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四盖  文丁  聪画 《炎黄春秋》2003,(11):80-80
知难还是行难?回答五花八门,有说知难行易的,有说知易行难的,有说知难行亦不易的,也有说知易行亦不难的。各种可能都说,结果等于不说。对于知行的孰难孰易,我觉得并不紧要,关心的倒是,为什么明明“知”的,到时候又不知了;明明要“行”的,到时候又不行了。先前不说,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到1958年,唯物论讲了十年,唯心论也批了十年,批胡适,批《武训传》,批俞平伯,光是批胡适唯心主义的文章就收了七八本集子。但到了“大跃进”的时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一定做得到”,报上天天说,人人口中念,比胡适先…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有”“无”概念的提出及其讨论,始于老子。由于是哲学的最简单抽象,加上司马谈说“其辞难知”,因此,“有”“无”宛如一件“皇帝的新装”,历朝历代强作解人者,总不乏见。其结果,不是把这对概念解释得过于平实,平实到不需解释的程度,就是飘渺玄远,“妙处难与君说”。客观地讲,老子,包括后来的庄子所讲的有和无,固然不像一般理论那样平安易知,但也决不像有人所说的那样难以企及。它既不是故作高深的玄机妙理,也决不是让人作文字与逻辑游戏的自娱道具。“有”“无”本身不过是平实而深刻、简明而至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充满思辨,但没有任意性;高度统一,却也不乏灵活。那么,“有”和“无”的正解到底是什么呢?为了难确地找到它,需先对以往的主要议论作一番认真的回顾和清理。  相似文献   

3.
说到史学评论的原则和方法,刘知几提出的“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的观点,是值得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的。对于这句话的含义,刘知几自己曾作过一个较为形象的比喻。他说:“盖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不以毛嫱之面,或  相似文献   

4.
修志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功夫才能把志书修成修好呢?从多数情况看,有两种功夫是不可缺少的。其一是内功,即修志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这种功夫,易从志书上表现,举凡观点如何,资料怎样,编排又怎样等等,读者一看便知,评论者的目光也常聚于此。其二是外功,即修志人员特别是主编的上下左右协调能力。这种功夫,难从志书上察觉,读者不太注意,评论者对此所用的语言又极其概括。章学诚说,修志有五难:“清晰天度难,考衷古界难,调剂众议难,广征群书难,杜预是非难”,其难多指所需内功,外功较少谈及。笔者从1987年开始从事地…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创办著名的晓庄学校,其图书馆叫做“书呆子莫来馆”,告诉大家不做书呆子。馆里藏书比较丰富,阅览者不受限制,可以遍查图书。是个自学的好地方。比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校长说是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打了半个筋头提出来的。究竟是怎样的?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校长却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究竟哪个对?当时教育有所谓“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以及班级编制,复式教学,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如此等等。好学深思的同学都喜欢…  相似文献   

6.
和田玉自古闻名于世,传说虞舜时昆仑山的西王母就曾向中原王朝“献白环玉块”。关于和田的采玉和贡玉,史载不绝,但是关于和田的玉雕业,正史无载,难知就里。 我国的玉雕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真正的工艺玉雕,始于殷商。和田的玉雕业始于何时,不得而知。《列子》中说:“穆王征西戎,西戎献昆吾之剑,赤刀切玉如切泥。”昆吾刀据说即金刚石,其摩氏硬度为10度,切软玉(摩氏硬度6至6.5度)当然不在话下,有人说昆吾是山名或诸侯名,与哈密有关,现难确考。总之,《列子》内容多为寓言,还不能算信史。清代文豪纪昀曾说:“世谓古玉皆昆吾刀刻,不尽然也。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史家素重文笔,曾巩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史书应做到“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把史书的“文”,与“明”、“道”、“智”相并列,意即文笔与观点、内容、编纂等等,都是有着同样重要的。刘知几说史有三长。他所说的“才”,与文笔也有很大的关系。章学诚在《史德》篇中,也说“非才无以善其文”,明确指出了文笔生动与否乃是表现史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史书的文笔,主要表现在写入能否使读者如见其面,写事能否使读者如临其境。特别是对于历史上那种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更是考验史家文笔的最关紧要处。有些史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的家长会嗤之以鼻:“自己的孩子谁不了解?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一开口我就可以把孩子从头说到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调查表明,68.3%的父母不能给自己的孩子下一个比较全面而准确的结论。究其原因,一是父母偏爱自己的孩子,在心理上不能客观(往往是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二是父母与子女相处惯了,对孩子的一些问题“见多不怪”,或者是望子成才心切,把孩子  相似文献   

9.
据传,京城著名的人文社科书店“风入松”要关门了。最先在微博上发布这个消息的@铁永功不加V说:“刚接到线报,‘风入松书店’倒闭关门。叹息。这曾经是一座京城文化坐标,多少人的精神家园。风雨漂摇16年,晚景凄凉,虽心知坚持不久,知其死去,仍不胜唏嘘。”  相似文献   

10.
刚才听了蓝馆长的工作报告 ,讲得很全面、很好。我作一点补充。蓝馆长说到 ,新参加地方志工作的干部通过参加培训 ,掌握方志学、方志编纂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并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和掌握更多新的方志理论知识 ,才能逐步胜任修志工作。蓝馆长讲的是很重要的。蓝馆长还讲到对修志工作要“心中有数”。这“数” ,我想还包括一个内容 ,就是对本地地情的研究。广西的地方志工作者要对本地的地情有深入的研究 ,这也是一个基本功。地情应该包括古的地情和今的地情 ,鉴古才能知今 ,知今才能创新 ,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鉴古知今心中才有数。这个“数”应该…  相似文献   

11.
王民斌 《丝绸之路》2006,(10):22-29
伊犁河谷是新疆的天赐宝地,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区中的一块“湿岛”,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人们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相似文献   

12.
金生水说考辨胡化凯金生水是五行说的基本概念之一,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形成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对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有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五行说认为,木火土金水循序相生。对于“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及“土生会”诸说人们易于明白,唯“金生水”一说颇难求解...  相似文献   

13.
太监专权,毁国灭家,自古惨烈。秦汉唐大帝国开国建业何等雄伟,却纷纷毁于嘴上无毛的“公公”之手!不能说朝朝代代都有太监专政,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有太监现象。“近习畏宰相则为盛世,宰相畏近习则为衰世”(《鹤林玉露》)。近习就是帝王身边最亲近的人,受信任的太监即近习,近习不都是太监。近习与太监虽不相等,为祸之深之重却难分伯仲。到宰相也要看近习的眼色行事,近习可以对文臣武将颐指气使生杀予夺之时,天下就芨芨可危了!知几之士世世有,防微警钟代代敲,太监近习现象却难消。意志总是敌不过环境。环境就是生产方式和体制。…  相似文献   

14.
张太原 《史学月刊》2023,(2):130-135
<正>近代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从各个层面和各种角度重新发现和诠释近代中国,成为治近代史者一个普遍追求的目标。然而,如何走进蕴含着多重世界的近代中国,即使对于专业治史者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今,“创新”是各领域发展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用词。具体到近代史研究领域,似乎有些被滥用。看看各种课题的论证、研究生们的开题报告、各类研究综述和一些史学作品的声明,便知此说并非虚言。然而,“创新”不在于是否列出个一二三,而要看在“温故”“知旧”  相似文献   

15.
修志难,在民族地区修县志更难。虽不能说“难于上青天”,但也“白头搔更短”。在民族地区修县志难在何处?难在突出民族特点上。这就是目前我们新疆大多数县志编纂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不少同志在理论上提出设立专志,集中记叙民族、资源、特产等,将具有一县特点的事物升格,浓墨重彩地叙述。这些都是有益的探讨或尝试。但是,这些探讨或尝试只注重于形式方面。笔者认为,根本的问题是在于如何搜集到全面、真实的资料。只有占有翔实的资料,才有可能把握特点,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6.
联语中说了两个典故,一是说多才的王羲之相亲时,大腹便便,因天热,在东床坦腹睡觉;一是说孟光婚后,有大德,别人一提起她就说“举案齐眉”。五十年代在中学读书时,读成语“举案齐眉”,知为古人梁鸿与其妻孟光的成语故事,是说妇敬夫有礼仪的典范。《后汉书》载:“梁鸿与妻隐居霸陵山中,妻为具食,不敢於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举案齐眉”的“案”字,有人解释“案”为有脚的方托盘,此解释指举起有脚的托盘;  相似文献   

17.
《礼记·经解》:“疏通知远,《书》教也”。实际上,“疏通知远”是先秦人运用历史知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仅仅限于《书》。所谓“疏通知远”,可以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观察当前的历史动向,又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出自己对未来的想法。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  相似文献   

18.
对包公这个人物,人们太熟悉了,但熟悉的大都是他的舞台艺术形象。历史上真实的包公究竟是何面貌?恐怕知之不多。世人都认为,做人难,做官不贪难,究竟如何为人,如何做官?包公就是天下公仆的一面镜子。“得民心得天下”,包公一生中“清廉自律,为官正直,以法律提衡天下”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做人之道理,都是为官之学问。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对于有关包公历史资料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樊荣梅 《神州》2012,(4):269-269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难”是广大农村语文老师的共同心声。不管怎样去讲、去说、去示范,学生总是达不到我们要求的标准,甚至是一塌糊涂,一无可取。每到作文课,老师声嘶力竭而学生却无从下笔。那么如何能够走出农村小学作文“假、空”的困境呢?  相似文献   

20.
胡应麟的“公心”与“直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应麟的“公心”与“直笔”说王记录中国古代关于史家素养的论述,影响较大者,前有唐代刘知几的才、学、识“史家三长”说,后有清代章学诚的德、才、学、识“史家四长”说。然而,在刘知几之后,章学诚之前,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史书毕》中提出的“公心”与“直笔”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