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19日,《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批评领导干部读“读坏书”,说他们的“办公室,书橱内确实放了不少书,却是精装版的《官经》、《厚黑学》、《中国历代君臣权谋大观》、《古代帝王驭人术》、《官场文化与潜规则》等等,甚至如《阴阳风水学》《八字与宫运》也堂而皇之摆在那里”。这说的是事实。人们应该记得,过去的官场一般用毛恩列斯毛去装点办公室。但自从经济腾飞,办公室豪华起来,新一代官员的办公室陈书也进入了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新发现的《天圣令》有关令文 ,反映了北宋时期还存在着良贱制度 ,这种制度到南宋时才完全消亡。在阶级结构调整过程中 ,原来旧的针对贱口奴婢的法律无法适用于具有良人身份的雇佣奴婢 ,宋统治者通过立法 ,对雇佣奴婢的法律地位作出明确规定。在“主仆名分”制约下 ,雇佣奴婢被纳入家族同居范围 ,与雇主结成密切的依附关系。雇主侵害雇佣奴婢依常人法处置 ,雇佣奴婢侵害雇主 ,则依家族同居法加重惩处。即使是主雇关系已解除 ,“主仆名分”的影响仍然存在。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随着良贱制度的存亡而上下波动 ,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3.
《申报》议政,是一种商业需要,目的在于赢得政府官员读者群;"清流"看《申报》,是一种政治需要,目的在于能够跟上官场上的洋务话题。体制内外的两种言路互动互利,实现双赢:《申报》获得了稳定的订户;而官员扩大了消息渠道,充实了洋务新知。但《申报》最终无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独立舆论,官员也没有突破传统的为政理念。  相似文献   

4.
宋代雇婢性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奴婢一般由买卖、罪没、俘虏等方式而来,至宋代则出现了“雇”这一新现象。对此,史学界基本上认为是雇佣。然而,就奴婢之一部分———婢女来说,不仅宋人时常雇、买(卖)不分,而且婢女在出卖劳动力时,也将自己的人身权一起卖与了雇主,故雇婢仍属买卖性质。  相似文献   

5.
石云孙 《古籍研究》2001,(1):57-62,68
许慎《说文叙》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这里所说的“书契”即指文字,“初造书契”,是说开始造了文字。“书”犹“写”、“契”犹“刻”,“书契”包括写与刻二事。  相似文献   

6.
金文中的“敬夙夕”与早期道德实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敬夙夕”与天命观念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蔡簋》:敬夙夕,勿法朕命。《师簋》:敬夙夜,勿法朕命。《师虎簋》:敬夙夜,勿法朕命。“夙夕”与“夙夜”同义。西周青铜器铭文中又有:《师酉簋》:虔夙夜,勿法朕命。虔、敬同义。法,读为废,《诗经·韩奕》云:“无废朕命,夙夜匪懈,虔共尔位,朕命不易。”“夙夜”或“夙夕”即早晚,是一日之命,又称“小命”;“朕命”是周天子所受之天命,又称“大命”。“大命”由“小命”累积而成,《逸周书·命训》云:天生民而成大命,命司德正之以祸福,立明王以顺之,曰:大命有常,小命日成。成则敬,有常则广,广…  相似文献   

7.
坐省家人又称坐省长随、坐省长班或坐省家丁,是指府州县等基层地方政府正印官派遣常驻省城打理事务的家人。据现有史料,派驻坐省家人这一现象在康熙朝晚期已十分普遍,至乾隆朝中后期渐成蔓延之势,至晚清成为常态。坐省家人作为府州县等地方官的私设群体,从出现伊始即面临被制度禁止的命运,但却屡禁不止。坐省家人一般由地方官的亲信长随、土著专业人员或省城各上司衙门的长随等人构成,他们为官员致送礼物、侦探情事、打点关系、代理日常杂项事务,给地方吏治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坐省家人这一顽疾的长期存在,与清代的处分制度、地方权力分配、基层官员的处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晚清昭信股票发行过程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 《近代史研究》2006,1(4):111-127
晚清昭信股票虽然经过政府高层的细致设计,但在实际发行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异:在官场演变为报效,在民间则以摊派为主。虽然报效股票的官员可以得到行政奖励,但民间认购者则基本上“本利全无”,得到的只有对昭信股票“失信”的怨忿和对政府信用的极度怀疑。昭信股票的结局,再次说明“有治法无治人”是晚清改革难以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炎黄春秋》2010,(2):69-69
剖析官场迷魂阵,透视千年权术史,《官场怪圈定律》是一部使政治家沉思、官员猛醒、百姓喝彩的盛世危言。  相似文献   

10.
明代御史     
明代御史官七品,级别与外任知县同,但由于被朱元璋用来充当朝廷耳目和鹰犬,“以小制大,以内制外”(吴晗《朱元璋传》),责任较前代为重。中叶后,御史一职炙手可热,人人垂涎。明末沈德符在《野获编》中说,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时,诸吉士仆人“则计日以眄言路(科道),惟恐为史官之隶人。此辈就中,又以乌府(又称乌台,即都察院)为第一。闻  相似文献   

11.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太平天国己未九年,清咸丰九年)由香港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纲”后提出来的。洪氏在刊发此书的《喧谕》里说,他“编成资政新篇一则”,蒙天王“旨准”后,即“遵旨将原奏刊刻颁行,咸使闻知”。又据干殿官员汪吉人等说:“前所著之《资政新篇》、《英杰归  相似文献   

12.
杨闻宇 《丝绸之路》2006,(12):65-66
对美色的掠夺与攫取,并不限于宫廷与王室之内,或买或夺,在官场上下是有普遍性的。财热愈大,攫夺时愈显有力。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的末句为“可怜金谷坠楼人”,梗是个广为人知的殉情悲剧。  相似文献   

13.
循吏理讼     
刘隆有 《文史春秋》2005,(12):60-61
循吏是封建时代地方官吏的优秀典型。自司马迁《史记》创立《循吏列传》后,2000多年间,生平治绩能被国史载入《循吏传》,一直是地方官员的热切向往和期盼。汉宣帝曾动情地说:“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仇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汉书·循吏传·序》)这里提出的“政平”、“讼理”,既是中央王朝也是小民百娃对官员治绩的最佳期望值,更是史官选择《循吏传》的一个硬务件。所谓“政平”,即办事公平公正,使社会安定祥和。所谓“讼理”, 即及时依法判理诉讼,而无冤滞。“讼理”是“政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政平”的重要途径。历代的循吏们,都将“讼理”作为施政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江南一带的丝织业在历史上为全国之冠,明清两朝在江宁(即南京)、苏州、杭州三地设有管理机构,通称“江南三织造”。 清虽沿明制,但有其特点,一是织造官员出自内务府,二是除管理织造事务外还有密折任务。据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现改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编《李煦奏折》(以下简称《李奏》的“前言”中说:“其人选由皇帝从内务府郎中或员外郎内点派(笔者按:未必尽然,如曹顒与曹頫即以主事而任织造),作为一项临时差遣。他们的品位虽然不高(郎中是五品官,员外郎是从五品官),明文所规定的职权也有限,但系钦差官员,可专折奏事,故具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5.
“将军租房,丞相买屋。”实际上说的是唐宋时期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到了清代,官员住房实际上采取了近似于“福利分房”的制度,原则上依照级别分配房屋。本文简单介绍清代官员的住房标准。  相似文献   

16.
来信     
退下来才能说真话运动员一旦成名,就能登堂入室,成为官场新贵,已是中国特色的约定俗成,但像袁伟民那样能成为正部级官员者,迄今还只有一个。官场和竞赛场的游戏规则接近,但前者的博弈更有鲜为人知或不言而喻的惨烈,不少进入官场的体育健儿,  相似文献   

17.
“将军租房,丞相买屋。”实际上说的是唐宋时期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到了清代,官员住房实际上采取了近似于“福利分房”的制度,原则上依照级别分配房屋。本文简单介绍清代官员的住房标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披露了北京大学藏竹书《周训》中的一个片段,事涉晋文公入曹後“夷其宗庙”,得到一个金匮,其中有书云“非骏勿驾,非爵勿罢”。随後晋文公与咎犯对此语进行了讨论。本文对“非骏勿驾,非爵勿罢”加以考释,并将“非爵勿罢”与《易·中孚》中的“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相联系,进而对“羁縻”理念与早期君臣关系作出了若干推论。  相似文献   

19.
“木冰”考     
《春秋左氏传》中出现了“木冰”一词,杨伯峻注说即气象学之雾凇,但考之于其他典籍,本文认为“木冰”不同于“雾凇”,是两种不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说:“永昌郡,古哀牢国。”即保山在西汉以前,是古哀牢国地。而南诏则是在唐代——以今大理为统治中心的新崛起的国度。但在《蛮书》、《白古通纪》、《南诏野史》等史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说:“南诏”本“哀牢”后裔。其渊源历史根据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