医院?今天早晨我们才从医院回来……” “那……是误会了。”领头的一位医生回答,“其实我们也不清楚,这是上面交代下来的政治任务。” 这一回果然大不相同,救护车将老人接到医院,立刻被送至一间…  相似文献   

15.
黄花岗起义,距今已经整整过去100年了。林觉民和他的战友们,到今天,也已经躺在那黄土里,整整100年了。 100年,到现在,他们的孙子都已经白发苍苍了。《百年中国》里有一段视频,在福州一个普通民居里,一位老婆婆面对着镜头,用闽南腔在歌吟着一段文字。老人声调颤抖,闽南音也很难让人听懂,通过屏幕下方出现的文字,人们知道,老人是在背诵林觉民的《与妻书》。  相似文献   

16.
1976年3月26日,一位面目清瘦的老人躺在洁白的病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困难.医院办公室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农科院的一些领导同志,老人的家属和医生们,正在紧张地研究着病人的抢救方案.经过激烈地争论,最后决定立即动手术.应该说手术做得很成功,可也只使病人的生命延伸了四天.3月30日9时47分,老人走完他生命的旅程,安详地躺在鲜花翠柏丛中.他走得太早了,没有看到百花盛开的春天.但是几十年来,他在祖国的大西北,自强不息,拼力奋斗,在科学事业上作出的巨大贡献,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人们永远怀念着这位伟大的学者、战士.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涂治.  相似文献   

17.
1996年3月28日,一块刻有华西协会大学英文校名的石碑在府南河工地上出士,引起了成都新闻媒介的广泛关注。《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经济电视台的记者们纷纷前来,宁静的华西校园显得异常热闹。石碑出土的消息,迅速传向海内外。新华社3月30日,以晚报专线向全国20多家晚报发出消息,并向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区发出报道。据悉香港有两家报纸进行了转载。各届人士对石碑出土的文物价值作了充分的肯定。经华西医科大学校档案馆人员现场考查,证实这块石碑正是华西协合大学建校初老校;司正上方镶嵌的校牌。华西协会大学…  相似文献   

18.
雪域公仆孔繁森益西加措二十世纪末,雪域大地传颂着一位援藏干部的美名--孔繁森。从古城拉萨到阿里高原,从后藏沃土到羌塘草原,人们到处叙说着他感人的事迹。老人们说,他比自己的孩子还亲;孩子们说,他是我们的好伯伯。西藏自治区对他的评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  相似文献   

19.
参加过与日军的空战,击落过日军的飞机;又参加过抗美援朝与美军的空战,击落过美军飞机的中国飞行员,可谓是寥寥无几。但有这样一位传奇式的飞行员正是这屈指可数的其中之一,他就是总飞行时间达5000多小时的中国飞行员邢海帆。1916年,邢海帆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高中毕业后他顺利地考入了国民党笕桥航校12期,先后在成都、柳州陆军军官学校受训,1939年到云南楚雄、昆明接受初、中、高级飞行训练。1941年,邢海帆被选派赴美国学习改装新机种。正当人物与回忆R EN W U Y U H U IY I他们航行在奔赴美国的南太平洋航线上时,从收音机里传来震惊…  相似文献   

20.
在东北抗日联军众多英雄人物中,有一位备受人尊敬的老人,曾被抗联将士亲切地称之为抗联老父亲,他就是抗联老交通员李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